成语词典

成语“口口相传”的拓展阅读资料(6)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口口相传”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类似"口口相传"的成语有哪些?、口口相传什么意思、怎样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中的口口相传口口相传是成语吗、跟口口相传相近的词语、口口相传有这个成语吗等

类似"口口相传"的成语有哪些?

1、口传心授 [ kǒu chuán xīn shòu ]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2、衣钵相传 [ yī bō xiāng chuán ]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 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3、口耳相传 [ kǒu ěr xiāng chuán ]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4、不立文字 [ bù lì wén zì ]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5、以心传心 [ yǐ xīn chuán xīn ]
佛教禅宗用语。 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
口口相传 [ kǒu kǒu xiāng chuán ]
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出 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七十二卷:“经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是知玄为万物母,圣人秘之,不形文字,口口相传。”

口口相传什么意思

口口相传 [kǒu kǒu xiāng chuán] [释义] 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七十二卷:“经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

怎样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中的口口相传

如何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刑法并未明确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因此,什么样的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什么样的行为涉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刑法本身没有解决。1998年7月国务院第247号令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取缔办法》)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界定做出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判决。《取缔办法》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但是,根据中国宪法第67条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解释法律的力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对于法律无做出解释。因此,援引《取缔办法》界定刑法条文,援引行政规范做出刑事判决显然与宪法相悖。还有的法院在刑事判决中援引了1991年7月2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以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以上高息来界定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以,口口相传并不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依据。

口口相传是成语吗

是成语。口口相传 [kǒu kǒu xiāng chuán] 生词本基本释义不著文字,口头相传。出 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七十二卷:“经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是知玄为万物母,圣人秘之,不形文字,口口相传。”近反义词近义词口传心授

口口相传有这个成语吗

【成语】: 口口相传【拼音】: kǒu kǒu xiāng chuán【解释】: 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koukouxiangchuan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