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弃恶从善”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弃恶从善”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劝人弃恶从善改邪归正的书有哪些?、我太善良了,我属于弃恶从善,可是我知道对某些人不能善良,但是控制不住啊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们、不用霹雳手段怎显我佛慈悲 杀恶人 即为善??是不是佛经记载过的??急 给高分、世间无实 因缘难料 恶趣业因 弃之从善是什么意思?、弃恶从善 近义词、成语弃什么从什么成语等

劝人弃恶从善改邪归正的书有哪些?

两本前苏联的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荣誉

我太善良了,我属于弃恶从善,可是我知道对某些人不能善良,但是控制不住啊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们

善良是人的本性。如果你对别人善良,别人也会。一个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善良的人会生活的更好。我觉得你的本质是善良的,你不要因为别人的不善良而变得不善良。其实没必要做好你自己,当你善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就会善待你。当你善待你们家的小狗,这个小狗会非常的喜欢你,当你善待你们家的小猫。这个小猫也会非常的喜欢你。

不用霹雳手段怎显我佛慈悲 杀恶人 即为善??是不是佛经记载过的??急 给高分

佛法里的降伏、诛杀也是慈悲体现
菩提心犹如福慧资粮的点金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有什么言行,只要发起了菩提心,这一切都会被转化为成佛的资粮。乃至于打骂咒杀等世俗恶行,都可以转化为成佛的资粮。因为有菩提心摄持的缘故,一切打骂咒杀等粗言恶行,就不会再像世俗常人那样是受烦恼驱使,嗔恨对方,而是出于恨铁 不成钢的慈母之心,为了消除对方业障,断除对方造恶的行为,其中没有掺杂任何私欲,完全奉行慈悲利他的原则。密法里就有一些威猛的降伏法,比如能致人于死地的诛法。有人可能会怀疑:“佛法不是以慈悲为怀吗?为什么会像外道一样伤害众生?”是的,慈悲是修行人必须要贯彻于修行始终的生命线,但对于大乘来说,缺少智慧指导的“好好先生”似的慈悲并不足取,任何一个单一的慈悲,或单一的智慧都是缚。唯有慈悲和智慧相结合,悲智双运才圆满,才能得到解脱,才能真正发挥利益众生的作用。因此在圣者眼中,慈悲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以利乐众生为出发点,愤怒威猛的降伏法也是慈悲的一种表现。对于那些罪恶深重者,如果能断除他造恶的思想言行,那么不仅对众生有利,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救度的方便。修大威德金刚的成就大师热罗·多吉扎,他一生中就诛杀了许多法师,甚至包括大成就者米拉日巴的上师玛尔巴大师的儿子达玛多德。但他在诛杀后,紧接着和大悲结合在一起,把对方的心识直接送往文殊佛国。例如一次: 热罗上师他们从尼泊尔求法完后回到家乡时,正逢热罗家中出事。原来热罗的妻子盖玛娟姆长的非常漂亮,远近闻名。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个富豪叫祝青巴,他的势力很大,有三百户佃农。他先是借口热罗已死的传闻,派人来讨盖玛娟姆给他做妾。热罗的父母亲不同意,他就带领家丁抢走了盖玛娟姆和她家的财产。当时热罗的父母和兄弟们与他抗争,祝青巴驱使家丁,毒打了他的父母亲,还抓走了他的几个哥哥,关在了他的私人监狱。
热罗兄弟二人到家时,父母亲还在卧床。一见儿子,父母亲哭着诉说:
“我儿若有真本事,就要惩办此恶棍,
若无能耐降恶魔,修出神通有何用?
我家辈辈归佛门,从来没有害过人。
今日无端遭此祸,理应诛杀害人精。”
热罗说:“父母亲请放心,惩罚这类恶棍是轻而易举之事。”说完打坐,观想大威德,在定中摆动牛头双角,牛角上发出的雷电将祝青巴的庄园烧成了灰烬。祝青巴全家遭火灾未能幸免一人,他们的灵魂被热罗送上了文殊佛国。幸免于难的祝青巴的家丁和部下得知是热罗作法,赶快送来了盖玛娟姆,加倍偿还了抢去的财产,释放了抓去的人,进行了赔礼道歉,并请求皈依为弟子。热罗接收了祝青巴全体部众的皈依。
又比如一次:有位修炼“真实”和“金刚橛”而获得成就的密咒师,名叫昆释伽洛追,听到热罗名声越来越大,便很不服气,就用咒力调遣二十八个大自在凶煞护法魔女去诛杀热罗。热罗化为大威德,用咒和手印使那些护法各个失去知觉和魔力,并宣告:“若不归降,将烧为灰烬。”二十八大凶煞女魔女求告投降,发誓听命于热罗上师。原先威震一方的昆法师,咒力未能取胜便恼羞成怒,到处说热罗的坏话,宣传说:“热罗此人,本来出身于旧密家庭,后来去尼泊尔拜邪教师巴若为师,学了邪法牛头本尊,现在到处用邪法骗人,谁若听他的法,就会下地狱。”等等。热罗的弟子们听了很生气,就去请求热罗作法诛杀。热罗上师说:“无论如何,我也不愿诛杀持法修心的佛门同仁。如果嫌我碍事,我可以远离此地,去尼国上师身旁居住。”正在此时,慈尊观世音显现光芒万丈之身相,对热罗说:
“五浊泛滥此末世,人心残暴甚难度,
我虽慈悲数第一,也现马头威猛身。
尤其黑暗雪域地,教派偏见甚严重,
邪说乱法造恶业,需要威慑去制止。
你已悟道见真理,本尊真身已目睹,
已获杀度自在能,避世入寂是魔障。
对那野蛮残暴众,文静教化难奏效,
应用智慧方便法,诸佛也现威猛相。
世间大神使威力,既然能催破三界,
佛为利众现胜能,降服邪魔理当然。
眼前此事不平常,法与人中分正邪,
于如来正法行,犹如分辨佛与魔。”
说完观世音消失而去。
热罗说:“佛的旨意怎能违背?”便吩咐众弟子做好施法的设施、供品等准备工作。热罗建起坛城,做起了威慑火祭……
有的人不理解,认为修持正法不应该杀生,对众生应当慈悲度化。他解释说:“对于那些刚强难调的众生,善法良言是听不进去的,我本来是教导解脱的甚深捷径,却被他们视为邪法恶言诽谤。他们造下谤法重罪后,只有堕入恶趣受苦的悲惨结局,对此,我心中生起难忍的悲心。像他们这样长期造恶业,难以用善法度化的恶劣众生,除了强行送到佛国净土外,实在没有其它办法。所以这是我度化众生的方便!”
如: 俄多底转过头,向热罗上师说道:“你作为赫赫有名的大法师,不应做伤害别人的事,那样做人们就会说你的坏话。”于是热罗又以道歌答道:
“可怜世界末日人,嘴里说话哪有准?
干好反而当作坏,因而沉沦苦海中。
我之行使杀伐度,乃是修炼利众行,
二利之中利他,度化善法难度众。
例如《方便度经》说,航海商主大悲心,
杀死短矛黑海盗,完成千劫福资粮,
商主死后升天界。《密集金刚续中》讲,
若能执持密金刚,杀死一切有情众,
将在不动佛国中,都会生成佛子种,
持金刚佛亲口讲。《文殊黑敌续》中说:
这种杀法应赞叹,此杀并非一般杀,
不是杀生是超度,无大悲心难做到。
又在《密心续》中说:开悟见真性之心,
杀度未悟轮回众,此乃三世佛欢喜,
诸供之中最胜供。《佛陀双合续》中称,
对那残暴凶狠众,温柔化度难奏效。
智慧方便法门中,暴行众佛共采用。
《文殊名经》中也说:大供养是嗔恨心,
诸烦恼之大敌人,这类佛言说不尽。
我佛世尊成佛时,化现凶神降魔众;
大慈大悲观世音,曾现多种威武身;
许多印度大成就,消灭邪魔外道种。
因此我也行方便,利用杀伐去度众。
混浊肉体所覆盖,纯净如金自觉智,
不识真面沉世海,形成六道之众生。
寒热饥饿做苦役,生老病死相争斗,
变迁下堕等众苦,难忍难熬无穷尽。
幻觉之根是身障,使用武火化其体,
清净无垢自生智,原本真面可显露。
破除身障出轮回,到这永恒快乐地。
并非丧命是觉醒,错幻二执梦中醒。
并非入空是入真,无漏功德趋圆满。
上述皆世俗谛,若按真理谛义观,
无杀手与被杀者,如像魔术演杀人。
世与超世俱非实,所杀之事能当真?
除了双修与杀度,还有什么密法行?
把这若当造恶业,那是无明执着重。”
从这里你能体会到菩提心的重要。做同样一件事,所带来的是功德还是恶业,关键就在于你的发心,而不是由外在形式来决定。如果没有菩提心,施展这些威猛的大法只能给自己带来恶业。反之,如果是出于菩提心的摄持,就能为自己积攒成佛的资粮。就像密勒日巴尊者,出于仇恨的心理而咒杀了三十三人,他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是用了九年的苦行来净罪。密勒日巴咒杀的仅仅是凡夫,都那么恶业深重。而热罗·多吉扎诛杀的对象中却有许多成就者,包括十三位大师级的人物,那他的处境岂不是更危险吗?如果是为了一己的私利,确实会积下恶业,但他是在大悲心的摄持下,为了众生的利益而行诛法,因此并没有感召恶业的果报。修行能不能成为大乘道的资粮,过程、形式并不是主要的,完全是取决于我们有没有菩提心。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有一次受生为船长,运送一批商人出海。在旅途中,他发现其中一人是由海盗装扮而成,准备抢劫这批商人,商人们对即将发生的危险却全然不觉。大悲商主的公案出自《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佛复告智胜菩萨:善男子,乃往过去世遇然灯佛,时有五百贾人,为求珍宝入于大海。善男子,时贾人中 有一恶人多怀奸伪,常行恶业初无悔心,善知兵法恒为寇贼,夺他财物以为产业,状如贾人,共诸贾人同载一船。时彼恶人如是思惟:此诸贾人大得珍宝,我今当杀此诸贾人,取其珍宝还阎浮提。如是思惟已,欲杀诸人。善男子,尔时有人名曰大悲,于彼众中作大导师。时彼导师于夜梦中见海鬼神来作是言:汝此众中有一恶人,如是相貌,恒为寇贼劫他财物,彼人今生如是恶心:我当杀此五百人已,取其财物还阎浮提。若此恶人得遂本心杀五百人者,作大恶逆业。何以故?此五百人皆是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菩萨,若此恶人杀诸菩萨,以此业缘障碍罪故,一一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恶人于其中间常在地狱。汝为导师可作方便,令彼恶人不堕地狱,彼五百菩萨亦复可得全其身命。善男子,尔时大悲导师如是思惟:作何方便令彼恶人不堕地狱,五百菩萨全其身命?作如是思惟已,乃不向一人说是事也。尔时待风,余有七日当还阎浮提。七日过已如是思惟:更无方便,唯有除此一恶人者,尔乃可令此五百人得全身命。复作是念:若我向余人说,此五百人当生恶心,生恶心已杀此恶人,彼诸人等当堕恶道。善男子,大悲导师如是思惟:我今当自杀之,我以杀此人故,虽百千劫堕恶道中受地狱苦,我能忍之,不令恶人害五百菩萨,作此恶缘受地狱苦。善男子,尔时大悲导师生哀愍心作是方便:吾护五百人故,害此恶人!是时导师,即以短矛刺杀恶人,令诸贾人安隐得还至阎浮提。善男子,汝勿有疑,尔时导师则我身是也,五百贾人此贤劫中五百菩萨是也,当于此劫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于尔时行方便大悲故,即得超越百千劫生死之难。时彼恶人命终之后,生善道天上。善男子,汝今当知,勿谓菩萨有如是障碍业报而得超越百千劫生死之难,实时是菩萨方便力也。”这样他解救了双方,既挽救了商人的性命,又阻止了双方造作恶业。在这种慈悲利他的菩提心摄持下,他不但没有因杀人而堕地狱,反而圆满了无量功德。为了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匡扶真理、降魔卫道,亦为了让广大的众生断恶为善、改邪归正、尽除五毒(贪嗔痴嫉慢)、离苦得乐、终证佛果,佛会义无反顾的去做。因此雍陇巴说;“此菩提心一旦生起,就能藉之积集资粮,能藉之净治罪障,也能藉之消除障难。”菩提心能转化一切。一切善行有了菩提心,功德就会无限增值并转为成佛的资粮;一切恶行有了菩提心,罪障就会获得净治,并且能转化为成佛资粮,产生无量功德。 又如密宗金刚三昧耶戒十条: 本具能力不降慈,十大应诛第十条; 十、不降十敌:如《明誓言续》中云:“三宝上师怨敌二,破誓退密反抗者,入聚会列害众生,成具誓敌唯造罪,以及三恶趣众十,诸瑜伽士当诛之。”正在造痛苦之因的九应诛、真实感受痛苦的三恶趣众生算为一应诛,对于这十大应诛任何一位有情,尤其是对损害上师与弘法利生的野蛮众生,在自己明明有降伏能力的情况下,本应当以大悲心予以降伏,却放弃不降伏,反而以颠倒的贪爱与其结为亲友,平庸仁慈,身语也与之同流合污,即犯第十条根本戒;对于这些应诛众生,如果舍弃慈心,则犯第四条根本戒。第十条此条戒平凡的众生不会犯。因为密宗里有九种众生不是一般的渡法而是依靠愤怒的方法渡化。比如对众生有很大的害处,对佛法有很大坏处的众生,如果以其它方式根本没法渡化时,这些瑜珈士暂时依靠愤怒的方式渡他。从外表上看就是以禅定的能力杀死他,但实际上不是杀而渡这个众生。因为任他这样造业的话,他将永远不能从轮回的苦海里出来。再说对众生对佛法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瑜珈士,大持明者就以愤怒的方式强迫渡化让他往生佛的清净刹土,使他不能继续造业,以后也不用堕地狱里。如果这个成就者不能让他往生净土的话就不允许杀死这个众生。我们现在没有这种能力,密宗也不强迫你这样渡这个众生,所以我们不会犯戒。现在我们发愿,愿我们很快就能将很恶的这些众生以这种方式渡化就可以了。
有人说必须有超度的能力,使其往生净土才可以用诛法,实际并不一定。《如意宝法王全传》里,’放生与降伏’这一章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说明:在大多人眼中,放生可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大善事,而对于降伏,却投以怀疑的目光。有的甚至视其为杀生。实际上,放生与降伏并非象他们所想的那样,真正的降伏事业是最究竟的放生,关于其中的奥秘,在此讲述法王如意宝的一个梦境,也许您从中会有所体悟。
公元一九九七年四月八日黎明时,法王进入了梦境之中,与以往的光明梦境不同的是,这次与一般人的梦境极为相似。并且当时也不知身处梦中,却显得十分清晰、明了。
梦中,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清净地方,一抬头,突然看到自己的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端坐在妙高法座上,为成千上万的僧众传法,身相极其庄严,音容笑貌与四十二年前未圆寂时一模一样,法王无比欢喜,心想:这几天我学院全体僧众共修了大威德法,由于僧众共诵降伏咒,很可能使邪魔外道的身心受损,城市被毁,可是我们虽有摧毁的能力,却难以令他们解脱,心中未免有些疑虑,这次正好趁机在上师前请教。
想到这里,便来到法座前,托嘎如意宝见到自己的心子前来也是满怀喜悦之情,目光显得更加慈祥了。法王呈白了心中的疑问,上师以和蔼的语气说:”你们此次修法极为殊胜,对众生有很大的利益,真正是作了一次大放生。如果彻底地降伏了魔众,则使众生的寿命永远延长,所以说,降伏是最究竟的放生。”法王说:”对于真正具有能力的瑜伽士来说,降伏的确是大放生,但如果没有能力使其解脱,这样作降伏该有过患吧?””不管能否使它们解脱,凡是念诵降伏仪轨,以等持咒语手印清净的发心等印持进行降伏,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随后,根本上师又讲述了放生的种种功德……
又比如这一个例证:我们要知道,佛菩萨教化人不见得只有软言爱语,对于一些刚强难化的众生,有时候也现金刚怒目相。《大般涅盘经·梵行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佛的前生曾是一个国王,他在行菩萨道时,杀了国内不少诽谤佛法的外道婆罗门,迦叶菩萨对这件事有些不理解,就来问佛,佛菩萨不是把一切众生都视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吗?怎么会杀了他们呢?佛解释说,佛恰恰是救了这些外道婆罗门,给了这些外道婆罗门十劫的寿命,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些婆罗门命终之后就生到阿鼻地狱中,他们就会思考三个问题:我从何处而来?即刻自知从人道中来;我现在这是生到了哪里?即刻自知是阿鼻狱;我为什么会到阿鼻狱?即刻自知是因为诽谤方等大乘经典的因缘,被国王所杀而来生到阿鼻狱。想明白了这几件事,他们马上就对大乘方等经典生起了信敬心,立即报尽命终,不再受地狱之苦。往生到了甘露鼓如来世界,在那里寿命长达十劫。因此,佛在这里是布施给了这些婆罗门十劫寿命。《六度集经》之「杀龙济一国经」云: 「时有大国,其王乐道,众妖诱之授其邪伪,率土承风,皆事蛊道,风雨不时,妖怪首尾。菩萨伯叔自相谓曰:『吾之本土,三尊化行,人怀十善,君仁臣忠,父义子孝, 夫信妇贞,比门有贤,吾等将复谁化乎?彼彼国信妖,蛟龙处之吞其黎庶,哀泽无救。夫建志求佛唯为斯类矣,可以道化,喻之以仁。龙含凶毒,吾等摧焉。』 叔曰:『佛戒以杀为凶虐之大,活生仁道之首也,将如彼何?』
伯曰:『夫残一人者其罪百劫,龙吞一 国,吾惧恒沙劫毕,厥殃未除矣。苟贪鲜味 斯须之利,不睹太山烧煮之咎,吾心愍然。 人道难获,佛法难闻,除龙济国,导以三尊 六度高行,祸若丝发,福喻二仪。尔化为 象,吾为师子,二命不殒,斯国不济也。』
稽首十方誓曰:『众生不宁,余之咎矣,吾后得佛,当度一切。』象造龙所,师子登之,龙即奋势,霆耀雷震,师子踊吼。龙之威灵,师子赫势,普地为震。三命绝矣。诸天称善,靡不叹仁。两菩萨终,生第四天上。一国全命,抱尸哀号曰:『斯必神矣, 孰仁若兹!』门徒寻之,睹师普慈,杀身济众,哀恸称德,各又进行宣师道化,王逮臣民始知有佛。率土佥曰:『佛之仁化,乃至于兹乎?』
殡葬二尸,举国哀恸。王即命曰:『有不奉佛六度十善而事妖鬼者,罪举眷同。』自斯之后,刹有千数,沙门比肩而行,国内士女皆为清信高行,四境宁靖,遂致太平。佛告诸比丘:『时兄者,吾身是也,弟者,弥勒是也,毒龙者,调达是。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故此,人们实在不该把「降伏」的意义理解得过于狭隘,精神上的胜伏,往往比肉体的消灭更加重要。 就算真出现个别极端分子,智悲双运的降伏法派上用场,也和世俗意义上的「杀害」 完全不同。世间凡夫杀生害命,多以自相的嗔心等烦恼而等起,通过各种染污加行断彼命根,故唯恶业。而降伏法则是甚深难思的大乘逆行,特别是事事无碍、性具善恶等圆教妙义赋予她殊胜的威德和加持,因此和她结上缘的恶人,多少还是有些福报的。
人们常说,戒律清净、乐行正法的善士,寿命越长越好,他们多活一天就能多积一分功德,多利一些众生;烦恼猛烈、沉溺恶法之人,其阳寿则越短越好,少活一天可少积一分罪业,少害些无辜有情。所以从根本上讲,降伏法所「杀害」的,不过是千夫所指的罪业相续而已。这有何不妥呢!真是诛杀有情性命吗?不是的,释尊的金刚语掷地有声——「乃与是人十劫寿命,云何名 杀?!」
只有为祸甚烈的大坏蛋,才适合以降伏法来解决,譬如密宗所说的「十大应诛」(又名十逆怨贼),就涉及下列罪行:毁灭佛教、摧残三宝、劫夺僧财、谩骂大乘、坑害上师、挑拨金刚弟兄、障难修行、绝无慈悲、背弃誓戒和颠倒业果。
即便罪大恶极,能否接受降伏法的加持,也需视福报、因缘等复杂因素而定。特别是法制昌明、言论开放的现代社会,已为妥善解决摩擦纷争提供了大量正当渠道,所以从整体趋势看,使用降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应该不会太多。不过,若因自作孽而遭受天谴,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然,这是对有本事的成就者而言的,如果是凡夫则根本无此能力,亦不可强为而导致被对方所害。
【正士发怒敬而息,劣者发怒敬更嗔,高士 责难亦有利,劣者亲近亦有害】
正士发怒敬而息,劣者发怒敬更嗔,
金银虽硬可熔化,狗粪熔化生臭气。
正士生气发怒只要对他恭敬就能平息,而劣者发怒时,对他恭敬越起嗔,就如金银虽然坚硬,但仍可以熔化,而狗粪熔化时却尽生臭气。
正士发怒往往是因一些不如法的现象而 起,看到某些人以卑劣勾当、恶劣言行惑导 众生身陷危谷之时,便厉声怒吼力挽狂澜。 而其内心并非真的生气,只要你改恶向善舍 邪归正真正对其恭敬忏悔,正士的怒气即会 烟消云散。比如一些高僧,他们摄受弟子 时,因某些人的业力和特定因缘以及戒律不 清净时,他们也会显现愤怒本尊,以威猛之 相加以调伏。这种生气都是以大悲菩提心摄 持的,绝不会以分别心执着外相。那些犯戒 或做了坏事的弟子,如果真心诚意到上师面 前恭敬顶礼、忏悔祈祷,上师一定会反怒为 喜,倍加护持的。
对于卑劣之人,发脾气大多是因自己的 烦恼而起,欲仗势欺人却反被制伏,故而心 怀不满,大发泼皮之气。如果无人理会,他 闹闹自会觉得没趣;若对他表示歉意和友 好,反倒是火上浇油,使他更为愤怒。见别 人说好话,他越是做作,觉得自己很了不 起,认为:「这件事我办得没错,不能饶 他,趁此机会收拾一下他,以后肯定没人敢 惹我。」这样,他们有意或无意都会表现出 气上加气,如同发高烧打摆子的样子。此时 的他,一如发狂的醉象,傲慢愤怒再加不 满,鼻孔里一声巨响「哼」,甚至反咬一 口。
智者正士就如坚硬的金银,用火便能熔 化,卑劣之人却像狗粪一样本来很臭,用火 去烧时更是臭不可闻。他们没有能力、智慧, 只是气焰嚣张,动真格的时候只会四处躲藏。
高士责难亦有利,劣者亲近亦有害,
圣神发怒亦护众,阎王发笑害他命。
高尚人士即使责难也会对众生有利益,而劣者表现出很亲近的样子却对众生有害。出世神众即便发怒也是在护持众生,而阎王发笑之时却是在杀害众生。善良的智士,有时会显现愤怒的形象来调伏众生,但绝不可能对众生有丝毫的危害。因为他们以菩提心利益众生为前提,外显责难、不悦之色,内却深怀慈悯,目的是从根本上教化、引导众生弃恶从善改邪归正。所以,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遇到外显忿怒形相的大德,千万不要误解他怀有嗔恨心。他对我们某些不如法的方面加以指责斥骂,乃是恨铁不成钢,同时也是一种善巧方便,能促使我们尽快改掉习气毛病。正如慈父调教顽皮不懂事的孩子一样,用心良苦。又如世人所言,用清水不能洗净的衣服,应该用肥皂洗涤;同样,业障深重,恶习难改的人,如果用寂静、慈悲相无法摄受,那么只有显现忿怒相,用威猛法才能调伏。
然而,卑劣的人表面上对你很亲热,行为上步步靠近,同时对你也很恭敬,但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对他作观察,了解其动机。藏族有句谚语「坏人头上并不长角」, 即是说坏人从外表上很难区分,他的脸上不会刻有明显的标记:「我是坏人」。相反, 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诈显慈悲恭敬之态,堂而皇之地亲近你。一如「糖衣炮 弹」,当你接受他、欣赏他,进而如胶似漆 难舍难分之际,他会突然「爆炸」,害得你 措手不及。那时吃再多的后悔药也于事无 补。所以,要时刻提防表面和气伪善、内心狠毒邪恶的人,并且和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
出世间的圣众,比如大威德金刚和普巴金刚等,他们显现上形貌恐怖,青面獠牙,愤怒至极的样子,令人望而生畏。事实上他们却是佛菩萨的化现,具足无量的悲心,即使降伏邪魔外道,也是以慈悲的善巧方便救渡他们,强迫性地送往清净刹土。圣众发怒也是为了护持众生,然而貌似慈悲的阎王却总是在发笑的时候杀害众生。阎王是鬼道的帝王,他的职业即是在众生寿期将尽之时索其性命。当然,这只是个比喻。所以,高尚的正士任何时候都是心地善良、慈愍众生、置身于正道,而劣者却恰恰相反,了知此理后,学人应特别注意,并正确取舍。
许多人以为菩萨是无条件的慈悲的,于是就肆意毁谤、毁坏佛法,但现实中,经常遇到有这样的人遭遇惨烈果报(意外身亡,死状极惨!)的案例,为什么呢?其实,菩萨虽然慈悲,但护法神可是立场分明的,他们对坏佛法者绝不会心慈手软。而且,除了世间护法神,有的出世间护法神,也就是真正的大菩萨,照样也有毫不手软的,比如,著名大护法韦驮菩萨……
韦驮菩萨道场,在天目山。在我们佛教来说,韦驮菩萨又是我们贤劫千佛当中的最后一尊佛。他往劫里跟释迦佛他们同为转轮圣王的千子,转轮圣王他有一千个儿子,同为千子同为兄弟。然后这些千子学佛之后各个发愿,当时的韦驮菩萨听了他们的发愿之后,他就说:“你们修行成道,弘扬佛法的时候我给你们做护法,护持你们,等你们全部成佛之后,我最后一个成佛。” 所以转轮圣王的千子成为我们贤劫的千佛,楼至佛就成为最后一尊,名字叫楼至佛。所以在我们佛教界里,韦驮菩萨显现天大将军的形象,而且就连他成佛的时候,他也有这个形象。这在佛教界里是很少见的,我们大家都看见天大将军的形象。
韦驮菩萨他是不持不杀生戒的,他是不持这个的。他就发这个愿,谁要破坏佛法,有多少头都要把你敲碎掉。在佛面前呢,有很多像这样子的菩萨。五戒于别解脱戒、声闻乘戒,它于自利的戒。所以作为菩萨有时候不这样的,菩萨以菩提心戒为主。他有时候为了护持圣教,摧邪扶正、降伏魔冤、护持正法。摧邪扶正他有这个力量。
佛经里面有,佛法你看又没有部队保护,他能传承下来有很多菩萨发这个愿,出来向佛合掌:世尊,我不持不杀生戒,若有人毁破正法,障碍修行,我便——。我们看大乘经典上都有,那些鬼子母啊、罗刹女啊他们都有发愿:佛陀!佛陀!若有人诽谤受持《妙法莲华经》者,若有人诽谤法师者,我让他头碎成几瓣,哦有那么厉害。韦驮菩萨那根杵啊,那根宝杵三千大千世界那么重哦!那个要落下来啊,碎为微尘哦,这个重量不得了的,金刚宝杵。所以呢,我们大家,我们自己要守好戒。我们不要去学韦驮菩萨这样的,我也要这样,我也要杀生咯,我看到蚂蚁我怕的我要捻死,你这是欺负弱小的,这个不可以。我们作为凡夫,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习气,我们要受持尽形寿不杀生,这个叫受持正法,那韦驮菩萨保护你。菩萨会惩治他的。门有发愿的护法。
佛门对邪恶的众生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个是慈悲到底感化它,就像虚云长老、龙树菩萨等;另一个就是悲智双运,用强大的威力降服诛灭它!就像韦驮菩萨、热罗上师、莲师等;圣者度众生的风格不尽相同,但都是对的。所以说佛门也要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匡扶真理、降魔卫道!!

世间无实 因缘难料 恶趣业因 弃之从善是什么意思?

造恶业的因,当缘具足的时候,就会有三恶道的果报,受无量轮回的苦,所以要弃恶从善,种善因,最好是种佛法之因,种出离轮回的解脱之因。阿弥陀佛因果教育讲的很好的,可以听净空法师讲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地藏经》因缘法讲的很好的,可以听体方法师讲的《解脱之道》

弃恶从善 近义词

【成语】:
弃恶从善
【近义词】:
迁恶向善
【拼音】:

è
cóng
shàn
【解释】: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举例造句】:
我们决心弃恶从善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改恶向善

成语弃什么从什么成语

弃笔从戎投笔从戎。指文人弃文就武弃恶从善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弃伪从真 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 弃邪从正 指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qiecongshan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