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青裙缟袂”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青裙缟袂”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带宋和青的诗句、鹧鸪天这首古诗里边儿的所有字的读音、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的上片写景有什么t、青草的青都可以组什么词、鹧鸪天 游鹅湖 醉书酒家壁、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的上片写景有什么t等

带宋和青的诗句

宋意唱高声(陶渊明),青门好风景(司空曙)。宋玉才多谁解赋(王山),青裙缟袂谁家女(辛弃疾)。宋玉无愁亦自愁(李商隐),青女无端工翦彩(刘克庄)。

鹧鸪天这首古诗里边儿的所有字的读音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的上片写景有什么t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
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开。
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这是一首寻春的小词。寻春游春,是诗词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春天是年年要归来的,而谁人不萌发寻春、游春之念呢?此种欲念产生之根源,无非来自人们在万象更新之际对新生活更加充满活力的一种企盼。然而在寻春之时,因每人的性情、经历、见识各有不同,其所见所感,又必有种种差异。辛弃疾在此词中表现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寻春意绪呢?
作者并未开门见山地道出他的寻春感受,而是在小词的开端,娓娓如话家常,将读者逐渐引入胜境:“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他说,抱定了寻春的目的四处寻找,不如喝上几杯酒,在家门附近和春光不期而遇,又省力,又惬意,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辛稼轩自己不恰恰就是那种“着意寻春”的人么?为了寻春,他风雨无阻,阴晴不避:“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鹧鸪天》)作者“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满庭芳》)。他寻求、欣赏春天的妙趣,真可以说达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程度。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此《鹧鸪天》小词中,他不但一开端就否定了“着意寻春”的佳处,而且还进一步辩解道:“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作者又说:刻意游春之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见到“山才好处”,人却已经疲惫不堪了,哪里还有十足的精神去赏春呢?有的时候,人的诗思还未成熟,而一场急雨却过早地来催他做诗,那诗怎么可能做得好呢?
怎样理解作者此刻的心情?
请看本词的小序:“鹅湖归,病起作。”原来,作者前不久游览了名胜鹅湖山(今江西铅山县东)。从鹅湖归来后,他生了病。这一次他病得大概还不轻,性情倔强的词人不得不卧床休养了。一贯主张抗金、恢复失地的辛稼轩自被朝廷罢黜后,常常借游山水来消除心中愤懑。现在他大病初愈,暂且无力出游,只好大唱“着意寻春”大可不必的高调了。辛稼轩虽然不能远游寻春,却在病愈初时徘徊于家门附近之际,感受到了一种他从未如此强烈感受过的蓬勃春意,使他获得了意外的惊喜。
那么,辛稼轩寻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春意?作者在词之上阕并未明言,而是有所保留,正见出此春意的宝贵。这也正是稼轩词艺术表达的曲折含蓄处。若问辛稼轩如今在村头到底有何得,可先看他南渡这多年后每年寻春都寻到了什么。翻检稼轩长短句,会发现到处是这类词句:“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满江红·暮春》)“可惜春残风雨又”(《蝶恋花》“点检笙歌多酿酒”)。“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惜分飞·春思》)。在作者的春词中,春天总是那么满纸满行的娇软脆弱!年年盼春、游春的辛稼轩,虽然饱览着春的千姿百态,但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娇春却给他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且看下阕。现在,我们的词人移动着刚刚病愈的身体,手拄竹杖,穿上草鞋,向家门附近的田野漫步走去。“携竹杖,更芒鞋”,创造出轻松而随便的氛围,为下面与乡村春色猝然相遇时的喜悦心情做了不露痕迹的铺垫。
走着,走着,蓦地,若干亮色映入了作者的眼睛。词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些在野草中间开放的野蒿花!这些不入品流、无人护理的花儿,这儿几朵,那儿一片,沐浴着春风,颜色鲜亮,别有一番健康秀美的魅力。“朱朱粉粉”,用语特妙。它把花儿鲜明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自由开放的特点简洁地描绘出来,也把词人与野花不期而遇时的喜悦心情含蓄地透露出来,大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味道。
熟悉稼轩词的人都会知道,作者在欣赏乡村花朵那无拘无束之形式美的背后,还有对它们的一种理性的思考。此次鹅湖归来,他已从乡村景物中获得了深沉的启示:“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城中娇嫩的桃李之花是经不起风雨的,只有在乡野溪头久沐风雨、倔强生长的荠菜花一类的花朵,生命力才更为长久,才真正启示着春天的奥秘。明晓了稼轩对人生的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接触到他目睹野蒿花时心灵中更深一层的东西。
当词人正为野蒿花所吸引的时候,另一番景象又把他的视线吸引了去:一些有说有笑的归宁女子,正沿着长满桑树的田间小路走过来了。这两句写得很美,“柔”字尤为巧妙传神。它不但状出桑叶之嫩,春光之新,而且衬托出村女那柔美的容貌、步态和笑声。这些村女快要回到娘家看到亲人了,所以心情是甜甜的,笑声是美美的。她们的笑声,感染着词人。他不禁驻足倾听,若有所思。这就是辛稼轩寻找到的春天。春天在乡野之花中,在村女的步履中,笑声里。
如何解释这村女便是春天的化身呢?
如果我们把这“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和作者同期所作另一首《鹧鸪天》(春入平原荠菜花)中的“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相比较,便可发现,前者和后者在时间(寒食节)、景物(桑蚕)、人物(女)、语气(谁家)诸方面,都有着和谐的一致。所不同之处,是前者侧重于其音容的纯真无邪(笑语柔桑),后者则突出着其穿着的素朴无华(青裙缟袂)。然而这纯真无邪的“笑语”与素朴无华的“青裙缟袂”,本是统一于村女之纯朴的特质之中,原不可分割的。明乎此,便可断知,彼天真无邪的“笑语柔桑”之女,原也是衣着朴素的“青裙缟袂”之女。这两首《鹧鸪天》中的村女形象正可参照合读。因此,读者在此间对本篇《鹧鸪天》中的“寒食归宁女”融入一种“青裙缟袂”的生动联想,是极紧要的。这是探寻稼轩此刻所思所想之关键所在。辛稼轩在想什么呢?他想起了他平生仰慕的苏轼的一首诗,题目叫做《于潜女》:“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沙鬓发丝穿杼,蓬沓障前走风雨。……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请看,这些于潜(旧县名,在杭州西)女,足不穿鞋,一身“青裙缟袂”,在风雨中穿行,其体魄何等强健,其风貌何其古朴,而其爱情生活又是何等真挚!她们的气质,足使齐鲁之贵族妇女相形见绌;其“青裙缟袂”,也成为了善于抗击风雨、具有春天般活力的一类人物精神的象征。而当辛稼轩将苏诗“青裙缟袂”之意象引入其词章中时,他便赋予了村女一种和苏诗中于潜女同样的品格,和他称颂的荠菜花、野蒿花同样的品格——在风雨中顽强生存、获取着持久的生命力的品格。作者被村女那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装束和充满生气的笑语所触动的秘密也就在于此。
这种景致出现在稼轩词中是有很深刻的社会生活背景的。本文前面已经说过,作者南渡以来每年都在寻春,他在大量的寻春词章中寄寓着他的炽热的报国理想。他曾不遗余力地写奏折,提出抗金种种策略。然而,事实却告诉他,南宋的偏安小朝廷,很像是城中娇弱的桃李之花,经不住风雨的考验,这使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如今在罢黜闲居之时,他目接着乡野之花与青裙缟袂之女,心中的希望之火又一次被点燃。他思索着,眼光与心灵变得更加深邃和宽广。
春,存在于神州广大的乡野之中。这是辛稼轩此次寻春之最深刻的感受。
此词所含的内容很丰富,词人的感慨也很深沉,然而他下笔却是那样简洁而轻松,写人状景又是那样隽永传神,使人领略到其举重若轻以简驭繁的高超艺术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获得艺术的享受与思想的启迪。

青草的青都可以组什么词

青蛙、
青年、
青菜、
青草、
踏青、
沥青、
铁青、
青翠、
杀青、
青荇、
豆青、
放青、
吃青、
青蚨、
青葱、
青楼、
青睐、
青工、
青鱼、
知青、
青苗、
青瓷、
雪青、
汗青、
青豆、
青梅、
青史、
蟹青、
菜青、
垂青、
青筋、
青眼、
青玉、
看青、
藏青、
青蒜、
靛青、
青紫、
青帮、
年青、
绀青、
青绿、
返青、
玄青、
贪青、
回青、
茶青、
青灰、
青皮、
青稞、
抽青、
天青、
青葙、
青春、
青果、
青衿、
青麻、
青房、
大青、
青茎、
青华、
青狼、
青笼、
拾青、
青弦、
青芽、
青狐、
压青、
青罩、
青绛、
青北、
青艳、
长青、
青铺、
青黎、
青飙、
青雯、
青毫、
青身、
青丹、
青甃、
青麈、
青条、
青徼、
青螺、
青由、
青薪、
青苹、
青庐、
青戊、
青祇、
遥青、
札青、
淄青、
青钟、
青泥、
青祥、
碌青、
青秋、
青鵻、
青梧、
青女、
青耕、
雕青、
绿青、
青晖、
青芷、
青蕃、
青钱、
青壮、
青銮、
青脉、
青筠、
青鲂、
削青、
青服、
青官、
偷青、
青岚、
青樾、
青唇、
青裳、
青佩、
青黳、
青翼、
翠青、
青绂、
花青、
青规、
青衲、
青帘、
青使、
青蟹、
青鴍、
青睁、
青领、
青句、
青怵、
点青、
青辉、
青纯、
青凫、
青室、
青桂、
青茁、
青瞑、
青橐、
青扈、
榜青、
青燐、
扁青、
青波、
青首、
青鸦、
青鬣、
青润、
青径、
青乌、
青蓠、
青磷、
青要、
青削、
青泖、
霁青、
青凤、
青发、
青帐、
青皐、
青鬒、
领青、
青贮、
青烛、
青脾、
青闺、
青涧、
青洛、
青幰、
青藓、
青髩、
青皇、
青簟、
青阙、
青轩、
青簩、
青油、
青晕、
青穟、
青杳、
青血、
青亭、
青骊、
青后、
青鼠、
青盐、
点青、
青洲、
青零、
青磴、
青兕、
卖青、
青奏、
青髓、
青蛇、
青墨、
青圭、
青枫、
青蛟、
青土、
青峦、
共青团、
包青天、
竹叶青、
青饲料、
青年节、
青光眼、
小青年、
万年青、
鸭蛋青、
青田石、
青纱帐、
青霉素、
青翰舟、
青琐郎、
青门隐、
青田核、
青箱家、
青松宅、
三青团、
榜青户、
青泥饭、
青霞志、
青竹飙、
青瑶简、
青镂管、
鬼脸青、
青莲界、
青海骢、
孟青棒、
青龙幡、
青油舫、
青虫簪、
青琐帏、
青溪妹、
青仪囊、
青襟子、
对青竹、
鸭青钞、
靛花青、
青年会、
弥尾青、
中青年、
青铜镜、
青门桥、
青豆舍、
青龙稻、
青龙头、
青史氏、
青筇杖、
青阳腔、
青杨巷、
丹青手、
耍青皮、
青云交、
柳青娘、
青挺挺、
青稞酒、
青罗带、
青云料、
青芒履、
青琐客、
青门饯、
青女霜、
青草瘴、
青城山、
青门瓜、
百日青、
青蟾兔、
青精稻、
青籸饭、
青连钱、
青铜海、
青云价、
青精君、
青台旨、
青琅编、
柳梢青、
鸦青纸、
青海湖、
青螺髻、
青霄路、
青衣鱼、
青雀舫、
青琅玕、
青稞麦、
青玉案、
青苗钱、
青水芰、
青山馆、
青凌台、
青龙舰、
青釉料、
青旋旋、
青莲目、
丹青客、
鹁鸽青、
青鸳瓦、
青玄帝、
帝释青、
青草湖、
丹青竹、
青丘缴、
拾青紫、
青豆房、
丹青地、
青骢马、
蛋青色、
青雀门、
青泥信、
青泥城、
青铜器、
青藜灯、
青云路、
青玉牒、
青龙符、
青云心、
鸦青钞、
青衲袄、
青字牌、
青翰棹、
青森森、
铀沥青、
玉海青、
青鰶鱼、
青鸾翼、
青琐拜、
揞青盲、
青华观、
青白夫、
青云客、
青牛师、
青衣谶、
青箱学、
土沥青、
青云士、
青莲宫、
海东青、
青箬笠、
青冥姿、
青禁客、
青龙疏、
避青骢、
青篛笠、
鸡蛋青、
青插手、
青牛翁、
青州曲、
青河战、
青鸟使、
青骡事、
买青苗、
青乌术、
一丈青、
青海马、
青莲眼、
青门道、
骑青竹、
青管梦、
虾青瓷、
大青年、
青华君、
海青碾、
青玉斾、
青红帮、
青堂羌、
青泥坂、
青莲宇、
跨青牛、
青木香、
三青子、
青白眼、
青精饭、
青苔巷、
青琐闱、
青林乐、
青幽幽、
雁头青、
青云器、
青霄步、
青绉绸、
青门柳、
青牛妪、
抛青春、
青童神、
青莲偈、
青鸟书、
青苔篇、
地沥青、
青锁闱、
青城客、
青鸟氏、
青缃学、
青绮门、
青李书、
青琐秘、
青眼客、
青丝鞚、
青芦叶、
青油幕、
青冥客、
三青蔓、
青田翁、
青云梯、
青菜刘、
青丘子、
青油士、
青灵台、
青芒屦、
青海省、
青水脸、
青衣梦、
青云志、
青丝编、
青女月、
青黛蛾、
青城门、
青眼律、
青郁郁、
青田酒、
青苹风、
青琐门、
青头鸡、
青山绿水
名垂青史
炉火纯青
湛湛青天
万古长青
鼻青脸肿
蓝青官话、
社会青年、
青红皂白
知识青年、
青铜时代、
平步青云
青梅竹马
青毡故物、
青袍御史、
青蝇点素
青山翠谷、
白发青衫
青松落色、
中国青年、
青鸟殷勤
青童大君、
青绿山水、
得见青天、
青紫被身、
青衣小帽、
青鸟传音
青钱学士
半青半黄
青门解袂、
青衣乌帽
白饭青刍
拾翠踏青、
青黄沟木
青灯古佛
青山一发
金紫银青
青龙金匮
买青卖青、
激昂青云
青巾校尉、
土青木香、
拖紫垂青
笔墨丹青、
青莲居士、
青娥殿脚、
青史留名
青门故侯、
青云万里
青衫凉笠、
青绿山水、
平步青霄
司马青衫
青林音乐、
文艺青年、
青裙缟袂
青云之志、
纡青拖紫
青出于蓝
白齿青眉
青箱传学、
青州从事
青城之祸、
青面獠牙
青黄无主、
青天白日
青鞋布袜
青牛文梓、
三尺青锋、
青眼相看
青山翠竹、
青蓝冰水
青苔黄叶、
笑青吟翠、
青云独步
鸦青料钞、
青春不再
青陵粉蝶、
眉黛青颦、
鼻塌唇青
青袍白马、
青林黑塞
青琐偷香、
取青妃白
青堂瓦舍
三尺青蛇、
丹青过实、
七青八黄
青鸟传信、
银印青绶、
青莲道士、
青肝碧血
青溪小妹、
红粉青楼
青衣行酒、
青黄不接
青袍布袜、
右相丹青、
青春两敌
青袍角带、
青山生意、
青山不老
来禽青李、
青腿牙疳、
青袍乌帢、
青溪小姑、
青竹丹枫
青灯黄卷
青精石饭、
平地青云
水绿山青
青黄不交
冬夏青青、
五四青年节、
难于上青天
东瓜穣青花、
致青年公民、
三檐青罗伞、
东瓜穰青花、
青年近卫军、
青年心理学、
青门绿玉房、
三百青铜钱、
青田大鹤天、
青门绿玉房、
三檐青罗繖、
青龙偃月刀、
青山白云人、
拨云雾见青天
不分青红皂白
死者青春长在、
不问青红皂白
念青唐古拉山、
青玄九阳上帝、
穿青衣抱黑柱、
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青反革命集团、
云在青天水在瓶、
念青唐古拉山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的解释'>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

鹧鸪天 游鹅湖 醉书酒家壁

多情白发春无奈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 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词的上阕写仲春田园的美丽风光和词人由此引发的感喟。仲春时节,一场春雨刚过,平原上开满了白色的荠采花;在刚翻耕过的土地上,一群群鸟在起落着觅食。面对这一派格调清新、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克光,词人的内心深处也似乎有一股涌动的热情,他是多么希望为国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想到罢官的现实,又感到无可奈何,他因此而愁苦得白了头发,只得在傍晚时到挂有青布酒幌的酒店去赊一点酒喝,好在赊酒很方便。词人想借酒浇愁,可这酒又怎能解除他内心的愁呢?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的上片写景有什么t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
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开。
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这是一首寻春的小词。寻春游春,是诗词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春天是年年要归来的,而谁人不萌发寻春、游春之念呢?此种欲念产生之根源,无非来自人们在万象更新之际对新生活更加充满活力的一种企盼。然而在寻春之时,因每人的性情、经历、见识各有不同,其所见所感,又必有种种差异。辛弃疾在此词中表现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寻春意绪呢?
作者并未开门见山地道出他的寻春感受,而是在小词的开端,娓娓如话家常,将读者逐渐引入胜境:“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他说,抱定了寻春的目的四处寻找,不如喝上几杯酒,在家门附近和春光不期而遇,又省力,又惬意,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辛稼轩自己不恰恰就是那种“着意寻春”的人么?为了寻春,他风雨无阻,阴晴不避:“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鹧鸪天》)作者“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满庭芳》)。他寻求、欣赏春天的妙趣,真可以说达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程度。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此《鹧鸪天》小词中,他不但一开端就否定了“着意寻春”的佳处,而且还进一步辩解道:“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作者又说:刻意游春之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见到“山才好处”,人却已经疲惫不堪了,哪里还有十足的精神去赏春呢?有的时候,人的诗思还未成熟,而一场急雨却过早地来催他做诗,那诗怎么可能做得好呢?
怎样理解作者此刻的心情?
请看本词的小序:“鹅湖归,病起作。”原来,作者前不久游览了名胜鹅湖山(今江西铅山县东)。从鹅湖归来后,他生了病。这一次他病得大概还不轻,性情倔强的词人不得不卧床休养了。一贯主张抗金、恢复失地的辛稼轩自被朝廷罢黜后,常常借游山水来消除心中愤懑。现在他大病初愈,暂且无力出游,只好大唱“着意寻春”大可不必的高调了。辛稼轩虽然不能远游寻春,却在病愈初时徘徊于家门附近之际,感受到了一种他从未如此强烈感受过的蓬勃春意,使他获得了意外的惊喜。
那么,辛稼轩寻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春意?作者在词之上阕并未明言,而是有所保留,正见出此春意的宝贵。这也正是稼轩词艺术表达的曲折含蓄处。若问辛稼轩如今在村头到底有何得,可先看他南渡这多年后每年寻春都寻到了什么。翻检稼轩长短句,会发现到处是这类词句:“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满江红·暮春》)“可惜春残风雨又”(《蝶恋花》“点检笙歌多酿酒”)。“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惜分飞·春思》)。在作者的春词中,春天总是那么满纸满行的娇软脆弱!年年盼春、游春的辛稼轩,虽然饱览着春的千姿百态,但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娇春却给他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且看下阕。现在,我们的词人移动着刚刚病愈的身体,手拄竹杖,穿上草鞋,向家门附近的田野漫步走去。“携竹杖,更芒鞋”,创造出轻松而随便的氛围,为下面与乡村春色猝然相遇时的喜悦心情做了不露痕迹的铺垫。
走着,走着,蓦地,若干亮色映入了作者的眼睛。词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些在野草中间开放的野蒿花!这些不入品流、无人护理的花儿,这儿几朵,那儿一片,沐浴着春风,颜色鲜亮,别有一番健康秀美的魅力。“朱朱粉粉”,用语特妙。它把花儿鲜明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自由开放的特点简洁地描绘出来,也把词人与野花不期而遇时的喜悦心情含蓄地透露出来,大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味道。
熟悉稼轩词的人都会知道,作者在欣赏乡村花朵那无拘无束之形式美的背后,还有对它们的一种理性的思考。此次鹅湖归来,他已从乡村景物中获得了深沉的启示:“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城中娇嫩的桃李之花是经不起风雨的,只有在乡野溪头久沐风雨、倔强生长的荠菜花一类的花朵,生命力才更为长久,才真正启示着春天的奥秘。明晓了稼轩对人生的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接触到他目睹野蒿花时心灵中更深一层的东西。
当词人正为野蒿花所吸引的时候,另一番景象又把他的视线吸引了去:一些有说有笑的归宁女子,正沿着长满桑树的田间小路走过来了。这两句写得很美,“柔”字尤为巧妙传神。它不但状出桑叶之嫩,春光之新,而且衬托出村女那柔美的容貌、步态和笑声。这些村女快要回到娘家看到亲人了,所以心情是甜甜的,笑声是美美的。她们的笑声,感染着词人。他不禁驻足倾听,若有所思。这就是辛稼轩寻找到的春天。春天在乡野之花中,在村女的步履中,笑声里。
如何解释这村女便是春天的化身呢?
如果我们把这“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和作者同期所作另一首《鹧鸪天》(春入平原荠菜花)中的“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相比较,便可发现,前者和后者在时间(寒食节)、景物(桑蚕)、人物(女)、语气(谁家)诸方面,都有着和谐的一致。所不同之处,是前者侧重于其音容的纯真无邪(笑语柔桑),后者则突出着其穿着的素朴无华(青裙缟袂)。然而这纯真无邪的“笑语”与素朴无华的“青裙缟袂”,本是统一于村女之纯朴的特质之中,原不可分割的。明乎此,便可断知,彼天真无邪的“笑语柔桑”之女,原也是衣着朴素的“青裙缟袂”之女。这两首《鹧鸪天》中的村女形象正可参照合读。因此,读者在此间对本篇《鹧鸪天》中的“寒食归宁女”融入一种“青裙缟袂”的生动联想,是极紧要的。这是探寻稼轩此刻所思所想之关键所在。辛稼轩在想什么呢?他想起了他平生仰慕的苏轼的一首诗,题目叫做《于潜女》:“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沙鬓发丝穿杼,蓬沓障前走风雨。……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请看,这些于潜(旧县名,在杭州西)女,足不穿鞋,一身“青裙缟袂”,在风雨中穿行,其体魄何等强健,其风貌何其古朴,而其爱情生活又是何等真挚!她们的气质,足使齐鲁之贵族妇女相形见绌;其“青裙缟袂”,也成为了善于抗击风雨、具有春天般活力的一类人物精神的象征。而当辛稼轩将苏诗“青裙缟袂”之意象引入其词章中时,他便赋予了村女一种和苏诗中于潜女同样的品格,和他称颂的荠菜花、野蒿花同样的品格——在风雨中顽强生存、获取着持久的生命力的品格。作者被村女那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装束和充满生气的笑语所触动的秘密也就在于此。
这种景致出现在稼轩词中是有很深刻的社会生活背景的。本文前面已经说过,作者南渡以来每年都在寻春,他在大量的寻春词章中寄寓着他的炽热的报国理想。他曾不遗余力地写奏折,提出抗金种种策略。然而,事实却告诉他,南宋的偏安小朝廷,很像是城中娇弱的桃李之花,经不住风雨的考验,这使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如今在罢黜闲居之时,他目接着乡野之花与青裙缟袂之女,心中的希望之火又一次被点燃。他思索着,眼光与心灵变得更加深邃和宽广。
春,存在于神州广大的乡野之中。这是辛稼轩此次寻春之最深刻的感受。
此词所含的内容很丰富,词人的感慨也很深沉,然而他下笔却是那样简洁而轻松,写人状景又是那样隽永传神,使人领略到其举重若轻以简驭繁的高超艺术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获得艺术的享受与思想的启迪。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qingqungaomei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