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亲疏贵贱”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亲疏贵贱”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思想的是哪一家、“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是什么意思?、贵贱的成语、孔子为什么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贵贱的成语、贵贱的成语等

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思想的是哪一家

法家不分别关系的亲疏,不区分地位的尊卑,一切用法律来判断.李悝是战国时魏国的政治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的国相,主持变法。“理不护亲,法不阿贵亲疏贵贱一视同仁”,这是他在《法经》中提出的重要思想。

“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是什么意思?

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意思就是说不去管这些,亲疏远近贵贱美丑,仅仅用自己内心的感受去衡量。

孔子为什么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报。《传》曰:何以期也?贵终也。
继父同居者。《传》曰:何以期也?传曰:夫死,妻稚,子幼。子无大功之亲,与之适人,而所适者亦无大功之亲;所适者以其货财为之筑宫庙,岁时使之祀焉;妻不敢与焉。若是,则继父之道也,同居则服齐衰期,异居则服齐衰三月也。必尝同居,然后为异居;未尝同居,则不为异居。
——《仪礼·丧服》
圣人缘情制礼,丧礼之制,亲亲之道,全因孟子所谓“不忍之心”。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因为“子为父斩衰三年。”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钜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礼记·三年问》
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礼记·杂记下》
从母之改嫁与无改父道并无关系。
@@@@@@@@@@@@@@@@@@@@@@@@@@@@@@@@@@@@@
父卒,继母改嫁,如果跟随她,就为她服孝一年,来酬报她的恩情。《传》曰:“为何要一年?贵终其恩。
为同居的继父服孝一年?《传》曰:为何服孝一年?传曰:夫死,妻子年幼。1、子没有在大功之内的亲(有钱一块儿花人亲)。2、随母嫁人後,所嫁者也没有大功以内的亲。(也就是无子)3、所嫁者用自己的钱财为他建造祭祀自己祖宗的宗庙,每年到时候让他祭祀。妻子不参与祭祀。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就是符合继父之道。同居就服齐衰一年,异居就服齐衰三月。当然一定是曾经同居後来由於不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比如又生一子)才叫异居。未曾满足三个条件,即使住在继父家也不能称作同居,也就没有异居的说法。
——《仪礼·丧服》
为何要三年之丧呢?回答说:”根据人的情感来制定礼仪。用这样来表明亲间的差等,来别亲疏贵贱,这是不能损益的,因此说是不可改变之道。创伤疼痛越厉害的时间越长。三年是根据情感来制定礼仪,以此来抒发他们极大的哀痛之情。三年之丧服斩衰,拄苴杖,日常生活在茅草屋里,吃粥,睡草席枕土块,以此来表示他们非常哀痛的情感。三年之丧,二十五个月结束,但是哀痛之情没有结束,对死者的思慕没有忘记,但是斩衰之服从这里脱掉,那不是送死复生都有节制嘛。——《礼记·三年问》
君子不强迫他人不要服丧。也不能被强迫。——《礼记·杂记下》

贵贱的成语

亲疏贵贱【读音】qīnshūguìjiàn【释义】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予乐。”【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各种不同身分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qinshuguijian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