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若存若亡”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若存若亡”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若存若亡是什么意思、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中的“明道如昧 进道如退 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夫唯道 善始且善成 ”作何解释~~~~~、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是什么意思、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视为何意?等

若存若亡是什么意思

【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指贵族,“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
道:哲学名词,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若存若亡: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全文释义: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会努力往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自己以为已经把握了,不愿意往实践,光动嘴,不动手。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实在“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把握的,不被嘲笑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能够装东西的器物,反而不装东西;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扩展资料: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如李四光两个否定—“否定中国不存在第四冰川”否定中国贫油和石油勘探。毛泽东将读书与实施领导相结合。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告诉我们要“求甚解”。求学期间,因为太多的不求甚解,让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相差甚远;工作以后,因为太多的不求甚解,才让很多工作之初的同事,在退休时不自然的分出三六九等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不应非常肤浅的嘲笑身边的、或是别人提出的一些论断,随着时间积累,我们应当更有涵养、深沉地去思考、解读一些看似滑稽的事。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大凡做出辉煌成就的科学都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他们决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谓“上道”,所以无法为一般人所理解,当然要被笑话了,“不笑不足以为道。”而爱因斯坦所体现的正如老子所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道德经》中的“明道如昧 进道如退 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夫唯道 善始且善成 ”作何解释~~~~~

参考一下..........《道德经》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最有智慧的人听到了“道”,就努力勤勉地照它去行事;智慧一般的人听到了“道”,反应迟钝,半信半疑;愚笨的人听到了“道”,就认为它迂腐空洞而加以嘲笑。若是不被蠢人嘲讽,那“道”也就不成其为“道”了。所以《建言》中说:“明白易懂的道理反而像难以理解,促人上进的道理反而像劝人后退,容易倡导的道理反而像难以实施,至高无上的品德反而像空无所有,最洁白的颜色反而像是沾染了杂色,广博的品德像有什么缺少,能够有所建树的品德反而像惰气十足,品质纯真反而像变化无常,最大的方形反而像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很晚才能完成,最高级的音乐只有微细的声音,最宏大的形象反倒无形。”规律虽然无形无声,不可言说,然而它却最能够辅助万物且成就万物。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

若存若亡 【释义】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处】《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若即若离 【释义】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若明若暗 【释义】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若隐若现 【释义】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若有若无 【释义】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复四十一章:“上士闻制道,勤而行之”意思是说: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已,而且没有一点疑惑,它就是这么回事,并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去习练它、运用它。 “中士闻道,若存若忘”意思是说:悟性不高的人听说“道”则有时将它放在心上,有时却忘得无影无踪。并且相信它和怀疑他的存在各占一半,也就是半信半疑。既不全信又有些信,既不否定又心怀一定的疑问。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全句的意思是说: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之所以大笑,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视为何意?

我是这样理解的,所谓上士是那些有过体验,并不断思索或寻找出路的人,因此闻道则通,通而则行。 而中士则是有过或将有体验,但是他却并没有认为这些体验是什么问题(或者是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因此听听觉得有道理,但是行事模式依然固我,故此,若存若亡。 至于下士,则是没有过体验,或者对体验进行严重扭曲的人。因为自以为了解与掌控一切,故此大笑之。
然而,对于下士或中士,我们又要如何去面对呢?而我们自己又是那个“士”呢?(通常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下士,而正正是这个认为,让他自己禁锢自己;或者有人就认为自己是下士,但同样也是这个认为,让他自己禁锢自己 :) 我认为个人修炼,或帮助别人提升的关键在于创造体验的机会。让自己去体验,让别人去体验,帮助自己与他人增加对体验的觉察,减少对体验的扭曲,简而言之就是看到“真相”。
因此我认为,给予那些对“组织学习”“大笑之”的人予批评是不会让他们认同和靠近“组织学习”的,同时如果我们自己只是一味信奉“组织学习”就是好的,也不会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实质帮助。所以我倡导要自己去体验,并与别人一起去体验;自己去实践,同时与别人一起去实践;然后用行动来证明它是“可行的”或“是可笑”的 :)
道德高尚之人听说了道理,就努力的身体力行; 中等品德的人听说了道理,或一时觉察它或一时又失去它;最差一等的人听说了道理,却对它大肆嘲笑,认为不笑就不能称它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ruocunruowang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