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滔滔汩汩”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滔滔汩汩”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汨”和“汩”如果区别?、记承天寺夜游 抄袭了李白的哪一首诗、苏轼词是什么的、求几个古诗文的翻译及注解、滔可以组什么词语、带滔滔的成语等

“汨”和“汩”如果区别?

汩ɡǔ 1.象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李善注:“浤浤汩汩,波浪之声也。”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那老儿拿起瓢来,揭开蒲墩,舀一瓢冷酒来,汩汩的嚥了。”《老残游记》第三回:“池中流水,汩汩有声。”丁玲《阿毛姑娘》:“柔嫩的声音,夹在鸟语中,夹在溪山的汩汩中,响彻了这山坳。” 2.盛貌。唐寒山《诗》之八八:“不肯信受寒山语,转转倍加业汩汩。直待斩首作两段,方知自身奴贱物。”唐元结《咸池》诗:“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新唐书·刘子玄吴兢等传赞》:“故圣主贤臣,叛人佞子,善恶汩汩,有所未尽,可为永忾者矣。” 3.沉没;沦落。晋王羲之《用笔赋》:“没没汩汩,若蒙汜之落银钩;耀耀晞晞,状扶桑之挂朝日。”《新唐书·萧嵩传》:“始,娶会稽贺晦女,僚婿陆象先,宰相子,时为洛阳尉,已有名,士争往交,而嵩汩汩未仕,人不之异。”宋林逋《杂兴》诗之二:“一壑等闲甘汩汩,五门平昔避炎炎。” 4.水急流貌。《文选·枚乘<七发>》:“怳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吕延济注:“混汩汩,相合疾流貌。”唐韩愈《流水》诗:“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九章:“晓燕闭着眼睛没有说话,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汩汩而下。”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fe8a5a0100fxzl.html?retcode=0) - 汨与汩的区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_静候佳音_新浪博客 5.比喻文思源源不断或说话滔滔不绝。唐韩愈《答李翊书》:“当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来矣。”《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才把张金凤的一段始末因由……滔滔汩汩的告诉母亲一遍。”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不,他还有奇谈汩汩而出。” 6.动荡不安貌。唐杜甫《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诗之一:“汩汩避羣盗,悠悠经十年。”宋王安石《答王逢原书》:“不见已两月,虽尘劳汩汩,企望盛德,何日忘之?”清方文《宝筏禅堂赠大愚越尘二上人》诗之一:“汩汩风尘客,今宵借一枝。” 汨 mì <名>水名 [Mi River]。源出湘赣交界处,为汨罗江的上游。经古罗城又称罗水(一说汨水与罗水合流),下称汨罗江 汨罗江 Mìluó Jiāng [Miluo river] 中国南部湖南省北部的一条河。东源出于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于湖南省平江县境,流经汩罗市,在湘阴县入洞庭湖 遂自投汨罗以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满意请

记承天寺夜游 抄袭了李白的哪一首诗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苏轼词是什么的

文海苍茫,浑浩流转。在中国三千余年的文化历程中,“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诞生,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词最早流行于隋唐时期的民间。但是,从隋唐五代直到北宋中叶,词的内容一直被局限于风花雪月、离愁别绪的范围。词人填词被看成是“谑浪游戏”的“诗余薄枝”,“词为艳科“差不多是一种无形的戒律,词风溢香软媚,充满脂香粉气。直到苏轼词的出现,才使词坛面貌为之一新,南宋词论家胡寅指出:“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金人元好问指出:“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和称为“三苏”。苏轼幼年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学习又刻苦,青年时期就显露出他超群的才华。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朝廷招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并预言:“更三十年,无人道我也。”果然,苏轼不负厚望,终成一代文坛盟主。
苏轼的一生仕途偃蹇,命运多舛,屡受群小的猜疑忌恨和排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没有失却对生活的汩汩热忱。一路激流勇进,卓然傲立。人生的磨难和宦海的沉浮反而使他成为集诗、词、文、赋、书、画样样精通的全才。南宋王灼认为苏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自振。” 而苏轼在词坛上,的确有着他特殊的地位。是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依赖传统的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打破诗与词的畛域,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形成了它独一无二史无前例的多样化词风。
一、 天风海雨,气势恢宏,豪雄纵放。
提到苏轼的词,绝大部分人会用豪放、大气等词语来概括他的词风,读者也常常会被他那豁达的气魄所感染。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苏轼的作品中有一大部分饱含着豪雄纵放的精神,他常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词中,在写人、咏景、状物中,以奔放豪迈的形象和飞动峥嵘的气势来展现超平现实的纯美。其语言奔放不羁,音调铿锵有力,笔墨酣畅淋漓。南宋刘辰翁称道:“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写的。通过狩猎盛况的生动描写,抒发作者的爱国赤诚和欲到边关立功的雄心壮志。上片写狩猎,下片抒壮志,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格调高亢,笔力健劲,将传统婉约词的儿女情,换成了同仇敌忾的英雄气。读时如身临其境,备受感染。
再看他堪称古今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5
此词为苏轼谪居黄州(近湖北黄冈)时所作。时年47岁的苏轼游览长江赤壁矶,面对浩瀚的长江流水发思古之幽情,缅怀英雄豪杰,借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苦衷。上片写景,下片写周瑜的业绩和抒发自己的感慨,以精彩的传神笔墨,捕捉细节描写,表现周瑜英雄潇洒的风度,塑造一个指挥若定、从容沉着具有雄才大略的儒将英雄形象。这样的形象在文人词里出现还是首创。词中不仅把写景、抒情、议论溶为一炉,而且把幻想和现实,过去和现在自然地结合在一体。其内容之丰富,意境之高远,气势之恢宏,在词坛上也是空前。清代徐釚称这首词道:“自有横槊气概,故是英雄本色。”
曾有“幕下士”将苏词与柳词(柳永的词)比较:“柳中郎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7可见,“豪苏腻柳”差别之大,人所共知。如果说在婉约词时代,作品单纯地呈现“阴柔美”的话,那么,自苏轼创立豪放派,引导美学上的阳刚向上一路,这就在词的领域里开始“阳刚美”与“阴柔美”双峰并峙局面了。
历来有“词至苏轼,其体始尊”之说。所谓“体”,即词的体裁、形式,所谓“尊”,即形象地位的尊贵、尊严、高大。苏轼之前,词创作是按谱填词,或倚声填词。词也就成为在声韵、句式、对仗、结构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规范的音乐文学。词家构思创作,都严格地遵循着这一艺术要求。苏轼创作,打破了这一僵化的形式的束缚,在当时着这是一场历史性革命。倡导词“别是一家”之说的李清照就批评他的词是“句读不茸之诗”。不协音律,其实,这正是苏轼词的独特之处。而晁无咎(即晁补之)却独具慧眼,称:“东坡居士词,人多谓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8一语中的,苏轼天性豪放,不拘行迹,不喜剪裁音律,是其思想本性。他自己曾说自己的文章:“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9词也是一样,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表白,因此清人总结道:“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婉绮丽为宗,至柳永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10南宋词人陆放翁也评曰:“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 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二、 行云流水,清旷放达,超尘拔俗
营造旷达超俗的意境是苏词的又一风格。苏轼在这类旷达词中通过清空疏旷的艺术格调,凸显自己超尘拔俗、通脱不羁、达观开朗、高洁独立的品性。所谓清空疏旷,即采用清幽旷远、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创作法则,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制造超逸空灵的意境,以达成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韵无穷的效果。前人评苏轼,赞其“无一点尘俗气”“具有神仙出世之姿”都是围绕苏词清空疏旷的美学原则来论断的。
苏词在创造空灵悠远的境界时,在词中多用比喻、象征、拟人、烘托等抒情手法。渲染出旷放之境。在苏轼看来,词不仅是情感的载体,而且也是人生哲理的宣言。这种表现功能的转变也就必然引起表现手法的变更。即在保持传统手法的同时,增加词叙述论文的成分,将抒情与说理统一于一体。情是词的基础,理是词的美的升华,二者互为表里
我们可以通过示例来体会一下。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因为与朝内当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和,自求外放至此处,政治上甚是失意。并且与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任掌书记的胞弟苏辙分别已有七年不得相聚。中秋之夜,对月抒怀,故有是作。词上片由中秋赏月起兴,引出“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乘风归去”的奇思遐想;但又恐“高处不胜寒”,还不如就在人间“起舞弄清影”。想出世却又无法超然出世,表现他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下片对月怀人。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月的圆缺与人的离合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由望月转到怨月,进而又替月开解,最后从宇宙人生本不完美的认识之中获得解脱,以共赏明月作为心灵的慰藉。全词构思奇丽,笔调洒脱,情理兼胜,千百年传诵不衰。胡仔称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而苏轼的另一首《定风波》则又别具旷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道中不狼狈而窜,斜照相迎也是预料中事。通过对生活小事的描绘,表达出诗人不计得失、一切听任自然的超旷哲学。这是一种类似于禅宗之“悟”的思想境界,说明苏轼在抵御外界困扰时,常常是通过调整内心、升华自我来实现的。苏轼对放达、超尘拔俗的美学境界的追求和对旷达人生的陶醉和热爱,于此可见一斑
三、推陈出新、神韵悠远、情真意切
苏轼的词作一共约有三百四十多首(见朱孝藏编校《东坡乐府》),其中除了豪放、旷达之作外,还有一大部分婉约词,同样是神韵悠远,读来令人回肠荡气。但同是婉约词,苏词却有所不同。
首先,内容新颖是苏词的一个主要特点之一。苏轼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的独特性,决定了他必然要在传统婉约词的基础上给词注入新的活力。传统婉约词是以言儿女之情为主,其作用是为了娱乐遣兴。苏轼却一反常调,“以词为诗”,打破诗词畛域,凡能入诗者皆能入词,将诗歌所表现的内容移之于词,使词不仅可以言情,而且可以明志。社会人生,自然风物都可表现出来。苏轼之前,一般文人词的淡淡忧伤,皆是承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悲愁念忧的情结,很多都是无病呻吟之作,并没有或者少有坎坷人生的肺腑之言。苏轼则不同,他在词中融入了个人高旷的胸襟,浑厚的思想经历,使词更贴近了生活与时代的脉搏。
例如他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苏轼以平易质朴的语言,写对离逝了十年的亡妻的哀思,感情极为真挚。上片写作者对妻子王弗的思念,生死之隔,千里之遥,有无限凄凉却无处倾诉,“纵使相逢”,也由于自己“尘满面,鬓如霜”,而不能相识了。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下片记梦中还乡,王弗还像往昔一样正在“小轩窗”前梳妆,二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此情此景,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词的结尾设想王弗在黄泉之下对自己的怀念,感情深切地表现了心中的悲恸。全词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前人未所能及。
再看他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咏杨花,苏轼便也和了一首寄给了他,即是本词。词中苏轼借咏杨花,书写思妇幽怨缠绵的情思,委婉悱恻,人花互映,亦花亦人,情为景生,景缘情造,极富感染力。末尾一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干净利落余味无穷。王国维曾以此词对比章质夫的《水龙吟》称:“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16足见苏轼婉约词之新奇独特之处。
此外,同是婉约词,苏轼追求另一种清新优雅的审美情趣,体现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美感。如“清丽舒徐,高出人表”○17的《洞仙歌》(冰肌玉骨);如高雅典重的《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等等。还有一些描绘农家田园蓬勃生机的如《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枣花),写寂寞孤鸿渲染幽凉意境的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等。苏轼沿着传统婉约词的创作发展变化,推陈出新,这是对题材艺术美的改造。
综上来看,我们不能只单方面地以豪放或者疏旷来概括苏词的总体风格,因为苏轼在豪放与婉约这两方面的词作,都高于唐宋以来的历件作品。因此确切来说,只能用风格多样化来概括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他词的创作,使词的发展史出现了最高峰。其文学成就引起当时和后世学者的普遍重视。后世许多著名文人都深受其影响,如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到苏轼影响的作家。

求几个古诗文的翻译及注解

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小石潭记》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勾人的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所在。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段是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那种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霍松林)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评点
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译文: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夜景,大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练、准确、形象。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以表达他深沉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这首诗显得词来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富有艺术勉力。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歌背景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
“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诗歌注解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宋代科举制度,考经义,五经(易、诗、书、礼、春秋)中可选一经。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后官至丞相。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最险的一滩。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作者简介
《过零丁洋》是南宋大臣文天祥的著名爱国七言律诗。文天祥(1236—1283年),南宋大臣、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1276年,元军迫近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他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群众的救援,由海路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击元军。曾一度收复了一些失地,后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转战海丰、潮阳一带。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后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迭经威逼利诱,受尽百般折磨,始终不屈。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文天祥的后期作品密切反映现实,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斗争生活和爱国思想,展现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情景,写得沉郁悲壮,感人至深。今存《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名篇为世所传颂。

滔可以组什么词语

滔可以组词语:滔滔 滔天 滔风 滔朗 滔漭 不滔 滔荡 滔赡 滔土 滔瀁沦滔 滔窕 滔漫 滔腾
拼 音 tāo  
部 首 氵
笔 画 13
五 行 水
五 笔 IEVG
基本释义:大水弥漫:波浪滔天。
扩展资料
1、滔滔[tāo tāo] 
形容大水滚滚:白浪滔滔,无边无际
2、滔天[tāo tiān] 
形容波浪极大:波浪滔天。
3、滔风[tāo fēng] 
东方之风。
4、滔漭[tāo mǎng] 
水弥漫浩广貌。
5、滔荡[tāo dàng] 
广大貌。

带滔滔的成语

滔滔汩汩[ tāo tāo gǔ gǔ ] 详细释义【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说话连续不断。【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说罢,又把题诗的人名字,屈着手指头数出来,说了许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词人,甚么词客,滔滔汩汩,数个不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taotaogugu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