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滔滔汩汩”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滔滔汩汩”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滔可以组什么词语、苏轼词是什么的、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独距匠心,引人入胜,古色古香,余音绕梁,阳春白雪的意思、请帮我分析一下这首词的意思。谢谢、记承天寺夜游 抄袭了李白的哪一首诗等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

原文是:“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译文:“我的文采就像有一万斛水的泉源一样,(随时)随地都会涌出。(如果)在平地上,文思不断如汩汩流水,即使一天流淌千里也不算难。等到它随着山势石型弯曲,随着(遇到的)事物变换形式,却不能知晓。能够知晓的,通常是(在我的文思)应该继续的时候继续,(在我的文思)不能够停止的时候停止,就是这样罢了!别人,即使是像我一样(有文采)却不能像我这样了解自己啊。”

滔可以组什么词语

滔可以组词语:滔滔 滔天 滔风 滔朗 滔漭 不滔 滔荡 滔赡 滔土 滔瀁沦滔 滔窕 滔漫 滔腾
拼 音 tāo  
部 首 氵
笔 画 13
五 行 水
五 笔 IEVG
基本释义:大水弥漫:波浪滔天。
扩展资料
1、滔滔[tāo tāo] 
形容大水滚滚:白浪滔滔,无边无际
2、滔天[tāo tiān] 
形容波浪极大:波浪滔天。
3、滔风[tāo fēng] 
东方之风。
4、滔漭[tāo mǎng] 
水弥漫浩广貌。
5、滔荡[tāo dàng] 
广大貌。

苏轼词是什么的

文海苍茫,浑浩流转。在中国三千余年的文化历程中,“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诞生,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词最早流行于隋唐时期的民间。但是,从隋唐五代直到北宋中叶,词的内容一直被局限于风花雪月、离愁别绪的范围。词人填词被看成是“谑浪游戏”的“诗余薄枝”,“词为艳科“差不多是一种无形的戒律,词风溢香软媚,充满脂香粉气。直到苏轼词的出现,才使词坛面貌为之一新,南宋词论家胡寅指出:“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金人元好问指出:“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和称为“三苏”。苏轼幼年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学习又刻苦,青年时期就显露出他超群的才华。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朝廷招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并预言:“更三十年,无人道我也。”果然,苏轼不负厚望,终成一代文坛盟主。
苏轼的一生仕途偃蹇,命运多舛,屡受群小的猜疑忌恨和排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没有失却对生活的汩汩热忱。一路激流勇进,卓然傲立。人生的磨难和宦海的沉浮反而使他成为集诗、词、文、赋、书、画样样精通的全才。南宋王灼认为苏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自振。” 而苏轼在词坛上,的确有着他特殊的地位。是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依赖传统的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打破诗与词的畛域,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形成了它独一无二史无前例的多样化词风。
一、 天风海雨,气势恢宏,豪雄纵放。
提到苏轼的词,绝大部分人会用豪放、大气等词语来概括他的词风,读者也常常会被他那豁达的气魄所感染。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苏轼的作品中有一大部分饱含着豪雄纵放的精神,他常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词中,在写人、咏景、状物中,以奔放豪迈的形象和飞动峥嵘的气势来展现超平现实的纯美。其语言奔放不羁,音调铿锵有力,笔墨酣畅淋漓。南宋刘辰翁称道:“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写的。通过狩猎盛况的生动描写,抒发作者的爱国赤诚和欲到边关立功的雄心壮志。上片写狩猎,下片抒壮志,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格调高亢,笔力健劲,将传统婉约词的儿女情,换成了同仇敌忾的英雄气。读时如身临其境,备受感染。
再看他堪称古今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5
此词为苏轼谪居黄州(近湖北黄冈)时所作。时年47岁的苏轼游览长江赤壁矶,面对浩瀚的长江流水发思古之幽情,缅怀英雄豪杰,借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苦衷。上片写景,下片写周瑜的业绩和抒发自己的感慨,以精彩的传神笔墨,捕捉细节描写,表现周瑜英雄潇洒的风度,塑造一个指挥若定、从容沉着具有雄才大略的儒将英雄形象。这样的形象在文人词里出现还是首创。词中不仅把写景、抒情、议论溶为一炉,而且把幻想和现实,过去和现在自然地结合在一体。其内容之丰富,意境之高远,气势之恢宏,在词坛上也是空前。清代徐釚称这首词道:“自有横槊气概,故是英雄本色。”
曾有“幕下士”将苏词与柳词(柳永的词)比较:“柳中郎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7可见,“豪苏腻柳”差别之大,人所共知。如果说在婉约词时代,作品单纯地呈现“阴柔美”的话,那么,自苏轼创立豪放派,引导美学上的阳刚向上一路,这就在词的领域里开始“阳刚美”与“阴柔美”双峰并峙局面了。
历来有“词至苏轼,其体始尊”之说。所谓“体”,即词的体裁、形式,所谓“尊”,即形象地位的尊贵、尊严、高大。苏轼之前,词创作是按谱填词,或倚声填词。词也就成为在声韵、句式、对仗、结构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规范的音乐文学。词家构思创作,都严格地遵循着这一艺术要求。苏轼创作,打破了这一僵化的形式的束缚,在当时着这是一场历史性革命。倡导词“别是一家”之说的李清照就批评他的词是“句读不茸之诗”。不协音律,其实,这正是苏轼词的独特之处。而晁无咎(即晁补之)却独具慧眼,称:“东坡居士词,人多谓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8一语中的,苏轼天性豪放,不拘行迹,不喜剪裁音律,是其思想本性。他自己曾说自己的文章:“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9词也是一样,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表白,因此清人总结道:“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婉绮丽为宗,至柳永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10南宋词人陆放翁也评曰:“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 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二、 行云流水,清旷放达,超尘拔俗
营造旷达超俗的意境是苏词的又一风格。苏轼在这类旷达词中通过清空疏旷的艺术格调,凸显自己超尘拔俗、通脱不羁、达观开朗、高洁独立的品性。所谓清空疏旷,即采用清幽旷远、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创作法则,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制造超逸空灵的意境,以达成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韵无穷的效果。前人评苏轼,赞其“无一点尘俗气”“具有神仙出世之姿”都是围绕苏词清空疏旷的美学原则来论断的。
苏词在创造空灵悠远的境界时,在词中多用比喻、象征、拟人、烘托等抒情手法。渲染出旷放之境。在苏轼看来,词不仅是情感的载体,而且也是人生哲理的宣言。这种表现功能的转变也就必然引起表现手法的变更。即在保持传统手法的同时,增加词叙述论文的成分,将抒情与说理统一于一体。情是词的基础,理是词的美的升华,二者互为表里
我们可以通过示例来体会一下。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因为与朝内当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和,自求外放至此处,政治上甚是失意。并且与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任掌书记的胞弟苏辙分别已有七年不得相聚。中秋之夜,对月抒怀,故有是作。词上片由中秋赏月起兴,引出“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乘风归去”的奇思遐想;但又恐“高处不胜寒”,还不如就在人间“起舞弄清影”。想出世却又无法超然出世,表现他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下片对月怀人。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月的圆缺与人的离合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由望月转到怨月,进而又替月开解,最后从宇宙人生本不完美的认识之中获得解脱,以共赏明月作为心灵的慰藉。全词构思奇丽,笔调洒脱,情理兼胜,千百年传诵不衰。胡仔称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而苏轼的另一首《定风波》则又别具旷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道中不狼狈而窜,斜照相迎也是预料中事。通过对生活小事的描绘,表达出诗人不计得失、一切听任自然的超旷哲学。这是一种类似于禅宗之“悟”的思想境界,说明苏轼在抵御外界困扰时,常常是通过调整内心、升华自我来实现的。苏轼对放达、超尘拔俗的美学境界的追求和对旷达人生的陶醉和热爱,于此可见一斑
三、推陈出新、神韵悠远、情真意切
苏轼的词作一共约有三百四十多首(见朱孝藏编校《东坡乐府》),其中除了豪放、旷达之作外,还有一大部分婉约词,同样是神韵悠远,读来令人回肠荡气。但同是婉约词,苏词却有所不同。
首先,内容新颖是苏词的一个主要特点之一。苏轼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的独特性,决定了他必然要在传统婉约词的基础上给词注入新的活力。传统婉约词是以言儿女之情为主,其作用是为了娱乐遣兴。苏轼却一反常调,“以词为诗”,打破诗词畛域,凡能入诗者皆能入词,将诗歌所表现的内容移之于词,使词不仅可以言情,而且可以明志。社会人生,自然风物都可表现出来。苏轼之前,一般文人词的淡淡忧伤,皆是承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悲愁念忧的情结,很多都是无病呻吟之作,并没有或者少有坎坷人生的肺腑之言。苏轼则不同,他在词中融入了个人高旷的胸襟,浑厚的思想经历,使词更贴近了生活与时代的脉搏。
例如他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苏轼以平易质朴的语言,写对离逝了十年的亡妻的哀思,感情极为真挚。上片写作者对妻子王弗的思念,生死之隔,千里之遥,有无限凄凉却无处倾诉,“纵使相逢”,也由于自己“尘满面,鬓如霜”,而不能相识了。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下片记梦中还乡,王弗还像往昔一样正在“小轩窗”前梳妆,二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此情此景,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词的结尾设想王弗在黄泉之下对自己的怀念,感情深切地表现了心中的悲恸。全词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前人未所能及。
再看他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咏杨花,苏轼便也和了一首寄给了他,即是本词。词中苏轼借咏杨花,书写思妇幽怨缠绵的情思,委婉悱恻,人花互映,亦花亦人,情为景生,景缘情造,极富感染力。末尾一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干净利落余味无穷。王国维曾以此词对比章质夫的《水龙吟》称:“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16足见苏轼婉约词之新奇独特之处。
此外,同是婉约词,苏轼追求另一种清新优雅的审美情趣,体现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美感。如“清丽舒徐,高出人表”○17的《洞仙歌》(冰肌玉骨);如高雅典重的《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等等。还有一些描绘农家田园蓬勃生机的如《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枣花),写寂寞孤鸿渲染幽凉意境的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等。苏轼沿着传统婉约词的创作发展变化,推陈出新,这是对题材艺术美的改造。
综上来看,我们不能只单方面地以豪放或者疏旷来概括苏词的总体风格,因为苏轼在豪放与婉约这两方面的词作,都高于唐宋以来的历件作品。因此确切来说,只能用风格多样化来概括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他词的创作,使词的发展史出现了最高峰。其文学成就引起当时和后世学者的普遍重视。后世许多著名文人都深受其影响,如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到苏轼影响的作家。

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独距匠心,引人入胜,古色古香,余音绕梁,阳春白雪的意思

1、雕梁画栋
是成语,拼音是diāo liáng huà dòng,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梁: 支撑屋顶的横木; 栋: 最大的梁;雕:雕刻;画:刻画,装饰。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 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也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2、巧夺天工
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iǎo ó tiān gōng,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夺:胜过。巧:精巧。本义: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
出处:郭小川《在社会主义高潮中》:“六亿双~的手,创造着自己的幸福。”
3、独具匠心
拼音是dú jù jiàng xīn,汉语成语,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也作“别具匠心”。出自《题王右丞山水障》。
4、引人入胜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ǐn rén rù shèng,意思是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任诞》。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立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5、古色古香
读音gǔ sè gǔ xiāng,汉语成语,形容器物、书画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情韵。香: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形容器物、书画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情韵。出自《洞天清录》。
6、余音绕梁
读音是yú yīn rào liáng,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语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 ,匮粮,过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清 贺裳 《载酒园诗话·宋欧阳修》:“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随言尽,无复馀音绕梁之意。
7、阳春白雪
读音yáng chūn bái xuě。《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期“乐圣”晋国的师旷所作。 
《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后传入楚国: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请帮我分析一下这首词的意思。谢谢

  断桥是白堤的起点,因从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而名断桥。现在的断桥建于1941年,是一座独孔环洞桥。当积雪初融时,桥上的雪光融融,看去有似断如残之感。《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娘着次相会就在这里。
  断桥是西湖观赏雪景之最佳处。一场大雪过后,只见远山银装素裹,近树灿若梨花,宝石葛岭堆琼砌玉,湖水晶莹朗彻,令人乐而忘返
  此时放棹湖中,则又是另一番情趣。明代凌云翰有《断桥雪棹》诗道:
  山逗晴光玉气浮,
  我来乘兴似玉猷。
  桥迷带东高高耸,
  船压玻璃细细流。
  雪后未回花外棹,
  雨中曾唤柳阴舟。
  遥思寂寞春寒夜,
  一舸归来起白鸥。
  古代的断桥,我们从唐人张祜的“断桥荒藓涩”句推测,当是一座苔藓斑驳的古老石桥。大雪初霁,原来苔藓斑驳的古石桥上,雪已残而未消,难免有些残山剩水之感,于是就拟出了“断桥残雪”这一景目。
  游天台山日记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
  该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此为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时间是公元1613年,在公元1632年他又再次游览并另作一记。
  该记基本上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从此篇我们可以看出徐霞客游记的基本风格。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 每月最末一天为晦 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 即老虎 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 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 晴 ,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 同意 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 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 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 低洼处 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 饭后,雨始止。遂越潦 积水 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 晨起,果日光烨烨 原指火燃极旺,此指日炽, 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甃塞 堆砌填塞 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限制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 qiè满足 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 yù门坎 ,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级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 意指攀住树枝爬上高岩, 莲舟不能从。暝色 夜色 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 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以下坠,雷轰河颓 kùi原意为垮塌,此处指河水奔流迅猛, 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阁。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 声音响亮而清远 ,亦山中一清响也。是日,余欲向桐柏宫,觅琼台、双阙,路多迷津,遂谋向国清。国清去万年四十里,中过龙王堂。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及下数重,势犹未止,始悟华顶之高,去天非远!日暮,入国清,与云峰相见,如遇故知,与商探奇次第。云峰言:“名胜无如两岩,虽远,可以骑行。先两岩而后步至桃源,抵桐柏,则翠城、赤城,可一览收矣。”
  初五日 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索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周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 wēngcōng草木茂盛 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入寺。饭后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岩顶上,对之清光溢壁。
  初六日 凌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阔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岩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下耳。还饭僧舍,觅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脚,逼身而过,神魄为动,自寒岩十五里至步头,从小路向桃源。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已废,土人茫无知者。随云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堕,竟无宿处,乃复问至坪头潭。潭去步头仅二十里,今从小路,返迂回三十余里。宿。信桃源误人也。
  初七日 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口渐夹 狭窄 ,有馆曰桃花坞。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鸣玉涧。涧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 簇拥 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出饭馆中,循坞 山洼 东南行,越两岭,寻所谓’琼台’、’双阙’,竟无知者。去数里,访知在山顶。与云峰循路攀援,始达其巅。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双阙所夹而环者,即为琼台。台三面绝壁,后转即连双阙。余在对阙,日暮不及复登,然胜风景已一日尽矣。遂下山,从赤城后还国清,凡三十里。
  初八日 离国清,从山后五里登赤城。赤城山顶圆壁特起,望之如城,而石色微赤。岩穴为僧舍凌杂,尽掩天趣。所谓玉京洞、金钱池、洗肠井,俱无甚奇。

记承天寺夜游 抄袭了李白的哪一首诗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taotaogugu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