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孝悌力田”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孝悌力田”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悌可以组什么词、跟孝有关的成语、文帝的三老丶孝悌丶力田是什么意思、孝悌力田 同义词、徭役 什么时候废除的、孝悌力田 是什么意思?、尽孝道议论文、孝弟的基本释义等

悌可以组什么词

孝悌、
孝悌忠信
凯悌、
恺悌、
入孝出悌
孝悌力田
不悌、
友悌、
悌友、
悌睦、
逊悌、
长悌、
和悌、
顺悌、
悌达、
仁悌、
悌己人、
谨悌、
死悌、
悌顺

跟孝有关的成语

孝有关的成语 :
父慈子孝
父严子孝
披麻戴孝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孝悌力田
孝思不匮、
忠孝节义
孝子爱日
求忠出孝、
忠孝两全
忠臣孝子、
入孝出悌
孝悌忠信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忠孝节烈、
移孝作忠、
孝子贤孙
忠孝不并、
孝经起序、
忤逆不孝

文帝的三老丶孝悌丶力田是什么意思

汉文帝《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诏》:孝悌 ,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汉书 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汉书·文帝纪》)所谓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孝悌力田 拼音:xiào tì lì tián 释义: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孝悌力田 同义词

孝悌力田 同义词供参考出孝入悌

徭役 什么时候废除的

是1912年废除的。
191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廷下谕颁布《钦定大清刑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典。在这部现代刑法典里,沈家本《人口议》的第9条被,主奴名义在法律上绝对成为非法。
但是,这一法律规定的生效时间是1912年,那时已经是民国了,颁布这部法律的政府已经完蛋,法律似乎也应该失效。
不过,1912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一条使奴隶制在中国成为非法。所以应该是在1912年,中国才彻底废除了奴隶制。
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
它是国家强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孟子》则有“力役之征”的记载。秦、汉有更卒、正卒、戍卒等役。以后历代徭役名目繁多,办法严苛,残酷压榨贫民百姓。
扩展资料
徭役的变化:
秦汉时由政府法律规定的成年男子必须为政府从事力役和兵役。开始服役的年龄,即傅籍年龄,秦时为17岁,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定为20岁,后改为23岁;免除徭役的年龄为56岁。
汉代徭役有正卒、戍边和更卒3种。正卒为2年,1年在本县作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或楼船,接受军事训练并负责地方治安;
1年赴京都作卫士,负责保卫都城、守卫皇宫、陵苑,或为诸官府服务。56岁以下的成年男子服2年正卒后一般规定可免除兵役,但遇政府需要,随时仍可征调服役,不得抗拒。戍边亦称徭戍或屯戍,即到边疆从事“守徼乘塞”。
汉律规定每人一生必须戍边1年,若逢边防紧急,则须继续留守6个月。官富子弟可出钱雇人代役。戍边者由官府供给衣食杂用。
更卒,是每个傅籍的男子除服正卒、戍边两种徭役外,每年还须在本县服1个月的无偿劳役,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
不愿或不能亲自服役者,可出钱300(一说2000)雇人代役,或官府不需其亲身服役而命令他出钱代役,曰“过更”,这笔代役钱称作“更赋”。也有因特殊情况免役的,曰“复”。
免役者包括:宗室、贵族、有高爵的官僚及其亲,县、乡的三老及被选为孝悌力田者;博士弟子、其他通一经者及特诏优许复除者;或生子、服丧者,逢天灾兵祸之害而暂获复除者;治河有功或皇帝巡行所经地方的人民亦得以暂时免役等等。
此外还规定,获得1级至第4级“不更”爵位的人可以提前4年免役;爵在第9级“五大夫”以上的人可不事徭役。无功者可以出钱买爵,买爵可纳粟、纳钱、纳奴婢,买爵到第9级以上即可免役。这样,汉代徭役的义务实际全落到中产阶级以下的人民身上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孝悌力田 是什么意思?

【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出自】:《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尽孝道议论文

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须是知所以为孝之道,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当如何,然后能尽孝道也。清明节,祭祀节,携老幼,扫墓去,寄哀思,缅先人,燃香烛,荡纸钱,放爆竹,敬酒食,秉传统,尽孝道,忆往昔,念亲人,祈平安,佑家人。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任何崇高的道德行为,都含有自我牺牲的因素,删除了自我牺牲,固没有孝道,也没有厚道,而且没有了爱。道德就成了一句空话。

孝弟的基本释义

【孝弟】亦作“孝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汉书·韩延寿传》:“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後汉书·明帝纪》:“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李贤 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三老, 高帝 置,孝悌、力田, 高后 置,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也。” 宋 苏轼 《策问》之二:“古者有劝农之官、力田之科,与孝弟同。而自汉以来,率用户口登耗、黜陟守宰。”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xiaotilitian.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