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言行一致”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言行一致”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言行一致的意思是什么、有关言行一致名人故事、怎么做到言行一致?、表示言行一致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言行一致型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言行一致的人及事例或成语等

言行一致的意思是什么

言行一致
【拼音】: yán xíng yī zhì
【解释】: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出处】: 宋·赵善璙《自警篇·诚实》:“力行七年而后成,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举例造句】: 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
【拼音代码】: yxyz
【近义词】: 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反义词】: 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
【歇后语】: 卖什么吆喝什么
【灯谜】: 运;双簧;齐声唤;同心干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宾语;指表里如一
【英文】: act as one speaks (as good as one’s words; match words with deeds; suit one’s action to one’s words)

有关言行一致名人故事

1、韩信诚实守信的故事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2、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3、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4、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

怎么做到言行一致?

先不用客气!能不能帮到你还是个未知数!言行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这个现状的本身就是一种结果。它是因为自私,随意,不在乎,执着我利,贪图享受,博取一时满足等等,不断的叠加积累形成的。这个就是说,当时没有认识到 自私 ,随意,不在乎。。。的结果会产生一种惯性的认知层面,以及偏离了的心理觉受和取舍。如果用空间表述,就是从一个正常的空间,因为自己的种种因素,心理和大脑思维认知上偏离开正常的生活空间。比如,我们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眼睛盯着正前方一个点,走过去,所走出来的一定是一个接近直线的路线。如果,开始我们没有看着正前方的那个点,而是偏离或者是在中途看风景,那么我们的路线就会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有所偏离直线。所走出来的必定弯曲。当我们本来就已经是偏离正常生活空间,不具备正常生活的思维认知,就需要用 纲常来作为标尺,使我们能重新归入本来的直线上来。通常,我们以,言行一致等纲常来作为标尺。所以,当不符合这个纲常标准的时候,我们的认知肯定进入了一个偏离的空间中,它,必将影响我们的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最终将给自己带来非想要的结果。言行不一致,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其心理必然会存在这两种 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短时间内个人不能觉察到什么不好,但是因为心理的不协调,会导致日后生活中做出非正常的选择。其结果也就必然会不好。如果,在其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并改变了思维模式,换了一种逻辑认知,对外在事物的认知也将发生改变,从而心理会受到外在发展变化的结果而变化。通常,我们用老子 庄子 孔子 墨子等为标尺,以何为标尺,其人生就会因标尺而产生 逻辑思维,又因不断的取舍和自己心里的变化而变化。其人生轨迹和过程中,个人所得的结果各个不同。好的心理就有好的逻辑思维空间,其心情和选择也乐观美好,即使不好,也因恒定的逻辑思维而不受影像。相反,不好的思维,其选择也不好,结果也不好。比如偏激的人。心情不好,所得的结果不断的刺激他,使他的心情继续不好,久而久之,因气大等因素,生病或得罪很多人,是好人远离,坏人接近等等等等。如果继续推演,准确的说,我做不到。因为每个人的心理变化时刻都在变,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且不同。无法准确了解到具体的结果。只能概括的说,于 因果定律。言行不一致多人,如果能认识到,一切不好的结果是因为 言行不一而导致的,那么他自己就会想办法改变。因为,人人都想自己好

表示言行一致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

关于言行一致的名言有:
1.无论给它调上些什么油酱,我都不愿把我令天说过的话吃下去。
——〔英〕莎士比亚《无事生非
2.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苏〕高尔基《论剧本》
3.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
——〔战国〕《墨子·兼爱下》

言行一致型是什么意思

言行一致                                                    [ yán xíng yī zh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án xíng yī zhì ]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  处
宋·赵善璙《自警篇·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例  句
1. 他向来~,怎么说就怎么做。

中国古代言行一致的人及事例或成语

1、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
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2、诸葛亮的七擒七纵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彻底地消除了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
3、晋文公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文公流亡楚国,受到楚王礼遇,承诺将来晋楚交战将退避楚军90里(三舍)后来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兑现了他的承诺,退避三舍
4、曾子杀彘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
曾子说:“你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5、季布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
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yanxingyizhi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