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倒行逆施”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倒行逆施”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十二生肖那个生肖会是倒行逆施倒行逆施的读音、倒行逆施什么意思、倒行逆施,这个成语么孑意思,在十二生肖里怎么解释、袁世凯是怎样倒行逆施的?、push back可以翻译成倒行逆施吗?等

十二生肖那个生肖会是倒行逆施

永远记得高一刚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进来做了自我介绍后说的一段话:我知道你们都是叛逆期,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但是一定要有度!你们打架闹事的都给我小心点!但是只要有人敢欺负你们,找你们要钱,你们一起上去干,只要不打死,我负责!如果别人带管制刀具,打死我负责!现在脑海里都是班主任拿着甘蔗追杀那个欺负我们班同学的不良青年的潇洒背影…

倒行逆施的读音

倒行逆施的读音是dào xíng nì shī,声母分别是d、x、n、sh;韵母分别是ao、ing、i、i;声调分别是第四声、第二声、第四声、第一声。
释义: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译文:我已到日暮途远,故意倒行逆施的。
扩展资料:
1、近义词:横行霸道
释义:意思是依仗势为非作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译文: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只不去管约,反而‘助纣为虐’待讨好孩子。
例句: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越是卑鄙无耻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势,横行霸道
2、反义词:因势利导
释义:因:循;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作战的人,会懂得利用优势扬长避短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倒行逆施

倒行逆施什么意思

词目 倒行逆施 发音 dào xíng nì shī 释义 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处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倒行逆施是贬意词

倒行逆施,这个成语么孑意思,在十二生肖里怎么解释

成语解释: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911cha.com
成语简拼:DXNS
成语注音:ㄉㄠˇ ㄒㄧㄥˊ ㄋㄧˋ ㄕㄧ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倒行逆施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倒,不能读作“颠倒”的“dǎo”。
近义词:胡作非为为非作歹横行霸道
反义词:嘉言善行因势利导
成语例子:在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疏解和抗议都无用,压迫者是可以任所欲为倒行逆施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离渝前的政治形势》)
英语翻译:act in opposition to right principles
日语翻译:正义(せいぎ)にもとり时势(じせい)に逆行(ぎゃっこう)する
俄语翻译:вопреки здрáвому смыслу
其他翻译:<德>gegen den Strom der Geschichte schwimmen<法>agir à rebours sens commun <prendre le contepied de ce qui se fait d’ordinaire>
成语谜语:退还
成语故事:  春秋时,楚国大臣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逃到吴国,发誓要为父兄报仇。后来,伍子胥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首都郢。那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还不肯罢休,他挖出楚平王的尸体,狠狠地鞭打了三百下,总算解了心中之恨。他的好朋友申包胥看到伍子胥为报私仇而把自己的祖国灭了,还要在死人身上出气,就派人去对他说:“亏你还是楚国人,你太过分了!”伍子胥对来人说:“我已经老了,日子有限,我急于报仇,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做这样违背常理的事!”
午(马) (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 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在十二生肖中于马。

袁世凯是怎样倒行逆施的?

一、破坏临时约法,实行制统治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虽然把持了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控制了许多省份和大量军队,但还没有控制整个中国;以孙中山为领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然据有江苏、江西、安徽、广东、福建等七八个省和几十万军队,在临时参议院中还有相当的力量,在人民中间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袁世凯采取各种手段,处心积虑地分化、打击革命力量,破坏民主政治,以便建立制独裁统治。
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前,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体制,并对临时大总统的力作了种种限制。其中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命国务员和外交官员,制定官制、官规以及宣战、媾和、缔约等,须经参议院同意;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须经国务员(包括国务总理和各部总长)副署才能生效。孙中山企图用这些条文束缚袁世凯的手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但袁世凯上台不久,就违背了“谨守宪法”的誓言,无视共和政体,肆意践踏临时约法,凡事置内阁于不顾,横跋扈。1912年6月,袁在王芝祥的任命问题上,公然破坏公布命令须经国务员副署的规定①,独断行,将内阁总理唐绍仪逼得弃职出走,农林总长宋教仁和教育总长蔡元培等也愤而辞职。唐绍仪辞职后,由陆征祥任国务总理。不久,又由袁世凯的心腹赵秉钧取而代之,把内阁变成了他的御用机关。
1912年4月,临时参议院由南京迁到北京,各党派经过激烈的争夺、分化和改组,逐渐形成了以黎元洪为首的共和党、以章炳麟为首的统一党和以梁启超为首的民主党。这三党主要由一些立宪派、旧官僚政客、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为骨干组成①。它们反对同盟会,拥护袁世凯,力图控制国会。同盟会则在宋教仁等主持下,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几个小党派,于1912年8月建立国民党,选举孙中山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等为理事。由于孙中山当时表示自己从事实业,故整个党务由宋教仁代理。国民党企图在妥协中求发展,幻想在暂时维持袁世凯个人位的前提下,通过“新旧合作”、“朝野合作”、政党竞争、发展实业等措施,扩展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实力,进而组织责任内阁,把中国纳入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轨道。在1912年12月至1913年2月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获得了压倒多数的议席。宋教仁大受鼓舞,于是四出奔走游说,宣传“政党政治”、“议会政治”,希望由国民党组织内阁,以分袁之。宋教仁的活动,触怒了寸不让的袁世凯。他派人于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车站将宋暗杀。“宋案”发生后,全国舆论大哗,一些革命党人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重新走上讨袁的道路。首先主张武力讨袁的是孙中山。3月26日,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当晚在黄兴寓所召开紧急会议。孙中山认为“袁氏将拨制之死灰,而负民国之付托”,主张立即发动“二次革命”,兴师讨袁。但黄兴、陈其美等认为革命派“元气未复”,兵力不足,对于“宋案”,主张“静待法律解决”①。当时,不少国民党要人与黄兴持相同态度,孙中山孤掌难鸣,只好暂时作罢。革命党人的犹豫不决,为袁世凯进行战争准备提供了充裕时间。
二、加紧战争准备,策划镇压革命
(一)裁遣革命军,扩充北洋军
以武力消灭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实现制独裁统治,是袁世凯的既定方针。以欺骗手段削弱革命党人的军事力量,则是袁世凯进行战争准备的第一步。
从武昌起义到民国建立,全国陆军总数约九十八万六千四百余人①。这些军队,分别以南京临时政府统辖的南方革命军和袁世凯的北洋军为中心,形成革命与反革命两大军事阵营。南方革命军共有陆军八十个师团,约四十五万人①。仅江苏一省就集结了二十多个师,约十五万人①。临时政府迁至北京后,黄兴以南京留守名义主持留守府,统辖南方各军。革命军控制的南方各省,地形复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业发达,有比较优越的地理和物质条件。袁世凯的嫡系部队有北洋新军第一至第六师和第二十师,禁卫军一个师和一个混成旅,总数约十一万四千人。北洋军主要驻扎于冀、鲁、豫三省,其势力延伸到长江以北各个地区②。这些地区除山东外,多为贫瘠之地,农业产量较低,工商业不够发达。因此,北洋军缺少坚实的经济基础。
靠反动军事力量起家的袁世凯,深深懂得军的重要性。在他就职之初,首先颁布“训勉军人令”,提出“军人对于本大总统,有服从之义务”①;接着,袁又借口“南方军队骤增,糜饷过巨”而“倡议裁兵”①,同时对驻宁十几万军队扣饷不拨,并散布南京留守府“拥兵自卫”、“势同树敌”②的舆论,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迫其撤守、裁军。革命党人看不清袁世凯的险恶用心,认识不到兵对革命的利害关系,客观上也遇到了军饷匮竭的困难。黄兴等为使“南北嫌疑尽泯”,达到“行政统一,民国基础自趋巩固”③,立即对革命军进行裁撤。驻宁军队按照“客军各回原省,留宁之军汰弱留强”④的原则,先后解散了十余万人。南京留守府也于1912年6月14日主动撤销。在江苏的影响下,南方各省纷纷效法。如湖南原有五个师两个旅,缩编为五十三个守备营和一个混成旅;湖北原有八个师两个混成旅,先后裁减五个师;江西也裁减八个团以上。到讨袁战争爆发时,由革命党人控制的军队仅剩十余万人。其中,江西有两个师一个混成旅,江苏有四个师两个混成旅,安徽有一个师,湖南有一个混成旅,广东有两个师一个旅,福建、四川各有一个师。
此外,袁世凯还施展种种伎俩,拉拢收买南方革命军的军官,破坏南方革命军的团结,并制造借口,枪杀革命军将领,排斥革命党人,使革命势力受到削弱。
与此相反,袁世凯所控制的武装,非但没有减少一兵一卒,反而大大膨胀起来。在此期间,除继续加强北洋陆军七个师和中央禁卫军一个师外,袁又命冯国璋将原直隶陆军第一标扩编为混成旅,以刘询为旅长;把为镇压武昌起义而招募的备补军五路(每路五营)改为拱卫军,另增募备补军五路(1913年2月改编为护军,直隶中央);将原驻奉天的陆军第二混成协改编为陆军第二混成旅;令倪嗣冲在皖北编练新军二十余营;另增编骑兵第二旅和陆军混成第一团,直陆军部。这样,到1913年初,仅北洋军和直、豫、鲁三省军队,就已达二十二万一千四百余人①,总数远远超过南方革命军,改变了武昌起义后南多北少的兵力对比情况。
(二)大量购置军火
袁世凯在加紧扩军的同时,还大量购置军火,提高军队战斗力。1913年4月29日,袁指令陆军部派员赴天津,通过奥国洋行向德国订购大宗军火,计有野炮十八门、机关炮四十门、机关枪八挺、1888年式快枪五万支、各种子弹四百万发。另向奥国订购1895年式曼利夏步枪一万四千支。同时,密令上海制造局将枪弹五十万发解送扬州,交徐宝珍师储存;令福建、德州制造局和汉阳兵工厂赶制枪炮运送北京,装备北洋各师。袁还通过大军火商雍剑秋接收德国艾哈德兵工厂“无偿送给”的步枪六千支,口径为二百四十毫米的大炮十尊(战争打响后,德国公使又通过雍剑秋送给袁世凯步枪一万支、口径为七十五毫米的大炮二十尊和斯密特手枪等军火一批)。另由海军总长刘冠雄出面,向德、美、奥等国订购新式鱼雷艇,其中德国四艘、美国三艘已于1913年初驶达上海。这样,北洋军在装备方面也远远超过了南方革命军。此外,袁还秘密派人携大宗款项,到武汉等地购买粮米,以备军用。
(三)举借外债,筹集战争经费
袁世凯大搞扩军,使国家财政更显拮据。根据北洋政府的预算,1913年度的财政收入为四亿一千二百六十六万余元,而支出则为四亿九千七百八十七万余元,赤字八千五百二十余万元②。而这一年全国军费开支预算,仅陆军就达二亿元以上,后虽一再压缩,仍达一亿六千余万元。加上海军用费九百八十七万元和各项临时开支,全部军费约占总支出的五分之二。这样庞大的军费开支,仍远不能满足袁世凯发动反革命内战的需要。为了筹集战争经费,袁不惜饮鸩止渴,以各种手段向帝国主义国家借款。据统计,从1912年1月到1913年4 月中旬,袁世凯向外国借款共二十八次,其中全部或大部用于购买军火、充当军政费用的借款有十七次。款项较大的有:1912年上半年从外国银行取得的五次垫款(总计银一千二百余万两);1912年至1913年瑞记洋行的三次军火贷款(共三百五十万英镑);1913年4月10日与奥国签订的购买军舰借款(三百二十万英镑)③。这些借款都是以出卖国家主或接受高额利息而获得的。但是,袁世凯仍不满足于以上借款,又于1913年4月26日背着国会,与俄、英、法、德、日组织的“五国银行团”签订了二千五百万英镑的巨额借款合同,即所谓“善后大借款”。该借款合同规定四十七年还清,以盐税为担保,并由银行团指派外国顾问和会计监督中国财政开支。
袁世凯通过“善后大借款”,博得了帝国主义的欢心和支持,同时更加引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满。革命党人尤表愤慨,纷纷通电指责,要求袁“立罢前议”。孙中山向五国银行团写信声明:中国人民不承认非法借款。对于革命党人要求严惩暗杀宋教仁的凶犯和反对借款的呼声,袁世凯斥之为“有意破坏,煽动讹言,逞少数人利之私图”④。5月21日,他公开发表声明,攻击孙中山、黄兴“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除捣乱外无本领”;声言“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征伐之!”⑤6月,他借口柏文蔚、李烈钧、胡汉民三都督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是不服从中央,先后下令将三人褫职。与此同时,密令北洋军沿京汉、津浦路向南开进,决心推行其蓄谋已久的“武力统一”计划。

push back可以翻译成倒行逆施吗?

push back意思是“向后推”,其中push是动词,该短语可以延伸理解为“倒行逆施”。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daoxingnishi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