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彰明较著”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彰明较著”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较”字的读音有多少、高分求朱光潜的<精进的程序>读后感、著的成语、较字是多音字吗?、著组什么词、“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出自哪首诗?等

“较”字的读音有多少

【拼音】:jiào
【基本解释】:
比:~量(liàng )、~劲(亦作“叫劲”)、比~、计~。
对比着显得更进一层的:成绩~佳。
明显:~然(显明)、彰明~著。
大旨,大概:~略。
【常用词组】:
较比 jiào bǐ〈方〉∶表示具有相当的程度;比较,较比不错
较差 jiào chà频数分布性或变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差
较场 jiào chǎng校场
较大 jiào dà一群中比较大的部分或数字
较高级 jiào gāo jí质量上高一级(如在档次、类型上)较高级类型的小卧车
较量 jiào liàng通过比赛或打仗等方式分出双方高低上下
较为 jiào wéi表示某事物或某种行动在对比中程度上更进了一层,相当于较、比较,多见于书面语
较著 jiào zhù明显,彰明较著

高分求朱光潜的<精进的程序>读后感

原文在此:
文学是一种很难的艺术,从初学到成家,中间须经过若干步骤,学者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拿一个比较浅而易见的比喻来讲,作文有如写字。在初学时,拿笔不稳,手腕运用不能自如,所以结体不能端正匀称,用笔不能平实遒劲,字常是歪的,笔锋常是笨拙扭曲的。这可以说是“疵境”。特色是驳杂不稳,纵然一幅之内间或有一两个字写得好,一个字之内间或有一两笔写得好,但就整体看去毛病很多。每个人写字都不免要经过这个阶段。如果他略有天资,用力勤,多看碑帖笔迹(多临摹,多向书家请教),他对于结体用笔,分行布白,可以学得一些规模法度,手腕运用的比较灵活了就可以写出无大毛病、看得过去的字。这可以说是“稳境”,特色是平正工稳,合于法度,却没有什么精彩,没有什么独创。多数人不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去研究,只把它当作日常应用的工具,就可以到此为止。如果想再进一步,就必须再揣摩,真草隶篆各体都须尝试一下,各时代的碑帖札须多读多临,然后荟萃各家各体的长处,造成自家所特有的风格,写成的字可以算得艺术作品,或奇或正,或瘦或肥,都可以说得上“美”。这可以说是“醇境”,特色是凝练典雅,极人工之能事,包世臣和康有为所称的“能品”、“佳品”都于这一境。但是这仍不是极境,因为它还不能完全脱离“匠”的范围,任何人只要一下功夫,到功夫成熟了,都可以达到。最高的是“化境”,不但字的艺术成熟了,而且胸襟学问的修养也成熟了,成熟的艺术修养和成熟的胸襟学问的修养融成一片,于是字不但可以见出驯熟的手腕,还可以表现高超的人格;悲欢离合的情调,山川风云的姿态,哲学宗教的蕴藉,都可以在无形中流露于字里行间,增加字的韵味。这是包世臣和康有为所称的“神品”、“妙品”,这种极境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达到。
作文正如写字。用字像用笔,造句像结体,布局像分行布白。习作就是临摹,读前人的作品有如看碑帖笔迹,进益的程序也可以分“疵”、“稳”、“醇”、“化”四境。这中间有天资和人力两个要素,有不能纯借天资达到的,也有不能纯借人力达到的。人力不可少,否则始终不能达到“稳境”和“醇境”;天资更不可少,否则达到“稳境”和“醇境”有缓有速,“化境”却永远无法望尘。在“稳境”和“醇境”,我们可以纯粹就艺术而言艺术,可以借规模法度作前进的导引;在“化境”,我们就要超出艺术范围而推广到整个人的人格以至整个的宇宙,规模法度有时失其约束的作用,自然和艺术的对峙了不存在。如果举例来说,在中国文字中,言情文如屈原的《离骚》、陶渊明和杜工部的诗,说理文如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和《楞严经》,记事文如太史公的《项羽本纪》、《货殖传》和《红楼梦》之类的作品都可以说是到了“化境”,其余许多名家大半止于“醇境”或介于“化境”和“醇境”之间,至于“稳境”和“疵境”都无用举例,你我就大概都在这两个境界中徘徊。
一个人到了艺术较高的境界,关于艺术的原理法则无用说也无可说;有可说而且需要说的是在“疵境”与“稳境”。从前古文家有奉“义法”为金科玉律的,也有攻击“义法”论调的。在我个人看,拿“义法”来绳“化境”的文字,固近于痴人说梦;如果以为学文艺可以始终不讲“义法”,就未免更误事。记得我有一次和沈尹默先生谈写字,他说:“书家和善书者有分别,世间尽管有人不讲规模法度而仍善书,但是没有规模法度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书家。”沈先生自己是“书家”,站在书家的立场他拥护规模法度,可是仍为“善书者”留余地。这是他的礼貌。我很怀疑“善书者”可以不经过揣摩规模法度的阶段。我个人有一个苦痛的经验。我虽然没有正式下功夫写过字,可是二三十年来没有一天不在执笔乱写,我原来也相信此事可以全凭自己的心裁,苏东坡所谓“我书意造本无法”。但是于今我正式留意书法,才觉得自己的字太恶劣,写过几十年的字,一横还拖不平,一竖还拉不直,还是未脱“疵境”。我的病根就在从头就没有讲一点规模法度,努力把一个字写得四平八稳。我误在忽视基本功夫,只求耍一点聪明,卖弄一点笔姿,流露一点风趣。我现在才觉悟“稳境”虽平淡无奇,却极不易做到,而且不经过“稳境”,较高的境界便无从达到。文章的道理也是如此。韩昌黎所谓“醇而后肆”是作文必循的程序。由“疵境”到“稳境”那一个阶段最需要下功夫学规模法度,小心谨慎地把字用得恰当,把句造得通顺,把层次安排得妥帖。我作文比写字所受的训练较结实,至今我还在基本功夫上着意,除非精力不济,注意力松懈时,我必尽力求稳。
稳不能离规模法度。这可分两层说,一是抽象的,一是具体的。抽象的是文法、逻辑以及古文家所谓“义法”,西方人所谓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在这上面再加一点心理学和修辞学常识,就可以对付了。抽象的原则和理论本身没有多大功用,它的唯一的功用在帮助我们分析和了解作品。具体的规模法度须在模范作品中去找。文法、逻辑、义法等等在具体实例中揣摩,也比较更彰明较著。从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语调虽卑,却是经验之谈。为初学说法,模范作品在精不在多,精选熟读透懂,短文数十篇,长著三数种,便已可以作为达到“稳境”的基础。读每篇文字须在命意、用字、造句和布局各方面揣摩;字、句、局三项都有声义两方面。义固重要,声音节奏更不可忽略。既叫做模范,自己下笔时就要如写字临帖一样,亦步亦趋地模仿它。我们不必唱高调轻视模仿,古今大艺术家,据我所知,没有不经过一个模仿阶段的。第一步模仿,可得规模法度,第二步才能集合诸家的长处,加以变化,造成自家所特有的风格。
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稳妥。自己的毛病才算有进步。严格地说,自己要说的话是否从心所欲地说出,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文章请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丁敬礼向曹子建说:“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是吾文者耶?”杜工部也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失寸心知。”大约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肯严厉地批评自己,虽微疵小失,不肯轻易放过,须把它修到无疵可指,才能安心。不过这番话对于未脱“疵境”的作者恐未免是高调。据我观察,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有两种毛病:第一是对于命意用字造句布局没有经验,规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毛病自己看不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却以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虚荣心和兴奋热烈时的幻觉所支配,对自己不能作客观冷静的批评,仿佛以为在写的时候既很兴高采烈,那作品就一定是杰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所以初学作文的人最好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细指出毛病,说出应修改的理由,那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益处。作文如写字,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孤陋寡闻的人往往辛苦半生,没有摸上正路,到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不对时,已悔之太晚,想把“先入为主”的恶习丢开,比走回头路还更难更冤枉。良师益友可及早指点迷途,引上最平的路,免得浪费精力。
自己须经过一番揣摩,同时又须有师友指导,一个作者才可以逐渐由“疵境”达到“稳境”。“稳境”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却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认识许多前一辈子的人,幼年经过科举的训练,后来借文字“混差事”,对于诗文字画,件件都会,件件都很平稳,可是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他们的毛病成了一种定型,便老守着那种定型,不求变化。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至于滥,至于滑。要想免去这此毛病,必须由“稳境”重新尝试另一种风格。如果太熟,无妨学生硬;如果太平易,无妨学阳刚。在这样变化已成风格时,我们很可能回到另一种“疵境”,再由这种“疵境”达到“熟境”,如此辗转下去,境界才能逐渐扩大,技巧才能逐渐成熟,所谓“醇境”大半都须经过这种“精钢百炼”的功夫才能达到。比如写字,入手习帖的人易达到“稳境”,可是不易达到很高的境界。稳之后改习唐碑可以更稳,再陆续揣摩六朝碑和汉隶秦篆以至于金文甲骨文,如果天资人才都没有欠缺,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这一切都是“匠”的范围以内的事,西文所谓“手艺”(craftsmanship)。要达到只有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我已经说过,这是不能谈而且也无用谈的。本文只为初学说法,所以陈义不高,只劝人从基本功夫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较字是多音字吗?

不是。
较jiào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较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车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五笔86:LUQY 五笔98:LURY 仓颉:KQYCK
笔顺编号:1521413434 四角号码:40548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F83
基本字义
1.
比:~量(liàng )。~劲(亦作“叫劲”)。比~。计~。
2.
对比着显得更进一层的:成绩~佳。
3.
明显:~然(显明)。彰明~著。
4.
大旨,大概:~略。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车,交声。本义:车箱两旁板上的横木。士大夫以上的乘车,较上饰有曲铜钩)
2.
同本义 [cart’s beam]
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考工记·舆人》
猗重较兮。——《诗·淇澳》。释文:“车两旁上出轼者。”
3.
又如:重较(两重横木)
4.
车箱 [compartment]
金薄缪龙,为舆倚较。——《后汉书》
5.
概略;大旨 [outline;summary]
此其大较也。——《史记·货殖列传》
斯其大较也。——嵇康《乐无哀乐论》
〈动〉
1.
较量 [compare]
长短相较。——《老子》。释文:“较,较量深浅也。”
鲁人猎较。——《孟子·万章下》。注:“猎较者,田猎较夺禽兽。”
大车不较。——《史记·田完世家》。索隐:“较者,校量也。”
不敢与较。——《聊斋志异·促织》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宋· 苏洵《六国论》
较死为苦。——清· 林觉民《与妻书》
较前此之仳离。——《广东军务记》
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2.
又如:较射(比较射技);较赛(比赛胜负);较艺(较量技艺);较估(比较估计);较量(比较衡量)
3.
计较 [haggle over]。如:较正(计较;争论);较名(计较声名地位);较计(计较)
4.
痊愈 [fully recover from an illness;be fully recovered]。如:较可(疾病减轻;痊愈);较痊(痊愈)
5.
用同“校”
6.
考核;检验 [check]。如:较阅(校阅);较对(校对核对);较覆(考核审查)
7.
校勘,校订 [collate]。如:较正(校正;辩驳);较讹(校正错误)
8.
辩驳,较证 [dispute]。如:较议(驳议);较论(论说;谈论;分辩;争论);较正(辩论是非)
9.
差,减轻 [lighter]。如:较好(亦作“较痊”。病情减轻);较可(亦作“效可”。病情减轻,病愈)
10.
通“角”。竞逐 [contend]
鲁人猎较, 孔子亦猎较。——《孟子·万章下》。 赵岐注云:“猎较者,田猎相较夺禽兽,得之以祭,时俗所尚,以为吉祥
11.
又如:较力(角力;比武);较猎(比赛谁打猎收获多);较竞(竞逐);较对(竞争对抗);较逐(角逐,竞争追求)
〈形〉
1.
通“皎”。明显 [obviously;conspicuously]
较,明也。——《广雅》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史记·伯夷传》
白气较然。——《汉书·谷永传》
2.
又如:较炳(较著。较明。显著明白);较然(明显的样子);较言(明白说明);较明(明显;明白);较近(明显切近)
3.
正直 [honest]
鹄之言较,较者直也。射所以直己志。——《仪礼·大射仪》
较兮。——《书·大传》。注:“谓直道者也。”
〈副〉
1.
略,稍为 [a little;slightly;comparatively]。如:较别(特殊,特别);较亲(准确);较胜(准确;明白);水平较高;较约(概略);较略(大概;大体);较差
〈介〉
1.
用于两种事物的比较,相当于“比” [compare with]
十年后之理想之见识,必较十年前为不同。——清· 吴研人《杂说》。又如:环境较前更为恶劣
常用词组
1.
较比 jiàobǐ
[comparatively;fairly;quite;rather;relatively] 〈方〉∶表示具有相当的程度;比较
较比不错
2.
较差 jiàochā
[rap;be relatively poor] 频数分布性或变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差
3.
较场 jiàochǎng
[drill ground] 校场
4.
较大 jiàodà
[more] 一群中比较大的部分或数字
5.
较高级 jiàogāojí
[better] 质量上高一级(如在档次、类型上)
较高级类型的小卧车
6.
较劲,较劲儿 jiàojìn,jiàojìnr
(1)
[have a contest]∶各不相让或互不服气,要比出高低
他们决心和我们较劲,赶上并超过我们
(2)
[be more competitive]∶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劝阻
你越说,他越较劲
7.
较量 jiàoliàng
[measure] 通过比赛或打仗等方式分出双方高低上下
较量功夫
8.
较为 jiàowéi
[relatively] 表示某事物或某种行动在对比中程度上更进了一层,相当于“较”、“比较”,多见于书面语
这样干法较为容易发生误会
9.
较真,较真儿 jiàozhēn,jiàozhēnr
[serious] 〈方〉∶认真
他爱较真儿
10.
较著 jiàozhù
[obvious;clear] 明显
彰明较著
略举较著
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
繁体字:较
汉字首尾分解:车交 汉字部件分解:车交
笔顺编号:1521413434
笔顺读写:横折竖横捺横撇捺撇捺
较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
comparatively
2.
to compare

著组什么词

著名 著称 著作 著述 著令 著雍 著录 著书 著者 著白 著式 执著 显著 卓著 土著 昭著 名著 编著 著 巨著 拙著 原著 撰著 论著 较著 合著 译著 众著 见微知著 著作等身 臭名昭著 彰明较著 彰明昭著 著书立说 积微成著 著述等身 恶迹昭著 棋输先著 著于竹帛 鸿篇巨著 一鞭先著 视微知著 等身著作 日新月著 威望素著 劣迹昭著 水中著盐 识微知著 以微知著 佛头著粪 超超玄著 仰屋著书 深切著白 枝附叶著 沉著痛快 深切著明 头上著头 遐迩著闻 罪恶昭著 睹微知著 睹著知微 画蛇著足 魂不著体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出自哪首诗?

  在柔媚的湛蓝中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 Dasha 译
  在柔媚的湛蓝中
  教堂钟楼盛开金尖顶。
  燕语低回,蔚蓝萦怀。
  旭日冉冉升起,尽染金尖顶,
  风中,风向标在高处瑟瑟作响。
  谁在钟底缘阶而下,
  谁就拥有宁静的一生,因为
  一旦外表被极度隔绝,
  适应性便在人之中彰显。
  钟声中的窗,恰如向着美的门。
  同样,因为门依然遵循着自然,
  便具有林中秀木的相似性。
  纯真毕竟也是美。
  严肃的心灵生自逝去之物的内部。
  影像如此单纯、神圣,以至于
  我们事实上时常畏惧于将之描绘。
  上苍,始终至善至美
  拥有富足、德行与愉悦。
  人或可仿效。
  当生命充满艰辛,人
  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
  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
  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愿相信后者。神本人的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
  人栖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这般斗胆放言,
  那满缀星辰的夜影,
  要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
  更为明澈洁纯?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同样
  造物主的世界不曾阻挡雷霆的步伐。
  花是美的,因为花在阳光下绽放。
  我们的双眼总会在生命中发现,
  更美的事物仍要以花为名。
  哦,我对此颇为明暸!
  莫非神矢志于身心喋血,
  而不再完整存在?
  灵魂,我相信,必当葆有纯真,
  否则,就会抵达力之巅,在鹰翼之上,膺受
  赞美的歌咏与众鸟的和鸣。
  这就是本性,这就是外表。
  哦美丽的溪流,波光粼粼,你在波光中清澈流淌,
  宛若穿过银河的神的目光。
  我如此熟谙你,
  泪水夺眶而出。我看见,在我的外表
  一个勃然的生命在我四周遍开万物,因为
  我不曾不恰当地将之与墓地上的孤鸟相提并论
  只缘我有一颗跳动的心,
  微笑依然是我在忧伤着世人。
  我是否能成为一颗彗星?
  我相信。因为彗星拥有鸟的迅疾轻捷;盛开在烈火中,
  宛若向着纯洁的赤子。
  伟大岂是人之本性所敢僭妄。
  德行之喜悦理应得到嘉许,
  得到花园里飘荡在三圆柱间严肃神灵的
  嘉许。窈窕淑女必当头饰
  爱神木之花,因为她的本性与情感
  酷似爱神。而爱神木仅仅
  生长在希腊的大地。
  当一个人向镜中凝望,
  在镜中看见自己如同被临摹的影像;
  影像酷似真人。
  人的影像生有双目,
  明月秉有辉光。
  而俄狄浦斯王拥有一目或已逾分。
  他的人之苦难,无法描绘,无以言表,
  无可置辩
  一旦戏剧表现这样一个人物,苦难油然而生
  当此刻我怀念着你,苦难于我意味着什么?
  当溪流将我裹挟至亚细亚般
  绵延的某处尽头。
  无疑,俄狄浦斯饱受着这苦难。
  无疑事实如此。
  是否赫拉克勒斯也曾苦难?
  毫无疑问。这对相交莫逆的朋友
  不也承受着他们的苦难?
  赫拉克勒斯同诸神干戈相向,就是苦难。
  分享这些被生命嫉妒的不朽,
  也是一种苦难。
  而当一个人被太阳斑所覆盖,被些许斑点
  彻底覆盖,更是一种苦难!这是艳阳的作为:
  太阳裁处着万物。
  太阳以光芒的魅力玫瑰一般
  引领着少年人的道路。
  俄狄浦斯承受的苦难,
  看上去恰如
  一个穷人悲叹
  丢失了什么。
  哦,拉伊俄斯之子,希腊大地上穷困的异乡人!
  生即是死,死亦是一种生。
  译后记:
  荷尔德林的汉译名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是出自本诗。荷尔德林在汉语语境中成为神圣,“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个诗句想来是其根本魅力——面对冷漠现实而无可奈何地归隐心灵,原因自然颇多。荷尔德林的诗歌汉译,钱春绮是目前最常见的,但篇数寥寥;北大出社1994年也曾出过一个叫顾正祥的人的译文集(顾的译文,在Dasha眼中,绿原的徒弟罢,从略)。而目击思想界,则荷尔德林的流传离不开马丁·海德格尔。不想揣度颇有争议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大陆大行其道的原因,但海氏热中于用哲学思辨阐述荷尔德林的诗思(或者说借荷尔德林来阐明自身),却因此引进了荷尔德林,以至于许多人谈论海氏便自然而然地引用荷尔德林的“诗意”。海氏谈论“诗意栖居”的文全译,出现在正式出物上Dasha是在刘小枫主编、魏育青等译的《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社1994年)上看到。Dasha手中是一本红色封面的精装本,里面“……人诗意地栖居……”,译者陈维纲,译自海氏的Vort?ge und Aufs?tze。可惜:一,海氏没有援引荷尔德林全诗;二,抛开将荷诗第一句blühen(动词,开花、花开)轻率误译外,关于“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句,海氏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良善’一语究指何物?它只是一无关紧要的字,但荷尔德林却用大写的修饰词‘纯真’来命名它……”,而这样的译文我们能看出“纯真”是“良善”的同位语指称着同一个物么?(而大陆学人引用的某些不知从什么地方译来的这句话,竟成为“只要良善和纯真……”),海氏的论述如何在译文中自圆其说?然而,说实话,在看到戴晖的《荷尔德林文集》前,陈维纲却是我最折服的人。因为他的译文中的“彰明”、“较著”、“劬劳”、“功烈”,我一直畏惧于动笔翻译荷尔德林。Dasha一直坚持,荷尔德林作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高古诗人”,译诗必须文质彬彬、好尚古文(他的原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也是令如今普通以德语为母语的人费解的),也是这个原因,本诗的翻译建立在陈维纲先生的译笔之上,仅致谢忱。
  Dasha 2002年7月29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hangmingjiaozhu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