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筑坛拜将”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筑坛拜将”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求以下几首诗杜甫的《秦川杂诗二十首》、《九日五首》、筑坛拜将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为什么说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要中国古代寓言,三则,要原文和译文、关于坛的成语、放焰口要注意什么等

求以下几首诗杜甫的《秦川杂诗二十首》、《九日五首》

  九日五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类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
  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
  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
  野树歌还倚,秋砧醒却闻。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
  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系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
  为客裁乌帽,从儿具绿尊。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
  【注释】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都远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颔联诗笔顿转。重九饮酒赏菊,本是古代高士的传统,可是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于是诗人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此不须开”!这一带着较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妙趣神来,好象有些任性,恰好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而诗人的任性使气,显然是他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这一联,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对(亦即沈德潜所谓“真假对”),借“竹叶青”酒的“竹叶”二字与“菊花”相对,“萧散不为绳墨所窘”(《诗人玉屑》),被称为杜律的创格。菊花虽是实景,“竹叶”却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贴切,特别显得新鲜别致,全联遂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颈联进一步写诗人瞩目遐思,因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人独身飘泊异地,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哭,不免泪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诗中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为乡愁撩人啊!
  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漂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此诗全篇皆对,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句句讲诗律却不着痕迹,很象在写散文;直接发议论而结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写景、叙事又能与诗人的忧思关合很紧。笔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颇能显示出杜甫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陶道恕)
  (部分诗词没有注释,我们正在完善,请谅解!)
  【出处】
  全唐诗:卷231_6
  【其他作品赏析】(查看杜甫的所有作品)
  种莴苣 曲江三章章五句 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 百舌 忆弟二首 遣愤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喜晴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 写怀二首 庭草 舟中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 武侯庙(庙在白帝西郊) 人日两篇 捣衣 月圆 愁(强戏为吴体) 又作此奉卫王
  秦州杂诗二十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
  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
  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坰。
  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
  所居秋草净,正闭小蓬门。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
  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
  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
  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烽峻,悬军幕井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
  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
  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
  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
  【注释】
  [注释](1)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是唐代西北边防要地。(2)凤林:县名,今甘肃省临夏县附近。(3)鱼海:今宁夏阿拉善额鲁特部。(4)候火:烽火。(5)悬军:深入敌境的孤军。幕井:军队用的水井。(6)北庭:北庭大都护府。(7)飞将:西汉时飞将军李广。(8)筑坛:指任命将领戍边。刘邦曾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故云。
  [译文]凤林关的战乱还没有平息,鱼海的道路十分险恶行军艰难。烽火浓烟滚滚冲上九天,像一座座高山的山峰;深入到敌人境内的孤国,水井中的水枯干,处境非常困难,朔凤猛烈,西部边境也好像被撼动;边庭寒冷,朦胧的月亮也发出寒光。老人们思念累立边功的飞将军李广,但何时才能商议筑坛拜将的事呢?
  莽莽万重山, 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 不夜月临关。
  国归何晚? 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 衰飒正摧颜。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秦州城座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北面和东面,是高峻绵延的六盘山和它的支脉陇山,南面和西面,有嶓冢山和鸟鼠山,四周山岭重迭,群峰环绕,是当时边防上的重镇。“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的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那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同是写高山孤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雄浑阔大中带有闲远的意态,而“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则隐约透露出一种严峻紧张的气氛。沈德潜说:“起手壁立万仞”(《唐诗别裁》),这个评语不仅道出了这首诗发端雄峻的特点,也表达了这两句诗所给予人的感受。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首联托出雄浑莽苍的全景,次联缩小范围,从“孤城”着笔。云动必因风,这是常识;但有时地面无风,高空则风动云移,从地面上的人看来,就有云无风而动的感觉。不夜,就是未入夜。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天还没有黑就高悬天上,所以有不夜而月已照临的直接感受。云无风而动,月不夜而临,一于错觉,一于特定时间的景象,孤立地写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一旦将它们和“关”、“塞”联结在一起,便立即构成奇警的艺术境界,表达出特有的时代感和诗人的独特感受。在唐代全盛时期,秦州虽处交通要道,却不边防前线。安史乱起,吐蕃乘机夺取陇右、河西之地,地处陇东的秦州才成为边防军事重镇。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烽火气息的边城中,即使是本来平常的景物,也往往敏感到其中仿佛蕴含着不平常的气息。在系心边防形势的诗人感觉中,孤城的云,似乎离边塞特别近,即使无风,也转瞬间就飘出了边境;孤城的月,也好象特别关注防关戍守,还未入夜就早早照临着险要的雄关。两句赋中有兴,景中含情,不但警切地表现了边城特有的紧张警戒气氛,而且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正如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评的那样:“三、四警绝。一片忧边心事,随风飘去,随月照着矣。”
  三、四两句在景物描写中已经寓含边愁,因而五六两句便自然引出对边事的直接描写:“国归何晚?楼兰斩水还。”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归国后,任典国。第五句的“国”即“典国”之省,指唐朝使节。大约这时唐朝有出使吐蕃的使臣迟留未归,故说“国归何晚”。第六句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两句用典,用赋一事,而用语错综,故不觉复沓,反增感怆。苏武归国、傅介子斩楼兰,都发生在汉王朝强盛的时代,他们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后盾,故能取得外交与军事上的胜利。而现在的唐王朝,已经从繁荣昌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急剧趋于衰落,象苏武、傅介子那样的故事已经不可能重演了。同样是用这两个典故,在盛唐时代,是“单车欲问边,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的高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的豪语,而现在,却只能是“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了。对比之下,不难体味出这一联中所寓含的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遥望关塞以外,仿佛到处战尘弥漫,烽烟滚滚,整个西北边地的局势,正十分令人忧虑。目接衰飒的边地景象,联想起唐王朝的衰飒趋势,不禁使自己疾首蹙额,怅恨不已。“烟尘”、“衰飒”均从五、六生出。“一”、“正”两字,开合相应,显示出这种衰飒的局势正在继续发展,而自己为国事忧伤的心情也正未有尽期。全诗地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时代的悲凉,表现为一种悲壮的艺术美。
  (刘学锴)
  (部分诗词没有注释,我们正在完善,请谅解!)
  【出处】
  全唐诗:卷225_48
  【其他作品赏析】(查看杜甫的所有作品)
  冬狩行(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 昔游 晚出左掖 缚鸡行 紫宸殿退朝口号 园人送瓜 骢马行 三绝句 望兜率寺 春夜喜雨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 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 中宵 赠别贺兰铦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题省中院壁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严郑公阶下新松(得沾字)

筑坛拜将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筑坛拜将[ zhù tán bài jiàng ]【解释】:指仰仗贤能。【出自】:《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示例】:一遇汉祖,~,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出处〖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例句一遇汉祖,~,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为什么说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简单来说,《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并且,《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此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历史影响包括以下三点:1、《史记》建立了杰出的通史体裁。2、《史记》建立了史学的独立地位。3、《史记》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此外,《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要中国古代寓言,三则,要原文和译文

其父善游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①。婴儿啼。人问其故②,曰:“此其父善游!”——《吕氏春秋》
[注释]
①方——正。引——拉着。
②故——缘故。
[提示]
爸爸是游泳的能手,他的孩子并不一定就会游泳,这里没有什么遗传关系。人的思想、才能、技艺都不能靠遗传,而必须靠刻苦的学习和实践去获得。
齐人偷金
[原文]
齐人有欲得金者,请旦被衣冠①,往鬻金者之所②,见人操金③,攫而夺之④。吏搏而束缚之⑤,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
人⑥,徒见金耳⑦。” ——《吕氏春秋》
[注释]
①清旦——清早。被——同“披”。
②鬻(yù)——卖。
③操——拿着。
④攫(jué)——夺取。
⑤搏(bó)——捕捉。束缚——捆绑。
⑥殊(shū)——完全。
⑦徒——仅仅。耳——而
[提示]
人们常用“利欲熏心”来形容那些“财迷”。偷金的齐人就是一个典型。严重的发财思想迷住了他的心窍,使他想问题、看问题的方法非常主观、片面,甚至到了只见金子不见旁人的地步。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犯这种只想着个人利益的错误。
齐宣王射箭
[原文]
宣王好射①,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②,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③。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④,中关而上⑤。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⑥!”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尹文子》
[注释]
①好(hào)——喜欢,爱好。
②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喜欢别人说自己能拉硬弓。说,同“悦”。强,硬弓。
③石———重量单位。古时每石一百二十斤,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左右。
④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他)把弓拿给臣子们看,臣子们都试着拉弓。引,拉弓。
⑤中关——拉弓拉到半满。关同“弯”。
⑥非大王孰(shú)能用是——除了大王谁能用这张硬弓。孰,哪一个。是,这,这个。这里指弓。
[提示]
齐宣王明明只能拉开三石力的弓,手下人却说是九石力的弓,捧得齐宣王自己也以为就是这么回事,最后落了个名不符实的坏名声。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一是因为齐宣王的周围有一帮曲意逢迎的小人,更主要的是因为齐宣王自己爱听悦耳的奉承话。这则故事对于我们今天净化社会风气也有现实意义。

关于坛的成语

坛有关的成语,有 登坛拜将 发音 dēng tán bài jiàng 释义 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没坛场,具礼乃耳。’王许之。” 示例 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

放焰口要注意什么

放焰口,佛教仪式,为一种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之法事。该法会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食对象;施放焰口,则饿鬼皆得超度。亦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
焰口,另称为焰口、面然。是指地狱里的饿鬼,其体形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以生前悭吝之故,遂有此一果报。放焰口乃是对饿鬼施水施食、救其饥渴之苦的一种佛教仪式。
中元节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施放焰口,常与丧事中追荐亡魂结合在一起,称为’阴焰口’;也有为活人消灾、。延寿施放焰占的,则称为’阳焰口’。此外,寺院在重大法会圆满之白,有的也放焰口。过去放焰口可在寺院、俗家或公共场地举行,现在一般在寺院的殿堂中举行。
举行时间
放焰口都在黄昏或夜间进行,一般需要四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毕。作法事之前,须在殿堂内设立瑜伽坛,中间为主坛,两侧为陪坛。主坛上坐的法师称为座主,又称为金刚上师。作法时,金刚上师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帽,案上放着法铃、戒尺和香炉等。背后一般设绘有狮子的大型布屏。陪坛为竖放的两排条案,僧人们身披袈裟相对而坐,案上放着各自使用的引磬、木鱼、铙钹、手鼓等。作法事的僧众不得少于七人,一般为十三人至十五人。
地点
殿堂外设立面燃大士坛,灵坛上陈放香烛供品。面燃大士坛还供鬼王面燃,其貌凶狠丑恶,嘴里喷出三道火焰。有的是纸扎的,有的是彩绘的,有的仅供牌位,现在寺院中多不采用纸扎的面燃大士像。灵坛上供被超荐的灵位牌,上书’佛力超荐某某往生莲位’。灵位牌多少不拘,因为一台焰口可同时为多人施放。瑜伽坛、面燃大士坛、灵坛是’阴焰口’必备的三坛,’阳焰口’不设灵坛。
开坛
施焰口开始,先由金刚上师领僧人唱《杨枝净水赞》净坛,然后开坛。座主在瑜伽坛前诵《香赞》、上香。斋主(又称功德主、施主,即为追荐亡魂施功德者)上香,依僧俗次序礼拜。座主、众僧、·斋主往灵坛上香礼拜,僧人诵《心经》、《往生咒》、《变食真言》,唱《莲池赞》,念’阿弥陀佛’。再去面燃大士坛上香礼拜,诵《大悲咒》、《变食真言》,唱《观音赞》。
                                                              放焰口
诵唱
众僧登坛,摊开经卷,座主戒尺一击,开卷诵唱。一般是座主唱首句,如唱’会启瑜伽最胜缘’,众僧则和唱下句,如’觉皇垂范利人天’。并常唱菩萨名,还有六字真言。诵真言时,座主手结印契,心存结想。这些手印在《瑜伽焰口》中均有图示,计有遣魔印、伏魔印、火轮印、真空咒印、变空咒印、运心供养印、奉食印、观音禅定印、破地狱印等。
召请文
一心召请,前王后伯之孤魂等众:累朝帝王,历.代侯王,九重殿阙高居,万里山河独据。西来战舰,千年王气俄收;北去銮舆,五国冤声未断。呜呼!杜鹃叫落桃花月,血染枝头恨正长。为荐亡者,座主振铃拈香,奉请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萨等,引斋主亲之亡魂及各种孤魂,赴此道场之会:
一心召请,英雄将帅之孤魂等众:筑坛拜将,建节封侯,力移金鼎千钩,身作长城万里。霜寒豹帐,徒勤汗马之劳;风息狼烟空负攀龙之望。呜呼!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遍地愁。
一心召请,文臣宰辅之孤魂等众:五陵才俊,百郡贤良,三年清节为官,一片丹心报主。南州北县,久离桑梓之乡;海角天涯,远丧蓬莱之岛。呜呼:官贶萧萧随逝水,离魂杏杏隔阳关:
一心召请,文人举子之孤魂等众:黉门 才子,白屋书生,探花脚步文林;射策身游棘院。萤灯飞散,三年徒用功夫;铁砚磨穿,十载慢施辛苦。呜呼!七足红罗书姓字,一抔黄土盖文章。
一心召请,缁农释子之觉灵等众:出尘上士,飞锡高僧,精修五戒净人,党行比丘尼众。黄花翠竹,空谈秘密真诠;白特黧奴,徒演苦空妙倡。呜呼!经窗冷浸三更月,禅室虚明半夜灯。
一心召请,玄门道士之遐灵等众:黄冠野客,羽服仙流,桃源洞里修真,阆苑洲前养性。三花九炼,天曹未许标名;四大无常,地府难容转限。呜呼!琳观霜寒凡灶冷,醮坛风惨杏花稀。
一心召请,他乡客旅之孤魂等众:江湖羁旅,南北经商,图财万里游行,积货千金贸易。风波不测,身膏鱼腹之中;途路难防。命丧羊肠之险。呜呼!滞魄北随去黯黯,客魂东逐水悠悠。
一心召请,阵亡兵率之孤魂等众:戎衣战士,临阵健儿,红旗影里争雄,白刃丛中敌命。鼓金初振,霎时腹破肠穿;胜改才分,遍地肢伤首碎。呜呼!漠漠黄沙闻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
一心召请,血湖产难之孤魂’等众:怀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鸾凤和鸣,次望熊黑叶梦。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时:璋瓦未分,母子皆归长夜。呜呼!花正开时遭急雨,月当明处覆乌云。
一心召请,其顽悖逆之孤魂等众:戎夷蛮狄,喑哑盲聋,勤劳失命佣奴,妒忌份身婢妾。轻欺三宝,罪 积若河沙;忤逆双亲,凶恶浮于宇宙。呜呼!长夜漫漫何日晓,幽关隐熄不知春。
一心召请,裙衩妇女之孤魂等众:宫帏美女,闺阁佳人,胭脂画面争妍。龙麝薰衣竞俏。云收而歇,魂消金谷之园;月缺花残,肠断马嵬之驿。呜呼!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
一心召请,伤亡横死之孤魂等众;饥寒丐者,刑戮囚人,遇水火以伤身,逢虎狼而失命。悬梁服毒,千年怨气沉沉;雷击崖崩,一点惊魂漾漾。呜呼!暮雨青烟寒鹊噪,秋 风黄叶乱鸦飞。
这十二则召请文,可说是短小精悍、文辞优美的悼词和祭文。这十二类孤魂,概括了世间所有的亡者之魂。金刚上师把它们召请来后,撒以甘露,施以饮食。斋主的亲亡魂便得到了超度。然后,把面燃大士的纸俑或牌位、灵坛上的牌位等在念诵中焚烧,并抛撒作供品的糖果,众人争抢,以表功德圆满
仪式结束
最后,僧众起身,同唱《回向偈》,斋主顶礼,仪式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hutanbaijiang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