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自取其祸”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自取其祸”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跟咎由自取相近的成语、惹祸上身歇后语、肃曰:“共自取其祸 我如何救得你?”这句话什么意思、文言文的翻译、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刘备死前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不是有言外之意?、“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你?” 句子换说法,意思不变。等

跟咎由自取相近的成语

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贬义出 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近反义词近义词作法自毙 作茧自缚 咎由自取 玩火自焚 自掘坟墓 自讨苦吃自食其果 自取其祸 引火烧身 惹是生非 搬砖砸脚 自做自当自投罗网反义词嫁祸于人 自得其乐 自惭形秽

惹祸上身歇后语

这句歇后语有几种说法:耗子逗猫——自取其祸;惹祸上身太岁头上动土——胆子大;自取其祸;惹祸上身养蛇咬自己 —— 自取其祸;惹祸上身

肃曰:“共自取其祸 我如何救得你?”这句话什么意思

肃曰:“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得你?”这句话的意思是:鲁肃说:“是你自己造成的祸患,我怎么能救得了你?”个人看法。

文言文的翻译

责人当以其方http://baike.baidu.com/view/2275754.htm越人养狗http://baike.baidu.com/view/1274967.html苏秦刺股http://baike.baidu.com/view/340054.htm其实你的白话文在百度百科上都有,包括文言文的,注释等等,都很全,你可以看看百度百科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刘备死前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不是有言外之意?

何谓君可自取?——白帝城托孤之惑 说到三国,不能不提诸葛亮,说到诸葛亮,则不能不提白帝城托孤。 正是白帝城刘备以举国相托,这才成就了“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武侯诸葛亮。也正是白帝城中,刘备那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演义》中作“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的托孤之辞,以及之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以”,使得这对“情如鱼水”的君臣在民间传为千古美谈,被后世奉为“君臣相知”的楷模。 但事实上,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虽说是流芳百世,但其间亦不乏异议者,尤其对于刘备托孤时的那番话,自古以来便颇有争议。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便引述了持反对意见者——东晋人孙盛的意见。 孙盛曰:……备之命亮,乱孰甚焉!……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是以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讬孤之谓。……谓之为,不亦惑哉! 孙盛的这番话大意便是:刘备对诸葛亮说这番话,是多么的糊涂啊!如果他所托付的是他所认为的忠臣,那么就没必要说出“君可自取”这样有违君臣之道的话,如果所托非人,就更不应该向他开启“篡逆”的道路。所以自古以来,遗诏里留下的必定是告谕之辞,象“君可自取”这种虚情假意的话,不是托孤时应该说的。 凭心而论,孙盛的话是很有道理的,至少,绝大多数人都不得不认同他的部分观点——刘备那句“君可自取”绝非其真实意图的表达。于是后人开始争论这样的问题:刘备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在人们看来有些不可理喻的托孤之辞?在这番“诡伪之辞”的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呢? 刘备的这番托孤之辞,在《三国演义》中记作:“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由于《三国演义》影响面甚广,所以不少人忽略了原始出处,也就是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刘备的托孤之辞是:“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演义和正史的记载虽然相差无几,但还是略有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而《三国志》中是“君可自取”。 正是这略有不同,使得人们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刘备的这番话。其中方北辰教授的意见颇为有趣。方教授认为“君可自取”中的“取”不当作“取而代之”来理解,而是“选取”的意思,这样一来,“君可自取”就不是演义中“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的意思,而变成了授予诸葛亮废立之了,因为刘备不止一个儿子,诸葛亮可以在刘禅不成器的情况下另立新君。 笔者认为,方教授另辟蹊径的解释,应当说是可以比较好地回答人们的疑惑的。但笔者同时也认为,作为研究历史的学者也好,喜欢历史的爱好者也罢,都不可以,也不应该为了让一件事看起来说得通而篡改文义。 因此,对于方教授这个颇有创意的解释,笔者不得不表示质疑。接下来笔者要做的,就是证明方教授的这个解释其实是说不过去的。 经过笔者检索《三国志》及裴注全文,除掉那些“自取其祸”之类的不算,单说关系到皇位或者统治的,在刘备托孤这一条以外,另有两处提到所谓的“自取”。将这三处“自取”进行比较,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其中一处是《三国志·张昭传》注引《吴历》曰: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处记载的是孙策托孤给张昭,与刘备托孤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似乎还不容易帮助人们确定“自取”一词的意思。 我们不妨那么再看看另一处,《三国志·孙策传》记载说,当袁术篡逆的时候,孙策写了封信给他,“责而绝之”。这封信被收录在《吴录》里,据说是孙策叫张纮写的,信很长,这里只截取一小段: 吴录载策使张纮为书曰:“……今备、繇既破,操等饥馁,谓当与天下合谋,以诛丑类。舍而不图,有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 孙策的信中说袁术“有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很明显就是说袁术的篡逆之举不得人心,那么至少可能肯定的是,在《吴录》中,“自取”的意思显然就是“取而代之”。 古人运用汉语,尤其是著史时,对于遣词造句是非常慎重的,力求“言简意赅”,出现歧义的情况是不多见的。陈寿的《三国志》、胡冲的《吴历》、张勃的《吴录》,成书年代相差无几,并且陈寿和张纮都是闻名于世的好文笔,因此,笔者认为,不论刘备托孤还是孙策托孤,其中的“自取”都只可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取而代之”。 至于刘备,当然还有孙策,他们在托孤时为什么会说出“君可自取”这类的话,笔者以为,不外乎两个因素,一是情,一是势,历代家学者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笔者或另撰文请教,在这里就不敷言了。但需要指出的是,孙盛的评价乃是理性的分析,而人是感性的,很难要求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性,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分析,也不应当始终放在某种理想化的情况下来进行分析。 那在,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或许我们可以再换一种思维方式:刘备的托孤之辞别无深意,无非是自身休养有限又或者人老糊涂了,总之就是不如孙盛这般理性,结果情急之下,说出这番话来,就笔者看来,亦无不可吧。

“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你?” 句子换说法,意思不变。

改成肯定句公自取其祸,我无法救你!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iquqihuo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