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自取其祸”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自取其祸”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刘备死前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不是有言外之意?、跟咎由自取相近的成语、比喻祸事由人引起的成语、?由自取成语、柳下恵的典故是什么、文言文的翻译等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刘备死前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不是有言外之意?

何谓君可自取?——白帝城托孤之惑 说到三国,不能不提诸葛亮,说到诸葛亮,则不能不提白帝城托孤。 正是白帝城刘备以举国相托,这才成就了“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武侯诸葛亮。也正是白帝城中,刘备那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演义》中作“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的托孤之辞,以及之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以”,使得这对“情如鱼水”的君臣在民间传为千古美谈,被后世奉为“君臣相知”的楷模。 但事实上,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虽说是流芳百世,但其间亦不乏异议者,尤其对于刘备托孤时的那番话,自古以来便颇有争议。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便引述了持反对意见者——东晋人孙盛的意见。 孙盛曰:……备之命亮,乱孰甚焉!……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是以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讬孤之谓。……谓之为,不亦惑哉! 孙盛的这番话大意便是:刘备对诸葛亮说这番话,是多么的糊涂啊!如果他所托付的是他所认为的忠臣,那么就没必要说出“君可自取”这样有违君臣之道的话,如果所托非人,就更不应该向他开启“篡逆”的道路。所以自古以来,遗诏里留下的必定是告谕之辞,象“君可自取”这种虚情假意的话,不是托孤时应该说的。 凭心而论,孙盛的话是很有道理的,至少,绝大多数人都不得不认同他的部分观点——刘备那句“君可自取”绝非其真实意图的表达。于是后人开始争论这样的问题:刘备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在人们看来有些不可理喻的托孤之辞?在这番“诡伪之辞”的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呢? 刘备的这番托孤之辞,在《三国演义》中记作:“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由于《三国演义》影响面甚广,所以不少人忽略了原始出处,也就是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刘备的托孤之辞是:“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演义和正史的记载虽然相差无几,但还是略有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而《三国志》中是“君可自取”。 正是这略有不同,使得人们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刘备的这番话。其中方北辰教授的意见颇为有趣。方教授认为“君可自取”中的“取”不当作“取而代之”来理解,而是“选取”的意思,这样一来,“君可自取”就不是演义中“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的意思,而变成了授予诸葛亮废立之了,因为刘备不止一个儿子,诸葛亮可以在刘禅不成器的情况下另立新君。 笔者认为,方教授另辟蹊径的解释,应当说是可以比较好地回答人们的疑惑的。但笔者同时也认为,作为研究历史的学者也好,喜欢历史的爱好者也罢,都不可以,也不应该为了让一件事看起来说得通而篡改文义。 因此,对于方教授这个颇有创意的解释,笔者不得不表示质疑。接下来笔者要做的,就是证明方教授的这个解释其实是说不过去的。 经过笔者检索《三国志》及裴注全文,除掉那些“自取其祸”之类的不算,单说关系到皇位或者统治的,在刘备托孤这一条以外,另有两处提到所谓的“自取”。将这三处“自取”进行比较,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其中一处是《三国志·张昭传》注引《吴历》曰: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处记载的是孙策托孤给张昭,与刘备托孤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似乎还不容易帮助人们确定“自取”一词的意思。 我们不妨那么再看看另一处,《三国志·孙策传》记载说,当袁术篡逆的时候,孙策写了封信给他,“责而绝之”。这封信被收录在《吴录》里,据说是孙策叫张纮写的,信很长,这里只截取一小段: 吴录载策使张纮为书曰:“……今备、繇既破,操等饥馁,谓当与天下合谋,以诛丑类。舍而不图,有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 孙策的信中说袁术“有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很明显就是说袁术的篡逆之举不得人心,那么至少可能肯定的是,在《吴录》中,“自取”的意思显然就是“取而代之”。 古人运用汉语,尤其是著史时,对于遣词造句是非常慎重的,力求“言简意赅”,出现歧义的情况是不多见的。陈寿的《三国志》、胡冲的《吴历》、张勃的《吴录》,成书年代相差无几,并且陈寿和张纮都是闻名于世的好文笔,因此,笔者认为,不论刘备托孤还是孙策托孤,其中的“自取”都只可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取而代之”。 至于刘备,当然还有孙策,他们在托孤时为什么会说出“君可自取”这类的话,笔者以为,不外乎两个因素,一是情,一是势,历代家学者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笔者或另撰文请教,在这里就不敷言了。但需要指出的是,孙盛的评价乃是理性的分析,而人是感性的,很难要求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性,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分析,也不应当始终放在某种理想化的情况下来进行分析。 那在,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或许我们可以再换一种思维方式:刘备的托孤之辞别无深意,无非是自身休养有限又或者人老糊涂了,总之就是不如孙盛这般理性,结果情急之下,说出这番话来,就笔者看来,亦无不可吧。

跟咎由自取相近的成语

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贬义出 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近反义词近义词作法自毙 作茧自缚 咎由自取 玩火自焚 自掘坟墓 自讨苦吃自食其果 自取其祸 引火烧身 惹是生非 搬砖砸脚 自做自当自投罗网反义词嫁祸于人 自得其乐 自惭形秽

比喻祸事由人引起的成语

  天灾人祸  tiān zāi rén huò  【解释】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例句】王朔《动物凶猛》:“当时我已经在胡思乱想,把种种意外、天灾人祸都考虑到了。”

?由自取成语

咎由自取 拼音:[ jiù yóu zì qǔ ] 基本释义: 咎:灾祸。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出处: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绅士)因此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了。”近义词:罪有应得自取其祸作法自毙作茧自缚自食其果自取其咎自作自受反义词:无妄之灾改过自新回头是岸祸从天降

柳下恵的典故是什么

下惠(亦称柳下季),姓展,名获,字子禽。春秋时人,稍早于孔子。
词典解释“坐怀不乱”: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典出《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究竟如何坐怀,如何不乱,史料的演变很有趣:
《荀子•大略》载:
子夏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唐杨倞注:“柳下惠,鲁贤人公子展之后,名获字禽,居于柳下,谥惠,季其伯仲也。后门者,君子守后门至贱者。子夏言昔柳下惠衣之弊,恶与后门者同,时人尚无疑怪者,言安于贫贱,浑迹而人不知也。非一日之闻,言闻之久矣。”杨之注根本不涉女色,荀文原意也和后世所谓的坐怀不乱无关。
成于西汉初年的《毛诗故训传·巷伯》云:
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乎旦而蒸尽,缩屋而继之。自以为辟嫌之不审矣。若其审者,宜若鲁人然。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壊,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也,男女不六十不间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妇人曰:“子何不若栁下恵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男子曰:“栁下恵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学栁下恵之可。”孔子曰:“欲学栁下恵者,未有似於是也。”
这里具有了坐怀不乱故事的雏形,可是,这个时候和柳下惠所处的年代已经相去数百年。
直到元时的胡炳文(1250—1333),在《纯正蒙求》卷上才有成型的故事:
“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都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下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
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不乱附妄》则记述为:
“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乱。”

文言文的翻译

责人当以其方http://baike.baidu.com/view/2275754.htm越人养狗http://baike.baidu.com/view/1274967.html苏秦刺股http://baike.baidu.com/view/340054.htm其实你的白话文在百度百科上都有,包括文言文的,注释等等,都很全,你可以看看百度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iquqihuo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