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埳井之蛙”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埳井之蛙”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井底之蛙文言文阅读答案、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什么意思?、含有\"井\"字的成语、含有\"井\"字的成语、庄子 埳井之蛙 翻译、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出处?等

井底之蛙文言文阅读答案

埳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视)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长阀拜合之骨瓣摊抱揩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庄子》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什么意思?

1、上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揽:采摘。
2、五洋捉鳖 :表达了一种气势。无论鳖在哪(五大洋),都要捉住。
3、这句诗的出处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写在1965年的一首词,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也是开创了当时的先例,表达了当时的革命气概。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1、上阕首句如陨石坠地,似鸿鹄凌空,起笔突兀非凡,气势博大,意境高远。“凌云”二字,不仅形容巍峨的井冈山之高,而且形容伟人志向高远。
2、自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乃至重游井冈山(1965年5月),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有38年了。这38年,神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诗人从“坐待时机自主张”少年,到“风华正茂”上学时期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青年学生,以至经长征、驱日寇、灭老蒋、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重上”不仅照应上文“久有”重访井冈山夙愿,而且表达了诗人盼望故地重游迫切心情。 
4、1965年春天,诗人巡视大江南北之后,以70岁高龄重游井冈山,实现了盼望多年的夙愿,其兴奋之情,不言而喻,倍感亲切;举目环视莽莽苍苍的井冈山,变成多姿多彩,生气勃勃“新颜”。“
5、诗人展示一幅绚丽多彩图画:蓝天绿树,黄莺婉转,紫燕飞翔,溪涧流水潺潺;举目仰望,盘旋的高路,插入白云渺渺的云端。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无比喜悦、轻松而舒畅的心情。流畅明快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对井冈山变化之美的赞颂。
6、诗人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形象的描绘了井冈山的变化;它是当时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呈现祖国新貌的缩影。
参考资料:人民网--开国将帅的诗剑情怀

庄子 埳井之蛙 翻译

成语:
坎井之蛙
发音:
kǎn
jǐng
zhī

[原文]
埳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视)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译文
一只住在浅井里的青蛙,对从东海来的大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呀!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躺在井壁的砖洞里休息一会儿;要么只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身子泡在水里,要么在没脚深的泥里散一会儿步;再回头看看那些孑孓、蟹和蝌蚪,实在谁也比不上我啊!而且,我独占这一坑水,独享这浅井的快乐,可算是达到顶点了。您为什么不常来这儿参观呢?”
那海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是它的左脚还没有迈进去,右腿就已经被井栏卡住了。于是它连忙把腿收回来,然后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见过大海吗?那海呀,说一千里那么远,不能够形容它的广阔;说八百丈那么高,也不能形容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发大水。可是海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闹旱灾,可是海岸也没有因此而减低。您瞧,那海水并不因时间的长短而变化,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住在这样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
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吃惊地呆住了,才觉得自己太渺小了。
选自<外篇.秋水>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出处?

《庄子》曰:东海之鳖,谓埳井之蛙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涯不减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埳井之蛙当然不知道海洋的壮阔,而只知道淡水中的土鳖。它们目光如豆心胸狭隘。 晋代潘尼《鳖赋》有云:“有东海之巨鳖,乃负山而吞舟。” 可见,传说中,海洋是有可负山而吞舟之巨鳖,远非淡水中的土鳖可比,也非埳井之蛙所能理解。在谈论《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时说“‘五洋捉鳖’是不通的事,鳖生在淡水五洋是咸水没有鳖,这是强造的一句空话”就是这样一种典型。 因此,“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有典故出处的,并非如某些人所说的生安白造。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uojingzhiwa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