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拔旗易帜”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拔旗易帜”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张良、韩信、萧何对于刘邦来说,谁更重要?、韩信如何背水列阵,拔旗易帜的?、有什么帜的成语、井陉之战中韩信做了什么动摇了赵军的军心?、成语最后一字是帜?有哪些、带帜字的成语等

张良、韩信、萧何对于刘邦来说,谁更重要?

对于刘邦来说,作为“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谁更重要,似乎不用比较,因为缺一不可,少一不行,没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刘邦都不可能统一天下。
张良原是韩国贵族,秦始皇灭了韩国后,张良立志反秦,曾在博浪沙冒天下之大不韪,刺杀秦始皇。秦末天下大乱,张良也聚集一伙人反秦,后来投奔了刘邦。刘邦西征攻秦,取宛城、收峣关、招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这一路节节胜利,时时处处可见张良的智谋在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他最厉害、让刘邦受益最大的计谋,就是“约法三章”,这让刘邦不仅在诸侯中站稳了脚跟,而且赢得了民心;还有,在项羽要攻打刘邦之际,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张良不顾自己的安危,为刘邦出谋划策,最终使刘邦在鸿门宴安全脱险。后来,渡陈仓、定三秦、反攻楚国,最终,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厥功甚伟。
在楚河汉界的疆场上,他一身传奇;在北伐东进的征途中,他战功无数。修栈道、渡陈仓、背水一战拔旗易帜、沈沙决水、传檄而定、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韩信用智慧、用神勇、用鲜血创造出来的,他率领千军万马,破魏、平代、伐赵、降燕、定齐,最后全歼楚军,打败项羽,为汉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刘邦才由衷感叹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打仗打的是后勤,这是谁也懂得的寻常道理。刘邦还定三秦大战中,萧何留守汉中,主持后方事务,镇守地方,征收赋税,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养,确保了后援充足。楚汉战争最艰难的几年,萧何坐镇栎阳,建宗庙、立社稷、修宫室、治县邑,治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随着战线不断拉长拓宽,后援需求越来越大,萧何在后方想方设法,努力使前线的粮草得到及时供应,兵源及时补充,给汉军提供了坚强而有力的保障,功不可没。这就是萧何的厉害之处,也是我最佩服的。韩信再厉害不是也有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吗?说明萧何更厉害,要不然,也不会做丞相了。

韩信如何背水列阵,拔旗易帜的?

平定魏国之后,韩信又率领2万汉军东征赵国。赵王歇与将军陈余闻讯后立即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今河北获鹿西)据险设防,严阵以待。井陉口乃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地形险要,易守雅致,它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东两必由之途。很明显,当时的形势对韩信非常不利。韩信率军在踞井陉口30里处安营扎寨,经过分析运筹,韩信作出如此部署:派轻骑2000人,每人带一面汉旗,于深夜绕至赵营附近山间埋伏待机,第二天,赵军倾巢出动时,乘机冲进赵营,拔赵旗树汉旗;再派1万兵力于凌晨进至绵蔓河东岸,背水列阵,伺机破敌;自己率部分兵力大张旗鼓,阵前向赵军挑战。第二天拂晓,韩信传令三军:今天破赵后会食(会餐)。将士们听后,都不敢相信,但又只得齐声应令。天明之后,韩信亲率部分汉军,击响战鼓,向井陉口发起攻击,赵军立即出兵迎战。打了一阵后,韩信佯装抵挡不住,命将士丢旗弃鼓,纷纷向绵蔓河退去。赵军哪肯轻易放过,一见韩信军队后撤,即刻倾巢出动,追杀过来。这时,绵蔓河岸的汉军,背靠河水,后退无路,只有拼死向前,因而个个以一当十,拼力死战;同时,深夜埋伏在赵营附近的2000名汉军见赵军倾巢出动,迅速冲进赵军营中,拔掉赵旗,换上汉旗。赵军久战不胜,正准备收兵回营,忽见营中插满汉旗,以为汉军已攻占赵营,顿时军心大乱。韩信乘势反击,全歼赵军,陈余被杀,赵王被擒。战后,有人问韩信为什么要背水列阵,韩信回答:兵法上说不能背水列阵,但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这一战敌众我寡,只有背水列阵,自绝后路,才会人人奋战,死里求生

有什么帜的成语

帜的成语 :独树一帜拔帜易帜、拔赵帜立赤帜、拔赵帜易汉帜、旗帜鲜明拔旗易帜

井陉之战中韩信做了什么动摇了赵军的军心?

发生于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的井陉之战,是韩信的杰作之一。当时楚汉两军主力相持于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一带,韩信奉命率部分兵力北上,开辟新的战场。井陉之战前,韩信先是木罂渡黄河,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一举击破魏军,俘魏王豹,接着又破代国,生擒代相夏说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然而,尽管韩信连连获胜,但新编组成的军队经过训练后却被刘邦调往了荥阳主战场,因此韩信北上攻赵时,兵力依旧是原来的几万人马。可是这时的赵国却组织了20万大军,由将军陈馀率领,屯驻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准备与汉军决战。赵国有个谋士叫李左车,他向陈馀建议说,井陉地势险要,道路难行,汉军的辎重肯定留在后面,因此主力应该坚壁不出,而由他自己率三万人马切断汉军的补给线,这样不出十天,汉军便会溃败。但是将军陈馀却是一个十分迂腐的人,他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又说汉军名曰数万,其实不过几千兵马,只有力战胜之,才能震慑诸侯,故而对李左车的建议置之不理。韩信在进军途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大喜,立即下令全军急速前进。两军对垒,韩信先是派两千轻骑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附近,然后自率主力,列背水阵向赵军挑战。陈馀看到韩信布阵情况后,武断地认为韩信徒有虚名,根本就不会用兵,因此起了轻敌之心。作战开始,汉军佯败退却,丢弃了不少旗鼓。陈馀见状,以为大胜在即,于是空壁倾营而出,欲一举歼灭汉军,生擒韩信。汉军至河边已无退路,乃拼死反击。这时,预先埋伏好的二千汉军立即冲人赵军的大营,“拔赵旗,立汉赤帜”。赵军将士久战不胜,蓦然回首之际,发现自己的大营内一片红色,树的全是汉军的旗帜,顿时人心大乱,四散而逃,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汉军乘势夹击,杀陈馀,俘赵王歇,大获全胜。关于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原因,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列背水阵,“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解释'>置之死地而后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出了全军将士拼死求生的本能。对此韩信事后向诸将解释时也是这样说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另一条重要的原因则不怎么为人注意了,那便是韩信派人拔旗易帜,严重动摇了赵军的军心,从而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否则,即使汉军将士再勇敢,要通过力战打败数倍于己的敌人,也是十分困难的。

成语最后一字是帜?有哪些

1、独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解释】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2、独竖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解释】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同“独树一帜”。
3、拔帜易帜
bá zhì yì zhì
【解释】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4、别树一帜
bié shù yī zhì
【解释】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5、拔帜树帜
bá zhì shù zhì
【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6、自树一帜
zì shù yī zhì
【解释】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7、拔旗易帜
bá qí yì zhì
【解释】旗:旗帜;易:换。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带帜字的成语

独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拔帜易帜
[bá zhì yì zhì]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旗帜鲜明
[qí zhì xiān míng]
本指军旗耀眼,军容整齐。现比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
拔旗易帜
[bá qí yì zhì]
比喻取而代之
拔赵帜立赤帜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拔赵帜易汉帜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baqiyizhi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