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大事已然”的拓展阅读资料(3)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大事已然”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谁能详细给出嬴政的履历,大事记?、我的心情已然跌入谷地,未来一片迷茫、我的心情已然跌入谷地,未来一片迷茫、小事如此大事依然的意思、中国古代历史上,太上皇依然要掌管国家三等以上大事的太上皇是谁?、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快快快!等

谁能详细给出嬴政的履历,大事记?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出于政治目的将已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即秦庄襄王),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吕不韦 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质子的儿子,赵政少年时期是在赵国都城邯郸度过的,此时异人经吕不韦从中斡旋已然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经过多次政治斗争终于获得了华阳信任,吕不韦又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从此赵政开始了他在秦王宫里的政治生涯。登上王位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赵政即位为秦王。即位时由于年少,故国政由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 秦始皇 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他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子就进宫了。秦始皇日渐长大,于是他们就骗秦始皇,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秦始皇信以为真,于是他们搬到离秦始皇远的地方,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亦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是继吕不韦后又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嫪毐难免小人得志,在一次喝醉酒后对一个大臣斥责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这个大臣听后很生气,并且暗中找了个机会告诉秦始皇。嫪毐慌了,准备叛乱。 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始皇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始皇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秦始皇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其后,虽然他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 编辑本段秦夺九鼎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一直受许多国家保护,由九州上贡的铜所制。夏、商、周时奉为国宝,拥有九鼎者就为天子。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五十一年,周赧王五十九年),攻伐赵国邯郸的秦军,继续向韩、赵发动攻势。值此之际,东方各国又发动联合抗秦。在韩、赵等国的影响与胁迫下,不识时务的西周公也卷入这次活动。联军打着周王的旗号,合纵抗秦。昭王大怒。秦国早就想在地图上抹去西周,尽快扫除统一天下的一个障碍。西周参与反秦,正好给秦国出兵以口实。公元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国除,置九鼎于咸阳(途中一鼎落于泗水,所以秦国只得到8鼎,但习惯上仍称九鼎)。自次年起(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纪年。公元前255年,九鼎迁秦,意味着秦王将为天下共主,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各诸侯国。 编辑本段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 秦统一形势图 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的制主义国家——秦朝。 总方针 秦始皇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的灭六国的建议,着手规划统一六国的大业。其总的战略方针,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 灭韩国 秦王政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赵国。因为赵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最强,是秦国走向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所以,赵国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秦军屡次进攻赵国,均被赵国击退。在用主力进攻赵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他所管辖的地。腾被秦王政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腾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展顺利,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灭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 秦统一形势图 。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赵王轻信谣言,派人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此后,秦军无人之境的解释'>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今河北蔚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灭燕国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灭魏国 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主动向秦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王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之时,秦王政派出年轻将领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由于大梁城防经过多年修建,异常坚固,秦军强攻不下。王贲想出了水攻的办法。秦军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引来,灌注到大梁。3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国灭亡了。 灭楚国 南方大国楚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但是,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为严重。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幽王的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徒杀掉了。负刍成为楚王。楚王室更加分崩离析。就在楚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不失时机地从北方伐燕前线抽调秦军,南下攻楚,连续夺得楚国10余个城池。公元前224年,秦国与楚国的决战就要开始了。秦王政先派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秦军攻楚,被楚军击败。后又派大将王翦率60万秦军攻楚。王翦入楚境后,并未马上发动攻势。他总结了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这样,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军对楚地的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同时,被调来抗击秦军的楚国部队,斗志渐渐松懈,加上粮草不足,准备东归。楚军一撤,王翦就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出击。秦军一举打垮了楚军的主力,并长驱直入,挺入内地,杀死楚军统帅项燕。接着,秦军攻占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时为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刚在南方灭楚的大军,又乘胜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于是,长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图。 灭齐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政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攻打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个:齐国。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是山东诸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赵、韩、魏、楚五国攻齐,尤其是燕将乐毅横扫齐国,令齐国差点亡国。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复强。而且,此时的齐王建是个无能之辈。母亲健在时,他依赖母亲;母亲临终前,他还死皮赖脸地要母亲写下可以辅佐他的大臣的名字。公元前249年(齐王建十六年),刚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后胜任宰相。秦国迅速展开收买内应的活动,向后胜馈赠大量的黄金、玉器。后胜得了秦国的好处,就派出大批宾客相继赴秦。秦国又对他们大肆贿赂,送给金钱、珍宝,让他们回齐国充当内应。这批人从秦国回来后,就积极地制造亲秦的舆论。他们说齐王建应西去朝秦,以表归顺,又说齐秦是姻亲,根本不用备战抗秦,也不要帮助三晋、燕、楚攻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贲南下伐齐,几乎就没有遇到过什么抵抗。王贲率军长驱直入,来到临淄,齐王建与后胜马上向秦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秦朝疆域 至此,秦国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 编辑本段首称皇帝 秦王政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二十六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天下初定,39岁的秦王政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 秦始皇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 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通知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 可见,“皇帝”的称号,乃是秦王政神化君的一个产物。 秦王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梦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 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取消谥法。谥法起于周初,是在君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迹,给予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但秦始皇认为,像这样“子议父,臣议君”,太不象话,更没意义。他宣布废除谥法,不准后代臣子评价自己。 天子自称曰“朕”。“朕”字的意义与“我”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 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诏”。 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 以上这些规定,目的在于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强化皇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秦始皇幻想借助这些措施,使他的皇位千秋万代地在其子孙后代中传续下去。希望

我的心情已然跌入谷地,未来一片迷茫

女朋友的出现,问题变的越来越多,女朋友的思想和我很接近,彼此很爱对方,可是开始恋爱后,母亲的牢骚就开始越来越多,说是我经常不回家吃饭,很晚回家,只顾陪女朋友,不要母亲了,我加班,也说是我陪女朋友,我外面的一切一切活动都变成了是和女朋友在一起,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也开始尽量的安抚她,告诉她我找女朋友,是多了一个女儿,而不是少了一个儿子,可是她不怎么认为,觉得女朋友哪里都不好,怎么都不顺眼,说她家境普通,配不上我(我一个男的,还没到养不活自己的地步,至于嘛),非让我换掉,晚上我打电话时,她就在旁边叫:什么女人,深更半夜打电话,懂不懂规矩之类的话,女朋友那里感觉到我妈对她的非议,虽然不高兴,但一直没有正面的说过我妈,还表示理解我妈的感觉,让我多陪陪我妈,到了最后变成了一个星期,4天在家吃饭,3天和女朋友吃饭的生活(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就开始变的如此变态,连谈恋爱都像军队计划一样),我想带女朋友见我妈,我妈表示不见,见了就赶出去,我对于这些实在无法理解,我想过让我妈再找一个伴,从大学开始就一直这样想,但她总觉得我是想抛弃她。女朋友很爱我,她也很明事理,她总是告诉我,我们以后的房子什么都自己来买,不要去问家里要钱,房子可以买的近一点,以后也好照顾,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拖着,我妈也开始越来越过分,家里吵不够,还跑到我公司去找我领导,让我领导拆散我们,搞的我们领导也哭笑不得,女朋友这边也开始因未来迷茫而焦躁起来,也会因为情绪问题和我吵架、哭诉,这样的吵架持续了1年多,我的精神也开始衰弱起来,最后,我和女朋友分手了,我知道我可以不理不顾和她结婚,但是问题没有解决,时间已经不够了,她也不年轻了,我对于今后的婚姻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我也不想再耽误她了,女朋友哭着求我不要离开她,我硬着心肠斩断了我们的幸福之后的日子,我和母亲的话变的越来越少,我知道这样是恶性循环,但是我实在没办法和她再去说什么,我知道她不是因为这个女朋友,而是对于所谓的可能抢走她儿子的所有女人都会抵触她说我不肖,为了一个女的就和她搞成这样,我实在无话可说,我的思想和她的思想已经严重的分歧,我只想能够自由支配我自己的生活,我渴望拥有精神上的自由,她说我和她在一起不会开心,我觉得自己开不开心只有自己能体会,更何况人生只能活百年,开心一天赚一天,我有足够的能力养活自己,不需要为物质发太多的愁,只想找一个能够互相爱的人走完一生,我应该也算是一个性情中人,依靠物质我无法满足我今后的生活该如何过,我还能不能再去爱(还是再去害),我自己也没有把握,每天就像行尸那样去上班下班,今后的幸福在哪里,我不知道我想找个合适的时候搬出去住,也只能这样了,写到这里,我的心情好象放松了一些,有个倾诉的地方,感觉真不错

我的心情已然跌入谷地,未来一片迷茫

或者假装堕落一下? 嫖赌饮荡吹....这样你妈也许会让步(这个建议比较废) 坚持在家放点抒情歌 ,朗诵一些新思想,日以继夜,前仆后继,不眠不休,如狼似虎地改造你妈的思想 (记得披上羊皮)....3 ~5年后 你大概会比较自由 ......怀柔政策至上!!!

小事如此大事依然的意思

有小的事情的时候是这样的心态去处理,如果遇到大的事情仍然会是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就是遇事不惊的意思。

中国古代历史上,太上皇依然要掌管国家三等以上大事的太上皇是谁?

  太上皇又称上皇,是古代的一种特殊尊号,通常授予皇帝的生父或退位的皇帝。自秦始皇追尊其父秦庄襄王为太上皇起,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二十三位太上皇,其中著名者有以下十位:
  1、刘太公:草根出身的太上皇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虽已贵为一国之君,他仍一如既往地孝顺父亲刘太公,五天探望他老人家一次,“如家人父子礼”。刘太公的管家觉得不妥,便对刘太公说:“天无二日,土无二主。皇帝虽是您的儿子,却是天下万民之主;您虽是皇帝的父亲,却不过是普通的臣子,怎么能让皇帝拜见臣子呢?长此下去,皇帝的威严将不复存在。”
  刘太公虽没读过什么书,却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等刘邦再来时,他便拿着扫帚在门口恭候,如奴仆迎接主人。刘邦大惊,问明原委后便尊刘太公为太上皇。刘太公因此成为历史上唯一草根出身的太上皇,也是第一个活着坐上此位的人。
  2、司马衷:被长辈尊奉的太上皇
  西晋末年,晋惠帝司马衷昏庸无能,皇后贾南风跋扈,激起司马皇族的强烈不满。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铲除贾南风及其大小党羽。次年,司马伦篡位自立,尊司马衷为太上皇。然而论辈分,司马衷是司马伦的侄孙;论名分,太上皇是为皇帝父亲而设的尊号,为了当皇帝而不惜尊自己的后辈为太上皇,这个司马伦的皇帝瘾真不是一般的大。司马衷因此成为历史上唯一被长辈尊奉的太上皇
  司马伦称帝后,马上遭到宗室诸王的围攻,不久败亡。司马衷随后复位,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复辟的太上皇
  3、拓跋弘:最年轻的太上皇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是南北朝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他十二岁继位,崇文重教,兴学轻赋,显示出非凡的政治才干和魄力。但他喜玄好佛,对位富贵非常淡泊,一直想放弃皇位去过清闲自在的生活。公元471年,拓跋弘传位年仅五岁的太子,自称太上皇,时年只有十八岁,他因此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由于新皇年幼,无法亲政,拓跋弘便在幕后打点一切。公元476年,由于杀害了太皇太后冯氏的情夫,被后者毒死,终年二十三岁。
  4、李渊:唯一的开国太上皇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乘时而起,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公元626年7月,为争夺皇位继承,李渊的三个宝贝儿子在玄武门火并。最后老二李世民干掉老大李建成和老四李元吉,逼老子立己为太子。李渊见大势已去,只得应允。
  一个月后,李渊传位李世民,被尊为太上皇。历朝的开国皇帝一般壮年时打江山,晚年时坐江山,谁肯放弃来之不易的皇位,去过清闲的日子?而以开国皇帝的身份做太上皇,历史上只有李渊一个。
  5、武则天:唯一的女太上皇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晚年武则天病重,其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跋扈,激起朝中众臣的不满。公元705年,张柬之等大臣发动政变,诛杀张氏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武则天无可奈何,次日传位太子李显,是为唐中宗。
  李唐王朝复辟后,武则天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她因此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太上皇
  6、李隆基:报应不爽太上皇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铲除独揽朝政的韦皇后,拥其父李旦为帝。三年后,李旦传位李隆基,被尊为太上皇
  李隆基让父亲做了太上皇,他的儿子也依葫芦画瓢,让他做了好几年的太上皇。公元755年,李隆基的宠臣安禄山兴兵作乱,次年攻陷长安,迫使李隆基逃亡蜀中。太子李亨随后赴灵武即位,遥尊其父为太上皇。尽管心有不甘,但因失尽人心,李隆基不得不接受这个既成事实
  7、赵佶:客死异国的太上皇
  公元1125年,金国挟灭辽之余威,南下攻宋,很快兵临汴京城下。国难当头,只懂舞文弄墨的宋徽宗赵佶选择了逃避,禅位太子赵桓,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第二年,金军攻陷汴京,包括赵佶在内的皇室成员被掳到东北苦寒之地,至死也未能回到魂牵梦萦的故国。他因此成为历史上唯一客死异国的太上皇
  8、赵构:当得最久的太上皇
  北宋灭亡后,赵佶硕果仅存的儿子赵构在南京即位,是为宋高宗。后来,赵构杀害岳飞父子,向金俯首称臣,偏安东南半壁,不思进取中原,朝野上下一直怨声载道。公元1162年,赵构以“久在其位,厌倦政事”为由,禅位太子,自居太上皇太上皇是一项干不长的职位,可赵构一干就是二十六年,他因此成为历史上当得最久的太上皇
  9、朱祈镇:杀害民族英雄的太上皇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祈镇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兵败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很快在群臣的拥护下,铖王朱祁钰继位,遥尊朱祈镇为太上皇
  次年,明军取得京城保卫战的胜利,朱祈镇被释放归国,继续他的太上皇生涯,可日子过得比囚犯还惨。囚犯好歹还有外出放风的机会,朱祈镇却连这点奢望也没有,朱祁钰完全隔绝他与外界的联系。直到七年后,大臣石亨乘朱祁钰病危之际发动兵变,迎朱祈镇复位,他才得以重见天日。朱祈镇复辟后,马上杀害了民族英雄于谦,使他为后世所唾骂。
  10、乾隆:力最大的太上皇
  乾隆初登帝位时,曾焚香告天:“若蒙昊苍垂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圣祖康熙纪元六十一年之数。”到了公元1795年,乾隆已在位六十年,唯有兑现昔日承诺,禅位太子永琰,改元嘉庆,自称太上皇帝。
  尽管退位让贤,乾隆仍过问军国大事,置嘉庆于傀儡的尴尬境地。四年后,乾隆病逝,享年八十九岁。他因此成为历史上年纪最大,同时力也最大的太上皇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快快快!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dashiyiran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