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挂冠归隐”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挂冠归隐”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成语里有挂和归字、有哪些词来形容隐居人士、关于归隐的诗词、挂冠去归是什么成语、挂冠是什么意思、陶渊明的隐居是好是坏?等

什么成语里有挂和归字

成语:挂冠归去
拼音:guà guān guī qù
解释: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出处:《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浮海,客于辽东。”
示例:气得彭教谕拂衣而去,遂~。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
近义词:辞官归隐、挂冠而归
反义词:东山再起
成语:挂冠归隐
拼音:guà guān guī yǐn
解释:冠:帽子,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归隐。
出处:鲁迅《理水》:“有的咬了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
近义词:挂冠归去、挂冠而归
成语:挂冠而归
拼音:guà guān ér guī
解释: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随即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嗣因谗奸当道,朝政日非,老夫……随即挂冠而归。”
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嗣因谗奸当道,朝政日非,老夫勤王无计,耻食周禄,随即~。”
近义词:挂冠归去
反义词:东山再起

有哪些词来形容隐居人士

北郭先生】: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避世墙东】: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餐松饮涧】: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朝令夜遁】:令:召。早上被征召,晚上就隐退。形容甘于隐居避世。
出处殊途】: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出处殊涂】: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亦作“出处殊途”。
大隐朝市】:朝市:朝廷和市集,泛指人口稠密的热闹之处。指大彻大悟的隐士,不必隐居大山,大闹市也可隐居。
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东山之志】:指隐居的念头。
杜门晦迹】: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遁世绝俗】: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同“遁世离俗”。
【发扬岩穴】:岩穴:山洞,引申为隐居之处或隐士。表彰提倡不求功名的人。
焚香扫地】: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伏鸾隐鹄】: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高举深藏】:高高地举起,深深地躲藏。指避世隐居。
【高举远蹈】: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高人胜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胜士:指隐居者。清高不慕名利的隐居者。
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高翔远引】:形容避世隐居。
膏肓泉石】: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
躬耕乐道】: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挂冠神武】:指辞官隐居。
盥耳山栖】:盥:洗;栖:居住。相传远古时隐士许由,不愿接受尧帝的封让,躲到山里,用颖水洗耳,以免受传言的污染。比喻隐居不仕。
归老林泉】:林泉:山林泉水之境,指隐居之地。回到林间幽境安度晚年。
海怀霞想】:本托意仙游。后指远游隐居之思。
箕山挂瓢】: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寄迹山林】: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江海之士】:旧指隐居不愿出来做官的人。
【角巾东第】: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有角的头巾;东第:即家乡。穿着普通的衣服,回到家乡。比喻隐居不仕。
【敛影逃形】:隐蔽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林栖谷隐】:指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龙蛰蠖屈】:比喻隐居不仕。
鹭朋鸥侣】:指与鹭、鸥为友。比喻隐居生活。
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南山隐豹】:比喻隐居山林而不仕的贤者。
鸥鸟忘机】:机:巧诈或变之心。指像鸥鸟一样,日与白沙云天相伴,完全忘掉心计。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披发入山】: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潜遁幽抑】:潜遁:隐匿、躲藏;幽抑:幽居。逃避世俗,过隐居生活。
潜光匿曜】:隐藏光采。常指隐居。同“潜光隐耀”。
青门种瓜】:在京城东门外种瓜。指隐居不当官。
【轻举绝俗】:犹言避世隐居。
【轻举远游】:指避世隐居。
【穷居野处】:穷人在荒蛮之地居住。引申远离城镇,过隐居生活。
【求志达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三径之资】:三径:所说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
【散发抽簪】:指弃官隐居,逍遥自在
【山林钟鼎】:山林:指隐居;钟鼎:古代的乐器钟和盛食物的鼎,这里比喻贵族生活。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
山中宰相】: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深藏远遁】:藏身于深密之处,远远地离开人群。指逃避尘世而隐居。
【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望岫息心】: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同“望峰息心”。
文行出处】: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卧龙伏凤】: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息交绝游】:屏绝交游活动。隐居。
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指避世隐居。
啸傲林泉】:林泉:山林泉石,指退隐之地。形容自由自在,放旷不受拘束的隐居生活。
【削迹捐势】:削迹:匿迹;捐:舍弃。隐匿踪迹,舍弃势。旧指隐居。
岩居川观】: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岩栖谷隐】:住在深山洞穴中,饮食在山谷里。指隐居山谷之中。亦作“岩栖谷饮”。
岩栖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羊裘垂钓】:汉代严光和与刘秀一起游学,刘秀即帝位,严光变名披羊裘隐钓济中。比喻隐居生活。
【佯狂避世】:佯:假装;避世:指隐居不仕。假装疯颠,逃避世事。指封建士大夫逃避现实的一种消极处世态度。
养音九皋】:比喻贤才隐居修德。
【遗世忘累】: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
【遗俗绝尘】:指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弋者何慕】:弋者:射鸟的人。射手对高飞的鸟束手无策。旧喻贤者隐居,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因树为屋】:依树架屋。喻指隐居乡野。
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隐君子】:隐居逃避尘世的人。
【隐鳞戢翼】: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逾墙避命】:越墙而逃,躲避被召之命。指隐士隐居不仕。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凿坏而遁】:坏: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遁:逃避。谓隐居不仕。
枕流漱石】:旧时指隐居生活。
枕山栖谷】:比喻过隐居生活。
振衣濯足】: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筑岩钓渭】:筑岩:商朝大臣傅说在傅岩从事筑;钓渭:吕尚在渭水边垂钓。指贤士隐居待时。
【遵时养晦】: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关于归隐的诗词

1、 《出游归隐》
宋·释文珦
出游归隐两无心,非慕沃洲支道林。啗柏自然闲土锉,制荷曾不费金针。...
2、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宋·梅尧臣
初逢洛阳陌,再见南徐州。所历几何时,倏去二十秋。今复振霜屦,还山...
3、 《归隐桥新成偶题三绝句书呈同志》
唐·朱长文
幽居处处映烟萝,归隐桥边月色多。蟾桂有情邻病叟,清光终夕照酣歌。...
4、 《正元二日与菊庄汤伯起归隐陈鸿甫泛舟湖上二》
宋·武衍
春云漠漠雨疏疏,小{左舟右定}冲烟入画图。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
5、 《月湾癖地山中诛芭归隐怡如赋诗次韵赞决》
宋·徐瑞
一去山中廿二年,重来有约意茫然。穷居笑我顽同石,文事多君彩印根。...
6、 《送杨錥归隐》
唐·钱起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遥想白云里,采苓...
7、 《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
唐·许浑
名高犹素衣,穷巷掩荆扉。渐老故人少,久贫豪客稀。塞云横剑望,山月...
8、 《送于员外归隐蓝田》
唐·吴融
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吾道不行归始是,世情如此住应难。...
9、 《官左拾遗归隐作》
宋·王易简
汩没朝班愧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
10、 《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元·元好问
澹西园暮景,对别酒,惜临分。爱*被中台,挂冠神武,谁得如君。纷纷...
11、 《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宋·苏轼
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方谢事。腹中灵腋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12、 《题友人归隐图》
宋·艾性夫
买山长说欲栖身,画得图成隐始真。半枕虚堂生草梦,一溪流水种桃人。...
13、 《归隐》
宋·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14、 《次前韵将归隐黄山》
宋·方回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15、 《送武庠归隐终南》
宋·贺铸
君不见南朝豪儁有郗生,自厌出身时网婴。乐闻栖遁去人者,倾金累百赠...
16、 《用绰中韵送正臣正臣欲归隐而无资故广其意以》
宋·洪迈
华裾锦领乌纱帻,气盖当年五陵侠。胸中傀儡不可平,拂衣归来抱长铗。...
17、 《赠安邑簿伍彬归隐》
宋·路振
考终秋鬓白,归隐旧峰前。庭树鸟频啄,山房人尚眠。寒岩落桂子,野水...
18、 《送王山人归隐》
宋·释惠涣
山人惟委命,岂恋世尘间。干禄不得志,移家住远山。醉眠溪石静,吟倚...
19、 《龙井十题·归隐桥》
宋·释元净
谢讲竺峰寺,归隐新此桥。院幽结林表,身老寄烟霄。...
20、 《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壮年致政归隐蕲》
宋·司马光
负米承亲愿已赊,耻随鸡鹜啄泥沙。一朝投绂真高士,万卷藏书旧世家。...
21、 《题管圣浩蒲川归隐》
宋·王巩
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地僻红尘净,沙平...
22、 《李南夫罢举归隐》
宋·王令
梦寐风仪近十年,尘埃无路睹云天。清朝未得荣簪绂,黄卷何妨乐圣贤。...
23、 《归隐嵩阳》
宋·张咏
浮世事无限,何须要到头。壮心为客尽,孤迹卧云休。匣剑已全弃,林僧...
24、 《送华将军归隐》
明·柳应芳
南越东吴有战功,闲心无那逐冥鸿。只言归卧青山好,何处青山非世中。...
25、 《题海陵石仲铭所藏渊明归隐图》
明·张以宁
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凌歊宴功臣,旌旗...
26、 《林泉归隐图》
明·止庵法师
居山岂为山,只爱此中闲。野菜何消种,柴门不要关。饭余听涧落,经罢...

挂冠去归是什么成语

挂冠而归
【读音】:[guà guān ér guī]
【解释】:比喻辞官归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嗣因谗奸当道,朝政日非,老夫勤王无计,耻食周禄,随即挂冠而归
【示例】:嗣因谗奸当道,朝政日非,老夫勤王无计,耻食周禄,随即挂冠而归。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
【语法】:谓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辞官归隐
【例句】:
自从上次没有按照李局长的意思去办,局长对赵温日常工作百般刁难,赵温决定挂冠而归不再担任科长一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归隐山林,解甲归田
反义词
荣华富贵、名誉朝野

挂冠是什么意思

挂冠,释义辞官。扪膝挂冠——北宋钦宗即位之初,喻汝砺为朝中的祠部员外。张邦昌在金人操纵下,建立伪楚政,官员们在一起研讨应抱什么态度,很多官员虽然穿戴着楚楚衣冠,却惶惧万分,不知所措。唯独不同的是喻汝砺,他抚摸着自己的双膝说:“这哪里是易于向人弯曲的!”当天就把象征自己官位的冠冕,挂在厅堂上扬长而去。从此他把“扪膝”作为自己的别号。楚国龚舍、汉逢萌均有解衣冠,挂东都城门。后因以“挂冠”指辞官、弃官。示例:南朝 梁 沉约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挂冠若 东都 ,山林宁复出。”宋 叶适 《祭韩子师尚书文》:“愤发挂冠,龠米自炊。”清《睢州志·袁可立传》:“时逆珰窃柄,可立叹曰:‘此非挂冠神武门时乎!’”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挂冠无奈君恩厚,铨衡陪掌,簪缨忝继,君父难酬。”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有的咬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

陶渊明的隐居是好是坏?

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其实,抓住陶渊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笔者认为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 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最终挂官归田。他写了《归去来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在《归田园居》中,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身恋归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因“质性自然”“本爱山丘”,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 陶渊明归隐田园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结合考虑,更要从广阔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体察,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虽最终解职归田,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在《饮酒》、《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诗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籍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终究“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找到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所以说,他的归隐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guaguanguiyin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