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裹尸马革”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裹尸马革”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马革裹尸的意思、马革裹尸文言文翻译、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里、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何需马革裹尸还出处、裹尸马革是什么意思等

马革裹尸的意思

马革裹尸通俗的意思是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引申的意思是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形容视死如归的决心。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扩展资料:
成语由来的历史故事: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 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而一味夸奖呢?”孟翼不知如何应对。
马援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封地多达三千户。赏大于功,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求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就行了(马革裹尸),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由衷地佩服。 
一个月后,马援又奔赴北方前线。63岁时马援病死在军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文言文翻译

原文:
初,援①军凯还,将至,故人②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③,于坐贺援④。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⑤七郡,裁⑥风数百户;今我微劳,猥享大县⑦,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紶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⑾,当如此矣。”  
译文:
起初,马援的大军凯旋归来,快到的时候,以前的朋友们都来迎接,犒劳。平陵人孟冀,是出了名有计谋的人,和在座的朋友一起祝贺马援,马援说:“我希望你有好话教导我,怎么反而同众人一样呢?五帝时代的伏波将军博得,开拓了七郡的地方,不过封几百户的侯爵;我立了小功就接受了一个大县,功劳浅薄而赏赐厚重,像这样怎么能够长久呢?先生有什么来帮助我呢?”孟冀说:“我智力低下。”马援说:“现在匈奴和乌桓仍然在北边侵扰,我想攻击他们。男子汉应该死在边疆战场,用马皮包着尸体下葬,怎么能安心享受儿女侍奉而老死在家里呢!孟冀:“你确实是烈士啊,确实是应当那样啊”。
注释:
①援:马援,东汉名将,死后封忠成侯。②故人:指彼此有交情的人。③名有计谋:著名的谋士。④于坐贺援:在场祝贺马援。⑤开置:开拓设置。⑥裁:同“才”。⑦猥飨大县:过多地享用大县封地。马援平交耻回,封新息侯,食三千户,汉制三千户以上为大县。猥:猥琐,多;飨同享,享受。⑧奚用相济:用什么主意帮助我。奚:何,什么,疑问代词。济:成,帮助。⑨匈奴、乌桓:均指北方兄弟民族。⑩马革:马皮。⑾谅为烈士:谅,料想。烈士:英烈之士,即大丈夫。
拓展资料
【成语故事】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
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里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的“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意思是去时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回来时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1、金戈铁马
拼音:jīn gē tiě mǎ
释义: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出自: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意思是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2、马革裹尸
读音:mǎ gé guǒ shī,
释义:指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扩展资料:
马革裹尸”故事: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
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
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 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他说道:’ 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

  马革裹尸  【读音】:mǎ gé guǒ shī  【词义】: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词性】:褒义词。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造句】:作为军人应当有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气节。

何需马革裹尸还出处

出处:《出塞》【作者】徐锡麟 【朝代】清
原文
《出塞》
【作者】徐锡麟 【朝代】清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
倡战斗歌应该唱凯旋歌,只有战斗胜利了,踏着凯歌胜利回来,才是最光彩的事。
我立下誓言,决心冲出玉门关去,把入侵的敌人全部消灭干净。
爱国的热血好男儿,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
万一我在战斗中牺牲了,也不必用马皮把我的尸体包裹着回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05年,清王朝在各省扩练新军,以加强反革命的武装力量,作者决定“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掌握军队。出发前夕,作者到奉天、吉林等地,察看形势,面对沙俄与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的角逐,无限感慨,于是创作出《出塞》。
鉴赏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
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
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

裹尸马革是什么意思

马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褒义词。可参见三国89集,司马懿为张郃马革裹尸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guoshimage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