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箕山挂瓢”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箕山挂瓢”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箕山志什么意思、求描写山峰·山峦·山景的诗句,成语、“瓢”字怎么组词?、带有瓢字的成语、有一和瓢字的成语有什么、伏曦、少昊、高阳、高辛都有什么事迹?等

箕山志什么意思

箕山之志 〖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 简拼: jszz 〖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示例〗文帝问曰:‘闻有~,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 ★《晋书·向秀传》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相关成语〗 不拔之志 蹈厉之志 风云之志 鸿鹄之志 凌云之志 鸿鹄之志的解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东山之志 箕山之节 凌霄之志 千里之志 寝丘之志 四方之志 松柏之志 未竟之志 箕山挂瓢 箕山之操 箕山之风 箕山之志 终焉之志

求描写山峰·山峦·山景的诗句,成语

描写“山”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高山安可仰,徒此依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爬山越岭 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占山为王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的解释'>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恩重丘山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叠石为山 众喣山动 〖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漂山 〖解释〗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渊停山立 〖解释〗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义海恩山 〖解释〗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移山造海 〖解释〗移动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移山填海 〖解释〗移动山岳,填平大海。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移山跨海 〖解释〗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竭海 〖解释〗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回海 〖解释〗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 移山拔海 〖解释〗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学如登山 〖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啸聚山林 〖解释〗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啸傲湖山 〖解释〗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死重泰山 〖解释〗比喻死得光荣。 泰山磐石 〖解释〗比喻安定稳固。 耸膊成山 〖解释〗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山遥路远 〖解释〗形容路途遥远。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本性难移的解释'>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解释〗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山寒水冷 〖解释〗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山高皇帝远 〖解释〗指王法管辖不到。 入宝山而空回 〖解释〗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解释〗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解释〗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箕山之志 〖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箕山之风 〖解释〗指隐士的风范。 箕山之操 〖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箕山挂瓢 〖解释〗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积甲如山 〖解释〗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海沸山摇 〖解释〗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海沸山裂 〖解释〗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亦作“海沸山摇”。 高山仰之 〖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高山峻岭 〖解释〗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登山越岭 〖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登山涉水 〖解释〗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一山不藏二虎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解释】比喻两人不能相容【示例】【故事】 山陬海筮

“瓢”字怎么组词?

瓢字组词如下:
酒瓢、箕瓢、鹤瓢、合瓢、瓠瓢、风瓢、水瓢、杯瓢、一瓢、饮瓢
瓢觯、瓢堂、瓢笙、瓢饮、老瓢、雀瓢、弃瓢、瓢笠、瓢壶、瓢虫
瓢杓、瓢泼、瓢冠、瓢囊、脑瓢、瓢樽、鲁瓢、瓢箪、瓢勺、瓢尊
山瓢、诗瓢、汤瓢、天瓢、团瓢、颜瓢、悬瓢、椰瓢、挂瓢、宫瓢
瘿瓢、箪瓢、草团瓢、脑瓢儿、弃瓢翁、箪瓢士、瓢儿菜、弃瓢岩、弃瓢叟、开瓢儿
许由瓢、一箪一瓢、疏水箪瓢陋巷箪瓢、箪瓢陋室、箪瓢屡罄、瓢泼大雨、瓢泼瓦灌
瓯饭瓢饮箕山挂瓢、箪食瓢饮、箪瓢屡空、箪瓢陋巷、比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依葫芦画瓢
扩展资料:
瓢,读[piáo]
释义:〈名〉形声。 字从票从瓜,票亦声。“票”意为“掠过”、“轻拂”。“票”与“瓜”联合起来表示“一种瓜果,对半切开,可以当舀水器,舀水时通过轻拂水面舀起清水”。本义:一种可以制作舀水器的瓜果。
1、瓠的一种。也称“葫芦”。
瓢,蠡也。从瓠省,票声。——《说文》
瓢,瓠勺也。——《三苍》
一瓢饮。——《论语》
2、又如:瓢冠(瓜瓢形的僧帽);瓢堂(简陋的堂室)。
3、用葫芦干壳做成的勺 [gourd ladle]。如:瓢杓(剖开葫芦制成的酒器);瓢壶(盛酒的器具);瓢把子(江湖黑话。土匪头子);瓢箪(饮食只有一瓢水,一篮饭。比喻清寒穷困);瓢勺(把老熟的葫芦剖成两半所做成的勺子)。
4、量词。用以量水、酒 [gourd ladle]。如:一瓢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瓢

带有瓢字的成语

瓢字结尾的成语

一箪一瓢、
陋巷箪瓢
依葫芦画瓢、
照葫芦画瓢、
箕山挂瓢
按下葫芦浮起瓢、
疏水箪瓢

有一和瓢字的成语有什么

一箪一瓢【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伏曦、少昊、高阳、高辛都有什么事迹?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传正月十六为伏羲氏生日,我国甘肃天水市(伏羲故里)有伏羲文化节。  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设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以鸟命官(其实是用不同的鸟作各少昊部落的图腾),少昊的图腾可能是燕子(嬴)。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春秋命历序》说少昊传8世,500年,《易纬稽览图》说是400年,后期青阳氏强力四征,重兵苦之,遗之美女。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逸周书·史记解》)。周朝时熊盈诸族、徐、群舒、赵、秦贵族多是其后代。   黄帝时的少昊名清,一说是黄帝儿子玄嚣青阳氏,《史记》说玄嚣不在帝位。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史记·五帝本纪》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这说明颛顼是位沉静、博识、有谋略的人。他能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发展生产,聚集财物,又以观天象,按日月运行而定四时(当时已有历法,称“颛顼历”),并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民,按时祭祀祖先和天地鬼神。他命重为南正,管天地鬼神之事,命黎为火正,管人间之事。因而颛顼时期,生产较前有很大发展。颛顼生活在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制已经解体,实行了男娶女嫁,人们有了家室,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已经过去。当时还规定些制度,妇女在路上遇见男人必下身内回避,不然要拉到十字大街示众,还规定兄妹不准结婚等。这说明母系氏族已让位于父系氏族,“父制”已经确立,男尊女卑的观念开始出现。颛顼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主要活动在冀、兖、豫一带。当时还有个强盛的部族,首领叫共工氏,他活动在太行山东麓冀州一带。共工氏力大无比,勇猛彪悍,欲霸九州,要与颛顼争夺帝位,於是就发动了向颛顼部族进攻的侵略战争。颛顼足智多谋,沉着应战,里哟内个神箭手羿作为先锋,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共工氏,共工氏逃到大西北(现宁夏),怒触不周山而死。  高辛,即帝喾(kù),姓姬,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 “爻策占验推算历法,穷极变化,颁告天下”《大戴礼·五帝德》说他“夜观北斗,尽观日,作历弦、望、晦、朔、迎日推策”,或“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节气;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度。”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他的治国方略是:“德莫于博爱于人,政莫高于博利于人。政莫大于信,治莫于大仁。”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所以《史记》说他“普施利物,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嫁女盘瓠犬”的故事历数千年而不衰。说犬戎房王作乱,帝喾征而不胜,便告文天下,凡取房王人头者,可得千金,封万户,赐帝女为妻。后来,一个头状如狗头的人叫盘瓠,以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取房王首级,帝喾即履行诺言,嫁女封邑于盘瓠犬。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天下人所景仰,为历代帝王所推崇,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  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  许姓始祖许由为尧舜之师,他以辞尧禅让、隐居箕山、挂瓢洗耳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隐士,被誉为隐士鼻祖。许由拒绝荣禄、谦让隐退的高风亮节,对中国隐士文化乃至道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从许由开始形成的隐士之思想、志趣和情怀,如谦让为大、不慕荣利,厌恶官场、回归自然,鄙弃功名、甘于淡泊,悠游山水、忘情诗书,躬身劳作、体验艰辛,等等,受到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和追求,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jishanguapiao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