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济世救人”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济世救人”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民间流传着许多保生大帝济世救人的故事有什么看法、济世救人是什么意思、人一生是逃不出因果的,那么,其实我还挺想济世救人的,可惜不知道前路是什么,在官场又能做出什么事?、什么救人的成语、孙思邈的故事济世救人的故事、关于几个或一个神仙在人间济世救人, 发生很多事情的电视剧 譬如;天师钟 馗、活佛济公、八仙过海等等

民间流传着许多保生大帝济世救人的故事有什么看法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漳州、泉州、厦门与隔海相望的台湾岛,以及东南亚一带,坐落着一座座金壁辉煌的吴夲(保生大帝)宫庙。每逢岁时年节,一座座的宫庙里总是人员辐凑,往来的信徒们满怀虔诚地在吴夲(保生大帝)神前燃上一炷香烟,口中呢喃私语,希望吴夲(保生大帝)保佑家人平安,子女向学,生意顺利,无病无灾……
  吴夲是何方神圣,竟赢得如此众多善男信女顶礼膜拜?不了解这一信仰的人们,大多会把吴夲想象成遥遥在上的神秘仙国世界里的神佛。其实,吴夲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国来客,他成神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生活在距今千年以前的北宋年间的民间医生。
  吴夲(公元979—1036年),字华基,北宋福建同安白礁乡(今龙海角美白礁村)人。曾任宋御医,后悬壶济世,医德高尚,深受人们敬仰。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乡民建庙奉祀尊为医神。著有《吴夲本草》一书。现在大陆和台湾有数百处供奉吴夲的保生大帝祠堂。
  保生大帝实录
  世代积德
  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是周代秦伯的后裔,列国时分土金陵,建国吴县(现在的江苏省),传到三十 一世的时候,遂以吴为姓。后来吴姓子孙繁衍,才分出一支,迁入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定居,这白礁乡就是日后大帝生长的故乡。大帝名夲(音滔),字华基,先祖世代都是勤修功德,乐善好施的好人。 成梦怀胎 传到圣父名通,后来受封协成元君,平时也是勤俭治家,喜做善事,以劝人学好闻名。圣母黄氏,后来受封玉华大仙,性情幽雅贞淑,修前世功果,积德早已上达苍穹。有一夜,她正在酣睡,梦见吞食一只白龟入腹,醒来以吞食白龟是吉祥之兆,心中暗喜,后来果怀圣胎,这就是大帝投胎。
  真人降生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岁次已卯,圣母将要分娩时,恍惚看见长素道人(即太白金星)和南陵使者,偕同北斗星君,护送一位仙童到她的房门口,说:“这是上界的紫微星君,前来投胎降世的。”他们刚刚说完大帝就降生了。这时候异香满堂,豪光灿烂,又见五老及三台魁星现身来拜贺。屋外上空五彩祥云朵朵覆室,紫气满庭,民众个个啧啧称奇,认为这不是寻常的瑞气。时正是农历三月十五日辰时。
  博览典籍
  大帝本是紫微星君转世的,生来具有道性,所以品行性格都和常人不同,幼小的时候,身体特大而且很聪明。及长博览群书,无论什么书籍,凡是读过一遍,都可以背念;不但天文地理,就是礼乐刑政的书也无所不通,尤其是对歧黄医术,他特别下功夫潜心研究,所以修正了前人许多错误,在制药方面,特别精研有方,达到奥妙,这就是大帝夙愿救世济人的缘故。
  偶遇异人
  大帝十七岁的时候,遍游各地名山。有一天,来到江边,偶然遇见一位面貌与世俗不同的异人,在江上划舟,他忽然把舟摇过来,邀请大帝登舟一同游赏。大帝很高兴,也不推卸,登舟同往,任他摇到那里去。顷刻之间,只见前面有一座高大巍然峙立,四周的风景非常好。大帝问那个异人:未知前面的高山是什么山呢?异人说那是昆仑山。
  王母传法
  异人请大帝登山,大帝束起衣裳跟他爬上山去,好不容易才登上这座山的最高峰。来到一座洞府,那异人便请大帝入洞,参见西王母。西王母大悦,就让大帝坐下,西王母说:“你前生与我有缘,今世得与我会面,我要将神方以及驱魔逐邪的法术传授给你,让你去济世救民。”大帝于是留在昆仑山过了七天,学习神方及法术。临别时,王母再三嘱咐大帝:“学成回里,别忘记旨在济世救人”。说完王母便仙法送大帝下山,不一会儿便回到家乡,大帝自思既然得了仙法,应立志修真、研究医法济世救人
  辞官退隐
  大帝平素孝敬双亲,和睦邻居,守信约,淡金钱,重义气,戒杀持斋,不娶妻室。传说大帝24岁中举人,朝廷授予御史,他为国家效劳数年,即辞官回归乡里,退隐於泉州府白礁乡文圃山龙池岩炼丹制药,济世救人
  神方华骨
  有一次,大帝要上山采药炼丹,经过树林,看见一堆人的枯骨,他拾起来一看,只见那堆骨已经失了一支左腿骨。大帝于是取了一枝柳枝代替那左腿骨,即时画符念咒,步罡踏斗作法,说也奇怪,那堆枯骨即刻变成人形,原来是一个童子。那童子站立起来,啼啼哭哭,说要寻找主人。大帝问他什么原因?童子答说:“我伴主人要去同安接任知县,行到林中,突被老虎冲散,老虎把我咬死(枯骨欠左腿骨,就是被老虎吞食),现在不知我主人的下落。”大帝劝他不必啼哭,我可以收你为书童。于是命他背药同行,途中,遇见他的主人同安县知县,姓江名少,又名仙官。江知县一见那个书童很惊喜,问他“你与我同往同安县赴任途中,突遇老虎,你被老虎咬死,为何现在还活在世间:”大帝便将起死回生之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江仙官半信半疑,问大帝说:“你既然有起死回生之法,是否能转生为死:”大帝点点头,即时施符念咒作法,那书童随即又变成一堆枯骨。
  江张从游
  江知县看见大帝法力无边,知道不是凡人,他醒悟人生在世争名夺利终久无用,便要求大帝收为徒弟。大帝即时允许,收为门徒。江仙官再要求大帝施法,将枯骨在化成书童。事后,江知县返回衙门,将遇见异人,收为门徒的事一一告诉张师爷(即张圣者),并表明愿意弃官跟随大帝隐居修道,并将官印交给他。张师爷得次仙机,也深悟爵禄荣华终是一无所有,天下既有此异人,岂能错过,所以他也弃官同行。
  结庐礁山
  大帝带了江仙官,张圣者同归白礁,盖结草庐,隐居修真论道,行医救世。事后这消息传四方,受教日众,诸门下深明秘法,同成正果者,有黄医官、程真人、江仙官、邓、何、纪、黄仙姑,赵、殷、康、辛、王等诸元帅,王灵官,王、康舍人,张、萧、刘、连圣者,马、虎迦罗,诸天君并各神将等。
  揭榜医太后
  宋仁宗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一派太平稻世。
  天圣九年(1031年)宋仁宗的母后患疾,朝里所有太医多次诊治,百药无效,病情反而同日见沉重,奄奄一息危在旦夕。原来宋仁宗的母后患的是乳疾。太医诊治羞于开口,不肯让人视诊,服下许多丹药均无见效,太后病久不愈,太医束手无策,宋仁宗更是废寝忘食坐立不安,百般无奈,只好张贴黄榜广征良医。
  有一天,从福建到京都汴梁云游的民间医生吴夲看了黄榜,伸手揭下来,这消息轰动整个京城,大家知道,伴君如伴虎,如果治好了病,当然有封赏,如果治不好病,那可得当心脑袋。 吴夲揭榜后,被带进宫中,宋仁宗亲自召见,只见他道貌平凡,布袜草鞋,风尘仆仆,说话声如洪钟,上朝不拘礼节。宋仁宗心想,这分明是个乡下医生,岂能治好母后的病,既然敢揭黄榜,且让他试看看。
  吴夲被带到后宫,太后躺在房里床上,太监从房里接出一条红丝线,让他在丝线上把脉,吴夲三个指头轻轻地按在丝线上,认真诊断一会儿,沉沉地叹了一气道:“没治了,没治了,脉搏已经停了”。说罢站起来,就要往外走。宋仁宗和众人大吃一惊,觉得“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这个乡下医生看起来还有点真本事。刚才故意叫宫女将红丝线系在床杆上,被他诊出没脉搏,实非平庸之辈。众人见大夫要走,忙上前劝阻道:“大夫留步,请再为太后把一次脉。” 吴夲只好回身重坐案前,又伸出三个指头轻轻地按在丝线上,聚精会神地把脉,低头沉思片刻又道:“没治了,没治了,太后的脉搏跳得和猫一样急。”以猫试他,又被他识破了,因此赶快上前挽留他再次把一次脉。
  吴夲百般无奈,只好坐下,再次伸出三个指头按在红丝线上,垂头侧耳,心致意的扫寸脉,关脉,尺脉,认真辨认一番道:“不妨事,不妨事。”他为太后隔幔灸艾柱,钢针刺背脊,又用丹药内服,经过一番调治,太后的病终于药到病除。太后和仁宗喜出望外,十分感激,宋仁宗要赐封御史太医,他起身辞谢,要回故里道:“吾志在修真,拯救众生,荣华富贵,非我所愿。”
  宋仁宗见他坚持,嘉奖他的美德,赐他在故里白礁择地(现白礁慈济祖宫正殿)结庐修真悟道,行医济世。 输米济急 宋仁宗明道元年岁次壬申(1032年),漳州、泉州两地久旱不雨,颗粒无收,饥荒遍野,民不聊生。大帝听见这个消息后,便搭盖了一座高台,台上竖起一面大旗,亲自登台步罡踏斗作法,向民众宣布十天之内,有大船载米前来救济,民众半信半疑,企望奇迹来临。不觉十天已到,果然有大船数十只载米前来救济,大帝计口赈粮,漳泉两地灾民闻此消息,招兄呼弟接踵而来,受赈灾民人山人海,灾民得食,地方安定。大帝救灾救难的善举,使漳泉两地灾民皆得饱食,个个感谢大帝功德无量
  祛疠击魔
  明道二年(1033年),漳州、泉州两地瘟疫蔓延,民众相继而死,吴真人带领徒弟江仙官、张圣者等奔波于漳泉疫区,施医送药,拯救灾民无数。吴真人步罡踏斗,驱雷击毙瘟魔,平息一场灾祸。漳泉两地民众永怀吴真人的恩德。
  白礁飞升
  景佑三年(1036年)农历五月初二,吴真人外出救治病人,回家路上绕道到文圃山龙池岩采药草,不慎坠崖,乡亲抢救回家,医治无效,午时乘白鹤协同圣父、圣母、圣妹、吴明妈、王舍人得飞升,吴真人时年58岁。远近乡民挥泪致香案叩送。次年白礁村父老在白礁他的修炼处建龙湫庵,偶其像而祀之。
  除去贼寇
  大帝乘鹤飞升后,仍常眷恋乡里。有一天,有群寇扰乱乡里,声势汹汹,乡里人惶惶不安,家家列香案,祷祈大帝显化庇佑。未几,官军来到,与群贼大战,大帝暗中相助,贼首季三当场被击毙,群贼无首,四散逃亡,贼乱遂平,乡民拜谢大帝庇佑,除去恶贼,桑梓幸得安宁。 跨鹤退潮
  有一次,大帝的乡里洪水暴涨,整个乡里变成汪洋,大帝跨鹤显灵施法,顷刻之间,洪水骤退,全村幸得安然无恙。乡民拜谢大帝神威显赫,解救乡里,每年四季演戏酬谢。
  露幡救驾
  当宋高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宋高宗即康王,是徽宗皇帝的第九子),大金国金兀术领兵侵犯中原,守军无法抵敌,皇上将太子康王送给金邦为质。经过长久的岁月,康王思念中原。 有一夜,他看见月色明亮,便偷偷离开,步行到崔子庙,可是没有马匹是不能脱逃的,他正在焦急的时候,忽然听到庙廊下有马嘶,他即刻跳上此马逃走。当康王逃到江边,只见前面江水滔滔后面的金兵快要追到,他急得举头仰天祈神保佑,说也奇怪,顷刻间看见神兵阻止金兵,并见云端露出大帝旗幡。此乃大帝显圣护驾。康王逃回中原,不久登了帝位,在临安建都,派人四处查访,始知是大帝显圣保驾。
  兴膺庙祀
  绍兴二十年岁次庚午(1150年),高宗皇帝颁诏建庙白礁,奉祀大帝,以答谢显化救驾之恩,这就是现在白礁的祖宫。绍兴二十一年岁次辛未(1151年),漳州府龙溪县有一位时任吏部尚书姓颜名师鲁奏请朝廷,复在青礁建庙,塑大帝神像奉祀。 却贼封侯 宁宗庆元元年岁次乙卯(1195年),贼寇又再侵掠故里,大帝显圣协助乡民杀退贼兵,乡亲得以安然无事。朝中大臣闻知此事,启奏皇上,封大帝忠显侯。
  灵泉祛疾
  庆元三年岁次丁巳(1197年),白礁乡民商议扩建大帝祠庙,因为工程浩大所费甚钜,无法进行。有一夜,宫前坛下突然涌出灵泉水,异香四溢,民众取泉水饮之,甘而且香,又能医病,这事传出,每日叩求泉水治病者人山人海,求水投钱不计其数,数月凑齐扩建祠庙的一切费用,使扩建工程顺利完成。
  旗退群贼
  开禧二年岁次丙寅(1206年),因群贼侵入漳州泉州,官兵抵敌不过,正在苦战的时候,忽然看见空中出现忠显侯的旗幡,群贼畏惧,遂纷纷溃退,漳泉二地得保安宁。
  除旱丰收
  开禧三年岁次丁卯(1207年),是年亢旱无雨,赤地千里,无法耕作。漳泉民众到慈济庙祈求大帝,幸受庇佑,连降大雨数天,驱除旱魔,币园复苏,旱年反比常年丰收。此事传到朝廷,追封英惠侯,由于东至蒲阳、长乐、延建,西至汀洲、潮洲、广东、广西,到处都知道此事。
  部阳救驾
  元末明初,明太祖洪武帝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当时狂风大作,陈友谅将连环船列在上流向下压迫,洪武帝不支战败。那时他所乘的战船将要沉覆时,忽见大帝在云端显出旗幡,即时反风回浪,将陈友谅所乘的连环船吹翻,洪武帝于是转败为胜。后来洪武帝即位金陵(现在的南京)后,感谢大帝神力救驾之恩,于洪武五年岁次壬子(1372年),封医灵真君。
  国母赐狮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内太医久治无效,皇帝下诏悬赏求医,黄榜悬挂旬余,无人应诏,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 大帝化成游方道士揭榜施医,药到病除,十分神效。皇帝要封他为御医,他辞谢不就,即乘鹤飞升。后来,文皇后派人调查,方知白礁医灵真君显化所救,成祖敕封吴真人为恩主吴天医灵秒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文皇后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只高举“亚”印章的石狮,程运送到白礁慈济祖宫,历代相传永作纪念,后来人们就把文皇后所赐的石狮,称为“国母狮”。

济世救人是什么意思

成语:济世救人释义: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人一生是逃不出因果的,那么,其实我还挺想济世救人的,可惜不知道前路是什么,在官场又能做出什么事?

这个方法很多 就是施舍呗 就是帮助弱势群体 缺医少药 缺衣少粮的 没钱看病等等············长寿从放生中来。富贵从布施中来,智慧从法布施中来,健康从无畏布施中来 一切福报都是付出的回报

什么救人的成语

从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济世救人    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舍己救人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治病救人    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孙思邈的故事济世救人的故事

悬丝诊脉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宗每日愁锁眉头,坐卧不宁。有一日,唐太宗理完朝政以后,留大臣徐茂功问道:“皇后身患重病,经太医不断诊治,百药全无效果。卿可知哪里有名医?请来为她继续治疗才是!”徐茂功闻言,便将孙思邈推荐给太宗说道:“臣早听说华原县(今耀县)有位民间医生孙思邈,常到各地采药为群众治病,对妇儿科尤其擅长。疑难之症一经他手,都能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以臣之见,还是将他召进宫来,为皇后治疗才好!”唐太宗听过徐茂功的一番话后,表示同意。便派遣使臣马不停蹄,星夜奔赴华原县,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唐太宗见孙思邈已经来到,便立即召见了他,说道:“孙先生医术超群,有起死回生之功,皇后身患重病,昏迷不醒,特请先生前来治疗,若能好转,寡人定有重赏。”但是,在封建社会,由于有“授受不亲的解释'>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医生给宫内妇女看病,大都不能够接近身边,只能根据旁人的口述,诊治处方。孙思邈是一位民间医生,穿着粗布衣衫,皇后的“凤体”他更是不能接近的。于是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他根据这些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已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开始 “引线诊脉”了。没有多大工夫,孙思邈便诊完了皇后的脉。原来,孙思邈医术神奇,靠着一根细线的传动,竟能诊断清人体脉搏的跳动。这就是他被群众称为神医的原因。“万岁!民医已对病症经过了查问诊脉,诊断其为胎位不顺,民间叫做小儿扳心,故而难产十多个月不生,致使皇后身患重病。”孙思邈诊断完毕,向太宗禀告了病因。唐太宗听完以后,问道:“孙先生言之有理,但不知你打算怎样治疗?”孙思邈答道:“只需吩咐采女,将皇后的手扶近竹帘,民医在其中指扎上一针即见效果。”于是采女将皇后左手扶近竹帘,孙思邈看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一颤抖。不一会儿,只听得婴儿呱呱啼哭之声,紧接着采女急急忙忙跑出来说道:“启禀万岁,皇后被孙医师扎过一针后,产下了皇子,人也苏醒了!”唐太宗闻言大喜,对孙思邈说道:“孙先生果真医理精深,妙手回春,确实是当代名医!今日医好中宫疾病,生了皇子,要算奇功一件,寡人有心留你在朝执掌太医院,不知你意下如何?”孙思邈不愿在朝为官,立志漂泊四方为广大人民群众舍药治病,并撰写《千金方》济世活人。于是他向太宗陈述了自己的志愿,婉言谢绝了太宗赐给的官位。太宗听了,也就不好强求挽留。赐给他“冲天冠”一顶、“赫黄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马一匹和千两黄金、绸缎百尺。并大摆宴席,一来欢送孙思邈,二来庆贺皇后病愈生下皇子。但孙思邈又拒绝了太宗赐给的黄金绸缎。唐太宗深为孙思邈的高尚品德和为人处事的精神风貌所感动,同文武百官将他送出皇城,任他去名山大川采集药材,为黎民百姓救死扶伤,任何人不得阻拦。唐太宗十分欣赏孙思邈,后来还曾亲临华原县五台山去拜访孙思邈,并赐他颂词一首。直到现在,药王山南庵内还留有唐太宗御道、“拜真台”、“唐太宗赐真人颂”古碑一通等。

关于几个或一个神仙在人间济世救人, 发生很多事情的电视剧 譬如;天师钟 馗、活佛济公、八仙过海等

《女娲传说之灵珠》《欢天喜地七仙女》《西游记后传》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jishijiuren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