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劳什子”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劳什子”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劳什子”是什么意思?、劳什子是哪里的方言?是什么意思?、“子曰: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中的‘失’的意思。、连数学家高斯畏惧的天才而没有收他做徒弟的人是谁?、什么叫逃避?、逻辑哲学的作者是谁等

“”劳什子”是什么意思?

劳什子有两种解释:一为满语方言,可以解释为“胡说不止、人说颠话”。一为成语,可解释为讨厌的东西。此外,“劳什子”一词还在现代北方一部分地区、浙江和江苏一些地区的方言中存在,用法相当于现代普通话中的“东西”或“玩意儿”,泛指一般事物。但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劳什子”含有厌恶和轻蔑的味道。

劳什子是哪里的方言?是什么意思?

劳什子是现代北方一部分地区的人们口中,江苏、浙江一些地区的方言中也存在。
它的用法相当于现代普通话中的“东西”或“玩意儿”,泛指一般事物。所不同的是“劳什子”含有厌恶和轻蔑的味道。
劳什子(满语)释义为“胡说不止、人说颠话”,作为地道的满语词汇,汉意是痴话、傻话、说颠话、骗人或唬人的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在《红楼梦》中特指“通灵宝玉”。
扩展资料:
人民文学出社1996年的《红楼梦》中,“劳什子”一词释为“如同说‘东西’、‘玩意’,含有厌恶之意”,“厌恶之意”只是由本意引申而来,还算贴近,但并不含有“东西、玩意”的本意。这样解释不但忽视了它的满语意思,望文生义,而且也因此埋没了曹雪芹刻画人物时的用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什子

“子曰: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中的‘失’的意思。

应该可以理解为 失去 吧 学习如果不及时,恐怕以后就没机会了 学习如果不全,恐怕就不会成功。

连数学家高斯畏惧的天才而没有收他做徒弟的人是谁?

是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
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1802年8月5日-1829年4月6日)。
挪威数学家,在很多数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最著名的一个结果是首次完整给出了高于四次的一般代数方程没有一般形式的代数解的证明。
这个问题是他那时最著名的未解决问题之一,悬疑达250多年。他也是椭圆函数领域的开拓者,阿贝尔函数的发现者。尽管阿贝尔成就极高,却在生前没有得到认可,他的生活非常贫困,去世时只有27岁。
1823年当阿贝尔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后,他的朋友便力请挪威政府资助他到德国及法国进修。当等待政府回复时,在1824年他发表了他的《一元五次方程没有代数一般解》的论文,渴望为他带来肯定地位。他把论文寄了给当时有名的数学家高斯,可惜高斯错过了这篇论文,也不知道这个著名的代数难题已被解破。
1825-26年的冬季,他远赴柏林,并认识了克列尔(Crelle)。克列尔是个土木工程师,而且对数学很有热诚,他跟阿贝尔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1826年,在阿贝尔的鼓励下,克列尔创立了一份纯数学和应用数学杂志(Journal für die reine und angewandte Mathematik),该杂志的第一期便刊登了阿贝尔在五次方程的工作成果,另外还有方程理论、泛函方程及理论力学等的论文。
在柏林,新的数学向导使他继续独立地进行研究工作,後来阿贝尔更到了欧洲不同的地方。
扩展资料
阿贝尔主要成就:
阿贝尔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除了五次方程之外,他还研究了更广的一类代数方程,后人发现这是具有交换的伽罗瓦群的方程。为了纪念他,后人称交换群为阿贝尔群。
阿贝尔还研究过无穷级数,得到了一些判别准则以及关于幂级数求和的定理。这些工作使他成为分析学严格化的推动者。
阿贝尔和雅可比是公认的椭圆函数论的奠基者。
阿贝尔发现了椭圆函数的加法定理、双周期性、并引进了椭圆积分的反演。他研究了形如的积分(现称阿贝尔积分), 其中R(x,y)是x和y的有理函数,且存在二元多项式ƒ,使ƒ(x,y)=0。
他还证明了关于上述积分之和的定理,现称阿贝尔定理,它断言:若干个这种积分之和可以用g个这种积分之和加上一些代数的与对数的项表示出来,其中g只依赖于ƒ,就是ƒ的亏格。
阿贝尔这一系列工作为椭圆函数论的研究开拓了道路,并深刻地影响着其他数学分支。埃尔米特曾说:阿贝尔留下的思想可供数学家们工作150年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

什么叫逃避?

我叫做逃避,如果有一个事情要你去做的话。那你就不在家叫你做的时候,你老是推躺。说做别的事情没时间,那样子就叫做逃避。

逻辑哲学的作者是谁

逻辑哲学论》是出生于维也纳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创作的逻辑学著作,1921年首次发表。
《逻辑哲学论》从符号系统的原则和任何语言中词和事物之间必须具有的关系出发,将这种考察的结果应用于传统哲学的各部分,并在每一种情形下都表明,传统的哲学和传统的解决是怎样由于对符号系统原则的无知和对语言的误用而产生出来的。
《逻辑哲学论》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计划,试图用它来识别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清晰地说出“逻辑上完美的语言的条件”来定义哲学的界限。它的目标是完善罗素早年的逻辑原子论哲学系统。
维特根斯坦在该书提出的7大命题:
1,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2,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3,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
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5,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
7,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从这七个论题的顺序看,维特根斯坦首先对世界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是世界是由原子构成,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接着他又把原子事实同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思想就是事实的逻辑形象。思想是通过命题来表述的,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有意义的命题与现实是相对应的。这样,维特根斯坦就把语言和世界联系起来了,并进而从对世界的逻辑分析过渡到对命题的逻辑分析。
维特根斯坦研究了命题的三种主要形式,即基本命题、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和命题的一般形式。通过对命题形式的分析,维特根斯坦为思维划定了一条界线,并对传统哲学的问题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世界存在着不可说的事物,对于不可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逻辑哲学论》的后世影响——
《逻辑哲学论》中包含了对实在、思维、语言、知识、科学和数学等问题的清晰明确的逻辑分析,包含了关于世界、自我、伦理、宗教、人生和哲学的深奥神秘的警句箴言。它对在当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在英美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哲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被维也纳小组奉为“圣经”,并直接影响了罗素思想的变化;同时,它所提出的逻辑分析方法对当代逻辑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历史哲学、法哲学、伦理学、美学以及宗教哲学等等众多学科和领域都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laoshizi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