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理不胜辞”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理不胜辞”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理不胜辞的意思是什么?、带有不胜的成语有哪些、什么不什么辞四字词、成语什么不胜什么、“不托飞驰之势,不假良史之辞”是什么意思?、理啥词啥的成语有等

理不胜辞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理不胜辞【拼音】lǐbùshèngcí【解释】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带有不胜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不胜的成语有哪些 :
数不胜数
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
美不胜收
不胜枚举
不分胜负
不分胜败
弱不胜衣
理不胜辞
祝不胜诅、
力不自胜
指不胜屈
不胜其苦
力不胜任
不胜杯杓
不胜其任
举不胜举
悲不自胜
不可胜言、
妖不胜德
不可胜书

什么不什么辞四字词

不谋同辞 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理不胜辞 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谊不敢辞 犹言义不容辞。 谊不容辞 犹言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义不容辞 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在所不辞 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成语什么不胜什么

成语什么不胜什么 (17个):
防不胜防
举不胜举
指不胜屈
妖不胜德
如不胜衣
寡不胜众
理不胜辞
邪不胜正
若不胜衣
行不胜衣、
力不胜任
祝不胜诅、
数不胜数
弱不胜衣
罪不胜诛、
指不胜偻、
美不胜收

“不托飞驰之势,不假良史之辞”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势。
出自《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论,作者曹丕即魏文帝。《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世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文组成。《论文》是其中的一篇。 
全文(节选)如下: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译文如下: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
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
扩展资料:
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束缚,少有独立地位。盛极一时的汉赋,竟被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法言·吾子》)曹丕之弟曹植也认为:“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曹植:《与杨德祖书》)这已开始把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了。
据此,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目前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但在这里,已经被曹丕赋予“不朽”这一语言符号以崭新的现实涵意和历史意义。
曹丕把诗赋也列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一对文学自身价值思考的历史视野之中,这充分 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典论·论文》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
《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典论·论文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libushengci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