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取信于民”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取信于民”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李世民取信于民的故事、关于取信于民的名言警句、《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三国演义中取信于民的例子、商鞅下达变法令后是用什么办法取信于民的?、什么治理国家的人都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等

李世民取信于民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唐太宗因参加朝廷科举铨选的人中,有许多人伪造官资履历或假冒祖上有功,来参加铨选,于是下令,要求诈伪资荫者自首,否则的话,就将其处死。  不久,有一名伪造资荫的人被发觉,唐太宗打算将其处死,大理寺少卿戴胄上奏说:“根据法律应当处以流刑。”  “你想为了维护法律而使我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吗?” 唐太宗怒气冲冲地说。  “您的命令是凭一时的喜怒而发出的,法律是国家用来取信于天下人而制定的。皇帝您不满铨选人多有欺诈,因此打算处死他。然而,您也知道他们不应处以死刑,所以才要以法律来判决他们,这是隐忍小愤而伸张信用啊。”  唐太宗心平气和下来,说道:“你能秉公执法,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  戴胄不怕触犯皇帝尊严,秉公执法,直谏如同泉涌,唐太宗都听从了他的正确建议。因此,当时天下冤屈的案件很少。  【小故事的启迪】法度,法度,有了法律,才有了公正行事的依据和准绳。执法贵严,只有摒弃个人好恶,严格执法,才能取信于民。这个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依然适用。

关于取信于民的名言警句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论语》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北宋.王安石 《商鞅》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 北宋.苏洵 《用间》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窃以为,小大之狱比衣食所安更为重要。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缺衣少食可以忍受,但不公正的待遇则无法忍受。 因为“贫穷”只是一个相对的和主观的概念。“不均”才是现实中一个绝对存在的差距。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贫寡”与“不均”其实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贫与寡的感觉,就是因为“不均”的存在,没有“不均”就无所谓“贫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曾经度过了几百万年没有贫穷的生活(原始社会)。贫穷只是到了人类开始所谓文明进步的阶段之后,也就是人类社会出现了“不均”之后,才产生的。因此,只要不均存在,贫穷也就存在。

三国演义中取信于民的例子

曹操军纪严明割发代首。就是曹操军纪严明,命令将士不得践踏民众的田地,否则斩首。可是曹操的马突然失足踏进了麦地,可是三军主帅不能死啊,于是曹操就割发代首取信于民

商鞅下达变法令后是用什么办法取信于民的?

变法令下达后,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奖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五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

什么治理国家的人都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民心乃是国家本中之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quxinyumin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