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俗下文字”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俗下文字”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各地的民风民俗(要文字的)、三字俗词、亦俗亦雅汪曾祺阅读亦俗亦雅四个字体现在哪些方面、用一种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一种风俗、“俗”字开头的成语除了“俗不可耐”还有其它的成语吗?、亦俗亦雅汪曾祺阅读亦俗亦雅四个字体现在哪些方面等

各地的民风民俗(要文字的)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2.贴春联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4.贴年画
5.守岁
6.放爆竹
7.拜年
8.春节食俗
9.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各地各民族春节习俗
一..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

三字俗词

1八辈子:形容时间久、程度深。 2拆烂污。捣蛋、胡来。 3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4唱反调:提出相反的主张,采取相反的行动。 5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6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7.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8.撑场面: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9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10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12.闯红灯: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13.打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 14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15.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16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17.大气候: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 18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19定心丸: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20.翻老账:指发生矛盾时提起从前发生的事情,纠缠对方过去所犯的错误。 21高姿态: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22.滚雪球: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23.过电影:形容对过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顾。 24过干瘾: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 25交学费: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其他代价。 26揭盖子:比喻揭露矛盾或问题。 27解扣子:比喻解开思想疙瘩。 28.侃大山:吹牛,说笑话,没有目的的聊天。 29.烂摊子: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 30.捞稻草:比喻在绝望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也比喻乘机捞好处。 31.捞世界:指外出闯荡。 32撂挑子:比喻甩下应负责的工作,不干了;主动辞职。 33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34.露馅儿:比喻暴露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 35没辙儿:比喻没办法,无可奈何。 36拍脑袋:指全凭主观决策、出主意。 37.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39.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 40挑大梁:指在一个单位担任重要职务、任务,发挥重要作用。 41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42.窝里斗:指家庭或团体内部发生争斗和冲突。 43捂盖子: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44.下台阶:(设法)摆脱困境。 45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或事物。 46小儿科:比喻胸襟狭窄或吝啬的行为,或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47马后炮:喻事后才采取措施,但已无济于事的人。 48门外汉:外行。 49 迷魂汤:喻迷惑人语言或行为。 50走过场:喻搞形式主义

亦俗亦雅汪曾祺阅读亦俗亦雅四个字体现在哪些方面

亦俗亦雅汪曾祺 黄波(18分) ①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瞩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汪曾祺的《五味》和《文与画》,一为谈吃的美文,一为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均是他创作之余所写的小品文,居然让我对上面那个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了。 ②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说:“大菜,我做不了。”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雅事,犹如作诗填词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就曾讥讽世人所追捧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的 “不喜大菜”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混迹在显贵府上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A)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 ③饮食一道,汪曾祺享受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雅趣传递给了我们。本没有资格上餐桌的黄瓜皮,在他那里竟是这般精致,“黄瓜切成寸段儿,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黄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饕餮甚多,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声脆响?  ④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是的,汪曾祺是雅的,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⑤(B)汪曾祺的画作,只是“瞎抹”,他自己说“我的画,无师法”,其实他的画是真正的“写意①”。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他的画,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 ⑥汪曾祺让我想起苏东坡和辛弃疾。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雅致,平民的情怀”。苏、辛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东坡街头听人谈鬼,他会饶有兴趣地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辛弃疾夜行遇雨,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唱诵丰收的好词。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苏东坡和辛弃疾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高雅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五味》和《文与画》所看到的,则是一个生活化、平民化的汪曾祺。 ⑦既有士大夫的雅致,又有平民的情怀,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汪曾祺正是让这种雅致与情怀回归生活、回归真实,进而成就其平淡质朴的文风和亦俗亦雅的人生。 (文章略有删改)【注释】①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得分评卷人18.本文标题中的“亦俗亦雅”四个字耐人寻味,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汪曾祺的“亦俗亦雅”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① ②他用淡淡的文字,把美食的雅趣传递给我们,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③他的画作是真正的写意,但入画的对象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④ 19.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A.请比较第②段中(A)处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原句: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改句:他是真喜欢这些小东西。B. 第⑤段画线B句中连用三个引号,其作用分别是 , , 。汪曾祺的画作,只是“瞎抹”,他自己说“我的画,无师法”,其实他的画是真正的“写意”。20.文章第②段写到了袁枚,第⑥段写到了苏轼、辛弃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1.汪曾祺常着笔于黄瓜皮、咸鸭蛋等家常物什,用淡淡的文字传递出生活的雅趣。“世间饕餮甚多,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声脆响?”品味下面的两段文字,联系自己的经历,描述享受美食的情景,体现生活的趣味。(50字左右)(4分)文段一:黄瓜切成寸段儿,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黄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文段二: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节选自《端午的鸭蛋》)(50字)17. 示例1:特邀百对新人参与“情定桃花源”的活动,体现了在恋爱、婚姻等民间喜庆活动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示例2:文人墨客即兴吟诗作画,体现了中国文人借桃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示例3:花开时节,无数游客慕名前往体现了早春赏桃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18.①处示例:他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表现了他对家常物什的真喜欢。④处示例:他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他既有士大夫的雅致,又有平民的情怀。)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空2分,结合文章内容阐述,意思对即可。19.A处示例:原句运用倒装(短句)突出强调了汪曾祺对世俗生活本真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汪曾祺的赞美,改后的句子为陈述句,语气平淡,不能充分表达这种感情。 评分意见:本小题3分。句式特点1分,突出强调的内容和情感1分,改句的不同1分。B处示例:反语(特殊意义、否定);引用;特定称谓(突出强调)评分意见:本小题3分。每空1分。20.示例:文章第②段借袁枚反衬(对比)汪曾祺对生活本真的热爱。文章第⑤段借苏轼和辛弃疾正衬(衬托)汪曾祺既有士大夫的趣味,又有平民的情怀。突出了汪曾祺的亦俗亦雅,表达了作者对汪曾祺的崇敬和赞美。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第②段、第⑤段写法各占1分,突出汪曾祺亦俗亦雅1分,作者情感1分。21.示例1:油条切段,寸许长。肉馅剁至成泥,入细葱花、少量榨菜或酱瓜末拌匀,塞入油条段中,入半开油锅重炸。嚼之酥脆,真可声动十里。 示例2: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 示例3:这油旋儿也是一种饼,由多层面皮垒起压成圆形,经油煎、烙烤而成,颜色金黄、层多松软、葱味香浓、又酥又脆,到口就碎。示例4:周村烧饼通体金黄,正面粘满芝麻,背面布满酥孔,浓郁的芝麻味扑面而来。轻咬一口,“咯吱”一声,脆脆的薄片在口中四散飞溅。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描写细致,写出生活的趣味2分,语言生动流畅1分

用一种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一种风俗

春节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俗”字开头的成语除了“俗不可耐”还有其它的成语吗?

俗不可耐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还有如下:俗不可医俗气已深,不可救药俗下文字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俗谚口碑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亦俗亦雅汪曾祺阅读亦俗亦雅四个字体现在哪些方面

亦俗亦雅汪曾祺 黄波(18分) ①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瞩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汪曾祺的《五味》和《文与画》,一为谈吃的美文,一为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均是他创作之余所写的小品文,居然让我对上面那个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了。 ②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说:“大菜,我做不了。”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雅事,犹如作诗填词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就曾讥讽世人所追捧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的 “不喜大菜”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混迹在显贵府上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A)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 ③饮食一道,汪曾祺享受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雅趣传递给了我们。本没有资格上餐桌的黄瓜皮,在他那里竟是这般精致,“黄瓜切成寸段儿,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黄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饕餮甚多,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声脆响?  ④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是的,汪曾祺是雅的,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⑤(B)汪曾祺的画作,只是“瞎抹”,他自己说“我的画,无师法”,其实他的画是真正的“写意①”。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他的画,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 ⑥汪曾祺让我想起苏东坡和辛弃疾。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雅致,平民的情怀”。苏、辛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东坡街头听人谈鬼,他会饶有兴趣地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辛弃疾夜行遇雨,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唱诵丰收的好词。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苏东坡和辛弃疾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高雅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五味》和《文与画》所看到的,则是一个生活化、平民化的汪曾祺。 ⑦既有士大夫的雅致,又有平民的情怀,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汪曾祺正是让这种雅致与情怀回归生活、回归真实,进而成就其平淡质朴的文风和亦俗亦雅的人生。 (文章略有删改)【注释】①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得分评卷人18.本文标题中的“亦俗亦雅”四个字耐人寻味,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汪曾祺的“亦俗亦雅”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① ②他用淡淡的文字,把美食的雅趣传递给我们,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③他的画作是真正的写意,但入画的对象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④ 19.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A.请比较第②段中(A)处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原句: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改句:他是真喜欢这些小东西。B. 第⑤段画线B句中连用三个引号,其作用分别是 , , 。汪曾祺的画作,只是“瞎抹”,他自己说“我的画,无师法”,其实他的画是真正的“写意”。20.文章第②段写到了袁枚,第⑥段写到了苏轼、辛弃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1.汪曾祺常着笔于黄瓜皮、咸鸭蛋等家常物什,用淡淡的文字传递出生活的雅趣。“世间饕餮甚多,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声脆响?”品味下面的两段文字,联系自己的经历,描述享受美食的情景,体现生活的趣味。(50字左右)(4分)文段一:黄瓜切成寸段儿,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黄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文段二: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节选自《端午的鸭蛋》)(50字)17. 示例1:特邀百对新人参与“情定桃花源”的活动,体现了在恋爱、婚姻等民间喜庆活动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示例2:文人墨客即兴吟诗作画,体现了中国文人借桃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示例3:花开时节,无数游客慕名前往体现了早春赏桃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18.①处示例:他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表现了他对家常物什的真喜欢。④处示例:他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他既有士大夫的雅致,又有平民的情怀。)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空2分,结合文章内容阐述,意思对即可。19.A处示例:原句运用倒装(短句)突出强调了汪曾祺对世俗生活本真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汪曾祺的赞美,改后的句子为陈述句,语气平淡,不能充分表达这种感情。 评分意见:本小题3分。句式特点1分,突出强调的内容和情感1分,改句的不同1分。B处示例:反语(特殊意义、否定);引用;特定称谓(突出强调)评分意见:本小题3分。每空1分。20.示例:文章第②段借袁枚反衬(对比)汪曾祺对生活本真的热爱。文章第⑤段借苏轼和辛弃疾正衬(衬托)汪曾祺既有士大夫的趣味,又有平民的情怀。突出了汪曾祺的亦俗亦雅,表达了作者对汪曾祺的崇敬和赞美。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第②段、第⑤段写法各占1分,突出汪曾祺亦俗亦雅1分,作者情感1分。21.示例1:油条切段,寸许长。肉馅剁至成泥,入细葱花、少量榨菜或酱瓜末拌匀,塞入油条段中,入半开油锅重炸。嚼之酥脆,真可声动十里。 示例2: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 示例3:这油旋儿也是一种饼,由多层面皮垒起压成圆形,经油煎、烙烤而成,颜色金黄、层多松软、葱味香浓、又酥又脆,到口就碎。示例4:周村烧饼通体金黄,正面粘满芝麻,背面布满酥孔,浓郁的芝麻味扑面而来。轻咬一口,“咯吱”一声,脆脆的薄片在口中四散飞溅。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描写细致,写出生活的趣味2分,语言生动流畅1分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suxiawenzi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