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投木报琼”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投木报琼”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投我以什么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以桃李报以琼瑶的全诗是什么?、投木报琼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投之以桑榆,报之以桃李是什么意思、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是什么意思?、投我以桃木,报之以琼瑶 中的琼瑶是什么?、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与一般的“投桃报李”有何不同、投以桃李报以琼瑶的全诗是什么?等

投我以什么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作品注释注释:琼琚:美玉美石之通称匪:非《木瓜》读解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被《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现代学者一般从朱喜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笔者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瑶(瑶、玖);匪以为报,水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证也是同一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瑶(瑶、玖);我以琼瑶(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读感:’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应当与这诗的立意有关(该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真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挑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仪式。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西方人是否有这种传统还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这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
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大看重仪式了。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

投以桃李报以琼瑶的全诗是什么?

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作品注释 注释: 琼琚:美玉美石之通称 匪:非

投木报琼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投木报琼
原指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拼音]
tóu

bào
qióng
[出处]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之以桑榆,报之以桃李是什么意思

大意是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但这两句并没有出处,而我们常见到的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或者“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抑》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于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而Po主问的这一句并没有文献出处,大意应该和‘投桃报李’差不多。
参考资料
孔丘.《诗经》.北京:北京出社,2007-7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是什么意思?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从字面上看别人解人之困,授之以桃,而受惠之人却以李相报,当时有负于授桃之人了。桃之味比李美,李之实比桃小。故疑此语为贬义。但人们日常中往往在表达时犯错误,说受人恩惠,过后报答,言曰;“投桃报李”,此种,要么看出受惠之人悭吝油滑,要么看出受惠之人谦逊诚实。
寓意是要知恩图报;也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出自《诗经·大雅·抑》,作者:卫武公,朝代:春秋时期。
原段为: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译文:修明德行养情操,使它高尚更美好。举止谨慎行为美,仪容端正有礼貌。不犯过错不害人,很少不被人仿效。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胡说羊羔头生角,实是乱你周王朝。
扩展资料: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引申及相似成语:
1、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2、投木报琼:出自《卫风·木瓜》,作者为周代无名氏。
原句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他送我的是红桃,我报他的是琼瑶,琼瑶哪能算报答,是求彼此永相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雅·抑

投我以桃木,报之以琼瑶 中的琼瑶是什么?

’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作品注释
注释:
琼琚:美玉美石之通称
匪:非
《木瓜》读解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被《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现代学者一般从朱喜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笔者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瑶(瑶、玖);匪以为报,水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证也是同一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瑶(瑶、玖);我以琼瑶(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读感:’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应当与这诗的立意有关(该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真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挑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仪式。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西方人是否有这种传统还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这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
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大看重仪式了。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男女交往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形式,却不可不有’投桃报李’的仪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与一般的“投桃报李”有何不同

1、出处不同
“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
2、内涵不同
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赠给我木瓜,我回赠你美玉”,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我以琼琚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
“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扩展资料
《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关于此诗主旨有很多争论,经过汉人、宋人、清人乃至当今学者的考释,对此诗,文学史上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
“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投桃报李
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木瓜》

投以桃李报以琼瑶的全诗是什么?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toumubaoqiong.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