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亡国之器”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亡国之器”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最后一字是器的成语有哪些、亡国皇帝、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三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其数。什么意思求大神帮助、最后一字是器的成语有哪些、亡什么之什么成语、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亡国是指哪个朝代等

最后一字是器的成语有哪些

  斗筲之器 【解释】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冰炭不同器 【解释】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不成器 【解释】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布被瓦器 【解释】布缝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检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瑚琏之器 【解释】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将相之器 【解释】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投鼠忌器 【解释】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薰莸同器 【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薰莸不同器 【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玉不琢,不成器 【解释】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凡偶近器 【解释】谓平庸之辈;普通人才。  怀才抱器 【解释】见“怀材抱器”。  怀材抱器 【解释】犹言德才兼备。材,才能;器,器度。  上根大器 【解释】佛家语。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亡国之器 【解释】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熏莸不同器 【解释】熏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熏莸同器 【解释】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掷鼠忌器 【解释】犹言投鼠忌器。  君子不器 【解释】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种器皿。君子博学多才,可胜任各种工作

亡国皇帝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公元885年至926年),应州人,小名亚子,李克用长子。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少年时随父作战,11岁就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赏赐和夸奖。成人后状貌雄伟,稍习《春秋》,略通文义,作战勇敢,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当时,军阀混战、占据河东的李克用常被控制河南的朱全忠(即朱温)牵制围困,兵力不足,地盘狭小,非常悲观。李存勖劝说其父:“朱全忠恃其武力,吞灭四邻,想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亡。我们千万不可灰心丧气,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李克用听后大为高兴,重新振作起来,与朱全忠对抗。
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月晋王位。办完丧事,他就设计捕杀了试图夺位的叔父李克宁,并率军解潞州(山西上党)之围。李存勖认为潞州是河东屏障,没有潞州对河东不利,所以他立即率军从晋阳出发,直取上党,乘大雾突围潞州的梁军,大获全胜。李存勖的用兵使朱全忠大惊,他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资治通鉴》卷266)潞州围解,河东威振,控制镇州的王容和控制定州的王处直见形势骤变,也动摇了附梁的信心,竟和李存勖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后梁。后梁为了保护河北,不惜一切,出兵再战,于是双方在柏乡又展开了一场血战。柏乡之役,晋军有周德威等3000骑兵和镇州、定州兵;梁军有王景仁率的禁军和魏博兵八万。梁军守柏乡、以逸待劳,在地形、兵力、装备几方面处于优势;而晋军是骑兵,机动性和进攻能力大,对梁军构成威胁。战役开始,李存勖采用周德威建议,引诱梁兵出城,聚而歼之,晋军主动后撤。梁军主将王景仁果然上当,倾巢而出。晋军抓住机会,以骑兵猛烈突击梁军,周德威攻右翼,李嗣源攻左翼,鼓噪而进。这时晋军李存璋率领的骑兵大队也赶上,梁军丢盔弃甲,死伤殆尽。这一仗,使梁军丧失了对河北的控制,之后,朱全忠一听晋军就谈虎色变。而李存勖却进一步安定了河东局势,他息兵行赏,任用贤才,惩治贪官恶吏,宽刑减赋,河东大治。
李克用临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他将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放在精制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又送回家庙,表示完成了任务。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河北高邑县)打败了朱全忠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接着,攻破燕地,将刘仁恭活捉回太原。九年后,他又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励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于公元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李存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惜生命,是员勇将;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昏暗无知的蠢人。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有一次上台演戏,他连喊两声“李天下”!一个伶人上去扇了他个耳光,周围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李存勖问为什么打他,伶人阿谀地说:“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不仅没有责- ,反而予以赏赐。伶人受到皇帝宠幸,可以自由出入宫中和皇帝打打闹闹,侮辱戏弄朝臣,群臣敢怒而不敢言。有的朝官和藩镇为了求他们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还争着送礼巴结。李存勖还用伶人做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置身经百战的将士于不顾,而去封身无寸功的伶人当刺史。此外,李存勖还下令召集在各地的原唐宫太监,把他们作为心腹,担任官中各执事和诸镇的监军。将领们受到宦官的监视、侮辱,读书人也断了进身之路。同时,李存勖又派伶人、宦官抢民女入宫,有一次,竟抢了驻守魏州将士们的妻女1000多人,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
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另一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也险遭杀害。是年三月,李嗣源在将士们的拥戴下,率军进入汴京,准备自立为帝。李存勖得讯忙拿出内府的金帛赏给洛阳的将士,逼他们开赴汴水。军到中牟县,听说李嗣源已进入汴京。李存勖知道大势已去急返洛阳,路上兵立逃走一半。回到洛阳后,他试图抵抗李嗣源的进攻。四月,李嗣源先锋石敬瑭带兵逼进汜水关(河南荥阳汜水镇),李存勖决定自己率军去扼守。丁亥日,军队按照他的命令在洛阳城外等候出发,李存勖正用早餐。这时,被提升为直御(亲军)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军队都调到城外候命之机发动兵变,带着叛乱的士兵乱杀乱砍,火烧兴教门,趁火势杀入宫内,在混乱中射死了前来带领侍卫抵抗的李存勖。李嗣源攻入洛阳,派人从灰烬中找到了李存勖的一些零星尸骨,葬于雍陵。李嗣源自己又当上了皇帝。
李存勖死后的庙号为庄宗。
欧阳修是这样评价庄宗的:“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三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其数。什么意思求大神帮助

译文:在春秋时期,以下犯上杀戮国君的事情有三十六件,国家被灭亡的事情有五十二次,诸侯被大夫放逐,国君不能保住江山社稷的事例,不胜枚举!材料反映了春秋时代,诸侯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所有的人都在疯狂地追逐着力,又都在追逐力的过程中丧 失了力。“《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象征着“周文”的等级森 严的礼乐制度此时已经幻为美好的回忆,取而代之的是霍布士所说的“人与人争”的可怕的自然状态。那是一个“文明”退位、“伪文明”得道的时代,人心中原始的动物本能获得了解放,披着“文明”外衣不动声色地将人类召回文明创辟之前的黑暗世界。

最后一字是器的成语有哪些

  斗筲之器 【解释】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冰炭不同器 【解释】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不成器 【解释】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布被瓦器 【解释】布缝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检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瑚琏之器 【解释】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将相之器 【解释】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投鼠忌器 【解释】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薰莸同器 【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薰莸不同器 【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玉不琢,不成器 【解释】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凡偶近器 【解释】谓平庸之辈;普通人才。  怀才抱器 【解释】见“怀材抱器”。  怀材抱器 【解释】犹言德才兼备。材,才能;器,器度。  上根大器 【解释】佛家语。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亡国之器 【解释】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熏莸不同器 【解释】熏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熏莸同器 【解释】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掷鼠忌器 【解释】犹言投鼠忌器。  君子不器 【解释】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种器皿。君子博学多才,可胜任各种工作

亡什么之什么成语

亡王之机、
亡国之音
亡国之语、
亡国之本、
亡命之徒
亡国之臣、
亡国之社
亡国之主、
亡国之道、
亡羊之叹
亡国之器
亡国之事

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亡国是指哪个朝代

指的是南陈。
“商女不知亡国恨”出自《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
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全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扩展资料:
陈朝(557年—589年),史称南陈或南朝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为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交趾以北的地区。
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朝刚建立时(557年)面临北方政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急。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势逐渐好转。
陈霸先于永定三年(559年)病逝,其侄陈文帝陈蒨即位,陈蒨大力革除南梁奢侈之风,使陈朝治稍为安定。天康元年(566年),陈蒨死,遗诏太子陈伯宗继位,于次年被文帝弟陈宣帝陈顼所废。
陈顼即位后,继续实行陈蒨时轻徭薄赋之策,使江南经济逐渐恢复。太建九年(577年),北周灭北齐。翌年,周陈在吕梁展开激战,周败陈,吴明彻被俘,淮南之地得而复失,江北州郡尽为北周所有。
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病死,太子陈叔宝继位,是为陈后主。后主不问政事,荒于酒色,陈朝政治已江河日下
北方的隋文帝杨坚积极准备灭陈。祯明二年(588年),杨坚命其子杨广等统军攻陈(隋灭陈之战),至次年攻陷建康,南朝陈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陈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wangguozhiqi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