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言言善果”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言言善果”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言字开头四字成语、帮忙翻译文言文(郑善果母者......)、形容有益的成语、善言善行善念善缘种善因争取符善果求下联、“言”字 文言文一字多义、关于善因善果的名言等

言字开头四字成语

言不由衷
言之凿凿
言归于好
言简意赅
言归正传
言听计从
言传身教
言而不信
言行一致
言多必失
言多语失
言行相顾
言人人殊
言谈林薮
言之有物
言而无信
言不及私
言颠语倒
言之有礼
言听谋决
言大非夸
言之有序
言语道断
言不及行
言犹在耳
言重九鼎
言是人非
言芳行洁
言信行果
言言善果
言行不符
言笑晏晏
言之无文
言出法随
言语路绝
言不及义
言语漏泄
言清行浊
言由衷发
言为心声
言不践行
言之不尽
言之过甚
言不谙典
言之不预
言必有中
言扬行举
言意相离
言行举止
言而有信
言以足志
言简意该
言出患入
言高趣远
言不诡随
言提其耳
言之不渝
言炳丹青
言约理辨
言与心违

帮忙翻译文言文(郑善果母者......)

郑善果的母亲,二十岁时就成为寡妇了。品性贤淑聪慧,有贞节,博览史书典籍,精通治家治国的道理。每次郑善果升堂判案,他的母亲总是坐在胡床上,在屏障后面观察。如果听到郑善果分析判决的合理,回来后就很高兴。如果听到郑善果做事不合情理,或者妄自发怒,她就回到住处,蒙上被子哭泣,整天不吃饭。郑善果跪在床前,也不敢起来。她母亲才起身对他说:“我不是恼怒你,而是愧对你们家。我做了你们郑家的媳妇,主持家务。像你的父亲,是个精忠勤勉的人,做官的时候清廉自律,从来不过问私事,以身徇国,向他那样死去,我也希望你要学习他那样的品格。你从小就成了孤儿,我是个寡妇,只有慈爱没有威信,使得你不懂的礼仪训诫,怎么能不辜负忠臣的基业呢?你从小孩的时候就继承了你父亲的爵位,爵位高至方伯,难道是你自己挣来的吗?怎么能不仔细想想这事儿妄自发怒,心里只想着骄傲享乐,耽误了公事!”郑善果的母亲总是自己纺织,半夜才睡。郑善果说:“我开国封侯,做到三品官,俸禄也不少,母亲为什么还如此这样勤苦呢?”郑母回答说:“唉!你年纪已经大了,我以为你已经懂得了天下的道理,今天听到这句话,原来你还不懂。至于国家大事,你有什么用?今天你的俸禄,原是皇上为了报答你的祖辈为国捐躯的。应当把俸禄用来供奉先人,供他们享用,妻子儿子怎么能独自享用,作为富贵的资本呢!况且纺线织布,是妇女的本职,上自王后,下至大臣们的妻子,各有各的职责。如果荒废了自己的本职,就是骄纵,贪图安逸。我虽然不懂的礼节,但是怎么能败坏自己的名声呢?”

形容有益的成语

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西门豹之性急:打开书本。 出处,除去各种弊端:《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但有益于行为:思考:《韩非子·观行》,禽息鸟视,广忠益也。 出处,佩弦自戒,意见。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指读书。” 禽息鸟视 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广:熟牛皮。 进利除害 犹言兴利除害集思广益 集:晋·陶潜《与子俨等疏》,故佩弦以自急,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集中。原指西门豹性急,故佩弦:“忠言逆耳利于行:“虚荷上位而忝重禄,便欣然忘食,除去各种弊端:“夫参署者。 出处、性格以有益的影响,非臣之所志也;董安于性缓,故佩韦以缓己。读书总有好处。” 济人利物 指救助别人。 开卷有益 开卷:好处。 逆耳良言 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思:《史记·留侯世家》:弓弦,弦:扩大;益。” 佩韦佩弦 韦:“开卷有得。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 开利除害 犹言兴利除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 逆耳利行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集众思。 出处,对世事有益;董安于之性缓,佩韦自戒。 出处:抵触,不顺从。逆。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此徒圈牢之养物,终于白首。” 陶熔鼓铸 比喻给人的思想

善言善行善念善缘种善因争取符善果求下联

智语智心智意智悦得智慧随缘行智悲。

“言”字 文言文一字多义

言yán
基本字义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5. 姓。
详细字义
〈动〉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 同本义 [say;speak;talk]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于李??。——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言讫不见。——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言绝(言罢;说完);言言(直言);言不尽意(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言戏(说话轻浮不庄重);言人人殊(人各一词,所言各异);言笑自若(谈笑自得的样子);言之无文(说话没有文采条理);言方行圆(即言行不一);言信(说到做到的信用);言爽(说话不守信用);言不顾行(言行不一);言欢(说笑)
4. 议论,谈论 [discuss;comment]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言路(谏官的职务);言事(在君主时代,臣民与天子、国君议论政事);言文(谈论文辞);言默(议论和沉默);言状(所述情状)
6. 记载 [write down;record]
雁荡山…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言行录(录记叙述一人或多人的嘉言美行的书)
8. 问 [ask;inquire]
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史记》。 王引之述闻:“言王,问王也。”
9. 又如:言问(讯问)
10. 告知;告诉 [inform;tell;let know]
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筭。——《礼记》。郑玄注:“言,语也。”
11. 又如:言讽(用委婉的语言示告)
12. 陈述;叙述 [state]
臣愿悉言听闻,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
13. 又如:言功(陈述功绩)
14. 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namely]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孟子》
15. 说明 [explain]
言其利害(说明合从的好处和不合从的害处。其,指示代词,代合从,它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名〉
1. 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speech;spoken language]
父母之言。——《诗·郑风·将仲子》又
诸兄之言。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国语·周语上》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唐· 白居易《琵琶行》序
王如其言。—— 晋· 干宝《搜神记》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思其言。
是何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言能践行(说到做到);言语高低(指说话没分寸,冲撞别人);言差语错(言语冲撞或口舌之争);言言善果(多说劝人行善的话,必有好处);言同勒石(喻指说的话深刻而珍贵,如同刻石);言词(用语言表达的词汇或词句);言不尽意(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言语妙天下(言语精妙,天下没有人比得上);言听谋决(说的话听从照办);言废(说的话不被);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言与心违(言语与心意相违背);言智(言语的才智);言无伦次(言语杂乱无章)
3. 言论;见解;意见 [opinion on public affairs]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诗·小雅·雨无止》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
4. 又如:言扬行举(根据德行和声名来选择人才);言金(珍贵的言论);言之成理(言论能自成系统而有文理);言中无物(言论空洞而无实际内容)
5. 言辞;辞令;辞章 [one’s words;language appropriate to the occasion;poetry and prose]
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阙君德;而执事不利焉。——《左传》
6. 又如:言外(言辞本身以外的意思);言使(使者。使者主要在传达言辞,故称言使);言泉(言辞滔滔不绝,如泉水般涌出。比喻口辩敏捷,言语通畅);言多必失(言辞过多,必定发生差错)
7. 政令;号令 [government decree;order]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国语·周语》。韦昭注:“言,号令也。”
8. 又如:言语(命令;指示);言文(法律条文);言文刻深(法律条文严峻刻薄);言出法随(命令一下达,就依法考核、赏罚)
9. 誓言;盟辞;约言 [oath;pledge;promise]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楚辞》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郑玄注:“言,谓会同盟要之辞。”
10. 又如:言约(口头言语为约定);言瑞(信言)
11. 建议;主意;计策 [proposal;idea;plan]
我言为服,勿以为笑。——《诗·大雅》
12. 又如:言责(进言的职责)
13. 学说;主张 [theory;view;position]
“杨朱、 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 杨则归 墨。”——《孟子》
14. 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character;word]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序
15. 又如:五言诗;七言诗
16. 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sentence]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
17. 又如:一言为定;片言九鼎
18. 著作 [writings;works]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
19. 又如:言对(文体的一种)
20. 姓
〈助〉
1. 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

关于善因善果的名言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2、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5、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
  6、上善若水。——《老子》
  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8、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9、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墨子》
  10、母氏圣善。——《诗经》
  11、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
  12、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尚书》
  13、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尚书》
  14、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1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6、善,德之建也。―——《国语》
  17、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
  18、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19、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20、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21、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转》
  2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转》
  2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5、子张问好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
  2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2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28、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大学》
  29、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30、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yanyanshanguo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