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一面之辞”的拓展阅读资料(6)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一面之辞”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翻译下列名句。。急!!、为什么家长总是听信老师的一面之辞?根本就不了解...、第三个是之的成语有什么?、成语谜语:一面之辞不合适(打一成语)的相、“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如何翻译?、是一面之词,还是一面之辞

翻译下列名句。。急!!

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堵住老百姓的口,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
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③、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真诚的话不阿谀奉承阿谀奉承的话不真诚。
④、闻过即改,从谏如流(《贞观政要》)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随即改正,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像流水下注一样。
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有了错误就改正它,没有这类错误就用这个来警戒自己。
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药效优良的药吃起来很苦,却能够治愈病患;诚恳劝告的话往往让人听起来不舒服,但能够使自己的行动不犯错误。
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那些统治者的行为正派,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执行;统治者的行为不正派,就是发了命令老百姓也不听从。
⑧、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把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来整理端正衣服帽子;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来发现历史兴衰更替的教训;把他人作为镜子,可以来知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

为什么家长总是听信老师的一面之辞?根本就不了解...

以下几个想法供大家参考:一、  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父母首先应该信任教师,才能协同教师工作。千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指责教师。刚入园的孩子,需要对老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应该帮助他们维护教师形象。所以,当孩子对父母说:“今天,我们画菠萝啦,我画得可好呢,但老师没有让我‘上墙’。”父母不应该说:“你们那个老师偏心。”明智的父母应该说:“那是因为老师认为你能够画出比这一次更好的菠萝,他等着你下一次的菠萝呢!”然后,私下里再与教师交流孩子的表现和情绪。记住,理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维护老师的形象,而不是相反。 二、  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行,最好能为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加分,即使自己对老师有什么不满,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可以私下跟老师沟通。老师认为,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家校形成合力,家长跟老师的沟通就很重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些家长很反感被老师邀请,觉得很耽误时间,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要交给老师管理,怎么还总是请家长呢?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有必要作一下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老师,我会……”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看孩子的“错误”,然后审视老师的“批评”,有助于家长理解老师的立场,理解老师的“苦心”,对于一些批评方式上的欠妥就能多一份宽容。反话正说帮孩子喜欢老师。有时家长要做老师和孩子的和事老。有位家长去学校开家长会,听了一堆孩子的缺点回来,儿子问“老师又批评我了吧?”“没有啊,老师还表扬你了,说你比前段时间更注重个人卫生了。”其实老师并没有表扬孩子,孩子一听家长的话,顿时对老师产生了好感:“老师连我这小的变化都发现了,看来老师很关注我,我不能让老师失望”。于是孩子渐渐喜欢上这位老师,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三、   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主要有两个:一是家庭,二是学校。在家庭中,称职的家长会努力寻找孩子老师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面前会给其老师尽可能多一些的正面评价,帮助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培养孩子与老师的亲近感。“亲其师信其道”嘛!孩子与老师的情感距离拉近了,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孩子当作“圣旨”对待,牢牢记在心里,想方设法践行之,施教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而有个别家长,每天在挖空心思寻找或者杜撰孩子老师身上的“不足”,在孩子

第三个是之的成语有什么?

天渊之别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天渊之隔 渊:深水潭。形容相隔极远,差别很大。
天之骄子 骄子: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老天爷的宠儿。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
天之僇民 受天惩罚的人;罪人。同“天之戮民”。
天之戮民 受天惩罚的人;罪人。亦作“天之僇民”。
天作之合 合:配合。好象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
田父之功 比喻两者相争,第三者得利。
听之任之 听、任:随,任凭;之:代词,代人或事物。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
通家之好 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投鼠之忌 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同“投鼠忌器”。
投梭之拒 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同“投梭折齿”。
投桃之报 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屠龙之伎 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屠龙之技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推而广之 广:宽,大。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吞舟之鱼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托骥之蝇 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
托之空言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脱缰之马 比喻脱离羁绊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橐驼之技 指高明的栽培技艺。
瓦合之卒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比喻没有组织纪律的军队。
瓦影之鱼 比喻求庇于人。
万夫不当之勇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万全之策 策:计策、办法。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万全之计 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同“万全之策”。
万人之敌 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万物之灵 万物:泛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物;灵:聪明、灵巧。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指人而言。
亡国之器 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亡国之社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亡国之声 指淫靡的音乐。
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亡羊之叹 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王佐之才 佐:辅佐。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
罔极之恩 罔:无,没有;极:尽头。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无穷无尽的恩德。
忘年之好 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忘年之交 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忘年之契 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忘形之交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忘形之契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望云之情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危急存亡之秋的解释'>危急存亡之秋 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韦弦之佩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文献之家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刎颈之交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问罪之师 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瓮天之见 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比喻短浅的见识。
瓮中之鳖 困在瓮中的甲鱼。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
蜗角之争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容许别人沾手。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 自己的庆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容许别人沾手。
乌合之众 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乌集之交 指以利聚合,不以诚相待的交情。
乌集之众 犹言乌合之众。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乌衣之游 指亲间文酒赏会。
无耻之尤 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无方之民 古指不知礼法的人。
无服之丧 指有悲恻之心而无服丧之举。
无服之殇 古指未满八岁而夭折。因未成年,无丧服之礼,故称。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无何有之乡 无何有:即无有。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
无稽之谈 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无稽之言 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无价之宝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无疆之休 无限美好;无穷幸福。

成语谜语:一面之辞不合适(打一成语)的相

一面之辞不合适(打一成语)谜底:三十而立[sān shí ér lì][释义]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如何翻译?

此句翻译为:”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此句出自《论语 颜渊》。下面是详解。
【原文】
12·1 颜渊 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
12·3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评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
【原文】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去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道:“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道:“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解析二
【原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析】
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
【注释】
(1)浸润之谮:谮:音zèn,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3)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原文】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解析三
【原文】
12·10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4)。’”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拢。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祗:音zhī,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思佰”、“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
【原文】
12·12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子路无宿诺(4)。
【注释】
(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折狱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绝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
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
12·13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
【注释】
(1)听讼: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解析四
【原文】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评析】
以上两章都是谈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孔子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广泛学习、遵纪守法,就不会误入歧途!”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评析】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评析】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评析】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注释】
(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原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 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
(3)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解析五
【原文】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1)修慝:慝:音tè,改正邪恶的念头。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忿怒,气愤。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多做自我批评,不去批评别人,不就是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原文】
12·22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
【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同“向”,过去。
(3)皋陶:音ɡāo 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评析】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弛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参考资料
上学吧:http://www.shangxueba.com/ask/8027140.html

是一面之词,还是一面之辞

一面之辞一面之词,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意思是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一面之词 yīmiànzhīcí[one-sided story;statement of only one party]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词语解释yī miàn zhī cí ㄧ ㄇㄧㄢˋ ㄓㄧ ㄘㄧˊ 一面之词一面之词) 亦作“ 一面之辞 ”。 单方面的话。《三国演义》第二六回:“ 玄德 从容进曰:‘ 明 公(指 袁绍 )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儿女英雄传》:“但一面之词,未便指为确实。” 黄远庸 《借款里面之秘密》:“此虽一面之词,盖解散四国团避重就轻,本是一种办法,惜办之未得法耳。” 丁玲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四十:“那时有些人是听了 张正典 一面之辞,还以为 刘满 硬要换地。”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四节:“老工程师说:‘我问你, 张孔 既然来这里检查工作,就只听一面之辞?’”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yimianzhicigib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