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重于泰山”的拓展阅读资料(7)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重于泰山”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重于泰山的成语典故、重于泰山的人、毛泽东说过的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重于泰山的意思等

重于泰山的成语典故

【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宋·苏轼《制科策》:“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于泰山。”《东周列国志》六五回:“子鲜之誓,重于泰山矣。”
典故溯源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成语故事
汉武帝时,诞生了我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就是司马迁。
少年时,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很是阅读古人的书籍。20岁时,他到各处去游历,搜集了很多古代名人的资料。后来,他被任命为郎中,可以常随皇帝出游。
元年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应来泰山参加封禅,但是他却因故留在洛阳。他对参加封禅视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东行参加封禅大典,令他异常遗憾和失望,终于忧锁成疾,卧床不起
这时,恰好司马迁外游归来与父亲相见,于是他握着司马迁的手流着泪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官吏,远祖还有大功于夏,是百官之长,后世逐渐衰弱,难道天将灭绝于我吗?你如果能继任太史官职,那就能继承祖业了。现在汉朝的天子继承了数千年来封禅泰山的大统,封禅于泰山,而我却不能随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呀!我死之后,你一定会继任太史官职的,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书立说的意愿。”
父亲死后不久,司马迁接替他的职务做了太史令。做了太史令后,司马迁翻阅了很多图书,做了大量笔记。公元前104年,他开始写作《史记》。然而就在这时,不幸的事发生了。
这一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最后,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

重于泰山的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最喜欢这一句了,它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会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那些“重于泰山”的人,一定是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贡献的人;“轻于鸿毛”的人,活在人世一定没有任何价值。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当年抗战时期那些英勇的抗日英雄们。他们的死,真是“重于泰山”;那些特务、奸细的死,自然是“轻于鸿毛”。
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和王朴。
当时,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来“扫荡”,看见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知道后,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啊,一条活生生生命,就这样去了。王二小死得很惨,但是他死得光荣,值得,他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八路军的胜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一直传唱到今。
王二小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人间。
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1943年,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长,凭着汉奸提供的情报,知道村子里有八路军,于是叫乡亲们交出八路军。王朴和他妈妈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逼他说出枪支弹药在哪里,逼他交待八路军藏在什么地方。王朴守口如瓶,残暴的日本鬼子又制造了一起杀人惨案,118人无辜被害死。其中包括王朴一家。为了纪念他们,八路军开了追悼大会,并授予王朴等少年“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还立了纪念碑。
王朴和他的同伴们离我们去了,但他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除此之外还有乐于助人的雷锋.英勇献生的黄继光.干一行爱一行的张思德

毛泽东说过的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完整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拓展资料: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人民日报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意思

意思的: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原句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意思就是“人本来都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雁的羽毛还轻。”【节选】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节选译文】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献史料、天文历法工作的官员,地位接近于算卦、赞礼的人,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看待自己。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

重于泰山的意思

【解释】: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近义词】:彪炳千古万古流芳【反义词】:轻于鸿毛【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hongyutaishan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