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豆蔻年华”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豆蔻年华”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花样年华和豆蔻年华分别指多少岁?、豆蔻年华一词的由来?、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豆蔻年华的豆蔻是什么意思?、豆蔻年华的豆蔻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豆蔻年华?、豆蔻年华是多少岁?、豆蔻年华是指什么等

花样年华和豆蔻年华分别指多少岁?

1、花样年华,是一个形容年岁的词语,并没有具体的岁数。通常指的是青春少女。比喻像花一样美好的年龄段,这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时光。
2、豆蔻年华,其中的豆蔻是年龄称谓,指女子,是十三四岁。这个词语出自唐代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扩展资料:
年龄称谓:
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弱冠、及笄、黄发等。
1、古时孩童,把头发中分,在头的两侧束成两结。因为形状像牛角,所以叫总角,指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后来人们也用“总角之交”来形容幼年时代就交好的朋友。
2、束发是把总角解散,束成以髫。这时已是成童。开始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
3、弱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
4、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礼,大约到了十五岁,女孩子就会把头发束起来,佩戴上笄(也就是发簪),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
5、黄发则是用来形容长寿的老人。古人认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标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豆蔻年华
百度百科_年龄称谓

豆蔻年华一词的由来?

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 用“豆蔻年华”来描述“平均年龄”“22岁”的警花,毕竟“嫩”了点。芳龄“十三余”,就现在的学制计算,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岁数,而平均22岁,已经是大学毕业的年纪了。两者之间,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少差距。平均1.69米的个头,大多不会有“娉娉袅袅”的身姿。选拔警花毕竟不是选拔模特。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该词语出自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近义词:金色年华、黄花少年、锦瑟年华反义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豆蔻年华的豆蔻是什么意思?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豆蔻年华
【解释】: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示例】: 而正值豆蔻年华的我却渴望母女间有一种推心置腹的倾心交谈。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含苞欲放含苞待放、金色年华、黄花少年、二八年华、及笄年华锦瑟年华、含羞待放、黄金时代
【反义词】桑榆暮景人老珠黄风烛残年有生之年不惑之年
扩展资料
1、豆蔻年华的近义词
二八年华
【解释】:十五六岁的好年华。指人最美好的青春时代 。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黄金年龄。
【出自】: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正好见一个卖酒的少妇,年方二八,红妆靓然,与夫一同当垆卖酒。
【示例】:明明是二八年华,给人的感觉却是那样的悲凉,拥有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沧桑。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2、豆蔻年华的反义词
风烛残年
【解释】: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六:“有许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过风烛残年,而侵略者的枪炮打碎了他们的希望。 ”
【示例】:画中的老人虽然已是风烛残年,眼睛里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豆蔻年华的豆蔻是什么意思?

豆蔻是从上述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处女而言。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长绿草本植物,亦称白豆蔻、圆豆蔻。它初夏开花,花呈淡黄色,中医以其种子入药。
豆蔻有两个特点,引起了诗人的联想:一是它的花蕊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于是成了爱情的象征;二是它的花蕊重而下垂,花未开时就显得非常丰满,俗称“含胎花”,于是又成阼女的象征。因此人们以“豆蔻”比喻处女。
女性的年龄别称:
12岁---金钗之年;13岁---豆蔻年华;15岁--—及笄之年;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桃李年华;24岁---花信年华;至出嫁---摽梅之年
豆蔻年华”出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赠别》诗。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杨州路,卷上珠帘怎么不知。”诗中为“豆蔻年华”规定了明确的年龄,即“十三余”。
从生理角度看,十三四岁的少女,正是含苞欲放的年龄,而豆蔻春末开花,“二月初适值含苞期,用来作对比,是十分恰当的。杜牧用豆蔻来比喻他所爱的少女,与前面所说豆蔻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关联。

什么是豆蔻年华?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类别 含义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 垂髫 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 女子13岁 及笄 女子15岁 加冠 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古稀之年 70岁 耄耋之年 80,90 岁 期颐之年 100岁 人物称谓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豆蔻年华”是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已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的年岁。

豆蔻年华是多少岁?

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用“豆蔻年华”来描述“平均年龄”“22岁”的警花,毕竟“嫩”了点。芳龄“十三余”,就现在的学制计算,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岁数,而平均22 岁,已经是大学毕业的年纪了。两者之间,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少差距。平均1.69米的个头,大多不会有“娉娉袅袅”的身姿。选拔警花毕竟不是选拔模特。豆蔻年华”之“豆蔻”是从上述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处女而言。这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诗中有“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呢。看,豆蔻原来比喻嫩芽,关键是说十三四岁的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丽的年龄时段。本世纪初时,外国染指甲油刚传入中国时,它的牌子叫Cutex,声音类似“蔻丹”,人们便把豆蔻年华的“蔻”给了它,第二个字“丹”有红的意思,于是“蔻丹”在我国流行了数十年之久。豆蔻年华应指十多岁少女。形容她们才合适。最多扩展到二十来岁,还可勉强。年龄称谓趣谈:不满周岁——襁褓 2-3——孩提 女7——髻年 男8——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舞勺之年 15-20——舞象之年 女12岁—金钗之年 女13岁——豆蔻年华 女15岁——及笄年华 女16——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女20岁——桃李年华 女24岁——花信年华 女30——半老徐娘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90486.html

豆蔻年华是指什么

豆蔻年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dòu kòu nián huá ,释义:泛指十三、四岁的姑娘,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doukounianhua.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