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破家丧产”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破家丧产”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阿根廷以前不也破过产吗?他们怎么挺过来的、形容家里穷的四字成语、关于家的成语有什么呢?、破成语有哪些、家国亡什么意思?、产字组词等

阿根廷以前不也破过产吗?他们怎么挺过来的

  停止支付外债的阿根廷政府10年来首次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印制货币来支付账单,这也意味着货币发行局制度在阿根廷的崩溃
  阿根廷危机成因
  货币局制度造成比索资金成本过高,抑制了国内投资,带来经济衰退
  巴西下调汇率,冲击阿根廷出口
  政府预算赤字猛烈上升
  ----2001年12月23日,圣诞夜的前一天,阿根廷代总统萨阿在就职之后立即宣布暂时停止偿付阿根廷外债。这意味着拉丁美洲第三大经济国将拖欠1550亿美元的国债。这是全球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债务拖欠,也是阿根廷在19世纪20年代拒付巴林兄弟公司债务近200年以来的第一次。----不能支付,通常被称为“破产”,所以此次《纽约时报》报道阿根廷停止外债支付一事时,就用了“阿根廷破产”的标题。
  ----市场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实。12月24日的美国股市丝毫不受影响,道-琼斯30种工业平均指数以10035点收市,不升不跌;纳斯达克指数仅下跌1点;香港恒生指数也微升51点;美国国债市场纹丝不动。这与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宣布停付800多亿美元外债所引发的市场灾难性反应相比,实为天壤之别。----原因在于,阿根廷拒付外债,已为市场所预见,因而准备工作也就预先做好。大部分银行已拨备充足,在阿根廷有金融资产的投资公司也早早采用了一些结构性工具,以对冲可能的风险。惟一措手不及的倒是阿根廷政府。
  ----阿根廷的许多宏观经济指标,按照传统经济学标准以及经验来看,都不应该成为大问题。比如,2000年阿根廷外贸盈余33亿美元,2001年继续保持此势头,第一季度盈余2.3亿美元,说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还有潜力。2001年政府的债务虽然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50%,但预算财政赤字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2%,按国际标准,并不是特别高,也低于邻国巴西的3.4%。这一点,即使是一直要求阿根廷政府紧缩财政开支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一副总裁费雪·斯坦利也不得不承认。----也许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市场要对总体经济状况虽不太好但也过得去的阿根廷经济另眼相看,并最终导致其在外债问题上彻底破产呢?
  ----答案在阿根廷的货币制度上。
  比索与美元1∶1的时代货币发行局对付恶性通货膨胀是有效的,但要付出本国货币的利率风险溢价的成本
  ----阿根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经济连年衰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高企,1989年通货膨胀率高达3000%。1991年,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将经济引入正常的发展轨道,阿根廷开始实行货币局制度,称为“可兑换制度”(convertibility system),实际上,它与香港地区实行的联系汇率制都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时,主要根据是一国的宏观经济指标,比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就业情况及国际收支平衡等。简单地说,当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足、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又不严重或甚至是通货紧缩时,中央银行无须关注外汇储备状况,可以也应当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就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连续11次下降利率一样。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没有直接、惟一的联系。
  ----但是,阿根廷不然,其中央银行每发行一个比索,就要有一个美元的外汇储备作基础。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本土货币发行额只与外汇储备额相关,而且是按固定的汇率,如阿根廷是1美元兑1比索,香港是1美元兑7.8港元。这就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第一个基本要素;第二个基本要素是自动兑换制度,即中央银行必须无条件地按照固定的汇率接受市场对美元的买卖要求;由此形成了货币发行局制度的第三要素,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地因应市场对本土货币的需求的变动,扩张或收缩本国货币的供给,不能主动创造国内的信贷,因而无法主动地去影响本土的经济发展。货币局制度一旦形成,不能轻易改变,往往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货币发行局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市场的信心及本土货币的稳定性,如果轻言更改,稳定性与信心就无从谈起。这最后一点也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第四个要素。
  ----货币发行局制度对付恶性通货膨胀是奏效的。因为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经济进入恶性循环,公众对货币信心不足,使货币贬值;而货币的贬值,加剧市场及公众对货币信心的崩溃。阿根廷在1991年引进货币发行局制度之前,由于担心货币贬值,公众每个月拿到工资就尽快购买商品,一轮轮抢购便不断推高物价。引进货币发行局制度后,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关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拥有本国货币如同拥有美元,公众信心得到增强,愿意接受并持有本国货币,就有了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也就跳出了原来的恶性循环,通货膨胀迅速得到控制。阿根廷自1991年、保加利亚自1997年开始的货币发行局制度的实践说明,货币发行局制度在消除恶性通货膨胀上是很有效的。
  ----但一种体制在解决旧矛盾的同时,也在酝酿着新矛盾。一国经济要增长,货币的供给量必须不断增加。但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中央银行无法自主增加本国货币供应量。因此,阿根廷的比索流通量要增加,必须有外国的资本流进本国,而要吸引外国资本流入阿根廷,比索的利率必须高于国际利率,即比索的利率应等于国际利率加上风险溢价。高于国际利率的溢价程度,取决于阿根廷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国际投资者对此前景的判断和对该国政府资信的信任程度。经济发展前景明朗,整体经济的基本面良好,利率溢价就会比较低;反之,溢价就高。
  危机风险溢价的上升、巴西调低汇率、政府财政赤字猛增
  ----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顺利且配合良好的情况下,阿根廷经济发展,外国资本流入,阿根廷的货币供应增加,资本的流动性促进阿根廷经济进一步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但是货币发行局制度下的经济发展格局僵硬,容不得大的意外发生。
  ----即使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且发展均衡,这种增长的潜力也是有限的。由于比索利率及国内资本的成本始终高于国际资本,阿根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要有竞争力,其产品必须有天然的垄断性,或者其企业的生产效率比国际同类企业高,又或者其劳动力成本比国际上同质的劳动力成本低。阿根廷多年来保持经常项目下账户的赤字,已证明了这些条件并不易达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了阿根廷经济原本并不稳固的平衡。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认为新兴市场的投资风险增加了,也提高了流入阿根廷资本的风险溢价。在阿根廷的美元贷款利率增加200个基点(一个基点相当于一个百分点的百分之一)以上,比索对美元的溢价增加了100个基点以上。资金成本的提高抑制了阿根廷国内的投资需求。国内总投资水平从1998年的19.9%下降到1999年的17.7%、2000年的16%,预计2001进一步下降到15.6%。其中来自国内的投资率1998年为15%,到1999年、2000年及2001年分别下降到13.5%、12.7%和12.1%。也就是说,整个国家投资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投资率下降引起的,虽然利用外资的投资仍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但整个经济投资的不足,造成国民经济衰退。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从1998年的增长3.8%,一下子调头变成1999年下降3.4%,2000年下降0.5%。
  ----在此期间,阿根廷经济还受到了另一个意外冲击。1999年,巴西为了增加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其货币贬值40%,这使阿根廷比索的真实有效汇率在1999年上升10%以上。这个冲击对阿根廷的出口是非常明显的。当年出口额的绝对值从上一年的264亿美元下降到233亿美元,比1998年减少了31亿美元。
  ----经济不景气之时,政府财政收入必然减少,同时面临更大的支出压力。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政府要增加福利支出,以稳定社会;同时也要增加投资支出,以刺激经济复苏。特别是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由于中央银行根本无法下调利率与汇率,扩大财政支出可能成为惟一的反衰退手段。阿根廷的联邦政府赤字从1998年的38亿比索增加到1999年的72亿比索,比1998年增加了近一倍。预算赤字的增加,结果是政府债务的增加,既有外债,也有内债。
  ----更糟糕的是,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政府增加债务的成本急剧上升。非货币发行局制度下的国家,经济衰退,社会需求下降,利率一般也会随之下降,政府融资以刺激经济发展的成本也下降。这是一般国家的经济自动调节机制。理论上说,货币发行局制度也有一个调节机制,能够自动对外汇的流进与流出进行调节,即外资流出,货币供给减少,利率提高;利率提高,吸引外资流入,增加货币的供给,并通过这种机制自动地调节生产与就业。这也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倡导者在推销时所描绘的。但这一构图忽略了实际的市场上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所考虑的多种因素。
  ----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阿根廷的资金成本受限于国际的资金成本及外国投资者对阿根廷经济前景与风险的预期。经济衰退与政府赤字增加,会使投资者认为阿根廷的投资风险增加,因而增加了资金的风险溢价,使阿根廷的资金成本不但未能随经济不景气而下落,反而进一步升高。阿根廷的政府债券相对于美元国债的息差,在1998年前基本上在300个基点左右,但进入1999年之后,都在500个基点以上。这样,阿根廷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借债扩大支出,同时还要以更高的成本来借新债偿还原来成本较低的旧债。尽管阿根廷全国1550亿美元的外债中只有百分之十几是短期的,即约200亿美元是短期的,但由于融资成本越来越高,每次外债到期,就会引起市场对阿根廷政府筹借新债偿还旧债的能力的怀疑。这种怀疑更增加了阿根廷政府筹资的困难与成本,也使筹资一次比一次困难,使投资者认为阿根廷政府违约拖欠债务的风险加大,因而利率溢价迅速上升。
  ----2001年3月,在一批外债到期前,被认为是阿根廷货币发行局设计师的多明戈·卡瓦诺(Domingo Cavallo)重任经济部长。他上任后,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措施,主要是要削减政府的开支,减少赤字。部分是市场对他的改革措施可能还寄以一线希望,部分是凭借着他在市场上的声誉,同时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支持,阿根廷成功地与外国的债银行达成协议,将42亿美元的短期外债转换成中长期外债,暂时避过了第一次危机。
  美元化抑或比索贬值在美元与比索之外,阿根廷出现了第三种货币
  ----然而阿根廷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此后,市场的分析员不断透露要阿根廷政府实行美元化或将比索贬值的言论。
  ----部分分析员认为,美元化之后阿根廷将消除汇率风险。但美元化所产生的新问题可能比解决的问题更多。实际上,实行货币发行局制度以来,阿根廷的金融体系正越来越美元化。由于美元利率长期低于比索利率,阿根廷的家庭与企业都愿意向银行借贷美元,而不是比索。大量的家庭购屋时,愿意持有以美元计值的按揭贷款,每月再将比索收入通过银行换成美元偿还贷款。由于银行在阿根廷发生大量美元借贷行为,使美元在阿根廷境内不断地派生,通过这种机制,阿根廷境内的美元资产与负债不断地内在扩大。----在个人与企业的存款中,外币存款所占比重从1996年的57%,上升到1999年的62%,2001年进一步上升到67%。也就是说,一个人每三元钱的存款中有二元钱是外币,而只有一元钱是本国货币。
  ----更严重的是,这些美元大部分是内生的。现代金融体系的特点是,一元钱的外部美元能放大出几元钱的内生美元,放大的倍数取决于阿根廷内部的金融体系的状况。比如放大的倍数是三,那么,换句话说,一元钱的美元从外国流入阿根廷,就会在阿根廷产生三元钱的美元资产。在阿根廷的企业与个人看来,他们已经拥有三元钱的资产,实际上三美元不是实实在在的。当外国投资者每抽回一美元,阿根廷的美元资产就会减少三美元。紧缩的效应也会成倍地增加。如果政府实行完全的美元化,那只会加剧这种扩张与紧缩的倍数效应,会使阿根廷国内的经济承受多倍的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使阿根廷经济完全受限于国际资本。
  ----阿根廷的另一种选择是将比索大幅度贬值。由于很多家庭和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是美元,收入是比索,如果将比索直接大幅贬值,这些家庭和企业的债务负担会大大增加,会引起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企业破产。阿根廷政府无法承担其社会代价和政治代价。
  ----美元化不能,贬值不得,国际资本市场上筹不到资,年终又有一批外债到期。阿根廷政府只有进一步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危机是否爆发似乎就系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否愿意进一步提高援助。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援助前,都会评估过去改革措施实施的效果,并提出新的改革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仍然是要求阿根廷政府削减财政开支,减少赤字。
  ----就在阿根廷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讨价还价过程中,阿根廷一些地方出现了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削减工资,并演变成抢劫和暴乱,死亡人数达28人,并导致总统德拉鲁阿下台。
  ----阿根廷的美元在流失,外汇储备在减少。由于货币流通的倍数效应,阿根廷经济中的货币头寸变得异常紧张,无论是美元还是比索的流动性都显得极为紧缺。2001年比索的流通量就减少了30%。现金短缺,迫使许多地方省份开始自行印制债券,用以支付员工的工资及供货商的货款。率先印制债券的是阿根廷人口最多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随后各省纷纷效仿。到临时政府上台时,阿根廷24个省大部分都发行了各自的债券。此时,阿根廷政府也已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为阿根廷政府不能有效地控制财政支付,已拒绝向阿根廷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援助。阿根廷政府到期兑付外债的希望完全破灭,拖欠外债也无法避免。
  ----为了避免地方各省债券发行失控,临时政府决定,通过联邦政府发债来换取各省的债券。在12月23日的政策宣布会上,代总统萨阿还决定扩大这些债券的流通范围,将该债券发展成为阿根廷的新货币——阿根廷元(argentino)。也就是说,在阿根廷除了美元及原来的比索,还将有第三种货币并存。
  ----这是10年来阿根廷政府首次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印制货币来支付账单,也意味着货币发行局制度在阿根廷的崩溃。
  ----又记:2001年12月30日,阿根廷代总统在上任一周之后宣布辞职。此前数日,阿根廷又发生了一连串骚乱,其顶点是议会大楼被示威者纵火。在破产之后,阿根廷的命运还将继续阴暗下去。
  阿根廷外债危机大事记
  2001年3月19日 经济部长里卡多·洛佩斯·墨菲辞职,两天后多明戈·卡瓦诺继任,他要求议会赋予他“特别力”。
  3月22日 由卡瓦诺起草的第一项一揽子措施出台。
  4月16日 第二项稳定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出台。
  4月27日 第三项紧缩开支一揽子计划出台,该计划旨在消除阿根廷巨额财政赤字。
  6月3日 第四项措施推出,该措施旨在为偿还阿根廷300亿到330亿美元的公债筹措资金。
  6月11日 阿根廷政府出台第五项紧缩开支的一揽子计划,其目标是在2001年年底前实现“零赤字”,并将月收入超过500美元的公务员和退休人员的工资下调13%。
  7月19日 发生了自德拉鲁阿1999年12月担任总统以来的第六次全面罢工,并提出反对“零赤字”的一揽子计划。
  11月1日 德拉鲁阿总统最终宣布阿根廷将重组债务。
  12月1日 阿根廷经济部长卡瓦诺宣布严格限制金融交易,以阻止资金外流;政府禁止出国人员带走超过1000美元的外汇,阿根廷居民也不能在一星期之内从银行账户中取走超过250比索的存款。
  12月5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拒绝向阿根廷提供12.64亿美元贷款。国际市场上开始恐慌性抛售阿根廷国债。
  12月7日 阿根廷经济部长卡瓦诺未受邀请便赴美国华盛顿会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领导人,但获取现金资助的努力失败。
  12月12日 阿根廷街头爆发抗议活动。政府宣布推迟发放大约140万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12月18日 反对经济紧缩措施的游行转变成一场暴乱,28人丧生。
  12月20日 经济部长卡瓦诺和总统德拉鲁阿相继辞职。
  12月23日 阿道弗·罗德里格斯·萨阿被任命为阿根廷代总统,萨阿随即宣布将暂时停止偿付所有公债的利息和本金。
  12月24日 阿根廷政府宣布,将于2002年1月发行本国第三种货币阿根廷元(Argentino)。

形容家里穷的四字成语

形容家里穷的四字成语有:1、贫病交加[pín bìng jiāo jiā] 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2、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3、饥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4、身无分文[shēn wú fēn wén] 形容非常贫穷。5、一贫如洗[yī pín rú xǐ] 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6、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7、家贫亲老[jiā pín qīn lǎo]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8、两袖清风[liǎng xiù qīng fēng]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9、一无所有[yī wú suǒ yǒu] 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10、缺衣少食[quē yī shǎo shí]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破成语有哪些

不攻自破 破:毁坏。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巢倾卵破 鸟巢倒了,卵也会打碎。比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能幸免
乘风破浪 乘:趁着。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人的志向远大,气魄雄伟,奋勇前进
打破常规 常规:沿下来的规矩。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埋轮破柱 比喻刚正不阿,不畏贵
破口大骂 满口恶语骂人
不破不立 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长风破浪 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巢毁卵破 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吹弹得破 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打破沙锅问到底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胆破心寒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颠扑不破 颠:跌;扑:敲。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
分钗破镜 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
焚舟破釜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各个击破 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国破家亡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家破人亡 家庭破产,人口死亡。
镜破钗分 比喻夫妻失散、离异。
老牛破车 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看破红尘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快犊破车 跑得快的牛犊会把车拉翻。比喻年轻气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
牢不可破 异常坚固,不可摧毁。也用在指人固执己见或保守旧习。
破鼓乱人捶 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破觚为圜 觚:主;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破竹之势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破涕为笑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破题儿第一遭 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破颜微笑 形容心领神会
破家县令 指横暴的地方官。
破绽百出 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
破门而出 把门砸破冲出来。形容坏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做坏事。也比喻摆脱束缚或限制。
破矩为圆 把方的改成圆的。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
破罐破摔 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破镜重圆 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破瓜之年 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破天荒 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破壁飞去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破桐之叶 比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破釜沉舟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破旧立新 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破除迷信 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石破天惊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头破血流 头打破了,血流满面。多用来形容惨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一发破的 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一语破的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一语道破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支离破碎 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
鱼死网破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冰解的破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沉舟破釜 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冲风破浪 形容在水道中迅猛前进。
冲云破雾 冲破云层,突破迷雾。比喻突破重重障碍和困难。
打破迷关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颠簸不破 同“颠扑不破”。
攧扑不破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反骄破满 反对骄傲,破除自满。
焚符破玺 烧毁信符,打碎印章。
分情破爱 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
分鞋破镜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又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妻致贵》载,宋程鹏举被虏于张万户家为奴,娶张所虏宦家女某氏为妻。妻见程才貌不凡,非久
斧破斨缺 谓武器破损残缺。语本《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魂飞胆破 同“魂飞魄散”。
家破人离家破人亡
家亡国破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惊神破胆 形容极其恐惧。
惊心破胆 谓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乐昌破镜 见“乐昌分镜
破璧毁珪 璧、珪:均为玉。把玉破坏掉。比喻破坏美好的东西。
破产荡业 见“破家荡产”。
破巢完卵 见“破巢馀卵”。
破巢馀卵 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
破愁为笑 犹言转忧为喜
破胆寒心胆颤心惊。形容非常恐惧。
破釜焚舟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破斧缺斨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破肝糜胃 形容竭尽忠诚。
破觚斫雕 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以比喻删繁杂而从简易,去浮华而尚质朴。
破家败产 犹言倾家荡产
破家荡产 耗尽家产。
破家荡业 见“破家荡产”。
破家竭产 见“破家败产”。
破家丧产 见“破家败产”。
破家为国 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破坚摧刚 谓攻破摧毁强敌。
破奸发伏 揭露隐藏的坏人。
破镜分钗 破镜:打破的镜子,喻分散。分钗:钗是由两股簪子合成的一种首饰,别在妇女的发髻上,钗股分开就成单个的簪子,因以分钗比喻夫妻或情人之间的离别、失散,也特指分离。比喻夫妻离异。亦作“镜破钗分”。
破镜重合 见“破镜重圆”。
破军杀将 ①军被破,将被杀。谓全军覆没。②攻破敌军,杀死敌将。
破浪乘风 见“乘风破浪
破卵倾巢 碎裂鸟卵,倾覆鸟窠。比喻斩草除根,手段残忍。
破门而入 砸开门进去。多指盗贼行为。
破衲疏羹 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简朴。
破脑刳心 犹剖心沥血。比喻竭尽忠诚。
破琴绝弦 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破死忘生 不顾性命危险;不顾一切
破涕成笑 见“破涕为笑”。
破铜烂铁 ①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②泛指各种破旧无用的器物。
破头烂额 犹言头破血流
破瓦颓垣 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破玩意儿 低劣的技艺;低劣的对象。
破崖绝角 磨除棱角。喻处事圆滑。
破竹建瓴 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
破柱求奸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后以“破柱求奸”为不畏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
七破八补 形容衣物非常破旧。
倾家破产 拿出或丧失掉全部家产。
人亡家破 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师老兵破 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踏破铁鞋 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天惊石破 形容巨响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惊。
铁鞋踏破 比喻长途跋涉,到处寻求。
头破血出 同“头破血流”。
头破血淋 见“头破血流”。
闻风破胆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析言破律 指巧说诡辨,曲解律令。
心殒胆破 见“心殒胆落”。
摇席破坐 见“摇席破座”。
摇席破座 谓在饮宴中中途离席。
易如破竹 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指破迷团 指点解说,破除疑问。
抓破脸皮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抓破脸子 见“抓破脸皮”。
抓破面皮 见“抓破脸皮”。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解释】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示例】 【故事】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解释'>打破砂锅问到底 〖解释〗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家破身亡 〖解释〗家庭毁灭,自身死亡。
破巢余卵 〖解释〗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
破国亡家 〖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破家亡国 〖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破烂不堪 〖解释〗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破烂流丢 〖解释〗破烂不堪的样子。
破甑不顾 〖解释〗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亡国破家 〖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大破大立
皮开肉破
破烂货
一木破天 指时机尚未成熟。比喻谋逆未成
凿破浑沌 浑沌:传说中的中央之帝。指违反自然,致成祸害。也指开通耳目,增长人的知识

家国亡什么意思?

唐代.罗隐《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译文
国家兴亡衰败自有其时运,吴人又何苦埋怨是西施使他们国家灭亡的呢?
如果西施知道怎样颠覆吴国,那么后来让越国灭亡的又是谁呢?
注释
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何苦: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
解:懂,明白,理解。
亡:灭亡。
(上述由百度百科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pojiasangchan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