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同文共轨”的拓展阅读资料(6)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同文共轨”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同什么共什么?、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论语中有关感动的句子、请帮我找几个包含“同”和“华”的成语、带有“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同字开头的成语等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舟共济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同什么共什么共什么

论语中有关感动的句子

论语今解·学而第一》
0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0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0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0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0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0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0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0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0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今解·为政第二》
0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0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0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0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0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06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07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0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09 子曰:君子不器。
10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1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八佾第三》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6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0子曰:’(衣帝)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11或问(衣帝)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吾所寿也。’
14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7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1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
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⒋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⒋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⒋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⒋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⒋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⒋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尽有之矣,我未见也。’
『⒋7』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⒋8』子曰:’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⒋9』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⒋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⒋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⒋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⒋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国,如礼何?’
『⒋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⒋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⒋16』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⒋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⒋18』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⒋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⒋20』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⒋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⒋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⒋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⒋24』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⒋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⒋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⒌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xie4)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⒌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⒌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⒌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⒌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⒌6』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⒌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⒌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⒌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⒌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木亏)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⒌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⒌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⒌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⒌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⒌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⒌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⒌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⒌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木兑),何如其知也?’
『⒌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未之;--焉得仁?’
『⒌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⒌21』子曰:’甬五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⒌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⒌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⒌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⒌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⒌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⒌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⒌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
『⒍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⒍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⒍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⒍4』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栗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⒍5』原思为之宰,与之栗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⒍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马辛)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⒍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⒍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政也与?’曰:’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
『⒍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必在汶上矣。’
『⒍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⒍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⒍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⒍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⒍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
『⒍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⒍16』子曰:’不有祝沱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⒍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⒍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⒍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⒍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⒍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⒍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⒍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⒍24』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⒍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⒍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⒍27』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⒍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⒍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⒍30』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⒎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盗比於我老彭。’
『⒎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⒎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⒎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⒎5』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⒎6』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⒎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⒎8』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⒎9』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⒎10』子於是哭,则不歌。
『⒎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⒎12』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⒎13』子之所慎:齐,战,疾。
『⒎14』子在齐闻韶,不知肉味的解释'>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⒎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⒎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⒎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⒎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⒎1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⒎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⒎21』子不语怪,力,乱,神。
『⒎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⒎23』子曰:’天生德於予,恒颓其如予何?’
『⒎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⒎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⒎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⒎27』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⒎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⒎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⒎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⒎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⒎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⒎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⒎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⒎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祁’’子曰:’丘之祷久矣。’
『⒎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⒎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⒎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无间然矣。’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章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q
回答者:经济天下 - 试用期 一级 11-12 15:19
--------------------------------------------------------------------------------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8 个人评价

87% (7) 不好
12%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其实,其他几位大哥答的都很好,可能只是小弟侥幸猜对提问者的心意吧.承让
评论者: 经济天下 - 助理 二级
--------------------------------------------------------------------------------
你是不是需要写关于《论语》的论文啊,还是自己研究,
我觉得最好在看一下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对论语的讲解超经典,如果还要看孔子的还有《孔子家语》,这两本e书时空都有免费下载,但它的《论语》不推荐,错误太多,记得似乎潇湘书院有比较好的本,记不太清了。
兄弟,看你分不多,都给我了,很感动,再有什么问题,不设分我也尽量帮你答。
评论者: 经济天下 - 助理 二级
--------------------------------------------------------------------------------
其他回答 共 7 条
同舟共济 同心协力
回答者:【小讨厌】 - 魔法学徒 一级 11-5 16:22
--------------------------------------------------------------------------------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与文子同升诸公。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鸟兽不可与同群!
好费事啊
呵呵
全是论语里面带’同’字的句子,
几乎没有其他带’同’字的句子了
回答者: babymeng - 秀才 三级 11-5 16:34
--------------------------------------------------------------------------------
同病相怜,同仇敌忾同床异梦同恶相济同甘共苦同工异曲同归于尽同流合污同室操戈同心协力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心合力
回答者:听雨qq - 魔法学徒 一级 11-5 17:11
--------------------------------------------------------------------------------
同病相怜,同仇敌忾同床异梦同甘共苦同工异曲同归于尽同流合污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同心合力……
回答者:我是君麻吕 - 魔法学徒 一级 11-5 22:48
--------------------------------------------------------------------------------
同病相怜
〖释义〗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示例〗~,缀河上之悲曲。(南朝梁·刘璠《广绝交论》)
同文共轨
〖释义〗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出处〗《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不敢苟同
〖解释〗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出处〗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白藋同心
〖解释〗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
白首同归
〖解释〗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百口同声
〖解释〗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本同末离
〖解释〗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本同末异
〖解释〗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比众不同
〖解释〗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道合志同
〖解释〗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不约而同
〖解释〗约:相约。事先没不同凡响
〖解释〗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论语——学而篇内容
第1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第2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君子 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3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第4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第5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第6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ca>

请帮我找几个包含“同”和“华”的成语

华宇大同咋样?用来刻章多有气势!

同字开头的成语

同胞共气 喻指亲兄弟。
同敝相济同恶相济。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同病相怜 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同尘合污 指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同仇敌慨 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同“同仇敌忾”。
同仇敌忾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同出一辙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同船合命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同床各梦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同床共枕 指同床并头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同床异梦 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同垂不朽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同德同心 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德协力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同德一心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同恶共济 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同“同恶相济”。
同恶相党 共为恶者相结为党。
同恶相济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同恶相求 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同恶相恤 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同“同恶相助”。
同恶相助 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亦作“同恶相恤”。
同符合契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同甘共苦 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同工异曲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同功一体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同归殊涂 原指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同归殊途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同归于尽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同类相从 指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同类相妒 形容同类者不易相处。
同类相求 指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同力协契 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利相死 指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同流合污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同美相妒 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
同门异户 名义一样,实质不同。
同明相照 指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同年而校 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同年而语 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同盘而食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同袍同泽 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同气连枝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同气相求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同然一辞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同日而道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同“同日而论”。
同日而论 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同日而言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同“同日而论”。
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同生共死 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同声共气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同声同气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同“同声共气”。
同声相求 指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同声相应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同声一辞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同室操戈 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
同堂兄弟 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同条共贯 条:枝条;贯:钱串。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事理相通,脉络连贯。
同文共规 比喻国家统一。同“同文共轨”。
同文共轨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同心毕力 指齐心尽力。
同心并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敌忾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同心断金 形容心齐力量大。
同心共胆 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
同心共济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亦作“同心协济”。
同心合胆 心志一致。同“同心共胆”。
同心合德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合意 指心志一致。同“同心一意”。
同心竭力 指齐心尽力。同“同心毕力”。
同心僇力齐心合力。同“同心戮力”。
同心戮力齐心合力
同心同德 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同心协德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协济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同“同心共济”。
同心协力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叶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同心一德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一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同心一意 指心志一致。
同休等戚 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同休共戚 ①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
同业相仇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同忧相救 指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同浴讥裸 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头、流向。比喻同一,统一。
同源异流 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同源异派 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同“同源异流”。
同舟敌国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同舟共济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同舟共命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同舟遇风 比喻同遭逆境。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tongwengonggui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