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杂学旁收”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杂学旁收”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古今并蓄,杂学旁搜,犹如饕餮什么意思、形容广泛的词语、求《红楼梦》第八回中所得出的人物形象、关于评价贾政是个什么样的父亲作文,300、红楼梦第八回中的"杂学傍收"、蒙正时乖运未通 夫妻困在破窑中 一朝名姓登金榜 官花斜插紫炮封等

古今并蓄,杂学旁搜,犹如饕餮什么意思

古往今来的好文章好作品,包括杂家的作品都要收集阅读,犹如吃到美食,饱餐一顿

形容广泛的词语

1、广开门路
成语拼音:guǎng kāi mén lù
成语解释:指尽量想办法开辟多种渠道
成语出处: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要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
2、广开言路
成语拼音:guǎng kāi yán lù
成语解释: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3、推而广之
成语拼音:tuī ér guǎng zhī
成语解释: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4、广阔天地
成语拼音:guǎng kuò tiān dì
成语解释: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5、地广人众
成语拼音:dì guǎng rén zhòng
成语解释: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

求《红楼梦》第八回中所得出的人物形象

名著《红楼梦》第八回,对整部红楼故事有着提纲挈领的意义。这是大都数认同的观点。《红楼梦》第八回是书中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这三个主要人物第一次集中活动,是“木石姻缘、金玉良缘”矛盾冲突和力量消长的第一次的表现,是他们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对争取周围支持的不同前景的第一次显露,是他们爱情婚姻悲剧发展走向和结局的第一次暗示。因此,第八回可以说是《红楼梦》的总纲。
作者安排了这一章节。他根据自己的艺术构思让贾宝玉去探薛宝钗的病,在这过程中先写“奇缘识金锁”,“巧合认通灵”,点出了“金玉之缘”,初步接触贾薛的关系,也就为正式描写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拉开了序幕。作品提示,就薛宝钗来说,她对着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上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一连念了两遍,就点出她已意识到这两句和自己项圈上的正是一对儿。她满心喜悦,只是不肯外露。就宝玉来说,这时对薛宝钗的美貌和健康的躯体也不无羡慕之心。“宝玉此时与宝钗挨肩坐着”,好不亲密。那么,“金玉良缘”果真可以顺利缔结么?这给读者构成了一个悬念。紧接着,作者就安排“林姑娘来了”。于是,三位主角一起登场,矛盾斗争随着展开,故事情节热闹起来。
林黛玉一来,妙语惊人,第一句说的是:“哎哟!我来的不巧了!”随后又说了一句:“早知他(指宝玉)来,我就不来了。”你看,三个人刚坐在一起,尽管“宝玉等忙起身让坐”,黛玉的话也是笑着说的,表面上客气融洽,但它掩盖不了那针锋相对的紧张气氛,三位主角之间的矛盾冲突一开始就显现了出来。
如果在作者笔下,矛盾冲突仅仅停留在三角恋爱式的老框框上,如果黛玉的不悦只是一般妒嫉和“小心眼”,那写法也就落入俗套,极其一般。作者高明之处,正在于他有意识地把人物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冲突,从而使这一片断丝毫不脱离全书中心,并且有力地为深化主题服务。顺着下去,小说中薛姨妈请他们喝茶吃酒那一情节,正是如此安排的。
薛姨妈请喝酒本来是件平平常常的事。且看作者怎样妙笔生花,通过喝酒这一情节把不同人物置于同一事件中对立得更加鲜明。薛姨妈见到宝玉、黛玉都来了,自然“摆几样细巧茶食,留他们喝茶吃果子”。恰巧这时宝玉夸赞前日吃了珍大嫂子的好鹅掌,薛姨妈一听也就连忙把自己糟的取了来给他尝。于是宝玉笑道:“这个就酒才好!”情节自然地发展到“酒”上。宝玉说只爱喝冷的;薛姨妈马上反对道:“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这看来似乎是写老人家的脾性,其实不然,“写字手打颤儿”对于一个准备去读书进取的人可是件大事。薛姨妈无限关切贾宝玉科举成名的心事,恰恰在这点上敏感地表现出来。薛宝钗呢,完全赞成她妈妈的意见。但她却从另一角度说:
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
这话表面听来,宝钗在与宝玉大讲健身之道。不,“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这句话才是她的真意。这话正面看似乎还有些赞扬之意。但正如脂砚斋读到这里所指出的“是书勿看正面为幸”。这句话应倒过来看。宝钗说宝玉“杂学旁收”,其实意带讥讽。她向来最反对宝玉偏爱“杂学”,不肯把心用在四书五经那些“正经”学问上。她一心希望宝玉通过举业正途,早日博取功名富贵。这和她妈妈怕“写字手打颤儿”,会影响读书成名是一路心思。因此,一遇机会,就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来。“从此还不改了呢。”这话说得十分恳切,而这实际上是在指责宝玉遇事不循规蹈矩,奉劝他要沿着封建正统的道路走去。这里,薛氏母女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观念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林黛玉面对刚才那一幕,却“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她笑什么呢?看来,她对“冷酒”、“热酒”、“写字手打颤儿”这类问题毫无兴趣,一言不发。而这沉默也约摸可以看出个倾向来。跟着,作者又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个精采的细节,“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你看:
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和你平日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这可真是“传神”之笔,把个林黛玉写活了。“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表面上是就送小炉说的,实际是冲着宝钗说:喝点冷酒,那里就会冷死,那里用得着你这么煞有介事,费尽苦心!“也亏你听他的话!”表面上是责怪雪雁只听紫鹃的话,实际是冲着宝玉说的,意思是,你为什么对宝钗那么顺从,依她的话竟“比圣旨还快呢!”黛玉这番话固然也表现出对宝玉的爱,她心致志地爱宝玉,也希望宝玉同样注地爱她。这样就容不得中间插进个第三者。但是,往深一层想,她其实是间接地表现出对宝钗刚才的那番话不以为然。“只管抿着嘴儿笑”,这表情,显然是对宝钗的“高论”表示不服,而且还带着轻蔑的嘲讽。再说,如果她认为宝钗那番言论确实有理,那么见到宝玉听宝钗的话,她现在也不至于生那么大的气,责怪他把宝钗的话当“圣旨”。这里,作品透过黛玉双关的语言、不屑的神情的描写,把她对封建礼法的不满点出来了。通过这一情节,作者开始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两种对立的思想性格。
为了使人物形象的对比更加强烈,作者进一步把人物置于更尖锐深刻的矛盾冲突中,让他们进行更激烈的思想交锋。顺着喝酒这一情节的发展,写到宝玉三杯过去,正在“心甜意洽”之时,他的奶母李嬷嬷上来拦阻,而且说:“你可仔细今日老爷在家,提防着问你的书!”这真是神来之笔。宝玉与他父亲贾政一个是封建叛逆者,一个是封建卫道士,一向在读书仕进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矛盾。就是这回书开头写宝玉去薛家时,作者也不忘记点一笔:宝玉为了避开他父亲所在的上房,“宁可绕着个远儿”走。父子关系之紧张可以想见。现在李嬷嬷又搬出“老爷”来对敢于叛逆的宝玉施加封建道德淫威的压力。尽管贾政没有出场,那短短一句话,正好写出了贾政封建卫道士的凶相。从吃酒这么一个平平凡凡的情节,能开掘得这么深,既点染出宝玉父子之间如此深刻的矛盾对立,又展示了酒席上的不平静,将人物卷入了宝玉父子矛盾斗争(实际上是封建礼教与叛逆思想的斗争)的漩涡。这真不能不使人佩服作者洞察和表现现实的工力过人。
宝玉听了李嬷嬷的话,“心中大不悦,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这一笔活画出他既不愿受封建礼法拘束而又无法不倚靠那封建家族的内心矛盾。就在此时,“黛玉忙说道:别扫大家的兴!”还鼓励宝玉以“赌赌气”的方式进行抗争。这里,黛玉面对封建礼法,可谓敢于挺身而出。薛宝钗呢,她听到李嬷嬷的话后,一声不响噤若寒蝉。这恰恰又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不妨回想一下,当薛姨妈说出“吃冷酒手打颤儿”的时候,那个一向“罕言寡语”的薛姑娘是如何一反常态,立即响应,并且慷慨激昂地作了大段发挥;那时,黛玉是默然不语。如今,提到老爷“问你的书”,恰恰相反,宝钗一言不发;黛玉则尽管刚呕过宝玉的气,还是毫不犹豫,立即支持宝玉加以反击,钗黛两人行事竟如此大相径庭。人物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不是偶然的,它由思想性格决定,而思想性格归根结蒂又受社会的阶级的根本因素所制约。因此通过这一情节,不仅刻画了她们鲜明的个性,而且揭示了她们是两个思想本质截然不同的对立的艺术形象。
在作品中作者构思一个情节,描绘一个片断,总力图使它成为全部故事情节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里“吃酒”的情节也正是如此。它不仅第一次把三个主人公集合在一起,展开了矛盾,也为以后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甚至还预示出主人公必然发生的悲剧结局。例如“提防着问你的书”,就为下文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贾政下狠心要打死宝玉那场决战遥作铺垫。不能设想没有众多的有如本回“吃酒”之类生活琐事中所反映的矛盾积累,就会突然发展到那种你死我活的决战高潮。又如贾宝玉吃完酒后,回到贾母房中,作者似不经意的点了这么一笔:“贾母尚未用晚饭,知是薛姨妈处来,更加喜欢。”这一“更”字其实也就预示了贾林的恋爱终归要以悲剧收场。因为封建婚姻毕竟是由“父母之命”决定的。这个吃酒情节的尾声,原来含有这样的深意。
此外,在这一片断中还写到珍大嫂子、薛姨妈如何以鹅掌、细巧茶食、上等酒来接待宝玉;写到宝玉平平常常去一趟只隔道墙的薛家,却是奶妈、老婆子、丫头一大堆地跟着服侍他。诸如此类,看似写得琐碎,其实也都不是闲笔。突出宝玉在那贵族家庭里“天之骄子”的特殊地位,写他的生活极其优裕。作者极力渲染这一点,正有其深意在。它揭示出宝玉尽管锦衣玉食,呼奴喝婢,富贵已极,但在精神生活上毫不自由,即使高兴时想喝点酒也不能如意,以他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压力一刻也不放过他。因此尽管他生活上极为奢侈,他还是渴望摆脱封建枷锁;尽管贾母喜欢宝钗,他还是要求自己选择对象,爱那个鄙视利禄和他思想一致的黛玉。可见作者极写宝玉生活的豪华正是衬托出还有比它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自由。
综上所述,曹雪芹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件件琐事的描写片断,鲜明地塑造了人物性格,深刻地揭露了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的积累,又正推动着故事的发展。那么,我们怎能视之为写吃吃喝喝,读不下去呢?在我国文学史上,司马迁写《鸿门宴》,表面上觥筹交错,实际上刀光剑影;《三国演义》写《曹操煮酒论英雄》,表面上对酒尝梅,清雅至极,实际上杀机四伏,那样的吃吃喝喝固然可以塑造出鲜明的性格,我们选读的这个片断于品茗饮酒、笑语清谈之中,不也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么?它于酒席中见斗争,平静中见激荡,平凡中见深意,无愧是小说艺术的珍品。清人永忠吊曹雪芹诗,赞扬他“三寸柔毫能写尽”,能把人情世态写得淋漓尽至,确非虚誉。而邹在《三借庐笔谈》中所说的《红楼梦》“笔墨深微,初读忽之,而多读一回,便多一种情味”,对我们如何反复阅读、仔细欣赏这一古典小说名著应该说很有启发。
第八回中两个特殊的清客,这两个清客的名字起得也颇有寓意、诙谐。例如:詹光这个人物在第八回中初次出现。他是一个贾政门下的清客相公。善绘工细楼台,兴建大观园时,他也参加规划设计。平时只陪贾政下棋聊天,见到宝玉百般奉承,极尽丑态,贾政失势,人也就辞去了。脂砚斋说作者(曹雪芹)给清客们起名多有调侃之意,詹光“盖沾光之意”(甲戎本)也。
又如:单聘仁这个人物,在第八回中也是初次出现。他也是贾政门下的一个清客相公。脂批以此名寓“善于骗人之意”(甲戎本)。为迎元妃归省,他曾随贾蔷下姑苏办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

关于评价贾政是个什么样的父亲作文,300

贾府中的贾政是府中集父、神于一身的封建社会势力的代表者。在贾府,穷奢极侈。陈设,盖世的奢侈,成员,挥金如土。贾政是贾府中的主宰者、支撑柱,是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物,是封建这“天”的柱,是封建这“大厦”的梁,又称贾二老爷。但他却不拘言关,道貌岸然,总是扳着一幅正人君子的面孔。事实上他不仅平庸低能,而且精神状态十分鄙下,如与赵姨娘十分融,故有“假正”之称。
贾政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为人非常孝顺贾母,对子女的管教也十分严厉。儿子贾宝玉的一些“叛逆”思想和行为让他大为不满。他想作好官,但可惜不谙世情,受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作者描写他的为人,亦正重一个“正”字,他是封建时代正统主义的悲剧人物。他既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受害者。说起贾政,不少人脑中就会浮现一张严厉,死板,生硬的面孔。贾政历来被认为是假正经,为人迂腐,古板,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
他是个伪君子的典型,满口仁义道德,宽柔待下。他无能又孤独,儿女亲相聚谈笑,他一出现就会让大家敛声屏息,弄得索然无味,致使贾母也不得不“撵他出去休息”。当锦衣军来检贾府时,他只会“跪在地下磕头 ”,“心惊肉跳”跺脚长叹而已。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强烈的理性精神,支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它在生活中处处强调人伦物理的井然有序,以及个人对这种井然有序应担负的责任,而对个人的正常需要往往重视不够。在古代,家训也以“严”出名。贾政之对待宝玉的方式,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意识。自私是人的天性,虽然一般人都有私心,但作为人还应该合理克制这种私心,而中国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更有讲究。中国人在“小我”与“大我”关系处理上,往往会选择小我服从大我,因公而忘私。中国人又很讲究奉献精神,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又往往会选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贾政虽然爱宝玉,但在个人爱子之心与家族利益发生矛盾时,又毫不犹豫选择了以家族利益为重。贾政的性格特征,在一则其自制的灯谜里有简约的说明: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以“砚台”来状况贾政甚为贴切。第一句说的是他总以封建社会的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第二句是说他的行为做事难免僵硬,这从他的父子关系上看的很清楚;第三句是说他为人比较矜持,寡言少语;第四句是说他的能量。贾政本身不仅不坏,还一心追求高雅学问。对宝玉不断地责骂教训也是为了能让儿子更求上进,不要一天到晚混迹于女人堆,荒废了学业,对于一个父亲,这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书中关于贾政对贾雨村的人品评价并没有涉及,但对于他的才华,贾政是十分肯定的。当然,贾雨村也的确是有些不同凡响的才华,虽然人品确实存在问题。但对于一个钟爱读书人的贾政而言,学问也许是大过一切的。所以,林家父女无论如何,都能够博得贾政的好感。表面上为人端正方直,谦逊厚道,有家中长者的风范,总是摆出一副严肃的脸色,几乎不曾看到他笑过。但实际上却是个道貌岸然,兴趣索然,腹内枵然的人。由于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不免过于迂腐。他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他想作好官,但可惜不谙世情,受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可以说,整个悲剧的他既是制造者之一,又是受害者。贾政对于宝玉也可以说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贾政希望自己的儿子如自己所想,走“征途”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继承自己的家业,但自己的儿子却整天厮混于女儿堆中,是想哪个父亲能容忍得下呢,从从这方面来想,似乎又对于贾政的做法多多少少有点了解。 总结以上几方面,贾政是一个传统的封建思想的捍卫者,但不是一个合格的一家之长高高在上,不理正事,没能保证大家庭的长治久安。而与宝玉之间的新旧势力的矛盾争斗也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来贾政是个正经的读书人,他以孔孟之道为立身之本,不管他内心是否这样想,至少对外是这样标榜的。所以贾政内心里并不信贾赦的这一套鬼神迷信,只是那些医生大夫也对宝玉二人的病症束手无策,贾政也只好由着贾赦求僧道请神仙,当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碰运气而已。再者,贾母也是相信鬼神的,贾政纵使不信鬼神,碍于贾母面前,他不能表现出反对鬼神的态度来。还有一点,是宝玉衔玉而生的事实,这本就是件常人无法理解的事,虽然贾政不信鬼神,但他无法解释宝玉降生的奇异,因此对鬼神之事并非完全不信。这样一种中庸态度,外人看来很是怪异,在贾政身上却得到了合理的安置。他对僧道鬼神不够虔诚的信,而贾赦等人请来的僧道又不够高明,除了耽误病情之外一无用处,这就由不得这位亲爹不恼了。贾政对爱子的病爱莫能助的焦急、对僧道的气愤、对贾母贾赦等人的执迷无可奈何等种种心理活动,通过“着实懊恼”四字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贾政,是一个有才情,偶尔也会幽默一下的性情中人,同时他还是一个严厉而不失爱子之心的好父亲。曹雪芹立意塑造一个以孔孟之道修身的正统官吏贾政,他对长辈谦恭孝顺,对儿女严厉中不乏温情;他对儿子充满仕途经济的期待,却又发自内心地向往田园生活;身处不治之世,作为名门望族的家长,他不仅不能够按照理想的方式生活,甚至要以严肃为面具来掩饰他的天然本性;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折磨着他,随着年事渐高,而家道日衰,他唯有欲作而不能的悲哀与无奈。程甲本的贾政是一个平庸无才、刻板而顽固、没有情趣的人,他对家人冷漠,缺少真诚的亲情关怀。程甲本立意要把曹雪芹笔下的贾政改造成一个顽固而刻板的封建士大夫形象,他感激皇上的天恩,感念祖上积累的盛德,念念不忘举业,并且将他对仕途的期待强加于儿子宝玉身上。贾政主观上严于律己,勤于修身,谨慎治家,处处按儒家的轨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他“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他“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同上);他深信“君子不重,则不威(同上)庄重威严,不苟言笑。他竭尽全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教子成龙的严父形象,一个克尽孝道的孝子形象,一个忠心耿耿的忠臣形象,可惜他处在封建末世的复杂矛盾之中,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心机终成泡影。所以他注定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人物,但是并不防碍人物性格的发展,他注定终究会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但是他可以生活在作家曹雪芹的梦幻和理想之中,曹雪芹一定会把自己所创造的人物安排到理想的境界中去。
贾政与宝玉父子的冲突是他人生悲剧的核心。因为这是离经叛道与封建的传统道德的冲突。作为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家长,作为儒家文化的执行者,贾政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宝玉的前途,他认为有利、有责任、有义务管教宝玉,而宝玉又是个欲冲破封建教条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新人,这就使父子关系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先前的贾政的确对宝玉有“厌恶处分之心”(二十三回),以致于“不肖种种大受”(第三十三回),在痛打宝玉的情节中我们不仅要看到贾政性格中严厉的侧面 ,而且还可以透视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看出他恨后面隐藏的扭曲的爱。贾政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望子成龙又视子如虫,他爱宝玉,因此不得不打他,又视子如仇,甚至于一怒之下要找个绳子勒死他,“以绝将来之患”因此贾政作为一个恪守社会推崇的文化传统的父亲面对爱子背叛了他一贯视为立身准则的金科玉律时的无可奈何又悲凉绝望的心态表露无遗。但是贾政毕竟是贾政,贾政的本性也是“诗酒放诞”的风流人物,随着他年纪的渐渐老弱,随着他对仕途人情的进一步认识,他对宝玉的看法和认识也逐渐在改变,从敌视厌恶到宽容理解甚至欣赏。贾政的另一个角色是孝子,作为人子,贾政在家庭中惟贾母之命是从,主观上竭尽全力使自己成为符合儒家标准的孝子楷模,在书中的前部分中,在如何培养宝玉这个关系贾家未来的重大问题上母子俩屡有冲突,这就将贾政推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不管,则眼看“略望可成”的宝玉要“于国于家无望”:严管吧,又要伤母亲之心,惹他生气,在左右为难的矛盾中,他不时因此遭致贾母的呵斥,冲突最激烈的要数“宝玉挨打”这一回。在贾母“只是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的厉声斥责中,贾政实际成了不孝之子。他对贾母的孝顺的确是发自内心的,他可以暂时收讫一贯威严、刻板的面具;收起枯燥无味的道德说教,斑衣戏彩说起了被很多研究者和读者认为低级趣味的笑话。然而他认为真正的孝道、最大的孝道、最紧迫的孝道是使家族福泽绵长、光宗耀祖,这是他作为贾氏子孙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他不光要教育甚至用强迫的手段叫宝玉读书应试,还要将长女元春送到“不得见人的深宫”。他不但自己时时谨小慎微,从不越雷池半步,即使是孙媳妇的棺材板也要思虑重重,还要密切注意家族的敌人、政治对手的打击,一直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没有一点自由潇洒之乐,大违他“诗酒放诞”的本性。 忠臣良相是贾政做人的终极目标,孝子也好,严父也好,都只不过是是对这一目标的陪衬。我们不能够从原书之中得知他治国兴家的光辉业绩,那是因为他“生于末世运偏消”,此时的历史车轮运行至封建社会的末世,地主阶级早已经失去了早期上升阶段昂扬的斗志,官场全面腐败,道德全面滑坡,信仰全面危机。
凭借血缘、人缘的优势,贾政的确有高升的机会,女儿是贵妃,内兄王子腾是九省检点,内弟薛家是世代皇商,本人是国公之孙,他举荐的贾雨村,不几年就升任了位高重的大司马,但是在那虚伪的官场里,道德的良心和理智的良知使贾政仍然保持着传统士大夫的道德准则和尊严,黛玉之父林如海说他“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臣”,所以但他始终是一个一般的行政领导,因为他在官场上既无政客的狡猾手腕、又无政治家的谋略才气。贾家的一败涂地,虽然是必然的结局,但是作为一家之长,他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是他的为人处世的准则还是在遵守传统的儒家道统与末世的整个社会的制度机制和道德机制的的不协调的悲剧。
这个时期的贾政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正统型的,刻板正规化的教育方法和官僚体制消磨了他的锐气。为了家族的利益他可以违背儿子的天性、可以牺牲女儿的终身幸福,他的确是可悲的,除了自身的不完善外,更多的是封闭的文化传统和陈旧的体制对人性的不合理的约束和扭曲,贾政个人无力改变这些,也根本改变不了,他只能去适应社会环境,然后获得有限的自由。从封建社会系统的内部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来看,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当他被从这种社会系统内部抛弃之后,他完全可以过一种符合他“诗酒放诞”本性的生活。
在贾政的人生三部曲中,作者的笔墨主要花在如上的第二部曲之上,首尾两部又是如何呢?尤其是第三部曲,我们只能够从曹雪芹留下的前八十回的蛛丝马迹中去比较考证推测。。我认为,贾政的思想性格并部是一成不变的,在其人生的三部曲中,随着环境的改变,分明显示出其思想性格嬗变的轨迹,从这一点上来看,他的人物形象比宝玉更加丰满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贾政出仕前的思想性格是怎样的呢?作者采取了虚写的方法,只能够从只言片语之中去细心梳理钩稽。可以概括为流连诗酒、放诞不经、脾气古怪、酷爱读书。)冷子兴语(第二回)“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如今已升了员外郎了”。贾政所读之书未必就只是“四书五经” 诗酒放诞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如宝玉的杂学旁收,包括诗词歌赋,甚至还也许有《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禁书,而“祖父最疼”就说明他当时也如宝玉得宠于贾母一样得宠于祖父,这也是其天性得以表现的基础。
出仕后的贾政变成了儒家教条的忠实信徒和执行者,这种变化是怎么造成的呢?这要从主观、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因素说,贾政出身于名门旺族,深受儒家入世思想文化传统的影响,受齐家、治国、显身扬名的价值观制约,他要在家族和社会上立足,只能走上出仕的道路。父亲贾代善“临终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遂额外赐了主事之衔”。皇恩浩荡让他感激涕凌。家族的荣誉、祖父的期望让他“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 这些只能要求他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忠臣、孝子、严父,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在子侄面前,给他们做出榜样。从客观因素说,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所致,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严格钳制着他的人生轨迹。既然已经入仕,朝廷的规范,儒家的教条制约着他必须认认真真做做人,老老实实为官,绝不允许他再放诞古怪下去。儒家“仁孝”的观念赋予他以责任,他一切要服从家世的利益,他要把这个已经走到末世的“百年望族”振兴起来。他要管教子侄,尤其是“略可望成”的宝玉,甚至失之粗暴。这就要求他牺牲个人的放诞天性,以威严的家长面目出现,何能流连诗酒?这样一来,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作用于贾政的内心世界,形成其强烈的自尊心、荣誉感和责任感,变成一种巨大的约束力,扭曲钳制了他“诗酒放诞”的天性,泯灭了他的“童心”。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都是儒家与佛道并行一起,行道于世,在士大夫阶层两种思想尤其纠葛交缠:入世则想“以安天下”“济苍生”为己任,出则独善其身诗酒风流也可以被世人称道,竹林七贤的放诞不羁,陶渊明的恬淡清高,李白的纵情诗酒、追仙慕道,一样可以是人生的目标。曹雪芹对贾政的安排就是如此:作者按儒家的文化理想来塑造贾政的形象,出仕的贾政是曹雪芹儒家思想在书中的投射,贾政简直就是曹雪芹所追求的集所有儒家美德于一身的楷模。他为他设计了忠臣、孝子、严父的形象,威严、端方的性格。在

红楼梦第八回中的"杂学傍收"

杂学旁收 zá xué páng shōu -------------------------------------------------------------------------------- 成语解释 杂学:各种各样的学问;旁:广泛。多方面广泛地吸取和积累知识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等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近 义 词 博采众长

蒙正时乖运未通 夫妻困在破窑中 一朝名姓登金榜 官花斜插紫炮封

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赏析】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蓍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说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说,“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拉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致玛·哈克奈斯》)这就使我们从曹雪芹所叙的“身前身后事”变即小说中所真实描绘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过程,看到了整个封建阶级必然“一败涂地”的无可挽回的历史命运。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门述说作者创作《红楼梦》的辛酸与苦衷的,也是全书唯一一首以作者身份出现的诗篇。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红楼梦》这一旷世千古的奇书。不仅在作者,就是在后人看来,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脂砚斋甲戌本评语)”。诗中所谓的“荒唐言”实际上并不荒唐,它是对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无情批判和揭露。既包括顽石幻化成“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携入红尘的种种奇怪经历;也包括宝、黛、钗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一书中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内部斗争等等。“辛酸泪”一句道尽曹雪芹一生经受的酸甜苦辣。作者创作《红楼梦》时已经由钟鸣鼎食的世家公子沦为“蓬庸茅椽,绳床瓦灶”的落魄书生,生活的艰辛和悲苦非言语所能尽述。古今中外痴人不少,而曹氏独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功完成的《红楼梦》一书是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最好诠释。
太虚幻境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
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现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但是这种虚拟有它的根据,就是佛道两教都对社会人生抱着虚无否定的态度,认为世人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扰攘纷争,全是虚幻无意义的,只有清净无为,靠精神力量去寻求精神的解脱——成仙成佛,才是有意义的。这副对联就反映了这种崇尚虚无的理论。
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这副对联就是本着这种唯心的理论来嘲笑世俗人的。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曹雪芹要批判否定他所厌恶的那个社会现实,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而佛道两家也是否定现实社会的,就自然成了曹雪芹现成的理论武器。须要辨明的是,作者并不是要通过其著作来宣扬宗教教义,而是根据他的需要把某些宗教观念拿来为我所用。曹雪芹是极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否则他就不会竭一腔心血来写这样一部五彩摈纷的《红楼梦》了。我们读《红楼梦》,主要应该看作者所描绘的那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和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的启示,而对带有虚无色彩的说教,则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清楚的认识。
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这首诗便是他中秋夜对月随口吟出的抒怀之作。
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不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他赖甄士隐的慷慨资助赴京应举,名登金榜,穿戴着猩袍乌纱,得意洋洋地回来当了知府。不久因“贪酷之弊”,被政敌搞掉,又变成平民,做了林黛玉的蒙师。后来又靠走贾政的“后门”,起复做官,由于善于钻营,在官场中爬上得高位置。脂砚斋的批语说他是王莽、曹操一类人物,可能在贾家败落时,他还要有一番恩将仇报落井下石的表演,可惜曹雪芹的书只给我们留下八十回,高鹗续作的后四十回又没完全体现作者原意,我们无法知道其具体情节了。从书的前几回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此人野心勃勃,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心狠手辣敢作敢为,可说是个乱世之奸雄。
在吟上面这首诗时,他还是个旅居僧房,向和尚讨粥吃的穷措大,所以看见个长得周正一点的丫鬟也使他动心,一厢情愿想入非非。这首诗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穷秀才向慕女色及荣华富贵的心理。诗写得挺像样,说明贾雨村很有才学。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赏析】:
这首歌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真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破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
这首《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好了歌》的消极色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糟粕抛弃它。因为作者拟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厌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消极的批判,也有它的价值。作者出身于一个上层的封建世家,亲自观察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了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进行了半生深沉的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感,他要痛骂,他要诅咒,《好了歌》便是痛骂的歌、诅咒的歌。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他倾注一腔心血,虚构了大观园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塑造了那么多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那么多有情有趣的事物,可见,作者是多么懂得生活,有着多么高雅的生活情趣呀!有爱必然有憎,他描写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憎恶的对象的鞭苔。而最后,无论他所爱的还是他所憎的,都一齐毁灭了,就使他堕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精神痛苦之中。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再看他写的这类具有虚无色彩的东西,就能够把它放到适当的地位去理解了。也就是说,作者世界观中尽管有虚无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和尚道士不同;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
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西江月
嘲贾宝玉二首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赏析】:
第三回书写黛玉到荣府后,见过贾府大部分人,最后才见到宝玉。这是两个主人公第一次会面,也是第一号人物宝玉第一次在读者眼中出现,所以作者对宝玉的装束和神采作了大力铺张渲染,又写了这两首批宝玉的词。“批”字是打批语、下判断的意思,与今作“批评”、“批判”解不同。
这两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两首词句句都是反话。
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必然要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渲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相貌好是真,“腹内草莽”就未必。宝玉读书多,知识博,文思快,才情大,看他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一套一套有根有据的议论,看他拟的那些匠额和对联,不是使包括贾政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都相形见细吗看他写的《芙蓉女儿诔》、《姽婳词》等等,简直够个像样的文学家了。连宝钗都说他“每日家杂学旁收的”,承认他懂得多,怎么能说是“腹内原来草莽”“不通世务”,是因为他厌恶贾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与之为伍。不愿读的文章也只是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那管世人诽谤”,正表现了宝玉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的个性。这样的贵族青年,按封建阶级“接班人”的标准要求,自然是“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了。他既不能像其祖先那样“理朝廷、治风俗”,为皇帝做个贤臣良相;也不能像凤姐那样治家理财,撑起家业的门面,自然是“于国于家无望”了。于是他就成了贵族之家的“子弟戒”了。
这两首诗集中地描绘了宝玉的叛逆性格,这个典型的意义也就在对封建阶级的叛逆上。值得注意的是“贫穷难耐凄凉”一句。这是预示贾家败落后,宝玉要有一段困苦不堪的生活经历。第十九回写宝玉探花人家,人的母亲和哥哥慌忙招待宝玉,摆上一桌子果品,可是人觉得没有一样可吃之物,只给宝玉拈了几个松子瓤,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给宝玉。这是何等娇贵!就在这个地方脂砚斋有条批语说:同将来宝玉“寒冬噎酸甭,雪夜围破毡”对照起来看,令人叹息。宝玉在八十回以后的经历,虽然不好乱猜,但有一段贫穷的经历是可以肯定的,同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大相径庭
赞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
闲静似姣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赏析】:
这段赞文见于宝、黛初次会面时。
林黛玉多愁善感,脆弱多病。这既与她身世孤单,精神上受环境的压抑有关,也反映了她贵族小姐本身的脆弱性。赞文中以她弱不禁风的娇态为美,说明了美感是有阶级性的。贾府上的焦大固然不会爱林妹妹,新时代的青年,阅读《红楼梦》,虽然可以理解和同情处在当时具体环境下的林黛玉,喜欢她的叛逆性格,却未必欣赏这种封建贵族阶级的病态美。
宁府上房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赏析】:
第五回写荣宁二府女眷赏梅,并举行家宴。宝玉席间困倦,想睡中觉,被秦可卿领到上房,见房内挂着一幅《燃藜图》,旁边挂着这副对联。宝玉看后,厌恶得不得了,赶紧走出。《燃藜图》画的是西汉时代学者刘向的故事。刘向夜间在天禄阁校对古书,有个穿黄衣服的老者进来,见刘向在暗中读书,就把拐杖的一端吹燃,有了光线刘向才同老者见面。老者教给刘向很多学问,天明才走,自称是太乙之精(神仙)。
《燃藜图》再配上这副联语,是封建阶级陈腐的说教。《燃藜图》启示人们像刘向那样寒窗苦读,准备求取功名的资本。这副对联劝导子弟们去熟悉社会上的各种事态,以便做官,建功立业;同时教育子弟通晓人情世故,以便应酬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在社会上立足。宝玉这个封建阶级的“逆子”,是最讨厌这一套的。他不愿读所谓“治理”之书,无志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解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遇到这类说教或暗示,就受不了。湘云曾劝他“会会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朋友”;他当时就拿下脸来赶她走,并讥刺她:“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见第三十二回)宝钗用同类话劝他,他也立即给她以难堪。贾政教训他时,他也同样反感,只是不敢流露而已。
春梦歌
警幻仙姑
春梦随云散,
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
何必觅闲愁。
【赏析】:
第五回写宝玉在可卿房里睡着后,梦见自己在可卿引导下来到了一个“人迹稀逢,飞尘不到”的仙境,就是第一回书中提到的“太虚幻境”,忽然听到山后有人(即警幻仙姑)唱出了这首歌辞。
所谓“太虚幻境”,完全是作者依据表述某种思想意图的需要凭空虚拟的。梦里的故事当然是假的,但作者借此表现的思想却不是文章游戏,而是寓进了很深的涵义,特别是十二钗的判词及《红楼梦》曲是全书的纲领,要仔细研究,认真对待。甚至可以说,读不懂第五回,就没法完全读懂《红楼梦》。
这首歌辞以虚无观念对男女间爱情进行了否定。《孟子》里说:“食、色,性也。”《礼记》里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些都是关于男女情爱的唯物论的说法。但佛教认为,一切苦恼都起源于情欲,要摆脱烦恼就要斩断一切情思,包括爱的情欲。警幻仙子让宝玉听见这首歌,是要启发他“醒悟”,不要陷入情爱的纠葛中不能自拔。宝玉当然不会“醒悟”,如果他在这时就“醒梧”过来出家当和尚,那么一部《红楼梦》故事就没了。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赏析】:
宝玉在“薄命司”里看见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是按照大观园内女孩们的身分、地位划分的。贵族小姐、少奶奶们的名字都在正册中,介于小姐和丫鬟间的女孩儿名字在副册中,上等丫鬟的名字在又副册中。宝玉是从又副册看起的。
这一首说的是晴雯。
判词前还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霁月难逢,是说像晴雯这样的好姑娘难以找到;同时“难逢”又是“难于逢时”,即命运不好的意思。彩云易散,是预示她薄命早。画里的“乌云浊雾”也是说她的遭遇将是一塌糊涂
晴雯相貌美丽,心地纯洁,聪明伶俐,双手又巧,是怡红院里最拔尖的女孩子。虽是奴婢,但从不自轻自贱去巴结谁;相反性格刚烈,疾恶如仇,有话便说,而且常常是一针见血。这就坏事了。荣府大太太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是个心地邪僻的奴才,就因为晴雯平日不趋奉她,便忌恨在心,乘着“绣春囊事件”阴毒地使了手脚,在王夫人面前说:“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得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会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趒趒,大不成个体统。”这段话在一个爱子如命的封建贵妇心理上起什么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王夫人认为是晴雯把宝玉勾引坏了,把她叫来,尖酸刻薄地辱骂一顿。当王善保家的随着凤姐来到怡红院搜检她时,“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掉出来”,当场给王善保家的一个大难堪。这种宁折不弯的性格,使她想当奴才也不可得了。就在她病体支离的情况下,被赶出大观园,在她那个不成器的姑舅哥哥的又破又脏的家里凄凄惨惨地去,年仅十七岁。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间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红楼梦》把晴雯这个聪明美丽的少女写得光彩四射,楚楚动人,又把她的结局写得让人刺心搅肺,心酸泪落,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这就是现实主义手笔的魅力。
词首两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点出晴雯的名字,暗示他的人品和将遭到的不幸,霁月,指雨后月出,天晴月朗。这就点出了一个“ 晴 ”字。而旧时以“光风霁月”喻人的品格光明磊落。这也就是作者对晴雯人品的赞赏。彩云是有纹彩的云霞,两云呈彩叫雯,点出一个“雯”字,而且寓有纯净美好的意思。这两句中的“难逢”、“易散”,暗寓晴雯品格高尚,像易于消散的云彩那样难存于世,她将遭到不幸。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褔,谁知公子无缘。
【赏析】:
这一首说的是花人。
宝玉看完晴雯的判词(当然没有看懂),又往下看“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鲜花隐“花”字,破席隐“”字),接下去就是这首判词。
人原来是贾母身边的丫头,本名珍珠。贾母担心她的爱孙宝玉身边的人不可靠,才把这个“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丫头给了宝玉。宝玉因她姓花,便依据陆游“花气人知骤暖”的诗句改其名为花人。
霁月难逢,是说像晴雯这样的好姑娘难以找到;同时“难逢”又是“难于逢时”,即命运不好的意思。彩云易散,是预示她薄命早。画里的“乌云浊雾”也是说她的遭遇将是一塌糊涂
人的性格和晴雯正相反,非常随和,同上下左右的人关系都搞得不错,所以说她“温柔和顺”;而且长得也“柔媚娇俏”,所以又说她“似桂如兰”。她跟了宝玉后,“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处处体贴,时时关切,无微不至,成了宝玉身边第一号得意的人。如果说晴雯和宝玉的关系还只是一种亲密的友谊,那么人同宝玉一开始就有了性爱的成分。她认为贾母已将自己给了宝玉,所以偷着和宝玉发生了关系。后来黛玉和她开玩笑,称她为“嫂嫂”,说明她“如夫人”的身分已被预先承认了。等到宝玉因同蒋玉菡交往和金钏之而大被贾政笞挞后,王夫人信得过的丫鬟只剩下人一个,立即将她的月银提到二两,享受到同荣府其他姨太太同等待遇。一次宝玉无意中将人的汗巾同蒋玉菡作了交换;后来贾家势败后,人果真同她骂为“混帐人”的蒋玉菡结成婚姻。这样一个最合“三从四德”标准的女子,最后落到一个戏子手里;而似乎肯定是她主人的宝玉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年这个向宝玉发誓“便是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的人,还是被蒋玉茵的花轿抬去了。按脂批“琪官(蒋玉菡艺名)虽系优人,后同与人供奉玉兄(宝玉)、宝卿(宝钗)得同终始”一句提供的线索,我们还可猜测宝玉和宝钗在穷困落魄后,要靠人夫妇过一段生活。这一切在作者看来都是命运在捉弄人,所以才有后两句的感叹。
首句“枉自温柔和顺”是指花人温柔和顺的性格,封建的道德观念,要求妇女“温柔和厚”,人就是这种封建道德的牺牲品。
第二句是“空云似桂如兰”。这里“似桂如兰”是古人常用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的桂花、兰草。“空云”,也就是徒然 说,是对桂和兰的否定。宋代陆游有“花气人知骤暖”的 诗句。人姓花,原名蕊珠,宝玉就根据陆游的诗把她改名为花人。这里的桂兰也寓花人的名字。
第三句“堪羡优伶有福”是指人在宝玉出走后,人第一个离开贾府,嫁了给曾是唱戏的蒋玉函。而人也始终与“公子”,宝玉无缘分。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赏析】:
这一首说的是香菱。
宝玉看又副册判词不解,又去翻副册,见上面“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接着便是这首判词。
香菱是薛家的丫头,是奴婢,进不了“正册”;可她原是甄士隐家的贵小姐,也不能进“又副册”,所以作者就把她安排在介于主奴之间的“副册”里。
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英莲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凌辱虐待,含恨而。关于香菱的结局,这首判词说得很明确。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是显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图的。
如果说甄家的小荣枯映衬着贾家的大荣枯,那么香菱的命运也是对大观园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谁能想象得到娇生惯养的甄家的掌上明珠,会成为一个让人作践的奴才呢谁能容忍那么聪明俊秀的姑娘,配给一个只会作“哼哼韵儿”的蠢材呢有人说过这是“玉碗金盆贮以狗矢(屎)” (二知道人:《说梦》),实在令人惋惜。英莲就是“应怜”,从作者宿命的观点看来,这是不可解的,命运是无情的。
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
“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地 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出夏金桂的名字。
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 落入四大家族的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也抨击血淋淋的妻妾制度的残酷,从而揭示封建“末世”女子的悲惨命运。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axuepangshou.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