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灼见真知”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灼见真知”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求关于求知真知灼见要靠身体力行的诗句、真知灼见的灼是什么意思?、有高度的政治水平和对问题的真知灼见的要求是针对作者写作的什么写作、真知灼见的全意思是什么?、道家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呢?怎样来理解呢?、真知灼见的成语典故等

求关于求知真知灼见要靠身体力行的诗句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 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bó)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

真知灼见的灼是什么意思?

真知灼见,灼:明白。谓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语出《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明陆采《怀香记·鞫询香情》:“你今日之论,皆虚涉空谈,非真知灼见之实。”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多骑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

有高度的政治水平和对问题的真知灼见的要求是针对作者写作的什么写作

要有时事意识,关心国家大事并能针对这件事看出背后的原因

真知灼见的全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
一、拼音
真知灼见 [ zhēn zhī zhuó jiàn ] 
二、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释义:
学识渊博、见识广博的人,尚且可能出现错误,更何况其他人呢?
三、例句
1、这篇文章立论精辟,有不少真知灼见,确实发人深思
2、真知灼见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
远见卓识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释义: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
出处:明·焦靖《玉堂丛话·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可及也。”
翻译:解缙的才华,可以喝东方朔相比较,但是论眼光的高明,东方朔不如他。
二、反义词:
一得之见 [ yī dé zhī jiàn ] 
释义: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翻译: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道家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呢?怎样来理解呢?

战国中晚期以后,儒道之争愈加激烈。道家不仅反对儒家的“以仁义为人性”、“以六经为治道”,对于儒者热衷追求名声位,也有许多不满。
如在《庄子》内篇中,庄子已以“天刑之,安可解”对孔子之声闻名誉作出评断,以名声为天之刑罚;外杂篇中,道家后学更批评所谓的“亲者”及儒墨求誉、求禄的现象。
然而,若仔细分析道家后学的立场,也并不完全一致。有完全反对仁义者,也有纳仁义为己用者;有全盘否定政治者,也有求治求用者。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
我们都知道孔孟重“仁义”,但在《庄子》外杂篇中,有多处老子质疑孔子“仁义”之说的文字,如《天道》篇中的“孔子西藏书于周室”。
《东周列国·春秋篇》孔子剧照
孔子认为儒家经典的要旨,一言以蔽之,即是“仁义”,老子立刻发出“请问仁义,人之性邪?”的质疑。
这段文字呈现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儒家的经典诠释支离破碎,杂而不要,悖离大道;二是儒家将“仁义”视为人之本性,道家却认为有再商榷的必要。
孔子与老子画像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中的儒家认为“仁义”乃是人之本性,“中心物恺,兼爱无私”——内心和乐平易,兼爱众人,了无私心,此即“仁义”。
然而,儒家之“仁义”并非墨家之“兼爱无私”,可见道家后学对儒家“仁义”并没有相应的理解。在外杂篇中,道家后学常将儒家与墨家并列,此处又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混为一谈
道家批判“兼爱”之说迂腐至极,所谓兼爱无私,视人之父为己之父,视人之子为己之子,违背真实之人性,难免沦为矫情。在道家看来,天地本有规律,自然本有法则,只要顺应万物自尔、回归混沌至朴即可,又何必标举仁义,乱人之性?
至德之世中,人民不知所谓“仁”、“义”、“忠”、“信”,却处处表现善行,可见道家并非质疑人性中有“仁义”、“仁爱”之本质,而是反对儒家对“仁义”的标举、墨家对“兼爱”的提倡。因为他们对道德的提倡,反而会加速道德的形式化,失落质朴之本真。
墨子讲学画像
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
再看《天运》中的“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孔子会见老子,与之讨论“仁义”的问题。老子认为,与其标举“仁义”,不如随顺本性;与其称扬道德,不如忘却道德,“真德”反而能因此显现。
儒家对“仁义”的大力提倡,将使天下人丧失真朴的本性。万物各有其性,一切自然平等,若强加以黑白、善恶、是非之名,反而扰乱了自然之理序。
这次的对话,让孔子有所顿悟,孔子形容老子是“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之龙,对其真知灼见甘拜下风
《天运》刻意塑造孔子成为求教者、受教者,让孔子向老子学习,其所显示的高下之别不言而喻
《东周列国·春秋篇》孔子剧照
接着子贡亦见老子,与之讨论政治问题。子贡服膺三皇五帝之名声,以之为圣人。老子则认为,黄帝时代,民心纯一,人民顺自然而行,礼制并不严苛;虞舜以下,人民开始兴起竞争、变异之心,最后甚至造成儒墨“其作始有伦,而今乎妇女”,各家并起,争相讨好贵的乱象。
儒、墨两家原本有其理想,如今却必须依附于政,才有生存的可能,这是道家后学对于当时政治情势的批评,亦讽刺了尊崇追奉古圣先帝者,循古而不明事理。
以“古”寄寓理想,讽“今”之政治,道家后学必定已经强烈地感受到当时人文教化之弊端、自然大道之失落,才可能提出这样的命题。
其所鄙弃的“仁义”,是经过教化、倡导的“仁义”。这样的“仁义”由主政者改造天下人的意图而发,已含有“人为”的异化。道家以受之于天、自然本有来规定人性,只要是违反人性自然、透过矫治民性的方式而得之“仁义”,就是道家要绝弃的对象。

真知灼见的成语典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huojianzhenzhi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