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自讨没趣”的拓展阅读资料(6)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自讨没趣”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没见个没的成语是什么、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魏征墓碑呢?、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自讨没趣什么意思、何必自讨没趣!不如自来在去是啥意思?、自讨没趣是什么意思?等

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魏征墓碑呢?

问: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魏征墓碑?
答:这位提问题的网友有点夸张了哈。唐太宗是下令砸掉了魏征墓碑,但不是亲自,一个帝王亲自动手,太不成体统了吧?!
魏征刚刚逝世,唐太宗倒是亲自撰写了碑文,并在碑石上书丹,这是正能量的东西;要说亲自砸碑,那就失态了。
魏征逝世之初,唐太宗亲自给他撰写碑文,在碑石上书丹,这说明君臣之间是有“真爱”,那为什么一年时间不到,就出现如此大的反差,要砸掉魏征墓碑呢?
我觉得,问题主要出在魏征身上——魏征太不厚道了。
下面,简单把他们两人的关系捋一捋。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他上面有个大哥,李建成,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
现在我们读《资治通鉴》,以及新、旧《唐书》,会觉得李建成是坨扶不上墙的烂泥,这些,都是按照唐太宗篡改过的大唐起居注等官修史料编写的,失真了。
后人写的演义小说又在这基础上不断渲染丑化,于是,李建成不但昏庸,而且猥琐。
事实上不是这样,李建成的能力应该不比李世民差多少。
最重要的是,李建成是老大,李世民只是老二。
如果你是李渊,你会选谁做接班人?
即被册封为太子的是李建成,储君,帝国未来接班人。
魏征在李建成手下的部门工作,是李建成阵营里的人。
按照史书记载,魏征经常在李建成耳边嘀嘀咕咕,强烈要求李建成干掉李世民,免除后患。
说起来,魏征这一套,是从瓦岗寨学来的。
魏征早年做过道士,上瓦岗当过强盗,目睹瓦岗首领翟让与李密之间的火并,深谙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一天到晚鼓动李建成先下手为强
李建成不忍手足相残,犹豫、迟疑,引而不发,最终身死于玄武门。
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接着清洗东宫集团,按理说,魏征应该逃不掉了。
但是,李世民手下也有很多来自瓦岗寨的人,大家读演义小说都知道,李世勣、秦琼、程咬金,这些都是。
估计就是来自这些人的嘴,李世民听说过魏征的大名,当然,也知道魏征在李建成面前说过自己不少坏话。
所以,要杀魏征时,李世民多嘴问了一句:“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魏征自知难免一死,就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挑衅性地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嗬哈,有性格!
李世民偏就好这口,就想把魏征收为己用,挥挥手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
补一笔,李世勣的结义兄弟单雄信在洛阳失陷被擒后,怕死,一个劲地托李世勣替自己说情,李世民非常鄙视,不听劝,将他处死了。
反观魏征这次,真押对宝了。
不管怎么样,李世民把政敌的手下收归己用,而且,这人之前还一个劲想要把自己置于死地,可以说,胸怀是够宽广了。
再来说说魏征。
魏征做上了谏议大夫,这是个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他也真不客气,一门心思给李世民提意见。
史书记:魏征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而每一次,唐太宗都慎重地接受,并尽量。
这些进谏的内容都有哪些呢?
来看看吧。
唐太宗巡幸洛阳,入住显仁宫,看到茶具都是隋朝旧器具,奉上的菜色也很普通,便很不高兴地数落了总管一通。
这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啊。
魏征不认为是小事,跑来面见唐太宗,上纲上线,以隋炀帝奢侈贪婪终致亡国的教训告诫唐太宗,危言耸听,说唐太宗这么弄,那是亡国亡天下的征兆。
唐太宗只好为自己的行为作出了检讨,并对总管作了道歉。
高句丽向唐太宗进献了两位美女。
魏征又跳出来反对接受。
唐太宗只好悻悻地说:“好吧,高句丽人去年进献了两只鹦鹉,弄得我有事没事老想着回宫,真要接纳了这两位美女,估计我连宫门都不想出了。”派人将美女送了回去。
唐太宗拒绝了高句丽美女,后来下诏将官员郑民女儿纳为妃子。
魏征又连跑带跳地入宫进谏:“陛下为天下之主,要把百姓放在自己的忧患时刻放在心上,身居庙堂高宇,要想到百姓都有栖息之所;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皇宫嫔妃充实,要想到百姓得有室家之欢。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却要将她纳入宫中,这是为天下作主的道理吗?”
唐太宗听了,大为扫兴,只好收回成命
陆家觉得这是个误会,派人递上表章,声明自己家虽然和郑家有资财往来,但并无订亲之事,请皇上不要心存顾忌而放弃这桩美事。
唐太宗将信将疑,心思又起。
魏征立刻一棍子把唐太宗刚冒起的念头打死,说:“陆家急于否认此事,不过是害怕陛下以后因为此事会加害于他罢了。”
唐太宗没办法,只好拉倒。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生育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了,唐太宗特别疼爱这个女儿,敕令有关部门准备的嫁妆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
魏征不乐意,反对说:“汉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下令给自己儿子的封地只是自己兄弟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长公主多一倍,正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反,陛下不觉得惭愧吗?”
唐太宗听了,哑口无言
魏征老这样唱反调,唐太宗有时候真下不来台。某次,唐太宗私下里跟魏征说:“你可以当时应付一下,等别的时候再来提意见不行吗?”
魏征搬出史上明君舜这一顶大帽子来压唐太宗,说:“以前舜告诉大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背后却有意见。假如臣当面答应了,以后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
唐太宗碰了这个冷钉子,可谓自讨没趣
贞观之治,大唐国力蒸蒸日上,直追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而在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都有过泰山封禅的盛举。唐太宗也就有了泰山封禅的想法,群臣也都热烈响应。魏征却怪话多多,极力反对。
唐太宗在退朝后问魏征:“你反对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
魏征直接揭唐太宗爱慕虚荣的老底,说:“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此举其实是图虚名而受实害之事,有什么值得做的呢?”
唐太宗看着魏征一副欠揍的嘴脸,想发作又无从发作,封禅的事儿也因此黄了。
……
从以上例子,我只看到唐太宗娇纵、溺爱魏征的成分,没看不出魏征对唐太宗有多尊重。
我甚至怀疑,根本就是唐太宗一个人在努力给世人树立一个君臣相得的榜样。
贞观十六年(642年),魏征刚死,唐太宗在史官面前非常严肃认真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现在魏征过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后来的清朝,类似“君臣相得”的剧情也在雍正帝和年羹尧之间上演过。打脸时刻,很快到来。
前文说了,唐太宗亲自给魏征撰写了碑文,书丹碑石。
此外,还下旨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
但是,魏征很不厚道。
魏征为人极工心计,一直以来,他写给皇帝的奏折都留有副本,并在死前交给了史官褚遂良,以求录之国史。
魏征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讪君卖直,为自己博取“致君尧舜上”的好名声。
同时,也是在正告世人:贞观之治,并不是皇帝有多英明,而是多亏有了一个魏征!
这事被唐太宗知道,想想看,唐太宗在魏征面前“忍辱负重”之么多年,不就是想要给世人树立一个君臣相得的榜样吗?
也就是说,你魏征想要博取好名声,唐太宗更想要博取好名声。
现在,魏征要压低唐太宗来提高自己,孰可忍?孰不可忍?!
最终,“忍者神龟”唐太宗还是忍了下来。
魏征生前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态,越位荐相,向唐太宗极力推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说二人均有宰相之材。唐太宗按照惯例听从他的花言巧语,拔杜正伦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太子左庶子,侯君集则官至检校吏部尚书。但这两人其实都是居心叵测之徒,暗中与太子李承乾谋议造反。
老实说,脾气再好的人也忍不住了。
终于,唐太宗心性大乱,疯性发作,情绪失控,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下旨解除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推倒碑石”“磨灭碑文”的侮辱。
这一举动,可谓得不偿失,唐太宗差点就毁掉了自己隐忍了十数年树立起来的“明君直臣”形象。
幸好,唐太宗反应快,借贞观十八年初东征高丽失利之机,在史官面前作懊悔状,沉痛万分地说:“如果魏征还在的话,决不会让我犯这个错误了。”然后下令重加赏赐,抚慰魏征家人,让魏征的儿子承了国公的爵位。并派人去祭奠魏征,将魏征的碑重新立好,重塑了自己的纳谏惜臣形象。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出自《答客诮》,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开头两句正面立论,大处落墨,首先阐明“无情”与“怜子”的实质。
原文如下: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译文如下: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
词句注释如下:
诮(qiào):讥讽。
无情句:俗语:“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谢枋得《答刘华父寄寒衣》:“豪杰应无儿女情”。此处鲁迅反其意用之。
丈夫:指有作为的男人。《战国策·赵策·触砻说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前两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坚实有力,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是流传较广的名句。作者没有多用笔墨去铺叙事情的原委,一开始就用哲理性的诗句,雄辩地提出那种“无情”之辈未必是真正的豪杰,而“怜子”者倒完全可以是大丈夫。
诗句有力地回击了那些抽象地玩弄“有情”、“无情”的论客,严正指出,以“无情”自嘘的人并不就是英雄,用攻击别人的“怜子”,以显示自己的“无情”更是卑鄙可笑。在鲁迅看来,是否英雄,不在于它是否怜子,而在于他对敌人是否无情。
诗句,先用一个“未必”,否定了“无情”论者,又用一个“如何”,诘问攻击“怜子”者,使之无言以对。这两句诗,是对仗的写法,但不是情对,也不是景对,而是理对。它的哲理性很强。气势也很壮。
鲁迅在当时的众矢飞射之下,理直气壮地热爱其子,并把这种感情泛而至于广大人民,并不失为丈夫本色,而那些标榜“无情”的人却跟豪杰一点也不沾边。诗人痛斥“无情”论者,没有回避“怜子”,相反地正以“怜子”来证明攻击者的卑鄙,这就完全取得了主动的地位。
这两句诗语意深刻,对仗天成,有否定,有肯定,有判断,有诘问,毫不费力,轻而易举,使得讥讽者自讨没趣本相毕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答客诮

自讨没趣什么意思

自讨没趣】【zì tǎo méi qù】【解释】: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出自】:叶圣陶《孤独》:“他立刻觉得刚才对于孩子的要求没有意思,只不过自讨没趣罢了。”【示例】:他知道这样做是~。

何必自讨没趣!不如自来在去是啥意思?

第一句:何必自讨没趣!意思是没必要给自己找不开心的事情。对方说你正在做的事没必要做。第二句:不如自来在去,这句话不通顺,大概是想说:不如自由自在,做好自己就最好,不去管别人的事。这两句话前后相关,总的意思就是不要多管闲事,开开心心做好自己就好。

自讨没趣是什么意思?

自讨没趣是: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itaomeiqu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