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毙而后已”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毙而后已”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毙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毙而后已、含有而的成语与哪些?、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什么而后什么成语、用毙而后已造句等

毙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毙而后已 [bì ér hòu yǐ] [释义] 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

成语接龙 毙而后已

成语接龙毙而后已已登道岸岸谷之变变态百出、出入平安安邦定国国色天香香销玉沉

含有而的成语与哪些?

搜索“ 而 ”,找到 180 个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败兴而归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 毙而后已 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不得已而用之 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不胫而走 不:没有;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期而会 期:约会。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 不期而同 期:约定期限。指不约而同 不言而谕 言:解释,说明。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显 不药而愈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不谋而同 谋:商量。事先没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瞠目而视 瞠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看着 乘隙而入 趁着其空虚而侵入 乘虚而入 虚:空隙。趁着空隙或无人防范而进入 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垂手而得 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 鼎足而立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圆形有三足两耳。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夺眶而出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蜂拥而上 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 浮而不实 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涸泽而渔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赍志而殁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见几而作 几:通“机”,时机;作:行动。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兼而有之 指同时占有或具有有关的各方面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爱博而情不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一。 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可望而不可及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渴而穿井 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乐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 廉而不刿 廉:廉洁;刿:割伤,刺伤。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迷而不反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迷而不返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迷而知反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迷而知返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慕名而来 指仰慕名声而来 秘而不露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苗而不秀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鸣鼓而攻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安枕而卧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半途而废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避而不谈 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并日而食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博而不精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不得已而为之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不期然而然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不言而喻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一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不翼而飞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侧目而视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侧足而立 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冁然而笑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倡而不和 倡:同“唱”。和:响应。领唱无人应和。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 称薪而爨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趁虚而入 趁力量虚弱时侵入。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冲口而出 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础润而雨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传檄而定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垂拱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从天而降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从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从一而终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存而不论 丰: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大而化之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大而无当 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待价而沽 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待时而动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旦旦而伐 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淡而不厌 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 淡而无味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道而不径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得而复失 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等而上之 按某一等级,由此再往上。 等而下之 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抵掌而谈 指谈得很融洽。 抵足而眠 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鼎足而三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斗而铸锥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 笃而论之 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夺门而出 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而立之年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反其道而行之 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犯而不校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泛泛而谈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放之四海而皆准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焚林而猎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废然而返 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奋袂而起 奋袂:挥袖。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而起。 蜂拥而来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伏而咶天 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拂袖而归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高枕而卧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顾左右而言他 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恭而有礼 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敢怒而不敢言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拱手而降 拱手:两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 股战而栗 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过而能改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过屠门而大嚼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和而不唱 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何乐而不为 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合而为一 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华而不实 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赫然而怒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罕譬而喻 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画地而趋 趋:疾走。只在规定的范围内行动。比喻不知变通。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和衣而卧 和:连着;卧:躺下。穿着衣服躺下睡觉。 货而不售 想卖却卖不出去. 惠而不费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鸡鸣而起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见可而进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霍然而愈 霍然:很快的样子。很快病就好了。 及瓜而代 及:到。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赍志而没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极而言之 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计日而待 计算着日子来等待,意即无须很久。 见机而行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降服而囚 脱去上衣,象囚犯那样,表示谢罪。 结绳而治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及锋而试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具体而微 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揭竿而起 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接踵而至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简能而任 简:选择。任:作用。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崛地而起 崛:高起,突起。从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种新兴事物出现极为迅速。 见机而作 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 竭泽而渔 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尽欢而散 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叩马而谏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可想而知 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 接踵而来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谲而不正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久而久之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绝裾而去 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 尽力而为 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渴而掘井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量才而为 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口惠而实不至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可望而不可即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困而学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乐而忘返 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老而不死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来而不往非礼也 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量力而行 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联翩而至 形容人接连来到。 列鼎而食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落荒而逃 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鸣琴而治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扪虱而谈 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偷窃,无所畏忌联袂而至 比喻一同来到。 劳而无功 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

就是这么一回事,你自己总结吧。。。
《论语·泰伯》: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注疏: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郑曰:“启,开也。曾子以为受身体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使弟子开衾而视之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孔曰:“言此《诗》者,喻已常戒慎,恐有所毁伤。”)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周曰:“乃今日后,我自知免于患难矣。小子,弟子也。呼之者,欲使听识其言。” )
[疏]“曾子”至“小子”。○正义曰:此章言曾子之孝,不敢毁伤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者,启,开也。曾子以为受身体于父母,不敢毁伤,故有疾恐死,召其门弟子,使开衾而视之,以明无毁伤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者,《小雅·小旻篇》文也。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深,恐坠。履薄,恐陷。曾子言此诗者,喻己常戒慎,恐有所毁伤也。“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者,小子,弟子也。言乃今日后,自知免于患难矣。呼弟子者,欲使听识其言也。
集注:
夫,音扶。启,开也。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诗小旻之篇。战战,恐惧。兢兢,戒谨。临渊,恐坠;履冰,恐陷也。曾子以其所保之全示门人,而言其所以保之之难如此;至于将死,而后知其得免于毁伤也。小子,门人也。语毕而又呼之,以致反复丁宁之意,其警之也深矣。程子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君子保其身以没,为终其事也,故曾子以全归为免矣。」尹氏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曾子临终而启手足,为是故也。非有得于道,能如是乎?」范氏曰:「身体犹不可亏也,况亏其行以辱其亲乎?」
按,诸家解“启予足启予手”,多谓此乃令门人弟子视其身体发肤之完好,而幸戒慎终生可以保全身体矣。杨伯峻氏引王念孙《广雅疏证》以启为{晵,日字改作目字}之误,解作视,然至下句仍谓身体幸得保全,从此则可以免于刑戮也。此说颇有扞格之处,想贤如曾子者,一生之戒慎恐惧,岂特为保全身体哉?《泰伯》此章所记乃曾子临没时事(由下章“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云云可推知),与《礼记》所记曾子易箦事正可相互发明。《礼记·檀弓上》: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曾子非大夫而席季孙氏所赠大夫之箦,非礼也。虽病革临没仍不得违礼,故命子弟“举扶而易之”,此或即《论语》所谓“启予足,启予手”,欲门人弟子举其首足以易箦也。其谨于礼法如此。至“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数句,略谓予一生敬慎戒惧(易箦亦其事,非仅为保全发肤身体而言),此后始得免之矣。此乃曾子临终遗言,自道平生行事大节如此,虽临终亦当“得正而毙”,小子须为效法,“死而后已”(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章或亦遗训欤?)。
附朱熹评易箦事:
易箦结缨,未须论优劣,但看古人谨于礼法,不以生死之变易其所守如此,便使人有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之心,此是紧要处。
又曰:季孙之赐,曾子之受,皆为非礼,或有因仍习俗,尝有是事而未能正耳。但及其疾病不可以变之时,一闻人言,而必举扶以易之,则非大贤不能矣。此事切要处,正在此毫厘顷刻之间。(陈澔《礼记集说》引)

什么而后什么成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强而后可 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 穷而后工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三思而后行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解释'>置之死地而后快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解释'>置之死地而后生 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 毙而后已 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而今而后 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用毙而后已造句

毙而后已造句
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否则立毙而后已
《礼记?表记》:“?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近贤进能〔八〕,日慎一日,诚信宽大,毙而后已〔九〕,此十万人之将〔十〕。
有如〈表记〉所云:“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bierhouyi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