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抚绥万方”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抚绥万方”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扩写成语故事、“抚绥”用粤语怎么读?、"一"到"万"均可构成成语,请以它们为开头,各写一条成语.、帮我组几个成语、单人旁加“万”读什么?、“抚绥”用粤语怎么读?等

扩写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班门弄斧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草木皆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指鹿为马
English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斩。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English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望梅止渴
English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掩耳盗铃
English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抚绥”用粤语怎么读?

读音:fú seoī
白话读音:fǔ suí
意思:安抚,安定。
出处:
1、《书·太甲上》:“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2、《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浩周 之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昔承父兄成军之绪,得为先王所见奖饰,遂因国恩,抚绥东土。”
3、南朝 陈 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假以官荣,代於钱绢,义在抚绥,无计多少。”[1] 
4、唐李频《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
5、宋 司马光 《北京韩魏公祠堂记》:“ 梁公 省彻战守之备,抚绥雕弊之民,民安而虏自退, 魏 人祠之,至今血食。”
6、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于时辽左新溃,三韩余众大东焉,依东人,遇辽众,不相主客,时时夜惊,赖公抚绥无事也。”
造句:
1、字里行间,如见将军抚绥万方,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半生壮志。
2、纵使痛惩逆苗,抚绥百姓,俾得安插,亦难解于从前溺职之罪,若再不悉心筹画,多方经理,或致被难贫民,尚有不得其所者。
3、明朝的政策虽说是抚绥和顺导,但女真和朝廷的冲突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4、总署大惊,复书日使,我朝抚绥藩服,因其请兵,故命将平其内乱。
5、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
6、而其家仍踞旧地,鼓衅起祸,以致钦差审理归狱,于新任同知潘果,失抚绥新附之宜,遂罹重典。

"一"到"万"均可构成成语,请以它们为开头,各写一条成语.

一本万利 二三其得 三心两意 四通八达 五谷丰登 六六大顺 七上八下 八斗之才 九牛一毛 十面埋伏 百年好合 千钧一发 万里挑一

帮我组几个成语

带“百”的成语
八百孤寒
罢黜百家
百般刁难
百步穿杨
百般奉承
百弊丛生
百不失一
百不一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川归海
百辞莫辩
百代过客
百代文宗
百读不厌
百堵皆作
百端待举
百发百中
百废待举
百废俱兴
百感交集
百花齐放
百花生日
百卉千葩
百家争鸣
百举百全
百孔千疮
百口莫辩
百里挑一
百炼成钢
百了千当
百伶百俐
百龄眉寿
百年不遇
百年大计
百年难遇
百年树人
百年偕老
百年之柄
百年之好
百年之后
百念皆灰
百鸟朝凤
百巧千穷
百舌之声
百舍重茧
百身何赎
百身莫赎
百世不磨
百世师
百兽率舞
百思不解
百岁千秋
千万买邻的解释'>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百万雄师
百闻不如一见
百无禁忌
无聊赖的解释'>百无聊赖
百无一能
百无一失
百无一是
百无一用
百星不如一月
百业萧条
百依百顺
百衣百随
百战百胜
百战不殆
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长命百岁
惩一儆百
愁肠百结
丑态百出
舛讹百出
垂范百世
鹑衣百结
此地无银三百两
斗酒百篇
罚一劝百
讽一劝百
富面百城
海纳百川
教一识百
精金百炼
经史百子
举一废百
流芳百世
漏洞百出
南面百城
破绽百出
千疮百孔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回百折
千娇百媚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千了百当
千奇百怪
劝百讽一
人百其身
人一己百
柔肠百结
三百六十行
杀一儆百
赏一劝百
身价百倍
身经百战
百年树人的解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五十步笑百步
行百里者半九十
悬鹑百结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一倡百和
一传十,十传百
一呼百诺
一呼百应
一了百当
一了百了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一树百获
一致百虑
一掷百万
以一奉百
以一警百
拥书百城
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解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诸子百家
坐拥百城
带“千”的成语
白发千丈
百卉千葩
百孔千疮
百了千当
百巧千穷
百岁千秋
千万买邻的解释'>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笔扫千军
敝帚千金
壁立千仞
彪炳千古
跛鳖千里
不远千里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成千上万
尺幅千里
赤地千里
寸步千里
寸心千古
大千世界
惮赫千里
东方千骑
独有千秋
恶事行千里
发引千钧
感慨万千
各有千秋
毫厘千里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皓月千里
横扫千军
薄技在身的解释'>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举目千里
拒人于千里之外
决胜千里
跬步千里
力敌千钧
名垂千古
气象万千
千变万化
千变万状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千仓万箱
千差万别
千疮百孔
千锤百炼
千刀万剐
千叮万嘱
千端万绪
千恩万谢
千方百计
千夫所指
千呼万唤
千回百折
千回万转
千娇百媚
千金弊帚
千金买笑
千金市骨
千金一掷
千金之子
千军万马
千钧一发
千钧重负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千里莼羹
千里送鹅毛
千里迢迢
千里同风
千里一曲
千里姻缘一线牵
千里犹面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足
千了百当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门万户
千篇一律
千奇百怪
千千万万
千秋万代
千秋万岁
千人所指
千仞无枝
千山万壑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头万绪
千万买邻
千辛万苦
千岩竞秀
千岩万壑
千言万语
千载难逢
千载一时
千真万确
日转千阶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十万八千里
万古千秋
万壑千岩
万缕千丝
万水千山
万紫千红
沃野千里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一发千钧
一饭千金
一壶千金
一举千里
一刻千金
一落千丈
一诺千金
一日千里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笑千金
一泻千里
一掷千金
一字千金
附骥尾而致千里的解释'>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盈千累万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月明千里
咫尺千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转战千里
带“万”的成语
傲睨万物
千万买邻的解释'>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百万雄师
包罗万象
不远万里
成千上万
方寸万重
扶摇万里
抚绥万方
感慨万端
感慨万千
挂一漏万
光芒万丈
光焰万丈
广厦万间
薄技在身的解释'>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计出万全
家书抵万金
阶前万里
惊恐万状
经纬万端
渴尘万斛
恐慌万状
雷霆万钧
离题万里
明见万里
排除万难
鹏程万里
气象万千
千变万化
千变万状
千仓万箱
千差万别
千刀万剐
千叮万嘱
千端万绪
千恩万谢
千呼万唤
千回万转
千军万马
千门万户
千千万万
千秋万代
千秋万岁
千山万壑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头万绪
千万买邻
千辛万苦
千岩万壑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
前程万里
青钱万选
日理万机
日食万钱
森罗万象
十万八千里
十万火急
食日万钱
瞬息万变
万变不离其宗
万不得已
万夫不当之勇
万古长存
万古长青
万古流芳
万古千秋
万贯家财
万壑千岩
万壑争流
万家灯火
万家生佛
万箭攒心
万劫不复
万口一谈
万籁俱寂
万籁无声
万里长城
万里长征
万里鹏翼
万缕千丝
万马奔腾
万马齐喑
万民涂炭
万目睽睽
万念俱灰
万签插架
万全之策
万人空巷
万世师表
万事大吉
万事亨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世流芳
万寿无疆
万水千山
万死不辞
万死一生
万死犹轻
万头攒动
万无一失
万象更新
万象森罗
万选青钱
万应灵丹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闲愁万种
悬旌万里
牙签万轴
腰缠万贯
一本万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日万机
一日万里
一掷百万
遗臭万年
仪态万方
以一持万
以一知万
亿万斯年
盈千累万
源泉万斛
知一万毕
咫尺万里
智周万物
罪该万死

单人旁加“万”读什么?

“亻万”是“万”字的别体字, 文革后取消了, 读作“wàn”。
“万”是多音字,读音为“wàn”和“mò ”。
【笔画】:3
【部首】:一
【释义】:
拼音“wàn”时意为:1.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后泛指高官)。 2.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3.极,很,绝对:万万。万幸。4. 姓。 
拼音“mò”时的释义为:〔万俟((万) 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组成的成语】:广厦万间光芒万丈挂一漏万感慨万端感慨万千抚绥万方扶摇万里方寸万重成千上万不远万里包罗万象百万雄师计出万全成千成万傲睨万物论千论万光焰万丈阶前万里惊恐万状经纬万端
【造句】:
空警报响了,成千上万的人进入了设的防空掩体里。
100年来,许多中国学者不远万里到剑桥求学访问,中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包罗万象

“抚绥”用粤语怎么读?

读音:fú seoī
白话读音:fǔ suí
意思:安抚,安定。
出处:
1、《书·太甲上》:“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2、《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浩周 之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昔承父兄成军之绪,得为先王所见奖饰,遂因国恩,抚绥东土。”
3、南朝 陈 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假以官荣,代於钱绢,义在抚绥,无计多少。”[1] 
4、唐李频《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
5、宋 司马光 《北京韩魏公祠堂记》:“ 梁公 省彻战守之备,抚绥雕弊之民,民安而虏自退, 魏 人祠之,至今血食。”
6、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于时辽左新溃,三韩余众大东焉,依东人,遇辽众,不相主客,时时夜惊,赖公抚绥无事也。”
造句:
1、字里行间,如见将军抚绥万方,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半生壮志。
2、纵使痛惩逆苗,抚绥百姓,俾得安插,亦难解于从前溺职之罪,若再不悉心筹画,多方经理,或致被难贫民,尚有不得其所者。
3、明朝的政策虽说是抚绥和顺导,但女真和朝廷的冲突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4、总署大惊,复书日使,我朝抚绥藩服,因其请兵,故命将平其内乱。
5、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
6、而其家仍踞旧地,鼓衅起祸,以致钦差审理归狱,于新任同知潘果,失抚绥新附之宜,遂罹重典。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fusuiwanfang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