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大酺三日”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大酺三日”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是什么意思、第三个字是 三 的四字成语、求 旧唐书 新唐书 有关武则天部分 原文+翻译、求含读音为“san”的成语、成语接龙、第三字为三的成语等

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是什么意思

出自唐代 张祜【杂曲歌辞·大酺乐】“ 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紫陌酺归日欲斜,红尘开路薛王家。双鬟前说楼前鼓,两伎争轮好结花。”大酺是指节日或者集会,太平年间,每到“大酺”时,各地的名优就会到洛阳献技,久而久之慕名而来的人就越来越多。

第三个字是 三 的四字成语

入木三分 利市三倍 立时三刻 六韬三略 两头三面 两头三绪 六问三推 两意三心 连中三元 茅庐三顾 孟母三迁 暮四朝三 目无三尺 拿三搬四 偏三向四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欺三瞒四 日出三竿 日高三丈
白璧三献】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不成三瓦】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避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八难三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垂涎三尺】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此中三昧】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鼎分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大酺三日】酺:聚饮。封建帝王为表示欢庆,特许民间举行大聚饮三天。后用以表示大规模庆贺。
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指勒紧腰带。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读书三余】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晴之馀。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馀时间。
二次三番】番:次、遍。不止一次的,反复的。
二帝三王】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二满三平】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二桃三士】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二心三意】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意三心】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
冯谖三窟】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皈依三宝】皈依:归顺;三宝:指佛教里的佛、法、僧。信仰并遵守佛教的戒。
喙长三尺】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河东三箧】指亡失的书籍。
华封三祝】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合称三祝。
火冒三尺】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河清三日】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红日三竿】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家半三军】三军:旧指上中下三军人马。指一家人可以抵得上半个三军的数目。形容家庭人口众多。
几次三番】番:次。一次又一次。形容次数之多。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九棘三槐】棘、槐:树名。古代皇宫外朝种植棘树和槐树,作为臣子朝见皇帝时所居位置的标志。后泛指三公、九卿等高级官职。
【九经三史】泛指古代典籍。
假眉三道】方言。装模作样
九流三教】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九烈三贞】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九衢三市】指繁华的街市。
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接三换九】旧时风俗,新嫁娘到夫家后,三朝要接回娘家一次,九朝要互送礼物,探望一次。
急三火四】形容非常匆忙。
接三连四接连不断
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君子三戒】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九蒸三熯】热气上升为蒸,火干为熯。比喻久经熬炼。
【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犒赏三军】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目无三尺】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梦喜三刀】指官吏升迁。
六臂三头】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
两般三样】不一样,不一致。
屡次三番】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
六街三陌】泛指大街小巷。同“六街三市”。
【六经三史】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泛指古代典籍。
六街三市】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古代称早晨、中午、傍晚为三时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两两三三】①指三两为群。②形容稀疏。
利市三倍】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立时三刻】立刻、马上。
两头三面】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两面糊弄,两头讨好。同“两头白面”。
六韬三略】《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两头三绪】形容心意烦乱。
六问三推】指反复审讯。
【南阳三葛】三葛:指诸葛亮、讲葛瑾、讲葛诞三兄弟,他们三人都很有才能。比喻很有才能的人。
两意三心三心二意。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拼命三郎】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
【蒲邑三善】蒲邑:蒲县,在山西隰县。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称赞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
气冠三军】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日出三竿】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日高三丈】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日上三竿】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岁寒三友】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诗家三昧】指作诗的诀窍。
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求 旧唐书 新唐书 有关武则天部分 原文+翻译

卷六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彟,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显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既将篡夺,是日自临朝称制。庚午,加授泽州刺史、韩王元嘉为太尉,豫州刺史、滕王元婴为开府仪同三司,绛州刺史、鲁王灵夔为太子太师,相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元嘉等地尊望重,恐其生变,故进加虚位,以安其心。甲戌,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岑长倩为兵部尚书,魏玄同为黄门侍郎,并依旧知政事。刘齐贤为侍中,裴炎为中书令。嗣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
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仍改赐名哲。己未,立豫王轮为皇帝,令居于别殿。大赦天下,改元文明。皇太后仍临朝称制。庚午,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太常卿兼豫王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豫王府司马刘祎之同中书门下三品。
三月,庶人贤死于巴州。夏四月,滕王元婴薨。改封毕王上金为泽王,葛王素节为许王。丁丑,迁庐陵王哲于均州。闰五月,礼部尚书武承嗣同中书门下三品。秋七月,突厥骨咄禄、元珍寇朔州,命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拒之。彗星见西北方,长二丈余,经三十三日乃灭。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光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初置右肃政御史台官员。故司空李勣孙柳州司马徐敬业伪称扬州司马,杀长史陈敬之,据扬州起兵,自称上将,以匡复为辞。冬十月,楚州司马李崇福率所部三县以应敬业。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大总管,率兵三十万以讨之。杀内史裴炎。丁酉,追削敬业父祖官爵,复其本姓徐氏。十二月,前中书令薛元超卒。杀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
垂拱元年春正月,以敬业平,大赦天下,改元。刘仁轨薨。三月,迁庐陵王哲于房州。颁下亲撰《垂拱格》于天下。夏四月,内史骞味道左授青州刺史。五月,秋官尚书裴居道为内史,纳言王德真配流象州,冬官尚书苏良嗣为纳言。诏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咸令自举。是夏大旱。二年春正月,皇太后下诏,复政于皇帝。以皇太后既非实意,乃固让。皇太后仍依旧临朝称制,大赦天下。初令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
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夏四月,岑长倩为内史。六月,苏良嗣为文昌左相,天官尚书韦待价为文昌右相,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右肃政御史大夫韦思谦为纳言。三年春正月,封皇子成义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二月,韦思谦请致仕,许之。夏四月,裴居道为纳言,夏官侍郎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庚午,刘祎之赐死于家。秋八月,地官尚书魏玄同检校纳言。
四年春二月,毁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山东、河南甚饥乏,诏司卿王及善、司府卿欧阳通、冬官侍郎狄仁杰巡抚赈给。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皇太后大悦,号其石为’宝图’,擢授同泰游击将军。
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秋七月,大赦天下。改’宝图’曰’天授圣图’,封洛水神为显圣,加位特进,并立庙。就水侧置永昌县。天下大酺五日。八月壬寅,博州刺史、琅邪王冲据博州起兵,命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勣为行军总管讨之。庚戌,冲父豫州刺史、越王贞又举兵于豫州,与冲相应。九月,命内史岑长倩、凤阁侍郎张光辅、左监门大将军鞠崇裕率兵讨之。丙寅,斩贞及冲等,传首神都,改姓为虺氏。曲赦博州。韩王元嘉、鲁王灵夔、元嘉子黄国公撰、灵夔子左散骑常侍范阳王蔼、霍王元轨及子江都王绪、故虢王元凤子东莞公融坐与贞通谋,元嘉、灵夔自杀,元轨配流黔州,撰等伏诛,改姓虺氏。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十二月己酉,神皇拜洛水,受’天授圣图’,是日还宫。明堂成。
永昌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三月,张光辅为内史,武承嗣为纳言。夏四月,诛蒋王恽、道王元庆、徐王元礼、曹王明等诸子孙,徙其家于巂州。五月,命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以讨吐蕃。
六月,令文武官五品已上各举所知。秋七月,纪王慎被诬告谋反,载以槛车,流于巴州,改姓虺氏。韦待价坐迟留不进,士卒多饥馑而死,配流绣州。八月,左肃政御史大夫王本立同凤阁鸾台三品。辛巳,诛内史张光辅。九月,纳言魏玄同赐死于家。冬十月,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邢文伟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改羽林军百骑为千骑。
载初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下。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改旧正月为一月,大酺三日。神皇自以’曌’字为名,遂改诏书为制书。春一月,苏良嗣为特进,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岑长倩为文昌右相,裴居道为太子少傅,并依旧同凤阁鸾台三品。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邢文伟为内史。秋七月,杀豫章王亶,迁其父舒王元名于和州。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丁亥,杀随州刺史泽王上金、舒州刺史许王素节并其子数十人。
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神皇父赠太尉、太原王士彟为孝明皇帝。兄子文昌左相承嗣为魏王,天官尚书三思为梁王,堂侄懿宗等十二人为郡王。司宾卿史务滋为纳言,凤阁侍郎宗秦客为内史。给事中傅游艺为鸾台侍郎,仍依旧知凤阁鸾台平章事。令史务滋等十人分道存抚天下。改内外官所佩鱼并作龟。冬十月,改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依汉丰、沛例,百姓子孙相承给复。
二年正月,亲祀明堂。春三月,改唐太庙为享德庙。夏四月,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寇之前。六月,命岑长倩率诸军讨吐蕃。左肃政御史大夫格辅元为地官尚书,鸾台侍郎乐思晦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秋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分京兆置鼎、稷、鸿、宜四州。夏官尚书欧阳通知纳言事。九月,傅游艺下狱死。右羽林卫大将军、建昌王攸宁为纳言,洛州司马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冬十月,制官人者咸令自举。杀文昌左相岑长倩、纳言欧阳通、地官尚书格辅元。
三年正月,亲祀明堂。春一月,冬官尚书杨执柔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三月,五天竺国并遣使朝贡。四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如意,禁断天下屠杀。秋七月,大雨,洛水泛溢,漂流居人五千余家,遣使巡问赈贷。八月,魏王承嗣为特进,建昌王攸宁为冬官尚书,杨执柔为地官尚书,并罢知政事。秋官侍郎崔元琮为鸾台侍郎,夏官侍郎李昭德为凤阁侍郎,检校天官侍郎姚璹为文昌左丞,地官侍郎李元素为文昌右丞,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寿。改用九月为社,大酺七日。并州改置北都。冬十月,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镇。
二年春一月,亲享明堂。癸亥,杀皇嗣妃刘氏、窦氏。腊月,改封皇孙成器为寿春郡王,恒王成义为衡阳郡王,隆基为临淄郡王,卫王隆范为巴陵郡王,隆业为彭城郡王。春二月,尚方监裴匪躬坐潜谒皇嗣,腰斩于都市。秋九月,上加金轮圣神皇帝号,大赦天下,大酺七日。辛丑,司宾卿豆卢钦望为内史,文昌右丞韦巨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秋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三年春一月,亲享明堂。三月,凤阁侍郎李昭德检校内史,鸾台侍郎苏味道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韦巨源为夏官侍郎,依旧知政事。四月,夏官尚书王孝杰同凤阁鸾台三品。五月,上加尊号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延载,大酺七日。秋八月,司宾少卿姚璹为纳言。左肃政御史中丞杨再思为鸾台侍郎,洛州司马杜景俭为凤阁侍郎,仍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梁王武三思劝率诸蕃酋长奏请大征敛东都铜铁,造天枢于端门之外,立颂以纪上之功业。九月,内史李昭德左授钦州南宾县尉。冬十月,文昌右丞李元素为凤阁鸾台平章事。
证圣元年春一月,上加尊号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戊子,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并左授赵、鄜、集、绥等州刺史。丙申夜,明堂灾,至明而并从煨烬。庚子,以明堂灾告庙,手诏责躬,令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各上封事,极言正谏。春二月,上去慈氏越古尊号。秋九月,亲祀南郊,加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天册万岁,大辟罪已下及犯十恶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大酺九日。
万岁登封元年腊月甲申,上登封于嵩岳,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丁亥,禅于少室山。己丑,又制内外官三品已上通前赐爵二等,四品已下加两阶。洛州百姓给复二年,登封、告成县三年。癸巳,至自嵩岳。甲午,亲谒太庙。春三月,重造明堂成。夏四月,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为万岁通天,大酺七日。以天下大旱,命文武官九品以上极言时政得失。五月,营州城傍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杀都督赵文翙,举兵反,攻陷营州。尽忠自号可汗。乙丑,命鹰扬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右武威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讨之。秋七月,命春官尚书、梁王三思为安抚大使,纳言姚璹为之副。制改李尽忠为尽灭,孙万荣为万斩。秋八月,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与李尽灭战于西硖石黄獐谷,官军败绩,玄遇、仁节并为贼所虏。九月,命右武卫大将军、建安王攸宜为大总管以讨契丹。并州长史王方庆为鸾台侍郎,与殿中监李道广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吐蕃寇凉州,都督许钦明为贼所执。庚申,王方庆为凤阁侍郎,仍依旧知政事。李尽灭死,其党孙万斩代领其众。
冬十月,孙万斩攻陷冀州,刺史陆宝积死之。十一月,又陷瀛州县。
二年正月,亲享明堂。凤阁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孙元亨坐与綦连耀谋反,伏诛。原州都督府司马娄师德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春二月,王孝杰、苏宏晖等率兵十八万与孙万斩战于硖石谷,王师败绩,孝杰没于阵,宏晖弃甲而遁。夏四月,铸九鼎成,置于明堂之庭,前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王及善为内史。五月,命右金吾大将军、河内王懿宗为大总管,右肃政御史大夫娄师德为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率兵二十万以讨孙万斩。
六月,内史李昭德、司仆少卿来俊臣以罪伏诛。孙万斩为其家奴所杀,余党大溃。魏王承嗣、梁王三思并同凤阁鸾台三品。秋八月,纳言姚璹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九月,以契丹李尽灭等平,大赦天下,改元为神功,大酺七日。娄师德为纳言。冬十月,前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司刑卿杜景俭为凤阁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圣历元年正月,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春三月,召庐陵王哲于房州。夏五月,禁天下屠杀。突厥默啜上言,有女请和亲。秋七月,令淮阳王武延秀往突厥,纳默啜女为妃。遣右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摄春官尚书,赴虏庭。
八月,突厥默啜以延秀非唐室诸王,乃囚于别所,率众与阎知微入寇妫、檀等州。命司卿高平王重规、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幽州都督张仁亶、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率兵二十万逆击,乃放延秀还。己丑,默啜攻陷定州,刺史孙彦高死之,焚烧百姓庐舍,遇害者数千人。魏王承嗣卒。庚子,梁王三思为内史,狄仁杰为纳言。九月,建昌王攸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默啜攻陷赵州,刺史高睿遇害。丙子,庐陵王哲为皇太子,令依旧名显,大赦天下,大酺五日。令纳言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辛巳,皇太子谒太庙。天官侍郎苏味道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癸未,默啜尽杀所掠赵、定州男女万余人,从五回道而去,所至残害,不可胜纪。
冬十月,夏官侍郎姚元崇、麟台少监李峤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月,阎知微自突厥叛归,族诛之。
二年春二月,封皇嗣旦为相王。初为宠臣张易之及其弟昌宗置控鹤府官员,寻改为奉宸府,班在御史大夫下。左肃政御史中丞魏元忠为凤阁侍郎,吉顼为天官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戊子,幸嵩山,过王子晋庙。丙申,幸缑山。丁酉,至自嵩山。
夏四月,吐蕃大论赞婆来奔。秋七月,上以春秋高,虑皇太子、相王与梁王武三思、定王武攸宁等不协,令立誓文于明堂。八月,王及善为文昌左相,豆卢钦望为文昌右相,仍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冬十月乙亥,幸福昌县。王及善薨。
三年正月戊寅,梁王三思为特进,天官侍郎吉顼配流岭表。腊月辛巳,封皇太子男重润为邵王。狄仁杰为内史。戊寅,幸汝州之温汤。甲戌,至自温汤、造三阳宫于嵩山。春三月,李峤为鸾台侍郎,知政事如故。
夏四月戊申,幸三阳宫。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停金轮等尊号,大酺五日。六月,魏元忠为左肃政御史大夫,仍旧知政事。是夏大旱。秋七月,至自三阳宫。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其甥凤阁鸾台平章事李峤为成均祭酒,罢知政事。壬寅,制曰:’隋尚书令杨素,昔在本朝,早荷殊遇。禀凶邪之德,有谄佞之才,惑乱君上,离间骨肉。摇动冢嫡,宁唯握蛊之祸;诱扇后主,卒成请蹯之衅。隋室丧亡,盖惟多僻,究其萌兆,职此之由。生为不忠之人,死为不义之鬼,身虽幸免,子竟族诛。斯则奸逆之谋,是为庭训;险薄之行,遂成门风。刑戮虽加,枝胤仍在,何得肩随近侍,齿列朝行?朕接统百王,恭临四海,上嘉贤佐,下恶贼臣。常欲从容于万机之余,褒贬于千载之外,况年代未远,耳目所存者乎!其杨素及兄弟子孙已下,并不得令任京官及侍卫。’九月,内史狄仁杰卒。冬十月甲寅,复旧正朔,改一月为正月,仍以为岁首,正月依旧为十一月,大赦天下。韦巨源为地官尚书,文昌左丞韦安石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丁卯,幸新安,曲赦其县。壬申,至自新安。十二月,开屠禁,诸祠祭令依旧用牲牢。
大足元年春正月,制改元。二月,鸾台侍郎李怀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三月,姚元崇为凤阁侍郎,依旧知政事。丙申,凤阁侍郎张锡坐赃配循州。夏五月,幸三阳宫。命左肃政御史大夫魏元忠为总管以备突厥。天官侍郎顾琮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六月,夏官侍郎李迥秀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辛未,曲赦告成县。秋七月甲戌,至自三阳宫。九月,邵王重润为易之谗构,令自死。
冬十月,幸京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安。
二年春正月,突厥寇盐、夏等州,杀掠人吏。秋九月乙丑,日有蚀之,不尽如钩,京师及四方见之。冬十月,日本国遣使贡方物。十一月,相王旦为司徒。戊子,亲祀南郊,大赦天下。
三年春三月壬戌,日有蚀之。夏四月庚子,相王旦表让司徒,许之。改文昌台为中台。李峤知纳言事。六月,宁州雨,山水暴涨,漂流二千余家,溺死者千余人。秋七月,杀右金吾大将军唐休璟。秋九月,正谏大夫朱敬则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戊申,相王旦为雍州牧。是月,御史大夫兼知政事、太子右庶子魏元忠为张昌宗所谮,左授端州高要尉。京师大雨雹,人畜有冻死者。冬十月丙寅,驾还神都。乙酉,至自京师。
四年春正月,造兴泰宫于寿安县之万安山。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朱敬则请致仕,许之。三月,进封平恩郡王重福为谯王,夏官侍郎宗楚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夏四月,韦安石知纳言事,李峤知内史事。丙子,幸兴泰宫六月,天官侍郎崔玄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峤为国子祭酒,知政事如故。七月丙戌,杨再思为内史。甲午,至自兴泰宫。宗楚客左授原州都督。
八月,姚元崇为司仆卿,知政事;韦安石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冬十月,秋官侍郎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一月,李峤为地官尚书,张柬之为凤阁鸾台平章事。自九月至于是,日夜阴晦,大雨雪,都中人有饥冻死者,令官司开仓赈给。
神龙元年春正月,大赦,改元。上不豫,制自文明元年已后得罪人,除扬、豫、博三州及诸逆魁首,咸赦除之。癸亥,麟台监张易之与弟司仆卿昌宗反,皇太子率左右羽林军桓彦范、敬晖等,以羽林兵入禁中诛之。甲辰,皇太子监国,总统万机,大赦天下。是日,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其王、萧二家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是日,崩于上阳宫之仙居殿,年八十三,谥曰则天大圣皇后。二年五月庚申,祔葬于乾陵。睿宗即位,诏依上元年故事,号为天后,未几,追尊为大圣天后,改号为则天皇太后。太后尝召文学之士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令撰《玄览》及《古今内范》各百卷,《青宫纪要》、《少阳政范》各三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列女传》各二十卷,《内轨要略》、《乐书要录》各十卷,《百僚新诫》、《兆人本业》各五卷,《臣范》两卷,《垂拱格》四卷,并文集一百二十卷,藏于秘阁。
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旧唐书》 後晋·刘昫等史籍选要

求含读音为“san”的成语

挨三顶五 巴三览四 半夜三更 差三错四 垂涎三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成三瓦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三不四 草庐三顾 长年三老 朝三暮四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中三昧 大酺三日倒三颠四 得其三昧 低三下四 颠三倒四 调三窝四 掉三寸舌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丢三落四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二三其德 二三其意 二桃杀三士 红日三竿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喙长三尺 火冒三丈 几次三番 颊上三毛 狡兔三窟 接二连三 接三连四 九烈三贞 九流三教 举一反三 犒赏三军 拉三扯四 说三道四 利市三倍 连中三元 两面三刀 六街三市 六韬三略 屡次三番 孟母三迁 拿三搬四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欺三瞒四 日上三竿 入木三分 若要好,问三老三百六十行 三班六房 三曹对案 三茶六饭 三差两错 三长两短 三朝元老 三从四德 三寸不烂之舌 三寸鸟,七寸嘴 三寸之舌 三迭阳关 三对六面 三番五次 三翻四复 三分鼎足 三坟五典 三复斯言 三纲五常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三更半夜 三姑六婆 三顾茅庐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好二怯三好两歹三户亡秦 三皇五帝 三魂七魄 三缄其口 三教九流 三街六巷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六九等 三马同槽 三媒六证 三命而俯 三年化碧 三年之艾 三朋四友 三平二满 三妻四妾 三千珠履三拳不敌四手 三拳二脚三人成虎 三人为众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三两两 三三五五 三山二水三蛇七鼠 三生有幸 三牲五鼎 三尸暴跳 三十而立 走为上策的解释'>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走为上计的解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行 三十三天 三豕涉河 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行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天两头 三头对案 三头二面三头两面 三头两绪 三头六臂 三推六问 三瓦两舍 三位一体 三五成群 三下五除二 三心二意 三衅三浴 三星在户 三星在天 三旬九食 三言二语三言两语 三阳开泰 三余读书 三浴三衅 不知肉味的解释'>三月不知肉味 三灾八难 三占从二 三战三北 三折肱,为良医 三贞九烈 三旨相公 三纸无驴 三智五猜 三足鼎立 刮目相待的解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岁寒三友 挑三拣四 推三阻四 退避三舍 网开三面 韦编三绝 稳吃三注 无风三尺浪 无事不登三宝殿 五大三粗 言三语四 一口三舌 阳关三迭 一板三眼 一波三折 一步三摇一唱三叹 一而再,再而三 一国三公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日三秋 一日三省 一问三不知 一隅三反 勇冠三军 游戏三昧 约法三章 再三再四 再衰三竭 攒三聚五 张三李四 着三不着两 捱三顶四捱三顶五八难三灾巴三揽四白璧三献半三不四避军三舍避君三舍不壹而三朝三暮二调三惑四调三斡四鼎分三足丢三拉四挨山塞海 安如泰山 草木皆兵的解释'>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巴山蜀水 巴山夜雨 拔地摇山 拔山超海 拔山盖世 拔山扛鼎 跋山涉水 白山黑水 半壁江山 宝山空回 背山起楼 被山带河 逼上梁山 表里山河 冰山难靠 兵败如山倒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不识泰山 残山剩水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崇山峻岭 出山泉水 春山如笑 大好河山带砺山河 刀山火海 刀山剑树 倒山倾海 道山学海 登山临水 登山小鲁 地崩山摧 地动山摇 调虎离山 东山高卧 东山再起 冬山如睡堆积如山 堆山积海 覆海移山 恩德如山 恩山义海 恩重如山 恩重泰山 翻山越岭 放虎归山 逢山开路 高山景行 高山流水 高山仰止 高卧东山 隔山买老牛隔行如隔山 关山迢递 关山阻隔 海誓山盟 海啸山崩 河山带砺 鸿毛泰山 湖光山色 华屋山丘 还我河山 回山倒海 火海刀山 积甲山齐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剑树刀山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江山如故 江山如画 锦绣河山 锦绣山河 荆山之玉 举鼎拔山 聚米为山 军令如山 开门见山 开山祖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昆山片玉 升山采珠 巫山云雨 乐山乐水 累土至山 力可拔山 砺山带河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庐山真面绿水青山 漫山遍野 名落孙山 名山大川 名山胜川 名山事业 南山可移 牛山下涕牛山之悲牛山濯濯排山倒海 排山压卵 气吞山河 气涌如山 气壮山河 千山万壑 千山万水 青山不老 青山绿水 青山一发 穷山恶水 丘山之功 人山人海 人心齐,泰山移 日薄西山 肉山脯林 三山二水山崩地裂 山崩钟应 山长水远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山寒水冷山鸡舞镜 山溜穿石 山盟海誓 山明水秀 山木自寇 山南海北 山栖谷隐 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山锐则不高 山水相连 山颓木坏 山肴野蔌 山摇地动 应接不暇的解释'>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解释'>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珍海错 山珍海味 山中宰相 山陬海噬剩水残山 使蚊负山 寿比南山 寿山福海 水软山温 水色山光 水秀山明 他山攻错 他山之石 泰山北斗 泰山不让土壤 泰山鸿毛 泰山梁木 泰山其颓 泰山压顶 泰山压卵 梯山航海铁案如山 铁证如山 铜山铁壁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童山濯濯 退如山移 万水千山 稳如泰山 仙山琼阁 挟山超海 阳煦山立 野蔌山肴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移山倒海 游山玩水 不识泰山的解释'>有眼不识泰山 愚公移山 猿穴坏山 云雨巫山 这山望着那山高 枕山栖谷 执法如山 指山说磨 重于泰山 拄笏看山 铸山煮海 纵虎归山 坐吃山崩 坐吃山空 坐山观虎斗 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度岭拔山举鼎拔树撼山跋履山川跋山涉川跋涉山川

成语接龙

一马当先二分明月,,三班六房四百四病五颜六色六臂三头七病八倒八面玲珑九死一生十有八九百花争妍千方百计万马奔腾亿兆一心, 兆载永劫,零打碎敲。 提问的那位我告诉你:我费了半天的时间写,我才10岁。不要让我失望,选我吧

第三字为三的成语

白璧三献】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不成三瓦】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避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避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八难三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垂涎三尺】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此中三昧】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鼎分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大酺三日】酺:聚饮。封建帝王为表示欢庆,特许民间举行大聚饮三天。后用以表示大规模庆贺。
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指勒紧腰带。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读书三余】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晴之馀。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馀时间。
鼎足三分】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二次三番】番:次、遍。不止一次的,反复的。
二帝三王】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二满三平】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二桃三士】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二心三意】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意三心】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
冯谖三窟】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皈依三宝】皈依:归顺;三宝:指佛教里的佛、法、僧。信仰并遵守佛教的戒。
喙长三尺】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河东三箧】指亡失的书籍。
华封三祝】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合称三祝。
火冒三尺】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河清三日】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红日三竿】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家半三军】三军:旧指上中下三军人马。指一家人可以抵得上半个三军的数目。形容家庭人口众多。
几次三番】番:次。一次又一次。形容次数之多。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九棘三槐】棘、槐:树名。古代皇宫外朝种植棘树和槐树,作为臣子朝见皇帝时所居位置的标志。后泛指三公、九卿等高级官职。
【九经三史】泛指古代典籍。
假眉三道】方言。装模作样
九流三教】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九烈三贞】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九衢三市】指繁华的街市。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dapusanri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