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逢机立断”的拓展阅读资料(3)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逢机立断”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机( )人( )、什么机什么什么的成语、关羽遇害,诸葛亮私下说了11个字,刘备听完为何当机立断,赐死刘封?、谜底是蜚的谜面?、李世民如何“当机立断”的?、马氏太公不相和,好命逢此忧凝多,恩人无义反为仇,是非平地起风波是什么意思等

机( )人( )

机不可失机:机会;时:时机。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鉴机识变察看时机,了解动向将机就机指随机行事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不失时机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参透机关参:检验,察看。机关:阴谋或秘密所在。看透了阴谋和秘密。触机便发机:弓弩上的发箭器。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一经触发,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当机立断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独出机杼独:独特,特别;机杼: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费尽心机心机: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话不投机投机:意见相合。形容话说不到一起。机关用尽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机杼一家指文章能独立经营,自成一家。机变如神机变:机智、变。机智变,神奇莫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见机而行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机关算尽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见机而作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可乘之机可以利用的时机。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临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面授机宜当面指示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等。日理万机理:处理,办理;万机:种种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枉费心机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投机倒把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方式扰乱市场,牟取暴利。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相机行事相:察看;机:机会。观察时机,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相机行事相:察看;机:机会。观察时机,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无机可乘没有空子可钻。相机而动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一日万机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用在国家领导人)。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用尽心机心机:心思。用尽了心思。自出机杼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机心械肠【解释】:机巧诈变的心计。神机鬼械【解释】:形容计谋阴险狡诈。乘机打劫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触处机来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蹈机握杼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逢机遘会遭逢机会。逢机立断犹言当机立断。观机而动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观机而作见“观机而动”。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机不旋踵形容时机短暂。旋踵,转过脚后跟。机难轻失谓机会难得,稍纵即失。机事不密谓泄漏机密。将机就计利用机会施行计谋。漏泄天机天机:重要的机密。走漏了不宜外泄的机密。履机乘变随机应变妙算神机形容智谋无穷,善于洞察形势,计策得当。鸥鹭忘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以“鸥鹭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日有万机见“日理万机”。煞费心机费尽心思生机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随物应机顺应事物而机变。天机云锦天机:天上的织机。云锦:丝织物名,锦丝瑰丽如云彩。天上织出的丝锦。比喻诗文华美精妙,浑成自然。通险畅机使险要之地畅通无阻枉用心机同“枉费心机”。危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微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泄漏天机天机:旧指神秘不可知的天意。借指特别秘密的事。指向人透露了不应该让人知道的神秘天意(迷信)或重要秘密。亦作“天机不可泄漏”、“漏泄天机”、“泄露天机”。泄露天机比喻泄露秘密。研机综微研究综合事理的深奥精微之处。贻误军机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一线生机线:微小;生机:生存的机会。还有一点儿生存的希望。应机立断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语不投机佛教禅宗谓说法不契合时机或对方的根机。运策决机同“运筹决策”。逐机应变随机应变走漏天机走漏:泄漏。泄漏秘密。坐失机宜白白地失掉机会。坐失事机同“坐失机宜”。当机立决 〖解释〗抓住时机,立刻判决。天机不可泄漏 〖解释〗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却不能泄漏。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天机不可泄露 〖解释〗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却不能泄露。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同“天机不可泄漏”。自出机轴 〖解释〗比喻作文章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和体裁。同“自出机杼”。暗藏杀机隐藏杀人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白费心机错过时机鸥鸟忘机机:机心。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什么机什么什么的成语

随机应变
天机云锦
临机能断
临机应变
灵机一动
临机设变、
危机一发、
临机制胜、
见机而作、
见机而行
逢机立断
乘机应变、
投机取巧
临机立断
履机乘变
相机行事
应机立断
见机行事

关羽遇害,诸葛亮私下说了11个字,刘备听完为何当机立断,赐死刘封?

其实该背锅的不是关羽,而是诸葛亮,当时诸葛亮说的是“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封这个人太过刚猛,如果刘备死了之后刘禅即位,按刘禅的性格来看是压制不住刘封的。而刘封只是刘备认下来的义子,刘备自然不想将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便宜外人,就听了诸葛亮的话赐死了刘封。
这件事的起因是关羽,关羽这个人什么都好,但他这个人有一股子傲气,除了刘备,对于张飞也并不会退让半分。而且关羽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刘备夸赞他,如果刘备口中谁比他厉害,这就会引起关羽的不满。想当初马超刚归顺的时候关羽就写书信问过刘备,刘备夸赞马超这个人哪里都好,可还是比不上关羽。
这让关羽逢人就讲,还很满意刘备的态度。也是关羽的这份傲气,让他得罪了很多人,虽然他打仗厉害,但为人处事上比不上刘备,比如对待老将黄忠,关羽就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也是因为如此后来关羽失荆州,又跑到麦城求救,糜芳他们就投靠了孙,导致最后关羽战死。
他死了之后刘备就追究责任,可是这些人都投靠了孙,唯独一个刘封没有投靠,所以刘备他们就将责任归给了刘封。刘备并不打算处死刘封,毕竟是自己的养子,可诸葛亮却觉得刘封这个人如果不死,将来会威胁到刘禅。刘备一听诸葛亮的话就处死了刘封,可怜的刘封死之前还念叨着和刘备的父子亲情。

谜底是蜚的谜面?

无中生有写个没完。 连篇累牍四鬼成帮。 人云亦云此道不通。 走投无路楼下客满。 异口同声卧倒。 五体投地圆寂。 锦上添花十五。 七拼八凑靶场。 摇旗呐喊一个巴掌拍不响。 星罗密布歧视黑人。 不白之冤螃蟹上街。 应有尽有禁捕鱼虾。 不可捉摸杭改作航。 藏头露尾屠夫特征。 嗜杀成性求瞎子指路。 问道于盲武大郎设宴。 高朋满座遇事不求人。 自力更生千里通电话。 遥相呼应多看无滋味。 屡见不鲜兔子请老虎。 寅吃卯粮不考虑中间。 瞻前顾后没关水龙头。 放任自流快刀斩乱麻迎刃而解暗中下围棋。 皂白不分给家捎个话。 言而无信一块变九块。 四分五裂鲁达当和尚。 半路出家哑巴打手势。 不言而喻关公战李逵。 大刀阔斧民航局开业。 有机可乘娄阿鼠问卦。 做贼心虚超级好牙刷。 一毛不拨节日的焰火。 五彩缤纷狗猫象什么。 如狼似虎电锯开木头。 当机立断空对空导弹。 见机行事电子计算机。 上行下效浪荡。 随波逐流夸口。 一日千里一百五十分钟。 时时刻刻蚂蚁缘槐夸大国。 不自量力长江黄河皆流入海。 不败这地武断。 不容分说雨披。 木已成舟不怕中间。 畏首畏尾单口相声。 三言两语化学性能稳定。 难分难解十天跑完长城。 一朝一夕八十四小时。 来日方长宣传车上演节目。 载歌载舞桃花潭水深千尺。 无与伦比剪不断,理还乱。 千头万绪合起来五句话。 广开言路靶。 众矢之的会计。 足智多谋电梯。 日新月异仙乐。 不同凡响美梦。 根深蒂固颗粒归仓,核实产量。 数一数二大火警报。 一鸣惊人采购回家。 肝胆相照世爵位。 原封不动驼鸟遇敌。 逢凶化吉由乱到治。 转危为安水哉。 妙趣横生无始无终空前绝后考察宇宙。 返老还童更夫夸口。 夜郎自大立等图章。 自相矛盾芜。 不毛之地谱。 风起云涌此歌彼应。 一唱一和诸葛亮会。 坐以待毙水雷。 一触即发刺绣。 一挥而就千年松树,五月芭蕉。 满载而归只看中间。 不相上下变奏为春。 源远流长越猜越不对头。 想入非非整世纪的战略。 孤掌难鸣讲课又是老一套,同心干。 魑魅魍魉清浊合流。 泾渭不分四通八达屡教不改齐声唤。 言过其实书蠹。 咬文嚼字魔术。 百年大计郝大勇振臂高呼。 言行一致生产必须出正品。 装腔作势伞兵。 一落千丈背脸,水哉! 望洋兴叹腹部透视。 不期而遇嘴严。 守口如瓶走卒。 作茧自缚关羽赴宴。 单刀直入相声会演。 同甘共苦单方告别。 一面之词鹦鹉学舌任重道远号鼓同操。 自吹自擂祖孙回家。 其貌不扬假眼。 目不转睛氙氘。 气吞山河胜境。 横行霸道送行飞船。 天壤之别冠军亚军。 座无虚席弹簧。 能屈能伸筛子。 百思不解二十四小时。 目中无人难猜的谜语。 漏洞百出影集。 包罗万象影子。 精打细算江河纵横,峰峦林立。 后来居上照相底片。 颠倒黑白爱好旅游。 一衣带水极小。 微乎其微初一。 不可造次有了阳光便发芽。 殊途同归十字路都到居庸关。 四通八达丢了西瓜拣芝麻。 避重就轻向预定海域发射火箭。 有的放矢不准超过十五分钟。 恩将仇报松龄鹤寿。 各有千秋夏夜对奕。 妙不可言浪子回头改邪归正只我自己。 自言自语选购水彩。 察言观色禁止叫好。 刻不容缓耳目不分。 混淆视听百货公司。 好景不常兄弟。 数一数二齐唱。 不翼而飞真动脑筋。 不假思索方圆黑白。 独一无二列车广播。 道听途说死而复活。 弹丸之地线眼。 立锥之地永别。 集思广益爬山比赛。 捷足先登波改作破。 水落石出先住下层。 后来居上打渔杀家。 粗枝大叶百年大树,风刮不倒。 有进无退四色。 青红皂白客满。 弄虚作假动物学索引。 头头是道双手赞成。 多此一举蜜饯黄连。 能上能下升重。 恰如其分相声。 刻不容缓黄鼠狼和狐狸结亲。 臭味相投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形形色色飞行报告。 一纸空文雷雨之前,踩中土地雷。 偷天换日脸谱全集。 面面俱到春蚕吐丝。 心中有数魔术师的手。 喜出望外公用毛巾。 面面俱到人造卫星。 万水千山敌人骑兵队。 人仰马翻集体萝卜地,收获归集体。 不能自拨朝辞白帝,暮到江陵。 一日千里一手拿针,一手拿线。 望眼欲穿骏马跑千里,银燕入云宵。 远走高飞更上一层楼的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六神无主活龙活现聋。 充耳不闻 一。 接二连三乖。 乘人不备 亚。 有口难言主。 一往无前 呀。 唇齿相依判。 一刀两断 者。 有目共睹泵。 水落石出 扰。 半推半就黯。 有声有色 田。 挖空心思十. 纵横交错 板。 残茶剩饭咄。 脱口而出 票。 闻风而起骡。 非驴非马 桁。 行将就木皇。 白玉无暇 忘。 死心塌地昔。 措手不及 知。 矢口不移桦。 移花接木 坐。 从头至尾回。 表里如一 白。 一了百了揍。 东拼西凑 重。 千里相逢七. 比比皆是 卡。 承上启下明。 日积月累 皿。 一针见血原。 开源节流 诳。 出言不逊二. 始终如一 中。 不上不下急。 争先恐后 若。 一言为定不。 一口否定 斤。 独具匠心禽。 手到擒来 司。 一面之词拣大路走 成语一 [谜底] 微不足道

李世民如何“当机立断”的?

现实中,利益之争往往也是生死之争,没有缓和的余地。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这个道理。在事关博弈成败的关键时刻,谁有魄力摆出决战的姿态,谁就有可能获胜。
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一举大败秦军,成为千古佳话,这就是一场典型的豪赌:成功率很低,但收益值很高。
现实中,利益之争往往也是生死之争,没有缓和的余地。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这个道理。在事关博弈成败的关键时刻,谁有魄力摆出决战的姿态,谁就有可能获胜。有时,为了胜利,难免采用残酷手段,并无仁义可言,这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唐初的“玄武门事变”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实质。
隋末的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人长安,建立了大唐。在这场斗争中,他的几个儿子是他的得力助手。长子李建成深沉冷静、仁厚宽博,被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勇毅果决、识度过人,尤其善于捕捉时机,全力搏击,被封为秦王;四子李元吉性格暴躁,但也很勇猛,被封为齐王(三子玄霸早死)。太原起兵后,李渊自为全军主帅,建成、世民分率左、右军,元吉留守太原,保证后方的安全和军需供应,一切都直接控制在李家父子手中。对这三个儿子,李渊是非常得意的。
但三个儿子中,还数李世民最有才干。他从小爱习武,不喜读书,胸有大志。在太原时,他二十不足,见隋朝倾危,便暗中散财交结才俊之士,有重定天下之心。在策划起兵的过程中,李渊深藏不露,李世民总是积极催促,显露出野心勃勃的个性。李氏据长安后,全国仍处在各支军事力量并峙割据的状态,称王称帝者甚多,谁能取得最后成功,还未成定局。从武德元年到武德七年(618—624),经过七年的战争,先后六大战役,唐王朝才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东征西讨,荡平群雄,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即使说唐朝的天下一大半是他打下来的,也不过分。但应该说明,这里面也有特殊的原因。按照历朝的习惯,太子作为皇的继承人,向来是不轻易出征的,其主要责任,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稳定中央的力结构。所以,也很难说如果由李建成担任军事统帅,其结果会怎么样。因为在太原起兵后打到长安的军事行动中,他也表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
太子镇中,而以其他皇子分领兵,这是中国的一种历史传统。这一策略有其显著的优点,就是太子和中央政各个部门的关系及与朝廷各大臣的关系比较稳固;也有其显著的弱点,就是太子不可能建立显著的功勋,只能依靠人为的政治安排和公认的“立嫡以长”的道德原则来维系他的地位。当其他皇子功劳太大时,太子的声望难免受到影响。而唐初的皇室,又有特殊的情况:李渊本人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又畏惧战争的劳苦,李元吉的才干有限,这就使得李渊过多地倚靠次子李世民。而李世民不但才识过人,而且雄心勃勃,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不辞辛苦,甘冒风险,争城夺地,一次又一次立下大功,威望日增,盖过了李建成。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等人都是李世民帐下的英才。
太子李建成决非平庸之辈,他的手下,也收罗了大量人才。如魏征、王圭、韦挺,都是超群出众的俊义之士。
作为明智的政治家,建成、世民都知道人才的可贵。他们除了各自收罗人才,还竭力从对方挖走人才。一次,李建成派人给李世民手下骁将尉迟敬德送了整整一车金银器物,表示愿和他不论尊卑,平等结交。尉迟敬德断然拒绝,并将此事报告李世民。李世民很可惜地说:“将军何不收下?别人纵然把黄金堆到天上,我也不会怀疑将军,收下后,就有机会知道他们的密谋了!”同样,李世民也在打李建成手下的主意。在这方面,他比李建成做得成功。他的最后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对李建成的僚或亲信的策反活动。
此外,在朝廷大臣、地方将领中,双方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从上到下,渐渐形成了支持太子和支持秦王的两大派。
更直接的做法,是相互谋害。据说,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到齐王府去,李元吉竟然埋伏了刺客,准备杀死李世民。李建成知道后,加以阻拦,才算作罢。恐怕李建成也并不是不想这样做,只是觉得这样做太危险。又有一次,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上喝酒,回来后咯血不止,李渊知道了,也很怀疑,对李建成说:“秦王不善饮,日后勿再夜聚饮酒!”这究竟是偶然巧合,还是建成的毒药不行,也说不清了。似乎前一种可能性较大。
现存的史籍中,大量记载的,是建成、元吉如何谋害世民,而丝毫没有世民谋害兄弟的事实。其实,李建成具有合法的继承,在各方面都占有优势,所以,更需要采取阴谋手段的,理应是李世民;而且最后以阴谋取得成功的,也是李世民。只是由于缺乏记载,后人也无从说起。但至少武德七年的杨文干事变,其中有许多可疑之处。
杨文干曾宿卫东宫,与李建成关系密切。后出为庆州都督,辖地相当于今甘肃省接近陕西的部分。武德七年六月,李渊带世民、元吉去仁智宫(在今陕西耀县)避暑,建成留守长安。据史书记载,建成私命杨文干招募勇士送到京城,乘机发动兵变。后被人揭发,杨文干遂举兵反叛。但这事在唐人野史笔记中,却记载为“人妄告东宫”,是一场诬陷。实际情况是怎样呢?在那一段时期中,李建成一直在扩大东宫武装,意在防备秦王府的力量。他叫杨文干送勇士来京,于同样性质的举动,并没有叫杨文干搞兵变的意图。因为这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成功的可能,他不会这样蠢。但这样的举动,也是于非法性质的,所以李世民就抓住不放,夸大事态,叫人告密,挑动李渊的猜疑心理。
果然,李渊接到密报后勃然大怒,下诏到长安,召李建成立赴仁智宫。李建成匆忙赶到,只带了十余骑卫士,见了父亲,叩头谢罪。李渊怒斥不止,李建成悲愤难平,跳起身来向墙上撞去。李渊仍然怒气不解,叫人把他看押起来,一面派人召杨文干。使者到了庆州,把真情向杨文干说明,杨文干吓坏了,知道这事绝无善果,索性就举兵反叛了。
于是李渊命李世民率军平叛。临行对世民说:“杨文干的事与建成有牵连,恐咱会有不少人响应,你要赶快去,事成回来,立你为太子!至于建成,我不愿杀他,可废为蜀王,地方偏僻而狭小,容易钳制。他如不能奉事你,也不难擒拿!”这恐怕是李渊第一次产生改立太子的念头。
但李世民出兵后,很多人都为李建成说话,对实际事态加以分析,指出他身为太子,决没有无故谋反的道理。李渊想想这也是实情,明白根由还在他们兄弟之间的争夺,就把李建成放回长安,仍为留守。只是把罪名统统推给东宫与秦王府的僚,将东宫的王硅、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流放出去。这一场事变虽然糊涂了结了,但从事后李渊对建成更为信任的态度来看,他内心中对这件事并不糊涂。而李家兄弟间的怨恨,更深了一层。
总之,武德六年以后,李家兄弟的冲突越来越激烈,渐渐形成水火不相容之势。而且,唐朝的政治也十分混乱,皇上的命令,太子、秦王的命令,常常相互冲突,官员们没有办法,只好谁的命令先下来就照谁的办。这种状态,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
那么,作为父亲和皇帝的李渊到底持什么态度呢?应该说,作为父亲,他在兄弟三人之间,并无明显的偏爱偏护;但作为皇帝,他却知道必须维护长子的继承。这是一种常规的处理方法,也很难怪李渊有多少不对。所以,李世民的势力逐渐受到抑制。只是,李渊既不能操之过急,以防突然发生意外,也需要李世民保持一定的力量,可以与李建成相互牵制。在帝王的家庭中,也不可能有绝对的信任,何况他的儿子,一个个都那样英雄了得!
但情况总是在向对李世民不利的方向发展。自武德五年以后,李世民再没有特别的战功可以夸耀,李建成却在他之后完成了平定河北的重任。杨文干事件,未能动摇建成的太子地位,反而使这一地位更为巩固。李渊“立嫡以长”的观念不可改变,朝臣和地方将领中支持太子的也比支持秦王的多。
处在优势地位上,李建成对付李世民的办法,是在李渊的支持下,一步步削弱其力量。武德七年,李元吉在李渊面前诬陷尉迟敬德,敬德被逮下狱,定了死罪。李世民用强硬的态度坚决要求把他放回,总算幸免。同年,李世民的另一员战将程知节被调任为康州刺史,程知节拒绝赴任,对李世民说:“大王的股肱羽翼,快要被人剪除干净了,自身还能久安吗?知节拼死不去,愿大王早日决断!”
房玄龄、杜如晦是秦王府的主要谋士,李建成对李元吉说:“秦府中可畏惮之人,唯有房、杜。”他们又向李渊提出,房玄龄、杜如晦一向挑拨李氏兄弟不和。李渊下令两人离开秦府,从此不许接受秦王的指示。他们暂时还留在长安,不知下一步会遇到怎样的处置。
终于发展到最严重的一步。武德九年夏,突厥数万骑兵寇边。按惯例,一向是李世民督军抵御,但这一次,李建成却提出由李元吉领兵。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不让李世民再度掌握兵;而李渊在明知这一点的情况下,竞表示同意。不仅如此,李元吉还提出要调秦府勇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一齐跟自己出征,并要求将原归秦王指挥的精兵调拨到他的麾下。这是釜底抽薪,如果答应下来,秦王府就成了空架子,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这是一根导火线。
处在劣势地位上,李世民对付李建成的办法,只能是阴谋政变,突发制人。早在武德九年以前,秦府中的僚就在考虑这件事。房玄龄曾对长孙无忌说:“如今嫌隙已经构成,一旦祸乱突然发生,秦王府绝无侥幸之望!生死存亡,有时不容丝毫之差,今日正是如此!”他们会同杜如晦明确劝告李世民:必须赶紧下手,诛灭建成、元吉!
等到房、杜两人被逐出秦王府,形势更为紧张,剩下的僚加紧策划。
当李渊同意调秦府战将和兵马归齐王指挥时,事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来见李世民,宣称:如果再不动手,他们就要离开李世民,逃窜保命,总不能束手受戮!当然,李世民也不可能服从李渊这一道要命的诏令。他派长孙无忌悄悄召回房玄龄、杜如晦,商议大事。谁知他们的回答是:“奉旨不许再与大王相见,如果私自前来参谒,必然因此丧命,故不敢遵令!”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如果秦王仍未决断,只是空泛地商量,他们不愿奉陪。李世民大怒,“玄龄、如晦竟敢背叛我吗?”拔出一把刀交给尉迟敬德,说:“你去看一下,如果两人果然不肯来,就砍下脑袋提来见我!”
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再去见房、杜,告诉他们:“秦王已下决心,不必迟疑了!”于是房玄龄、杜如晦打扮成道士,悄悄地进了秦王府。一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胆的阴谋政变计划,就在这个时候决定了。六月三日,秦王李世民上密奏于李渊,是他们布下的一个诱饵。
按照正史的记载,六月四日李世民之所以突然下手,是因为事先李建成与李元吉已经谋划好,要在李元吉出征的饯别酒宴上,埋伏刺客当场杀死李世民,然后再杀死尉迟敬德等人。李建成的一个下将这消息密报给李世民,他不得已,才做了这样的决定。
这完全是谎言。其用意,不过是为李世民六月四日的阴谋政变制造充分的根据,为这位具有雄才大略而根本蔑视公认道德的政治家作一种道德上的美化。李建成的整个计划,是对李世民的力量逐步加以削弱。如果李世民乖乖交出兵,放走秦府的几员战将,他不过是个空头王爷,哪里还需要设什么“鸿门宴”?政治家从来不做徒劳无益的事情。
但李建成绝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似乎是完美的计划,直接造成了自己的灭亡。这并不是因为他愚蠢,而是因为他的优势太充分了。
李世民堪称杰出的军事家。但在长安城中,他根本无法调动军队。能够动用的武力,只有极有限的秦王府卫队和暗中蓄养的武士,总数不过几百人。而太子东宫的卫队,按照规定,规模比秦王府大得多,再加上齐王府,总数有几千人。这些卫士,也是经过反复挑选和训练的勇士。不仅如此,由于太子多年镇守京城,京城的几万禁军,名义上虽不他管辖,而实际上,将领大都是他的亲信。这样的力量对比,他怎么会想到李世民敢轻举妄动呢?过去,李渊因为他们兄弟不和,曾设想把李世民派到东都洛阳。但李建成认为,世民一旦去了洛阳,占据一方,手握军队,便谁也奈何不得。所以他想尽办法,劝李渊改变了主意。李建成对李元吉说:“秦王留在长安,不过是个匹夫,容易对付!”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但所有的人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不明白:李世民究竟有什么样的胆魄!
六月三日,李世民上密奏,李渊派人约李建成、李元吉次日一早进宫。同时,后宫情报员张婕妤将李世民密奏的内容转告了李建成。建成召元吉商量,二人都感到李世民上这样的奏章,必然有相应的举动,事态将会变得严重。元吉说:“当令宫中卫队戒备,推称有病,拒绝入朝,以观望形势。”建成说;“这不是自认有过吗?为防意外,我已令京城各处兵马严加防范,有何可惧?当与弟入宫参谒父皇,问明究竟!”
次日一早,李建成、李元吉只带了几名亲随,由玄武门(皇宫北门)入宫。负责玄武门禁卫事务的常何,过去曾跟随建成出征河北,建成对他很放心。进入宫门,一片寂静,只有几名卫士守立大门两侧。建成与元吉缓缓前行,前面就是临湖殿。忽然,建成发现殿侧有人影闪动,大吃一惊,说声;“不好!”立即拨转马头,欲向宫外驰去。此时,世民一马跃出,大叫:“大郎停下!大郎停下!”建成稍一犹豫,而元吉已经看到从临湖殿两侧有数十骑人马狂奔而来。他赶紧拉弓搭箭,向世民射去。元吉素称勇猛,然而这时心急慌忙,弓未拉足,就将箭射出,一连三次,都未射中。世民却勒住马,稳稳一箭,正中建成后背,建成应声落马。
在这片刻之间,尉迟敬德率领数十骑赶到,一阵乱箭射来。元吉身中一箭,坠于马下。回头望时,见世民的乘骑受了惊,向路旁树林中奔去,被地上枯树枝绊了一下,将世民死死地摔倒在地。元吉急奔过去,将世民手中的弓夺下,用弓弦紧紧勒住他的头颈。这时,尉迟敬德跃马冲来,狂呼:“逆贼大胆!”元吉赶快放下弓,拔腿就奔,想逃入父亲所居住的武德殿。尉迟敬德岂敢放松,纵马追随,连射数箭,将元吉杀死。
一阵骚乱,片刻过去,玄武门内,又突然恢复了平静。李渊知道了玄武门的惨剧,吓得面无人色,却又无能为力,索性将皇位让于世民。一代圣主就在兄弟相残的血泊中诞生了。
玄武门事变,从当时整个政治形势、力量对比来看,确实是一个极其大胆和冒险的行动,其成功的把握,实在并不大。关键就在于,李世民和他的谋士敢于选择这样一个别人想象不到的地方,细心谋划,长久准备(收买禁军将领,必非一日之事),突然下手。当然,李世民也别无办法。就像下围棋一样,全面处于劣势的一方,只能紧紧咬住一个可能的机会,置生死存亡于不顾,全力搏击,以求一逞。这里充分体现了李世民的个人气质。而李建成的失败,就在于他优势意识太强,既想除掉李世民,还想同时保住仁人君子的美名,结果自遗祸患,死于非命。正因为在制政治的力斗争中,充满风云变幻,偶然的因素太多,所以有经验的政治家并不怎么相信优势地位的可靠性,往往在优势状况下也及早采取非常手段,甚至在一个可能的对手尚未成为真正的对手时,就加以消灭。

马氏太公不相和,好命逢此忧凝多,恩人无义反为仇,是非平地起风波是什么意思

第24卦地雷复(复卦) 寓动于顺 中中卦 象曰:马氏太公不相合,世人占之忧疑多,恩人无义反为怨,是非平地起风波。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坤)相叠。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然。动在顺中,内阳外阴,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进。 事业:已经渡过了困难时期,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阶段。但务必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却不可急躁,且应时常反省个人行动,严于修身,勇往直前,可望成功。 经商:可大胆投资,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坦诚合作,打开市场,勿因挫折而退缩。更可以打入外地,坚持商业道德,循序渐进,一定会有所赢利。 求名:时机正在成熟,不要急于求成,继续奠定基础,机遇一旦到来,务必要抓住,必将转运。最忌自伤意志。 外出:无灾无祸,且有收获。 婚恋:顺利。但切不可性急,应冷静考虑。家庭的美满幸福,靠严于律己维持。 决策:性格活泼,精力旺盛,但因急躁情绪会造成事业损失。一定要冷静思考,勇于改正错误,必能重振事业。此时应抓住时机,明确方向,灵活机敏,脚踏实地改变处境。一旦出现意外,宜当机立断,暂行退让。如能准确驾驶自己,努力奋斗,成就事业十分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fengjiliduan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