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身非木石”的拓展阅读资料(6)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身非木石”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人非木石的典故、有什么成语是带五行的、关于“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典故是什么?、关于诗词的、“fei”的谐音成语、报任安书 原文+翻译等

人非木石的典故

…………………………………………………………………………………………………………………………………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任安,字少卿),是我国古代书信散文中杰出的佳篇
前人在评价这篇文章时,曾有过:
慷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忧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
司马迁在给他的好朋友任安的者封信中,沉痛悲愤地叙述了他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的奇耻大辱的始末之后,接着写道: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身非石木,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释义】
拳拳:忠诚恭谨;
列:陈述,辩白;
自列:自我陈述,自我辩白;
吏议:法庭的官吏判决的罪名;
货赂:用以赎罪的财货,汉代法律规定可以用钱赎罪;
幽:拘禁;
囹圄之中:关进监牢。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
我本是一片忠诚,但始终没有明白地表达出来,皇上就同意执法的官吏给我定诬上的罪名,要受宫刑。
我家里很穷,拿不出钱财来赎罪,朋友们也无法救援,皇上身边的亲信谁也没有替我说句话。
我并不是木头石块,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啊,但独自和法吏打交道,被拘禁在监狱中,这种怨愤,能向谁诉说呢!
后来,“身非木石”被引申为成语,多作“人非木石”,用来比喻人不是草木石头,是有知觉有感情的。

有什么成语是带五行的

五行成语 水: 1、81个在第一位: 水碧山青水菜不交水长船高水到渠成水到鱼行 水滴石穿水底捞月水底捞针水底摸月水底纳瓜 水调歌头水光山色水过鸭背水火兵虫水火不避 水火不辞水火不兼容水火不相容水火无交水火无情 盐梅相成的解释'>水火相济,盐梅相成水火之中水激则旱,矢激则远水洁冰清水尽鹅飞 水尽山穷水晶灯笼水净鹅飞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枯石烂 水阔山高、水来伸手,饭来张口水来土掩水里纳瓜水流花落 水流花谢水流湿,火就燥水流云散水陆毕陈水陆杂陈 水落归漕水落归槽水落石出水满金山水漫金山 水米无干水米无交水明山秀水磨工夫水母目虾 水木清华水佩风裳水清无鱼水穷山尽水乳交融 水软山温水色山光水深火热水剩山残水石清华 水宿风餐水宿山行水天一色水土不服水楔不通 水泄不漏水泄不通水泄不透水泄不通水性杨花 水秀山明水远山长水远山遥水月观音水月镜花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涨船高水至清则无鱼水中捞月水中著盐 水中捉月 2、125个在第二位: 白水鉴心杯水车薪杯水粒粟杯水舆薪杯水之敬 杯水之谢背水一战车水马龙趁水和泥尺水丈波 出水芙蓉楚水吴山大水冲了龙王庙带水拖泥淡水交情 滴水不羼滴水不漏滴水成冰滴水成河滴水穿石 滴水难消点水不漏斗水活鳞反水不收范水模山 覆水难收海水不可斗量海水难量海水群飞海水桑田 河水不犯井水河水不洗船洪水横流洪水猛兽画水镂冰 浑水摸鱼混水捞鱼混水摸鱼积水成渊煎水作冰 江水不犯河水浆水不交借水推船借水行舟近水楼台 近水楼台先得月、井水不犯河水冷水浇背冷水浇头临水登山 户枢不蠹的解释'>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户枢不蝼的解释'>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流水朝宗流水高山流水落花 流水桃花流水无情流水行云流水游龙露水夫妻 绿水青山马水车龙逆水行舟鸥水相依盘水加剑 萍水相逢泼水难收千水万山清水无大鱼清水衙门 秋水伊人秋水盈盈如水赴壑如水投石弱水之隔 撒水拿鱼山水相连勺水一脔盛水不漏剩水残山 菽水承欢顺水放船顺水人情顺水顺风顺水推船 顺水推舟顺水行舟似水流年似水如鱼宿水飡风 宿水餐风溯水行舟万水千山细水长流秀水明山 沂水春风沂水舞雩沂水弦歌以水济水以水救水 以水投石以水投水以水洗血引水入墙饮水辨源 饮水啜菽饮水栖衡饮水曲肱饮水食菽饮水思源 饮水知源鱼水和谐鱼水深情鱼水相欢鱼水相投 遇水迭桥遇水叠桥遇水架桥远水不解近渴远水不救近火 远水解不了近渴远水救不得近火置水之情舟水之喻酌水知源 3、54个在第三位: 冰清水冷不避水火不便水土不服水土不通水火 不习水土不习水土乘顺水船、打落水狗风门水口 风起水涌风行水上河同水密黄河水清火耕水耨 火耕水种火热水深镜花水月救民水火陆詟水栗 木本水源判若水火泼冷水如蹈水火山崩水竭 山长水阔山长水远山肤水豢山高水长山高水低 山高水险山光水色山寒水冷山砠水厓山眉水眼 山明水秀山清水秀山穷水断山穷水尽山穷水绝 山遥水远山重水复势如水火问诸水滨杨花水性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一尺水十丈波一碗水端平油光水滑 盂方水方鱼大水小云心水性自相水火 4、103个在第四位: 巴山蜀水跋山涉水白山黑水悲歌易水冰寒于水 裁云剪水餐风宿水残山剩水臣心如水乘高决水 尺山寸水抽刀断水出山泉水啜菽饮水春风沂水 歠菽饮水撮盐入水大禹治水登山临水登山涉水 簟纹如水斗升之水饭蔬饮水芙蓉出水高山流水 观山玩水归之若水滚瓜流水涸鲋得水涸鱼得水 黄尘清水黄汤淡水黄汤辣水兼葭秋水交淡若水 蛟龙得水蛟龙戏水救民于水火乐山爱水乐山乐水 连汤带水廉泉让水流年似水落花流水马龙车水 马前泼水马如流水买臣覆水名山胜水模山范水 牛不喝水强按头爬山涉水千山万水青蓝冰水青山绿水 清尘浊水清汤寡水蜻蜓点水情深潭水穷山恶水 冷暖自知的解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石投水如鱼得水如鱼似水冷暖自知的解释'>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若涉渊水剩山残水十日一水,五日一石双瞳剪水桃花流水 桃花潭水听风听水拖泥带水拖人落水拖人下水 望穿秋水污泥浊水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山露水 心如止水心同止水行云流水悬河泻水悬河注水 一败如水一廉如水一清如水一潭死水一衣带水 依山傍水以石投水以水济水以水救水以水投水 盈盈秋水盈盈一水游山玩水源头活水沾泥带水 重山复水竹篮打水走花溜水 5、15个在其他位置: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兵来将迎,水来土堰吹皱一池春水河水不犯井水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江水不犯河水井水不犯河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解释'>君子之交淡如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汤里来,水里去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口吸尽西江水 金: 1、126个在第一位: 炊金馔玉辞金蹈海蹙金结绣带金佩紫点金成铁 点金乏术点金无术点金作铁断金零粉堆金迭玉 堆金叠玉堆金积玉屙金溺银分金掰两封金挂印 钩金舆羽横金拖玉怀金垂紫怀金拖紫黄金时代 黄金时间黄金世界黄金铸象挥金如土浑金白玉 浑金璞玉积金累玉焦金流石焦金烁石燋金烁石 精金百炼精金良玉精金美玉捐金抵璧攫金不见人 铿金霏玉铿金戛玉良金美玉量金买赋流金铄石 镂金错采镂金错彩镂金铺翠没金铩羽没金饮羽 迷金醉纸鸣金收兵鸣金收军摸金校尉南金东箭 泥金万点千金敝帚千金弊帚千金买笑千金市骨 千金一瓠千金一刻千金一壸千金一诺千金一笑 千金一掷千金用兵,百金求间千金之家一狐之腋的解释'>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千金之子 锵金铿玉锵金鸣玉敲金击石敲金击玉敲金戛玉 却金暮夜拾金不昧试金石铄金点玉铄金毁骨 拖金委紫燕金募秀腰金拖紫腰金衣紫赢金一经 纡金曳紫真金不镀真金不怕火真金不怕火炼、真金烈火 重金兼紫、重金汤、酌金馔玉作金石声 2、89个在第二位: 阿娇金屋暗度金针百二金瓯避世金马避世金门 诚至金开床头金尽大马金刀钿合金钗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宫邻金虎狗续金貂固若金汤辉煌金碧 火眼金睛架海金梁六朝金粉木公金母契合金兰 契若金兰青龙金匮琼厨金穴琼浆金液琼楼金阙 裘弊金尽十二金钗十二金牌石缄金匮石室金匮 石室金鐀水满金山水漫金山铁郭金城铁马金戈 铜山金穴脱壳金蝉心如金石义结金兰银屏金屋 纡佩金紫玉圭金臬玉昆金友玉律金科玉堂金马 玉箫金琯玉箫金管玉叶金枝玉液金波玉液金浆 玉友金昆玉振金声玉质金相玉走金飞纸醉金迷 掷地金声紫绶金章 3、57个在第三位: 阿娇金屋暗度金针百二金瓯避世金马避世金门 诚至金开床头金尽大马金刀钿合金钗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宫邻金虎狗续金貂固若金汤辉煌金碧 火眼金睛架海金梁六朝金粉木公金母契合金兰 契若金兰青龙金匮琼厨金穴琼浆金液琼楼金阙 裘弊金尽十二金钗十二金牌石缄金匮石室金匮 石室金鐀水满金山水漫金山铁郭金城铁马金戈 铜山金穴脱壳金蝉心如金石义结金兰银屏金屋 纡佩金紫玉圭金臬玉昆金友玉律金科玉堂金马 玉箫金琯玉箫金管玉叶金枝玉液金波玉液金浆 玉友金昆玉振金声玉质金相玉走金飞纸醉金迷 掷地金声紫绶金章 4、69个在第四位: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书抵万金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浪子回头金不换烈火见真金千金用兵,百金求间一寸光阴一寸金、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5、11个在其他位置: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书抵万金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浪子回头金不换烈火见真金千金用兵,百金求间一寸光阴一寸金、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木: 1、15个在第一位: 木本水源木雕泥塑木干鸟栖木梗之患木公金母 木坏山颓木鸡养到木落归本木讷寡言木人石心 木石心肠木头木脑木心石腹木朽蛀生木已成舟 2、58个在第二位: 草木皆兵草木俱朽草木萧疏草木愚夫草木知威 寸木岑楼登木求鱼独木不成林独木不林独木难支 断木掘地风木含悲风木之悲风木之思槁木死灰 古木参天寒木春华刻木为鹄刻木为吏枯木发荣 枯木逢春枯木生花枯木死灰枯木朽株枯木再生 立木南门麻木不仁墓木拱矣墓木已拱盘木朽株 盘木朽株入木三分山木自寇水木清华投木报琼 土木形骸削木为吏朽木不雕朽木不可雕朽木粪墙 朽木粪土朽木难雕朽木难雕朽木生花朽木死灰 一木难支异木奇花榆木圪垯榆木疙瘩榆木脑袋 榆木脑壳圆木警枕缘木求鱼斩木揭竿直木必伐 直木先伐冢木已拱铸木镂冰 3、19个在第三位: 草衣木食呆如木鸡呆若木鸡呆似木鸡蠹众木折 刚毅木讷金口木舌木头木脑泥塑木雕人非木石 山颓木坏身非木石绳锯木断石心木肠铁心木肠 土牛木马下乔木入幽谷心如木石竹头木屑 4、37个在第四位: 池鱼林木触石决木大兴土木蜚瓦拔木诽谤之木 逢场竿木浮石沉木故家乔木画地刻木教猱升木 枯株朽木连理之木良禽择木鸣雁直木鸣于乔木 迁于乔木青黄沟木人非草木人非土木声振林木 百年树人的解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死灰槁木泰山梁木亡猿祸木亡猿灾木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心如槁木行将就木朽株枯木一草一木 依草附木依丱附木移花接木倚草附木圆孔方木 斩竿揭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5、3个在其他位置: 草木皆兵的解释'>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土: 1、17个在第一位: 土崩瓦解土崩鱼烂土扶成墙土豪劣绅土鸡瓦狗 土鸡瓦犬土阶茅茨土阶茅屋土龙刍狗土龙沐猴 土木形骸土牛木马土偶蒙金土穰细流土壤细流 土生土长土洋结合 2、个在第二位: 安土乐业安土重旧安土重居安土重迁簸土扬沙 寸土必争寸土不让寸土尺地寸土尺金撮土焚香 飞土逐害飞土逐肉粪土不如风土人情负土成坟 故土难离广土众民画土分疆怀土之情积土成山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践土食毛卷土重来累土聚沙累土至山 列土分茅列土封疆裂土分茅率土归心率土同庆 率土宅心率土之滨捻土焚香捻土为香入土为安 桑土绸缪桑土之防桑土之谋守土有责水土不服 3、15个在第三位: 大兴土木根生土长灰容土貌灰头土脸灰头土面 茅茨土阶面如土色人非土木视如土芥水来土掩 土生土长瓦解土崩一掊土衣冠土枭鱼烂土崩 4、35个在第四位: 半截入土本乡本土不便水土不服水土不习地土 不习水土不习水土赐茅授土分茅赐土分茅列土 分茅裂土分茅锡土分茅胙土皇天后土挥金如土 开疆辟土开疆拓土开疆展土离乡背土离乡别土 猕猴骑土牛面如灰土面色如土普天率土溥天率土 寝苫枕土软红香土食毛践土视如粪土西方净土 析珪胙土朽木粪土一片焦土一抔黄土瘴乡恶土 5、5个在其他位置: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太岁头上动土 泰山不让土壤 火: 1、30个在第一位: 火耕流种火耕水耨火耕水种火光烛天火海刀山 火急火燎火尽灰冷火尽薪传火龙黼黻火冒三尺 火冒三丈火灭烟消火耨刀耕火妻灰子火然泉达 火热水深火伞高张火山汤海火上加油火上浇油 火上弄冰火上添油火烧火燎火烧眉毛火树琪花 火树银花火眼金睛火中取栗火烛小心火烛银花 2、73个在第二位: 抱火厝薪抱火寝薪抱火卧薪趁火打劫趁火抢劫 厝火积薪厝火燎原蹈火赴汤蹈火探汤灯火辉煌 灯火万家放火烧山忿火中烧烽火连年烽火连天 烽火四起烽火相连膏火之费膏火自煎篝火狐鸣 饥火烧肠近火先焦救火投薪救火扬沸救火拯溺 撩火加油烈火辨日烈火干柴烈火轰雷烈火见真金 烈火烹油烈火真金炉火纯青明火持杖明火执械 明火执仗明火执杖怒火冲天怒火中烧炮火连天 惹火烧身热火朝天如火燎原如火如荼入火赴汤 扇火止沸石火电光石火风灯石火风烛石火光阴 事火咒龙水火兵虫水火不避水火不辞水火不兼容 水火不相容水火无交水火无情盐梅相成的解释'>水火相济,盐梅相成水火之中 玩火自焚窝火憋气香火不绝香火因缘香火姻缘 向火乞儿星火燎原以火救火以火去蛾以火止沸 引火烧身战火纷飞钻火得冰 3、25个在第三位: 打得火热刀耕火耨刀耕火耘刀耕火种刀山火海 风风火火风雷火炮火急火燎火烧火燎交梨火枣 十万火急十万火速水深火热汤烧火热无名火气 心急火燎心焦火燎心如火焚薪尽火传烟断火绝 烟消火灭银花火树油干火尽油煎火燎油浇火燎 4、98个在第四位: 熬油费火把薪助火抱薪救火鼻端出火鼻端生火 鼻头出火炳如观火炳若观火不避水火不避汤火 不吃烟火食不食烟火不通水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传风搧火 传风扇火春风野火撮盐入火大动肝火蹈赴汤火 蹈汤赴火灯蛾扑火电光石火洞如观火洞若观火 反风灭火飞蛾赴火飞蛾扑火飞蛾投火风风火火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负薪救火赴汤蹈火干柴烈火隔岸观火 黑灯瞎火黑灯下火狐鸣篝火积薪厝火急如风火 急如星火急于星火皎阳似火解衣包火解衣抱火 井中求火救民水火绝薪止火连天烽火燎如观火 燎若观火燎原烈火履汤蹈火明若观火判若水火 披麻救火泼油救火七窍冒火敲冰求火敲冰索火 清灰冷火如蹈水火如蹈汤火杀人放火煽风点火 扇风点火烧犀观火舌锋如火势如水火束缊举火 束缊请火束蕴乞火束蕴请火顺风吹火探汤蹈火 投膏止火吞刀吐火万家灯火无名孽火无明业火 心急如火心焦如火星星之火性烈如火悬河泻火 悬河注火雪窗萤火烟不出火不进一家一火以火救火 因风吹火引风吹火、拥彗救火、招风揽火真金烈火 自相水火钻冰求火钻冰取火 5、9个在其他位置: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救民于水火 水流湿,火就燥 远水不救近火 远水救不得近火 真金不怕火 真金不怕火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解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众人拾柴火焰高

关于“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典故是什么?

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上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孔子希望人们克己复礼,按照以前的方式继续生活。他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无人接受。失意之下只好寄情于著述立说。
出自:司马迁[汉代]《报任安书》。
原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释义: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
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
扩展资料:
《春秋》创作背景
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余(太史公)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司马迁对《春秋》极为推崇:”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学术界对于《春秋》的史学价值存在质疑。胡适认为:“《春秋》那部书,只可当作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作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
《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徐复观先生也说:“可以断定孔子修《春秋》的动机、目的,不在今日所谓‘史学’,而是发挥古代良史,以史的审判代替神的审判的庄严使命。可以说,这是史学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经而不是史。”
然而史料记载中并没有对《春秋》的历史记载产生怀疑。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序》中说:“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朱熹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春秋》记史的笔法与《史记》不同。司马迁明确指出:”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但《春秋》的“微言大义”并不意味着其“言”是失实的。
张京华有这样的评价:“如果说‘良史’、‘实录’代表了古代史学的基本原则,‘微言大义’则是代表了古代史学的最高境界。”也许正因如此,《左传》才会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关于诗词的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君莫停。 ( 君一作杯 )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 一作钟鼎玉帛岂足贵 )
但愿长醉不愿醒。 ( 不愿一作不复)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fei”的谐音成语

飞鸟依人飞禽走兽,龙飞乘云,龙飞凤舞鸢飞鱼跃,有翅难飞 飞蝇垂珠 众毛飞骨,【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 论,引起纠纷。 【补过饰非】掩饰过错。 【长傲饰非】滋长骄傲、掩饰过错。 【答非所问】回答的内容不是人家要问的。 【大是大非】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 【颠倒是非】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独是独非】谓不采众议,凡事独断。 【非驴非马】《汉书•西域传下•渠犁》:“(龟兹王)后数来朝贺,乐汉 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外国胡人皆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也。’”■,即骡,马驴杂交而生。后用“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事物。 【非亲非故】不是亲也不是故旧。表示彼此过去毫无关系。 【非同小可非同寻常、非同一般。 【非意相干】恶意相犯;无故寻衅。 【逢恶导非】谓逢迎坏人,助长恶行。 【覆是为非】犹言颠倒是非。 【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狗吠非主】狗见到不是自己主人的人便吠叫。亦以喻臣奴事奉其主而拒事 非其主者。语出《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好丹非素】比喻有所偏爱,抱门户之见。 【横祸非灾】犹言横殃飞祸。 【胡作非为】不顾法纪,不讲道理,任意做坏事。 【积非成是】谓对错误已经习惯,反以为本该如此。 【积非习贯】谓错误长久沿,已成习惯。贯,通“惯”。 【见怪非怪】见“见怪不怪”。 【闲非闲是】见“闲是闲非”。 【闲是闲非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 【今非昔比】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 【今是昔非】见“今是昨非”。 【今是昨非】亦作“今是昔非”。现在对,而过去错了。含有悔悟之意。语 出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拒谏饰非】拒绝规劝,掩饰错误。 【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谓谁惹起的是非,还得 由谁来了结。 【貌是情非】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 【貌是心非】见“貌是情非”。 【面目全非】①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②形容事物变化很大。 【面是背非】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面是心非】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面誉背非】见“面誉背毁”。 【明辨是非】清楚分明地辨别出是和非。 【拟非其伦】谓比拟不当。语本《礼记•曲礼下》:“拟人必於其伦。” 【儗非其伦】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语本《礼记•曲礼下》: “儗人必於其伦。” 【齐大非偶】《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 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后因以“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一狐之腋的解释'>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 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情非得已】情况出于不得已。 【惹事生非】犹言惹是生非。 【惹是生非】引起麻烦或争端。 【惹是招非】引起麻烦之事。 【人非草木】见“人非木石”。 【人非木石】谓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 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人非物是】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同“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见“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身非木石】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饰非拒谏】粉饰掩盖错误,拒绝规劝。 【饰非遂过】粉饰错误,养成过失。 【饰非文过】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饰非掩过】同“饰非文过”。 【饰非养过】见“饰非遂过”。 【是非颠倒】硬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是非口舌】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是非曲直】对的和不对的;有理和无理的。 【是非只为多开口】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语本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指保守复古。 【是是非非】①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②指正确与错误。 【顺非而泽】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顺过饰非】谓徇私迁就而掩饰错误。 【说是道非】见“说是谈非”。 【说是弄非】见“说是谈非”。 【说是谈非】①评说是非。②指搬弄口舌。 【死於非命】遭受意外灾祸而死亡。非命,横死。 【似是而非】《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后以“似 是而非”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汉王充《论衡•死伪》:“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晋葛洪《抱朴子•对俗》:“或难曰:神仙方书,似是而非。” 【颂古非今】颂扬古代的,非难现代或当代的。 【随声是非】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谓毫无 主见,一味盲从。 【遂非文过】饰非文过。掩饰错误和过失。 【讨是寻非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啼笑皆非】既使人难受,又使人发笑。犹言哭笑不得。 【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 【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痛悔前非】彻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错误。 【为非作歹】做坏事。 【为非作恶】见“为非作歹”。 【未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非难。表示虽有缺点,但宜原谅。 【文过饰非】掩饰过错。 【文过遂非】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无可厚非】没有可过分责难的。 【无事生非】本来没有问题而故意制造纠纷。 【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 【误作非为】犹言胡作非为。 【习非成是】本作“习非胜是”。语本汉扬雄《法言•学行》:“习乎习, 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谓错误成了习惯,反以为是对的。 【习非成俗】谓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习非胜是】见“习非成是”。 【想入非非】①《楞严经》卷九:“於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 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指无色界四空天之一。后以“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玄妙境界。②喻不切实际胡思乱想。 【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谓暗地里反对。语本《史记•魏其武安 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心非巷议】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 则心非,出则巷议。” 【寻事生非】寻找事端,制造纠纷。 【言是人非】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掩过饰非】犹言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 【一表非凡】见“一表非俗”。 【一表非俗】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以古非今】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 【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造谣生非】见“造谣生事”。 【招事惹非】见“招是惹非”。 【招是搬非搬弄是非,引起争端。 【招是揽非】犹招是惹非。 【招是惹非】招惹是非。谓无故生事。 【招是生非】见“招是惹非”。 【质非文是】谓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语本汉扬雄《法言•吾 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众多非一】谓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作歹为非】做各种坏事。 拔宅飞升 跋扈飞扬 白日飞升 白云孤飞 坌鸟先飞 笨鸟先飞 比翼齐飞 比翼双飞 伯劳飞燕 不翼而飞 草长莺飞 策马飞舆 插翅难飞 长目飞耳 胆裂魂飞 东南雀飞 断梗飞蓬 飞苍走黄 飞刍挽粒 飞刍挽粮 飞刍挽粟 飞刍转饷 飞短流长 飞遁离俗 飞遁鸣高 飞蛾赴火 飞蛾赴焰 飞蛾赴烛 飞蛾扑火 飞蛾投火 飞阁流丹 飞觥献斝 飞觥走斝 飞鸿踏雪 飞鸿雪爪 飞鸿印雪 飞黄腾达 飞黄腾踏 飞将数奇 飞来横祸 飞粮挽秣 飞流短长 飞龙乘云 飞龙在天 飞鸾翔凤 飞米转刍 飞谋钓谤 飞谋荐谤 飞鸟惊蛇 飞鸟依人 飞蓬乘风 飞蓬随风 飞瀑流泉 飞禽走兽 飞沙扬砾 飞沙走砾 飞沙走石 飞砂扬砾 飞砂转石 飞砂走石 飞觞走斝 飞升腾实 飞声腾实 飞书走檄 飞霜六月 飞土逐害 飞土逐肉 飞文染翰 飞熊入梦 飞沿走壁 飞檐走壁 飞檐走脊 飞眼传情 飞殃走祸 飞扬跋扈 飞扬浮躁 飞鹰奔犬 飞鹰走狗 飞鹰走马 飞鹰走犬 飞云掣电 飞灾横祸 飞针走线 飞珠溅玉 风激电飞 风举云飞 凤皇于飞 凤凰于飞 凤舞龙飞 高飞远遁 高飞远集 高飞远举 高飞远翔 高飞远走 骨腾肉飞 顾盼神飞 鬼哭粟飞 海水群飞 横祸飞灾 横殃飞祸 横灾飞祸 红飞翠舞 鸿飞冥冥 鸿飞霜降 鸿飞雪爪 画栋飞甍 灰飞烟灭 魂飞胆颤 魂飞胆裂 魂飞胆落 魂飞胆破 魂飞胆丧 魂飞胆战 魂飞目断 魂飞魄荡 魂飞魄散 魂飞魄丧 魂飞魄飏 魂飞魄越 魂飞神丧 魂飞天外 鸡飞蛋打 鸡飞狗叫 鸡飞狗跳 鸡飞狗走 健步如飞 将飞翼伏 劳燕分飞 雷厉风飞 流星飞电 流言飞文 流言飞语 六出纷飞 六月飞霜 龙飞凤舞 龙飞凤翔 龙飞凤翥 龙飞虎跳 龙蛇飞动 龙蛇飞舞 鸾飞凤舞 鸾飞凤翥 鸾凤分飞 卵覆鸟飞 眉飞色舞 眉飞眼笑 鸟革翚飞 破壁飞去 魄荡魂飞 魄散魂飞 神采飞扬 神飞气扬 神飞色舞 神魂飞越 双宿双飞 水尽鹅飞 水净鹅飞 腾达飞黄 腾声飞实 腾焰飞芒 天外飞来 佻身飞镞 突飞猛进 兔走乌飞 乌飞兔走 无翼而飞 毋翼而飞 五月飞霜 舞凤飞龙 心旷神飞 星飞电急 星飞云散 行步如飞 雄飞雌伏 血肉横飞 鸦飞雀乱 鸦飞鹊乱 烟飞星散 眼笑眉飞 掞藻飞声 雁影分飞 燕巢飞幕 燕雁代飞 药店飞龙 一飞冲天 一人飞升, … 逸兴遄飞 逸兴横飞 逸兴云飞 意气飞扬 翼翼飞鸾 莺飞草长 莺飞燕舞 蝇飞蚁聚 于飞之乐 鱼跃鸢飞 雨散云飞 玉走金飞 鸢飞鱼跃 远走高飞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费力不讨好 白费心机 白费蜡 白费口舌 徒费唇舌 〖解释〗徒:白白地。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枉费心思 同“枉费心机”。 枉费心力 犹言枉费心机枉费心计 同“枉费心机”。 枉费日月 枉:白白地。费:浪费。日、月:时间、光阴。白白地浪费时光。 枉费工夫 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形容徒劳无益枉费唇舌 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所费不赀 花费的钱财不计其数。 施而不费 给人以恩惠利益,而自己又耗费不多。亦作“惠而不费”。 煞费心机 费尽心思劳民费财 亦作“劳民伤财”。 费财劳民 耗费财物,劳苦百姓。《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不费之惠 指白白得到的好处。 熬油费火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妆嫫费黛 比喻帮助人不看对象,白费力气。 枉费心机 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煞费苦心 煞:委。形容费尽心思铺张浪费 铺张: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明赏不费 赏赐得当,就不浪费财物。 空费词说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惠而不费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膏火之费 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费尽心机 心机: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费力劳心 耗费气力和心思。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熬心费力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817623.html?si=7

报任安书 原文+翻译

报任安书
原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在穽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译文
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谨向您再拜致意。少卿足下:往日承蒙您写信给我,教导我务必慎重地待人接物,并推荐贤能之士。情意十分诚恳,似乎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而附和俗人的看法。我并非如此。请允许我谈谈自己固塞而鄙陋的想法。长时间没有答复你,希望你不要责怪。
我的先人,没有获得丹书、铁券那样的特大功勋,所从事的是起草文书、编写史料、记录天象、制定律历的工作,(其职位)接近于占卜之官和太祝之间,本来就是皇上所戏弄,当成乐师、优伶一样畜养的人,为流俗所轻视。假使我受到法律制裁被处死刑,就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毛一样,跟蝼蚁(之死)有什么不同?而世人又不会将我与能死节的人同等看待,只认为我智力穷尽,罪过极大,不能自己解脱,终于去死而已。为什么呢?这是自己平素所从事的职务所处的地位促成的。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的缘故。最上一等是不辱没先人,其次是不辱没自己,其次是颜面上不受辱,其次是辞令上不受辱,其次是被囚系受辱,其次是换上囚服受辱,其次是戴上刑具、挨打受辱,其次是剃掉头发、以铁索束颈受辱,其次是毁伤肌肤、断残肢体受辱,最下一等是遭腐刑,到极点了!《礼记》中说:“对大夫不能用刑。”这是说士人不可不保持(自己的)节操。猛虎在深山(的时候),所有的野兽都非常害怕它;待到被关进笼子里或落入陷阱之中,(却)摇尾(向人)讨吃的,这是(人)以威力逐步制服了它的结果。所以,对士人来说,(即使是)在地上画一座牢狱,那情势也叫人不敢进去;(即使是)一个木制的狱吏,也不敢跟它对质,必须在遇刑前自杀(以免受辱)。现在手和脚都被刑具束缚起来,脱掉衣服,接受杖责,关闭在四面墙壁之中。在这个时候,看见狱吏就以头碰地,看到狱卒就胆战心惊。为什么呢?这(也)是以威力制约逐步发展的结果啊。待到已经到了这一步,还说不受辱,不过是所谓“脸皮厚”罢了,哪里说得上尊贵呢?再说,西伯是一方诸侯之长,(却)被囚禁在里;李斯是丞相,备受五刑的处置;淮阴侯韩信是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都曾高坐在王位上称孤道寡,(后来)又都被捕入狱;绛侯周勃诛杀吕氏党羽,力之大超过了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后来被囚禁在特设的监狱“请室”之中;魏其侯窦婴曾任大将,后来也穿上了罪人衣服,手、脚、脖子上都加了刑具;项羽的大将季布,后来剃光了头,以铁圈束颈当了朱家的奴隶;灌夫曾在拘留室里受到侮辱。这些人都身居王侯将相的地位,邻近国家都知道他们的名声,一旦有罪受到法律制裁,而不能自杀。落入微尘一般轻贱的境地,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怎能不受侮辱呢?由此说来,勇敢或怯懦,坚强或软弱,都是由形势决定的。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一个人不能早在遇刑前就自杀,因而渐渐志气衰微,待到受杖刑,这才想到要死于名节,离名节不是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对大夫施刑很慎重,大概是由于这个缘故啊。
就人的本性而言,没有不贪生厌死的,(难免要)怀念父母和妻子儿女;至于为正义和公理所激奋的人,则不是这样,那是因为有所不得已的缘故。现在我不幸,早年失去了父母,(又)没有亲兄弟,独自一人,至于对妻子儿女怎么样,少卿是看得出来的吧?况且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而怯懦的人仰慕道义,则随时随地都可以勉励自己不受辱。我虽然怯懦,想苟全性命,却很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何至于甘心接受绳捆索绑的侮辱呢!再说,奴婢侍妾一类人,尚且能自杀(而不受辱),何况我是不得已啊?我之所以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之中,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
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所有这些作者都是心中感到抑郁不舒畅,他们的思想观念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所以叙述所经历的事情,让后世了解自己。例如左丘明眼瞎了,孙膑的腿断了,毕竟不能为世所用,(于是)回家著书,抒发心中的郁愤,想留下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不自量力,近来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无用的言辞上,搜集世上散失的文献,粗略地考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统观他们由始至终的过程,考查他们成功、失败、兴起、衰败的规律,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此书)已经起草,尚未完成,就碰上这桩祸事,惋惜它没有写成,因此宁愿接受宫刑而没有怨怒的表情。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使它流行于大都会,这样我就补偿了前番下狱受刑所遭到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哪里有悔恨呢!可是,这番话只能说给有见识的人听,对俗人就难说了。
况且,在负罪的情况下不容易处世,身处卑贱,受到的非议和指责也就很多。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以致先人蒙受污辱,还有什么颜面再为父母扫墓呢?即使再过一百代,也只是耻辱更甚而已!因此我心思重重,极为痛苦,在家时总是恍恍惚惚,好像丢失了什么,出外时又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每想到这桩奇耻大辱,没有一次不是汗流浃背,将衣湿透!我现在身为皇宫里的小臣,怎么能离开皇宫去过山居穴处的隐士生活呢?所以,我只好随波逐流,按照时代的风气行事,用来抒发内心的悲愤。如今少卿却教导我推荐贤能之士,这岂不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背吗?尽管我(也)想打扮自己,用美妙的言辞粉饰自己,可这对世俗没有好处,不能取信于人,恰恰是只能招致侮辱罢了。总之,到死的那一天,然后是非才会有个定论。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只能)简略地说说一些固塞而鄙陋的想法。谨再次致意。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之乱,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自己回信迟的原因,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一段内容其实是表白自己之所以不能为任安辩白,并不是由于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因为过长,只好删去。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的“赞”中,对这封信的评价是:“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颜师古注:“言其《报任安书》自陈己志,信不谬。”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
全文共分4段。
第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可分为三层。
第1层,从“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第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第3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第3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
第1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第2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第4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shenfeimushi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