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自相惊扰”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自相惊扰”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带有自字的成语、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是什么成语、除了可以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外,还可以比喻什么、慎其所处者这段文字意常用来比喻什么、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带鹤的成语、《新唐书》的原文和翻译等

带有自字的成语

『包含有“自”字的成语』
“自”字开头的成语:(共107则) [z] 自不待言 自拔来归 自不量力 自暴自弃 自出机轴 自出机杼 自厝同异 自出心裁 自出新裁 自惭形秽 自成一格 自成一家 自出一家 自吹自擂 自吹自捧 自得其乐 自负不凡 自甘暴弃 自顾不暇 自甘堕落 自告奋勇 自高自大 自坏长城 自救不暇 自掘坟墓 自矜功伐 自觉形秽 自觉自愿 自给自足 自愧不如 自郐而下 自愧弗如 自郐无讥 自郐以下 自刽以下 自力更生 自立门户 自命不凡 自鸣得意 自命清高 自卖自夸 自媒自炫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取咎戾 自取灭亡 自取其祸 自取其咎 自欺欺人 自弃自暴 自轻自贱 自取罪戾 自然而然 自身难保 自食其恶果 自食其果 自食其力 自食其言 自视甚高 自树一帜 自私自利 自生自灭 自始至终 自始自终 自讨苦吃 自投罗网 自讨没趣 自我表现 自我吹嘘 自我解嘲 自我陶醉 自我牺牲 自我作古 自我作故 自信不疑 自相残害 自相残杀 自寻短见 自寻烦恼 自相惊扰 自相惊忧 自相矛盾 自行其是 自相水火 自相鱼肉 自新之路 自崖而反 自由泛滥 自由放任 自有公论 自圆其说 自以为得计 自以为是 自贻伊咎 自贻伊戚 自诒伊戚 自业自得 自用则小 自言自语 自怨自艾 自由自在 自作聪明 自作解人 自作门户 自知之明 自作自受 自作主张 
第二个字是“自”的成语:(共23则) [b] 不自量力 不自满假 不自由,毋宁死 [c] 出自意外 [g] 高自标树 高自标誉 高自标置 躬自菲薄 高自位置 各自为战 各自为政 [h] 好自为之 [q] 强自取折 强自取柱 请自隗始 [r] 人自为战 人自为政 [s] 善自为谋 [t] 痛自创艾 [w] 妄自菲薄 吾自有处 妄自尊大 [x] 先自隗始 
第三个字是“自”的成语:(共226则) [a] 昂昂自若 傲睨自若 昂然自得 昂然自若 遨翔自得 安闲自得 按行自抑 安闲自在 [b] 悲不自胜 不打自招 不攻自破 闭关自守 闭关自主 闭合自责 不敢自 闭阁自责 跋扈自恣 闭境自守 闭门自守 不能自拔 不能自已 卑以自牧 不由自主 不知自爱 不知自量 敝帚自享 敝帚自珍 弊帚自珍 [c] 沉痼自若 超然自得 从容自如 从容自若 怅然自失 超然自逸 超然自引 蹉跎自误 操纵自如 [d]登高自卑 独立自主 杜门自绝 杜门自守 短垣自逾 [f] 反躬自问 抚躬自问 反躬自省 反躬自责 放虎自卫 放任自流 反身自问 抚心自问 夫子自道 [g] 高傲自大 固步自封 故步自封 故步自画 刚愎自用 功到自然成 高凤自秽 孤芳自赏 改过自新 膏火自煎 刚戾自用 顾盼自豪 顾盼自雄 各人自扫门前雪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解释'>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改行自新 顾影自怜 果于自信 [h] 悔过自新 悔过自责 浑然自成 挥洒自如 悔罪自新 [j] 骄傲自满 桀骜自恃 居功自傲 矜功自伐 计过自讼 矜己自饰 斤斤自守 监临自盗 洁清自矢 吉人自有天相 洁身自爱 监守自盗 洁身自好 洁身自守 泾渭自分 泾渭自明 咎由自取 监主自盗 举止自若 [k] 开合自如 狂妄自大 [l] 力不自胜 冷暖自知 聊以自慰 聊以自娱 [m] 茫然自失 毛遂自荐 扪心自问 [n] 喃喃自语 [p] 喷血自污 [q] 情不自禁 情不自已 欺人自欺 强食自爱 清闲自在 强直自遂 强中自有强中手 [r] 人不自安 然糠自照 燃糠自照 任其自流 任其自然 人人自危 人生自古谁无死 [s] 是非自有公论 山木自寇 神情自若 爽然自失 束身自爱 束手自毙 束身自好 神色自若 束身自修 束修自好 师心自是 师心自用 神意自若 [t] 唾面自干 听其自流 听其自然 陶然自得 坦然自若 泰然自若 恬然自足 吐丝自缚 退食自公 头梢自领 头稍自领 谈笑自如 谈笑自若 [w] 无病自炙 无地自处 无地自厝 无地自容 为法自弊 玩火自焚 无师自通 无为自成 无为自化 汪洋自肆 汪洋自恣 [x] 喜不自胜 欣然自得 欣欣自得 逍遥自得 形影自吊 行远自迩 形影自守 逍遥自娱 逍遥自在 消遥自在 享帚自珍 [y] 拥兵自固 饮醇自醉 运掉自如 应付自如 引过自责 养虎自毙 养虎自残 养虎自啮 养虎自齧 引虎自卫 养虎自遗患 养虎自贻灾 引咎自责 夜郎自大 引狼自卫 燕幕自安 意气自如 意气自若 怡然自得 怡然自乐 怡然自若 夷然自若 庸人自扰 晏然自若 蚁穴自封 言笑自如 言笑自若 扬扬自得 洋洋自得 运用自如 [z] 自暴自弃 自吹自擂 自吹自捧 坐地自划 植党自私 作法自毙 作法自弊 自高自大 造茧自缚 作茧自缚 自觉自愿 自给自足 自卖自夸 自媒自炫 自弃自暴 自轻自贱 主守自盗 自私自利 自生自灭 自始自终 自业自得 炫玉自售 自言自语 自怨自艾 自由自在 沾沾自好 沾沾自满 自作自受 沾沾自喜 沾沾自炫 
“自”字结尾的成语:无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是什么成语

【成语】: 风声鹤唳【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解释】: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举例造句】: 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风声鹤唳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郁达夫《出奔》【近义词】: 草木皆兵【反义词】: 风平浪静【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故事】: 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听到风声或鹤叫声,都以为是追兵。

除了可以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外,还可以比喻什么

除了可以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外,还可以比喻一个人要胸怀坦荡,不疑神疑鬼,才能健康愉快.

慎其所处者这段文字意常用来比喻什么

常用典故集力士脱靴:形容文人任性饮酒,不畏贵,不受拘束。 干将莫邪:比喻为宝剑,或比喻为良才美器。 大笑绝缨: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为某一种可笑的事情而大声发笑。 门可罗雀:比喻门庭冷落。 小时了了:称誉儿童才华出众。 马革裹尸:表示为国捐躯的抱负和决心。 子路负米:表示奉养父母;或者为奉养父母而在外谋求禄米。 比干剖心:指忠臣因直言敢谏被害。 无弦琴:指没有弦的琴,自寻乐趣;或者用来形容意趣高雅,不同流俗;或用来表示弦外之情。 五年书:指书多。这一典故后来演化成“学富五年”,形容读书多,学问深。 五斗折腰:表示清高、有骨气。 太公钓鱼: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中流击楫:称颂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烈壮怀和慷慨志节。 日近长安远:比喻向往帝都而不能到达,一般多寓有功不成,名不就,希望和理想都不能实现之意。 毛遂自荐:表示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干某项工作。 风声鹤唳:表示人在极度恐慌的时候,听到与此无关的声音,也非常紧张、害怕。 东山再起:比喻再度任职或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失势后又得势。 东施效颦:“效”是学的意思;“颦”皱眉头。比喻弄不清别人的长处,胡乱模仿,结果适得其反,把事情弄糟。 东窗事发:指阴谋败露,将被惩治。 半部论语: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些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夸父逐日: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美好理想和幻想,。后来人们用它表示不怕艰难困苦,坚定信念,通往直前,宁愿牺牲也要达到目的的英雄气概。 百步穿杨: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伸为本领高强,能达到预期止的,决不会落空。与它有相似意义的典故是“百发百中”。 死灰复燃:原指失势后重新得势,现在一般指被消灭的恶势力或坏思想重新活跃起来,带有贬意。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薄。 床头《周易》:形容有才能的人不轻易暴露,用读书来消磨岁月,有时候也用来形容文人生病。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使人回味无穷 车胤囊萤:比喻勤学苦练韦编三绝:形容勤奋好学。 网开三面:比喻实行仁政,恩及百姓;也比喻从宽自理罪犯,给罪犯一条弃旧图新的出路。 曲高和寡:比喻知音难得。现常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竹林七贤:比喻 志同道合、放任不羁的文人。 名落孙山:指考试没考取。 守株待兔:比喻有些人不想踏踏实实地工作,而希望侥幸地得到意外的收获和成功;或者是比喻凭狭隘的经验墨守陈规,而不能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办事。 孙康映雪:表示勤学苦读。 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几条,或订立互相遵守的条约。 杞人忧天:指不会发生,毋须置疑的事或事物。 邯郸学步: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胡乱模仿别人,免得没学会别人的东西,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苏武牧羊:比喻为忠贞守节,坚贞不屈。 苏秦刺股:比喻勤学苦读。 投笔从戎:比喻弃文就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 投鞭断流:本来是形容自吹自擂,后来被用来形容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伯牙鼓琴:比喻乐曲高妙,或者朋友知己,心心相印伯乐一顾:比喻受到名家的推荐和赏识的重要作用。 忘年交:形容不分辈分不拘年龄而结成莫逆之交沧海桑田:原表示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现比喻世事翻覆,变化极大,或者是年岁久远。 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本人。 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当了高官,和他有关系的人都跟着得势或得到好处。 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本领,或者是一些不正当的小伎俩。 杯弓蛇影:比喻因错觉而疑神疑鬼自相惊扰杯羹之让:指受人威胁、要挟,而用“分杯羹”、“分我杯羹”等来指从别人那里分享利益。 画龙点睛: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之处用神来之笔点明要旨,使之更加生动有力。 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 范蠡泛五湖:形容功成身退,避祸远难;或用来形容归隐江湖,心境闲适。 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不甘安逸,奋发图强,立志为国雪耻。 岐路亡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找不到真理。 图穷匕见:表示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终究完全显露出来了。 和氏之璧:称誉人的德才之美,形容某物的质地纯真。 周处斩蛟:常用来表示勇于除害自新的行动。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了某种事物的规律之后,办起事来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空弦落雁:比喻箭艺或武艺高超。 项庄舞剑: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装作和平无事,实际上想乘机害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容无辜受到牵连,遭到祸害。 桃李满天下:比喻培养人才的众多。 荆轲易水歌:比喻诀别、离别。 南柯一梦:比喻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梦幻,空欢喜一场而已。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或背道而驰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产生错觉,稍有动静就紧张。 指鹿为马:常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管宁割席:形容节操高洁,不羡慕荣华富贵,有时候也用“割席”指朋友绝交。 狡兔三窟:表示留有余地,有多种应变能力。 闻鸡起舞:表示有志之士抓紧时间锻炼的奋发有为精神。 洛阳纸贵:用来称颂作品深受群众喜爱,风行一时。 将相和:表示先公后私顾全大局的高深风格,也表示勇于改进的精神,后来表示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对敌。 破釜沉舟:表示拼死一战,义无反顾捉刀人:借指某些英雄人物,有时候也用来指代替别人写作文字的人。 晏子卜[挑选]邻:指选择好的邻居,“晏子居”、“晏婴宅”指狭小简陋的住所。 笑里藏刀:比喻表面和善,内心非常阴险狠毒。 乘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畏艰难,奋勇向前胯下之辱:表示有才能的人在未发迹时被人鄙视、嘲弄、遭受耻辱。 家徒四壁:形容家境贫穷,家中一无所有。 萧何追韩信:比喻将有才能而离去的人追回来,并且加以重用。 梦笔生花:比喻文人才思大进,或者形容文笔秀丽俊逸。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推敲:形容反复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又可引伸为对某种情状、思想意图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悬梁苦读:根据孙敬的故事概括出。比喻发愤读书,刻苦学习。 望洋兴叹喜气洋洋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比喻办事力量不够,无从着手,缺乏条件,从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梅止渴:比喻从空想中得到安慰。 烽火戏诸侯:形容国君荒淫,因迷惑女色而亡国。 鸿雁传书:指投寄书信或书信往来。 鸿鹄之志:形容志向远大,而用“燕雀”指安于现状、平庸无能的人。 渐入佳境:比喻境况一点点好起来。 盗泉宁渴:表示宁死也不接受不义之物,决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形容不厌其多,越多越好。 朝三暮四: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董卓燃脐:形容朝中的奸臣被杀,罪有应得焚书坑儒:比喻为残害文人的文化制手段,或用野蛮手段毁灭古代文化,迫害文化人士。 凿壁借光:[匡衡]以此来表示勤学苦读。 程门立雪:强调尊师重道,诚心求学的精神。 智差三十里:形容才智相差很大。 焦尾琴:指精美的琴,或者用来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 痛饮黄龙:表示收复国土失地的雄心壮志,而用“黄龙未饮”来表示 这方面的壮志没有能得到实现。 渡淮橘成枳:说明小土环境等外部条件对改变人的性情的作用。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混进来冒充有本领,或者是以次充好,也可表示自谦。 塞翁失马:表示虽然暂时受到损失,却因此而得到好处;或用来比喻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精卫填海:比喻不畏艰难险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虢灭虞亡:比喻相邻两国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潘妃金莲:形容美人的小脚;或者形容美人步态的佳美。 鹤立鸡群:形容仪表出众或品质、才能高于一般人。 螳臂当车:比喻力单势弱,不自量力,必然失败,带有贬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或警告目光短浅,只想为了眼前利益损害别人,而不知道有人跟着算计他的人。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带鹤的成语

风声鹤唳
【读音】fēng shēng hè lì
【注音】ㄈㄥ ㄕㄥ ㄏㄜˋ ㄌㄧˋ [1]
【英译】apprehend danger in every sound[2]
【俄译】Пуганая ворóна кустá боится
【简拼】fshl
【词性】贬义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释义】唳:鹤鸣声。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3]
【近义词】草木皆兵
【反义词】所向披靡所向无敌、无人可挡
【归类】词语,成语
【年代】古代

《新唐书》的原文和翻译

唐·欧阳修《新唐书》原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 辟为府僚佐。 璘 起兵,逃还彭泽; 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
白话释义:
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
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苏颋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看见李白并认为是不同一般的人,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学习,便可以同相如相比。”
然而李白爱好纵横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因此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慨惊叹地说:“您是天上被贬下人间的仙人啊。”
在玄宗面前说起李白,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且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
李白还是和酒徒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亭,心中突然有些感慨,想要李白替他写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脸,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不留馀思。玄宗爱他的才华,好几次设宴召见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
高力士一向高贵,把替李白脱鞋当作耻辱的事,于是指摘李白诗中的毛病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就背后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不自律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被称为“酒八仙人”。
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赏赐金锦放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在夜色之间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古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李璘起兵,他即逃回彭泽了;永王失败了,李白按照罪行说来应当被处斩。当初,李白游并州,见过郭子仪,李白把郭子仪当作奇特的人。
当时郭子仪犯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处罚。这个时候(李白当诛时)郭子仪愿解除官职来为李白赎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恰逢大赦,又回寻阳,又因为一件事获罪而下狱。
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路经寻阳,把李白释放了,并且聘任他为行军参谋,没有过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在这时候李白已然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李白晚年爱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喜好离家游玩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到他死了,先葬在青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拜祭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墓周围砍柴和放牧。
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两个孙女已嫁给平民做妻子,行为举止仍然保持着大家的风范,她们就伤心地说:“先祖是想埋在青山的呀,临时葬在东麓,这不是他原来的想法啊。”于是范传正把他移葬在青山,并在那里立了两通石碑。
他还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他们改嫁给士族作妻;二孙女说:孤独穷苦而委身于平民,怕是命该注定的,不想再改嫁了。范传正嘉奖并赞叹她们,并免除她们丈夫的徭役。
唐文宗时,下诏把李白的歌诗,斐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寅时,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大中祥符三年,父亲去世。
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完,已能成诵。
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ixiangjingrao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